越調有那些唱段?

2025-02-09 11:09:51 字數 1009 閱讀 3874

1樓:帳號已登出

越調的唱腔形式最初為曲牌體,清代中葉以後逐漸變為板臉體。其調式也相應地主要用宮調式,一般只在插曲性質的曲牌調子中偶爾採用其他調式來演奏。越調的唱腔優雅純樸,其板式有諸如慢板、導板、銅器調、贊字、哭腔、流水、飛板、緊打慢唱等,同時具備有慢、中、快、散等多種節拍形式。

此外還有吹腔和雜調等形式,例如〔牙牙喲〕、〔娃娃腔〕、〔一串鈴〕、〔小放牛〕、〔點絳唇〕、〔潼關調〕、〔陰風歌〕、〔探親家〕、〔梅花酒〕、〔神童令〕、〔十三哼〕等。河南越調《老子》越調所採用的調高一般為1=e或1=f,唱腔則由上下句形式構成,上句一般大都停在調式的主音以外的其他各音上,而下句則一般停於調式的主音上。越調的唱詞一般以七字、十字為主。

它的句法結構有起眼落板、起板落板、起眼落眼、起板落眼等多種形式。越調的**豐富,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哼」之說。九腔:

前五腔分別叫一腔、二腔、三腔、四腔、五腔,都屬於【慢板】。從第六腔始轉【流水】。但也可以從第二腔或第三腔或第四腔轉【流水】。

第六腔稱彩腔。第七腔稱吹腔,屬於曲版體。第八腔稱崑腔。

第九腔稱哭腔,速度較快。十八調:十字頭、亂彈、銅器調、披甲調、拉馬調、潼關調、打揪調、打鐵調、四河調、定槓調、玩猴調、二簧調、清戲調、羅戲調、銀紐絲、拖著調、嚇唬調、滾白。

越調的**體系有兩類:曲牌體**和板腔體**。曲牌體**源於南北詞曲、雜曲等地方**。

又有絃樂曲牌、嗩吶曲牌等的分別。

越調的介紹

2樓:_鰮

越調是河南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河南全境、湖北西北部、陝西東南部、安徽西北部、山西東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等省市。越調的主奏樂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後來一般用墜胡。

1越調除戲曲形式外還有曲藝和木偶兩支分支。1942年河南發生大旱,期間許多越調藝人(如張桂蘭)等都曾轉入過地攤說唱,等災荒過後,再重新回到舞臺來演唱戲曲。木偶的越調分支在南陽一帶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間職業木偶藝人至今仍十分活躍。

12006年5月20日,越調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散曲接龍 越調天淨沙,《越調 天淨沙 秋》的意思是什麼??

39 哀聲惹碎殘陽,想來無限滄桑,霜染青絲鬢上。一生飄蕩,撫琴殤,琴聲又譜迴腸。平 仄平平 平 仄平平 仄平平厶上 平 平平厶 仄平平 平 仄平平 琴聲又譜迴腸,蛛絲兒結滿雕樑,陌上風煙北望。燕雲蒼莽,念家鄉,馬蹄兒引著絲韁。馬蹄兒引著絲韁,冰河裡淬罷青霜,鐵甲秋風塞上。神兵飛降,射天狼,平空裡震倒...

有哪些好聽的經典的戲曲唱段或唸白

1 黃梅戲 天仙配 選段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從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雙雙把家還。2 京劇 玉堂春 選段 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未曾開言心內慘,過往的君子聽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轉,與我那三郎把信傳。言說蘇三把命...

端午節有那些傳統習俗應該怎么樣過越詳細越好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 的意思和 初 相同,稱 端五 也就如稱 初五 端五的 五 字又與 午 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 午 月。又因午時為 陽辰 所以端五也叫 端陽 五月五日,月 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 夏節 浴蘭節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