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元微之書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025-02-10 00:05:20 字數 2720 閱讀 2473

1樓:節淑英棟乙

從此書中感受到了作者充滿悲慼情懷,憤世、但也懂得生活。

作者胸有大志,卻怎奈壯志難酬!

我認為此書總體表達了作者深沉的無奈與悲哀!!!

與元微之書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樓:我的驕傲

與元微之書》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給好友元稹的一封書信。該作品表達了作者在經歷了痛苦的思想鬥爭後,蓄積著的思想上的矛盾和牢騷以及內心的憤慨和憂傷之情。但作者除了付之於廬山山水,也就只能訴之筆墨,因而滿懷真情,寫出了這封深摯動人的書信。

這封長信是白居易與元稹之間長期以來思想交流的結晶。白居易在信中所總結的創作經驗以及闡明的理論觀點完全歲此都是有感而發的,是深思熟慮的產物。

這封信表達的感情十分真摯碧神動人。在抒寫別情、絮道家常時,語言淳樸自然,充滿深情,使兩人深摯的友誼躍然紙悔雀虧上。在描寫草堂景物時,以寫景如畫之筆,細緻入微地把草堂周圍的景物真切地描摹了出來,並且情景交融,巧妙地傳達出了自己的喜悅之情。

此外,信中兩首抒寫彼此相念的贈詩,更使信增加了感人的力量。

與元微之書哪三方面表現了二人感情真摯?

3樓:引體向上30個

這封信,是作者被貶江州過著「籠鳥檻猿」的生活時寫的,因而流露的情緒比較消沉。不但一再發出「天實為之,謂之奈何」「人間相會是何年」的哀號;即使是報告平安,陳述「三泰」,也不過是一家人「得同寒暖飢飽」,「身衣口食,且免求人」,廬山草堂「可以終老」而已!絲毫沒有早年那種「常憎持祿位,不擬保妻兒。

養勇期除惡,輸忠在滅私」(《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的「兼濟天下」的精神!

但是,這封信表達的感情卻十分真摯動人。在抒寫別情、絮道家常時,語言淳樸自然,充滿深情,使兩人深摯的友誼躍然紙上。在描寫草堂景物時,以寫景如畫之筆,細緻入微地把草堂周圍的景物真切地描摹出來了;而且情景交融,藉助駢句,巧妙地傳達出了自己的喜悅之情。

還有,信中兩首抒寫彼此相念的贈詩,更使信增加了感人的力量。

與元微之書 敘述了什麼

4樓:網友

《與元微之書》選自白居易《白氏長慶集》。是唐憲宗元和十年(815),白居易上書言事,得罪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同年,元稹也被貶為通州司馬。

這封信寫於元和十二年(817),白居易47歲。

敘述了白居易在江州司馬任上已度過了三個年頭,也是他進士及第後從政的第十八年。在經歷了十八年的宦海風波,貶官南下,擔任有職無權的司馬,對於才華橫溢的白居易是一次最沉重的打擊。在經歷了痛苦的思想鬥爭後,他內心蓄積著的憤慨和憂傷、思想上的矛盾和牢騷,除了付之廬山山水,只能訴之筆墨,因而滿懷真情,寫出了這封深摯動人的書信。

與元微之書的作品原文

5樓:專屬mmm丶

與元微之書。

四月十日夜,樂天白1:

微之微之!不見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書欲2二年矣,人生幾何,離闊3如此?況以膠漆之心4,置5於胡越6之身,進不得相合7,退不能相忘,牽攣乖隔8,各欲白首。

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實為之,謂之奈何!

僕初到潯陽9時,有熊孺登10來,得足下前年病甚時一札11,上12報疾狀,次敘病心,終論平生交分13。且雲:危惙14之際,不暇及他,唯收數帙15文章,封題其上曰:

他日送達白二十二郎16,便請以代書17。」悲哉!微之於我也,其若是乎!

又睹所寄聞僕左降18詩云:「殘燈無焰影幢幢19,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僕心哉!至今每吟,猶惻惻耳。

且置是事20,略敘近懷。僕自到九江,已涉21三載。形骸且健,方寸22甚安。

下至家人,幸皆無恙。長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諸院23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24同來。頃25所牽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飢飽,此一泰26也。

江州風候27稍涼,地少瘴癘28。乃至蛇虺29蚊蚋,雖有,甚稀。湓魚30頗肥,江酒31極美。

其餘食物,多類北地。僕門內之口32雖不少,司馬之俸雖不多,量入儉用33,亦可自給。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

僕去年秋始遊廬山,到東西二林34間香爐峰下,見雲水泉石,勝絕35第一,愛不能捨。因置草堂,前有喬松36十數株,修竹37千餘竿。青蘿為牆援38,白石為橋道,流水周39於舍下,飛泉落於簷間,紅榴白蓮,羅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殫40記。每一獨往,動彌旬日41。平生所好者,盡在其中。

不唯忘歸,可以終老。此三泰也。計足下久不得僕書,必加憂望42,今故錄三泰以先奉報,其餘事況,條寫43如後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書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筆,隨意亂書。封題之時,不覺欲曙。

舉頭但見山僧一兩人,或坐或睡。又聞山猿谷鳥,哀鳴啾啾。平生故人,去44我萬里,瞥然45塵念46,此際暫生。

餘習47所牽48,便成三韻雲:「憶昔封書與君夜,金鑾殿後欲明天。今夜封書在何處?

廬山庵裡曉燈前。籠鳥檻猿49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微之微之!

此夕我心,君知之乎?樂天頓首50。

與元微之書的創作背景

6樓:自見者

唐憲宗元和十年(815),白居易上書言事,得罪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元微之,即元稹(779—831),微之是他的字,河南洛陽人,支援白居易倡導的「新樂府運動」,多有唱和。元和十年,元稹也被貶為通州(現在四川省達川市)司馬。

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也就是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的第三個年頭,他在廬山營建了乙個草堂。草堂落成的第二天深夜,白居易給好友元稹寫了這封信,敘述他在九江的生活狀況,抒發了離別相思之情。

《與元微之書》的翻譯

翻譯 四月十日夜晚,樂天告白 微之啊微之!不見您的面已經三年了,沒有收到您的信快要兩年了,人生有多少時日,我和您竟這樣長久離別?何況把膠和漆一樣緊緊相聯的兩顆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兩個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在一起。後退不能相忘,內心牽掛,身體分離,各自的頭髮都要白了。微之啊微之,怎麼辦啊怎麼辦!天意確實...

《送元二使安西》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離別。它沒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別之情。詩人剪裁下這臨行送別時的一瞬,使其成為了永恆。老友即將遠行,將赴滿地黃沙的邊疆絕域。此時一別,不知何日才能再見,千言萬語無從說起,能說出口的只有一句 喝下這杯離別的酒吧!依依惜別之情 所有的關懷與祝福早已融進了這一杯酒中。送...

《相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相 思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唐代絕句名篇經樂工譜曲而廣為流傳者為數甚多。王維 相思 就是梨園 愛唱的歌詞之一。據說天寶之亂後,著名歌者李龜年流落江南,經常為人演唱它,聽者無不動容。紅豆產於南方,結實鮮紅渾圓,晶瑩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鑲嵌飾物。傳說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