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商鞅:衛國人(今河南安陽市內黃梁莊鎮一帶)。 商鞅(約西元前395年-西元前338年),東周戰國時代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漢族,衛國(今河南安陽市內黃梁莊鎮一帶)人,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故當稱為公孫鞅,不叫姬鞅)..
2樓:第三文明人
商鞅出生地點:衛國(今河南內黃縣梁莊鎮)
3樓:馬踏飛燕永留神
衛國人,後來衛成為魏的一部分,所以他又是魏國人。
商鞅是哪國人
4樓:王老師教育科普
商鞅是衛國人。
商鞅以法治國,他變法的乙個核心內容是集權,削弱原來貴族階層的權力,而強化王權。
這種集權符合了秦王的利益,卻得罪了不少原來秦國的貴族。甚至連秦國未來的國君「秦惠文王」也曾公開批評商鞅的新法,於是兩人就產生了分歧,商鞅以「太子犯法,他的師傅應當替他受罰」為由,竟將太子的兩個師傅處以割鼻、刺字的刑罰。
商鞅的變法,動搖了貴族王權的勢力,得罪了不少王孫貴族,秦孝公擔心他日後會有難,在臨死前吩咐商鞅逃離秦國,或者隱居。但商鞅最終還是沒有逃離掉秦惠文王的手掌心,結果被用以極刑車裂而死。秦惠文王害怕商鞅的勢力,結果又滅他三族。
商鞅變法的意義:
推動秦國社會進步,促進秦國經濟發展。同時為了壯大國力,實現富國強兵。變法之後,秦國廢除了舊的制度,創立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
秦國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後來秦王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商鞅變法中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迫,在一定程度上給廣大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並未與舊的制度、文化、習俗徹底劃清界限。
商鞅是哪國人?
5樓:98聊教育
商鞅:衛國人(今河南安陽市內黃梁莊鎮一帶)。
商鞅(約西元前395年-西元前338年),東周戰國時代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漢族,衛國(今河南安陽市內黃梁莊鎮一帶)人,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故當稱為公孫鞅,不叫姬鞅)。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
商鞅墓:商鞅墓,又名商君墓。商鞅被車裂後,法家的後學者收殮商鞅的遺骨準備偷運回商鞅故里衛國安葬,在黃河德豐渡口被秦國守軍截獲,當地百姓與守軍便將商鞅遺骨草草埋葬於附近的秦驛山之下,後來法家的後學者尋訪至此為商鞅立了墓碑。
上書「商君之墓」。商君墓位於今陝西省合陽縣城東23公里處的洽川鎮風景名勝區秦驛山腳下,墓高三公尺多,直徑十餘公尺。1970年解放軍某部在此修建營房時將商君墓夷為平地。
商鞅是哪個朝代的商鞅變法的,請問商鞅變法是在哪個朝代
商鞅是戰國時期的變法。商鞅 約公元前395年 公元前338年 姬姓,公孫氏,名鞅,衛國頓丘 今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樑莊鎮 人。戰國時期政治家 改革家 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後代。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魏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 重農桑 獎軍功 實行統一度量...
請問商鞅的老師是誰,商鞅的夫人是誰
是吳起。吳起 公元前440年 公元前381年 姜姓,吳氏,名起,衛國左氏 今山東曹縣 人。1 戰國初期軍事家 政治家 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一生歷仕魯 魏 楚三國,通曉兵家 法家 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輔佐楚悼王主持變法。周安王二十一年 公元前381年 因變法得罪守舊貴...
請問商鞅變法是在哪個朝代,商鞅是哪個朝代的 商鞅變法的
公元前361年春秋戰國時期在秦國實施的改革 是腦bai筋急轉彎嗎?是中國du,他的變法促進了zhi中國的強大,dao是以後封建盛世的奠內基。封容建社會又給了共產主義革命1個良好的環境。對我們現在人也有影響。他讓我們知道在哪個蠻慌時代中國的強大 讓我們知道在這個文明的時代中國的不足 戰國時秦國.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