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有關古詩。
1、《屈原塔》蘇軾。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飢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
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
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
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2、《端午日賜衣》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3、《端午即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4、《端午遍遊諸寺得禪字》蘇軾。
肩輿任所適,遇勝輒留連。
焚香引幽步,酌茗開靜筵。
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澤浮雲天。
深沉既可喜,曠蕩亦所便。
幽尋未雲畢,墟落生晚煙。
歸來記所歷,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寢,孤燈同夜禪。
5、《端午》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關於端午節的五言絕句?
2樓:晚上一定早睡
寄朱錫珪唐代:賈島。
遠泊與誰同,來從古木中。
長江人釣月,曠野火燒風。
夢澤吞楚大,閩山厄海叢。
此時檣底水,濤起屈原通。
譯文:和誰一起漂泊,向來都是在古樹中。
在長江一帶人們常月下垂釣,空曠的原野火點燃了風。
江南一帶吞掉了楚國的一大片,閩山在大海從中。
這時的帆船已經在水底了,波濤傳達了屈原的意思。
賞析:《寄朱錫珪》這首唐代詩人賈島的一首五言律詩之一。
賈島出生於平民家庭,門第寒微。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傳說他30歲前曾數次應舉,都不得志。失意之餘,又迫於生計,只好棲身佛門為僧,取法名無本。
貧困的家庭景況,枯寂的禪房生活,養成他孤僻冷漠而內向的性格,耽幽愛奇,淡於榮利,喜怒鮮形於色,世事頗少縈懷。但他仍酷愛吟詩,常常為構思佳句而忘乎所以,「雖行坐寢食,苦吟不輟。」賈島也因此被視為唐代苦吟詩人的典型。
3樓:淡然一笑睡一覺
關於端午節日的詩句古詩。
4樓:精緻如一
端午節的五言絕句《屈原塔》、《端午日賜衣》、《端午即事》、《端午遍遊諸寺得禪字》、《端節五言三首》
5樓:薛七七修煉中
《屈原塔》蘇軾。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飢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
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
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
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端午日賜衣》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端午節的五言絕句
6樓:水煮歷史
端午節的五言絕句如耐氏下:1、粽子喜甜鹹,片片葉情深。行吟懷屈子,小公尺寄鄉音。
2、端陽誦古詩,上口莫為離。糯公尺包成粽,甜心念屈追。
3、片片粽葉情,憶那英雄淚。端午賽龍舟,直到斜陽回。
4、又是端陽節,幽幽懷羋傑。忠肝日月明,歷史為公說。
5、光身赤腳娃,溝汊戽魚蝦。河畔摘新葉,裹成青粽花。昌顫散。
6、屈子投江日,中華粽出名。龍舟遊過洞察處,美贊送君行。
7、歲歲辭端午,家家溢粽香。悠悠千載逝,滾滾汨羅殤。
8、適逢過端陽,遠親拜高堂。騷人強說愁,唯有找杜康。
9、稚子下學堂,歡呼瘦影長。出門逢艾草,歸來嗅粽香。
10、雲空水接天,碧海聖湖妍。遙目高原景,遍鋪黃錦箋。
11、長繩帶彩光,艾葉裹青霜。大火蒸白公尺,小巷過清香。
12、粽味沁心肺,浪人淚潤眸。獨歸新月暗,倍感異鄉惆。
13、端午親人聚,粽香繞寰宇。共祈家國安,屈魂欣然去。
14、棕公尺飄馨香,屈子亮節長。歲歲端午日,把盞敬忠良。
15、端午為誰言,靈均忠骨寒。湘江空淼淼,難洗落魂冤。
7樓:網友
以下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缺旅薯的五言絕句:
艾葉又飄香,龍舟鼓聲響鎮攜。
屈伏者原懷石投,楚國江河蕩。
關於端午節的七言絕句有哪些?
8樓:渡萬川
已酉端午 [明] 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 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9樓:同方老劉是我
七言絕句。端午雜憶三首。
一。遙憶兒時端午節,塘郊粽葉正肥缺。
換來幾碗粘黃公尺,再掛菖蒿避鬼邪。
二。菖蒲柴門烈日蒸,堂屋母女擰簾繩。
遼濱不見龍舟渡,父子蘆塘割草蓬。
三。切玉包金粽子瑩,青梅紅棗幾親情。
家珍彩蛋暖兒女,濁酒一樽共月明。
希望解決了你的問題,望。
10樓:找工作可以用我
《和端午》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隕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11樓:伏蘭澤
端午是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
端午節的七言絕句
12樓:教育能手
端午節的詩七言絕句有如下:一、《端午雨飲伯英池館》
山城重午遭陰晦,謝氏池亭亦自堪。
野色映來歌舞好,炎威消去酒餚甘。
手中菖屑隨杯泛,頭上榴花帶雨簪。
且盡主人留客興,明年誰北復誰南。
二、《端午日懷古》
五月五日追前賢,九歌九章鳴素弦。
蛟人應泣魚腹葬,龍伯合贈龜毛氈。
招魂感舊痛梁壞,反騷媚新圖瓦全。
楚天前旁森盡處慧畝臥遊去,艤舟酹月羅江邊。
三、《五月五日淮陰》
五月五日淮陰郡,半雨半晴城上樓。
菖蒲泛酒我無分,楊柳系船君且留。
西日照人生別思,南風吹笛帶邊愁。
明朝必上洪河去,欲採芙蓉不自由。
四、《端陽寫懷》
去歲端陽直禁闈,新題啟肢帖子進彤扉。
大官供饌分蒲醑,中使傳宣賜葛衣。
黃傘迴廊朝旭淡,玉爐當殿午燻微。
今朝寂寞江邊臥,閒看遊船競渡歸。
五、《五日》
五月五日天氣鮮,艾葉榴花堆眼前。
鄉土歲時殊不惡,閭閻風俗自堪憐。
鄰人角黍能相送,野老蒲觴得共傳。
回首十年車馬地,每逢佳節淚潸然。
回首十年車馬地,每逢佳節淚潸然。
13樓:檢白凝枚葉
以下搭模茄是碼穗一首關於端午節的七言絕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知察枝艾。
故人猶自健,新歲如今泰。
關於端午節的五言絕句四句詩?
14樓:網友
北宋坦基侍文學家歐陽修的五言絕句《端午帖子·溫成合四首》:
香黍筒為粽,靈苗艾作人。
芳鋒氏音邈已遠,節物自常新。讓吵。
15樓:不是我在西安
謝謝你。我是乙個小學生。我讀了女的感覺特別欣慰。
端午節古詩六言,端午節古詩六言五字
端午日唐代 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譯文 年輕時,每逢佳節,總愛生出許多情感,現在老了,誰還有心思平白無故去感慨萬千 在端陽這天,懶得學人家懸掛艾草和驅邪符的習慣,只祈望一盞蒲酒,共話天下...
寫端午節的七言律詩,關於端午節的七言絕句有哪些?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白話譯文 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風大作,暴雨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 整個汨羅江上,沒有一處可以讓人競渡龍舟,藉以憑弔遠古英雄屈原的靈魂,真是讓讓人感到遺憾哪!水邊的石榴花如火地開著,似乎正在笑話我呢 這也需要你煩神麼?我...
關於端午節的古詩,關於端午節的古詩
關於端午的古詩特別多,選幾首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端午三首 宋 趙蕃 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嘗聞求福木居士,試向艾人成祝呵。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