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核的結構是怎樣的?彗星的實體部分主要是彗頭

2025-02-15 12:45:03 字數 3364 閱讀 5330

彗星的實體部分主要是彗頭

1樓:天道chou勤

彗星的實體部分主要是彗頭:正確。

一般人心目中彗星的形象正如它的符號一般,與日俱更似一倒轉的拖雹握迅把頭,是雲霧狀的結構,顏色瑰麗。這個形象之深科人心,是由於書本記載的多是一些壯麗及兩眼可見的明亮彗星。其實彗星的形象變化多端,但典型的結構主要分兩部分:

一)彗頭。包括彗核及彗發兩部分;彗核是**明亮的部分,似圓球形,由於直徑細小,要從彗星中分辨出來並不容易。而彗發則是包裹著彗核外圍的雲霧狀結構,形狀亦近似球形。

二)彗尾。實際皮備上,不同的彗星在外形上有很大差別。具備齊全結構的彗星並不多,用望遠鏡進行觀測,可發現有不少彗星是沒有彗尾的,只有朦朧的彗頭,很容易被誤認為星雲或星團。

整體結構:

彗星沒有固定的體積,它在遠離太陽時,體積很小;接近太陽時,彗發變得越來越大,彗尾變長,體積變得十分巨大。彗尾最長竟可達2億多千公尺。彗星的質量非常小。

彗核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公尺1克。彗發和彗尾的物質極為稀薄,其質量只佔總質量的1%~5%,甚至更小。彗星物質主要由水、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組成,而彗核則由凝結成冰的水、源此二氧化碳(乾冰)、氨和塵埃微粒混雜組成,是個「髒雪球」!

一般彗星是由彗頭和彗尾兩大部分組成。

彗頭又包括彗核和彗發兩部分。後來自1920年探空火箭、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對彗星近距離的探測,又發現有的彗星在彗發的外面被一層由氫原子組成的巨雲所包圍,人們稱為「彗雲」或「氫雲」。這樣我們就可以說彗頭實際是由彗核、彗發和彗雲組成的。

彗星的彗核,彗發,彗尾分別指哪兒?

2樓:黑科技

彗核:雖然彗發的體積龐大、彗尾很長很大,但它們所含物質極其稀少,當彗發或彗尾掩星(掩星是彗星從其它星的前面經過而遮擋星光)時,星光減弱極其微小。彗星物質絕大部分集中於不圓逗大的固態彗核中,彗發和彗尾的物質歸根結底來自彗滾洞核,因此大腔枯彗核是彗星的本體。

彗尾:一顆彗星的明亮的尾部延伸部分,可以是彗頭的擴充套件或者具有某種結構,因而能與彗頭有所區別;彗尾主要由氣體和塵埃組成。

彗核的形狀是什麼樣的?

3樓:漫閱科技

彗星頭部**的亮點稱為彗核,彗發是彗核周圍延展相當大範圍的朦朧大氣,彗尾是從彗頭往背向太灶碧陽方向延伸很長的光帶,主要由被太陽輻射電離的氣體離子和皮讓塵埃粒子組成,它們能夠反射和散射太陽光芒。

彗星在繞太陽公轉中,其亮度和形態隨它離太陽遠近而變化。當彗星離太陽較遠時只是乙個很暗的光點。隨著彗星走近太陽,彗發開始變大變亮,並開始生出彗尾。

當彗星到達近日點時,彗發的半徑可達10萬~100萬km,彗尾長達上億千公尺隱握舉,個別彗星的彗尾可長達3億km,超過太陽到火星的距離。之後隨著彗星遠離太陽,彗發和彗尾逐漸變小直至消失。

區別一下彗發,彗核,彗尾。

4樓:彌新蕾庚博

當一顆彗星接近內太陽系,太陽輻射導致彗核內的揮發性物質蒸發,並且夾帶著塵埃顆粒一起流出。這些被釋放出的塵埃和氣體形成乙個極為巨大,但也極端脆弱的大氣層包圍著彗星,稱為彗發。

太陽的輻射壓和太陽風施加在彗發上的力導致乙個巨大的彗尾形成,並且它的方向永遠是離開太陽的。

彗星核是由什麼構成的?

5樓:大布六

彗星拖著美麗的尾巴劃過天空,在各種天體中算是瀟灑一族了。它是由呈雲霧狀光輝的彗發、固體部分的彗核和長長的彗尾構成的乙個龐然大物。說它大,是因為它的彗發部分可達一百多萬公里,而彗尾競長達幾億公里!

與它們相比,彗核就似乎不值一提了,因為它太小了,地球上的人們用最大的望遠鏡也看不到它。但你可不要小瞧它,因為它才是彗星中的「老大」,起著決定一切的作用。彗發和彗尾都是由彗核揮發出的氣體和塵埃形成的。

那麼彗核是由什麼構成的呢?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談得上對彗星有了真正的瞭解。

哈雷彗星是乙個比較守時的客人,它的如期到來給地球上好奇的天文學家們提供了乙個好機會,來通過實際觀測得到關於彗核的真實資料。

人們終於知道,哈雷彗星的彗核狀似馬鈴薯,長軸15公里、短軸8公里,因表面覆蓋一層薄的礫石物質和黑色塵埃而顯得有些粗糙。和月亮一樣,土邊有突起的山脊,低窪的谷地,還有一些環形山。還有一些區域向外噴流著大量氣體和塵埃。

它大體上是由大小不等的冰塊堆積而成的,外層是難熔的蜂窩狀碳質層,裡面是含有矽酸鹽碳氫化合物的水冰包層,最裡面則是易揮發的水冰塊了。它的質量約為500~1300噸,3/4是冰,其餘為10~16015%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

由此看來,哈雷彗星的彗核像乙個易揮發的髒雪球。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對其它彗星的彗核的研究證明它們也是一樣的髒雪球。

彗星的結構是怎樣的?

6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彗星的結構是很奇特的,它那較亮的中心部分叫做「彗核」。在彗核的外面有一層雲霧包裹著,這層雲霧是「彗發」,它是由彗核中蒸發出來的氣體和微小的塵粒組成的。彗核與彗發合稱為「彗頭」。

當彗星運動到太陽附近時,強大的太陽風和太陽輻射壓力使它產生一條拖在身後的尾巴,這條尾巴稱為「彗尾」。彗尾物質實際上就是太陽風和輻射壓力推朝後面的彗發中的氣體和微塵;在70年代初期用火箭和人造衛星在大氣外觀測彗星,發現在彗發的外面還包圍著由氫原子構成的雲,稱為「彗雲」或「氫雲」。具有包括彗頭、彗雲、彗尾的彗星是最典型的彗星形狀,但是具備這樣典型結構的彗星是極少數的。

大多數彗星都比較暗,肉眼根本看不見,只有藉助於望遠鏡才能看到它們。在照相底片上它們只呈現出含有彗核的朦朧外殼,宛如乙個小星雲。還有一些彗星沒有彗尾,有的甚至連彗發也很少。

彗頭的結構很複雜,而且不同的彗星之間也有很大的差別。彗頭的中心部分是彗核,一般很難直接從彗頭中分辨出彗核來。彗核的直徑很小,大約只有幾百公尺到上百千公尺,但是集中了彗星的絕大部分質量。

彗發的體積隨彗星離太陽的距離而變化,離太陽越近其體積越大。一般來說它比彗核大得多,約有幾萬千公尺,有時彗發的體積更大。例如1811年出現的大彗星,它的彗發直徑達180萬千公尺,比太陽的直徑還大得多。

人們一般只能看到亮彗星的彗核、彗發和彗尾。70年代,天文學家通過高空火箭和人造衛星發現,彗發之外還有彗雲,因它是由原子氫構成的,所以又叫氫雲,是彗星的外大氣層。

彗星中也有發育不全的,有的沒有彗尾,如執行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奧特姆彗星。有的不僅沒有彗尾,甚至連彗發也沒有,如執行在木星和土星軌道之間的施瓦斯曼-瓦赫曼彗星,不瞭解它的人很難認出它是1顆彗星。

即使是同1顆彗星,在不同時期也是有差別的。當彗星離太陽很遠時,只呈現乙個雲霧狀的斑點,只有在彗星離太陽較近時,彗核中的塵埃和氣體才逐漸蒸發形成彗發和彗尾。一旦遠離太陽,彗發和彗尾就又消失了。

彗頭**明亮的部分叫做亮度核或光度核。但它不是彗星的物理核心,即不是真正的彗核,真正的彗核位於亮度核的**,直徑只有幾千公尺到幾十千公尺。它是彗星的主體,大部分的彗星質量集中於此。

彗星的尾巴是怎樣形成的

彗星是太陽系中冰冷的小天體,當它足夠接近太陽的時候就會顯示出可見的彗發 稀薄 模糊 暫時的大氣層 和彗尾。這種現象是由於太陽輻射壓和太陽風對彗核的共同作用。i 離子尾是由於太陽的紫外線把彗星的物質電離,離子在太陽風的作用下完全指向朝向太陽相反的方向 ii 塵埃尾是相對較大的顆粒在太陽光壓的作用下形成...

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結構分別屬於實體結構,框架結構和殼體結構

實體結構 磚石 泥牆 大壩 橋墩等。框架結構 a字梯 鳥巢 輸電塔等。殼體結構 安全帽 氣罐 油罐等。實體結構 結構體本身是實心的。它的受力特點是 外力分佈在整個體積中。框架結構 結構體由細長的構件組成的結構。受力特點 支撐空間而不充滿空間。殼體結構 通常是指層狀的結構。受力特點是 外力作用在結構體...

蛋是什麼結構,蛋的結構是怎樣的?

禽蛋由蛋殼 蛋白 蛋黃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它們所佔的比例,因家禽的品種 蛋體的大小 產蛋季節等不同而有差異。如下表所示。禽蛋不同部分所佔比例 引自 胡嘉鑫,任祖伊.蛋的加工和保鮮.杭州 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雞蛋的結構是什麼樣的?卵殼和卵膜對卵起保護作用,在卵殼上有許多氣孔可以透氣,以確保卵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