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帖學就是以手札、書信為主了,隨意性比較強,比較真實的反正了書作者的原本寫字風格。我就知道這些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學書法分碑學和帖學兩類。帖學是指崇尚名家的書帖,用來臨習。碑學是指臨習漢碑魏碑唐碑中的代表作。
元代書法藝術特點主要是哪些
3樓:網友
從整體上看元代書法,主要呈現出以下的幾個鮮明特點:
第一,主張復古,以元初的趙子昂為首的書法家認為宋代的書法已經走到末路,唯一的成就就是因為政治的開放,使書法家能夠隨心而寫、隨心而發,為明代草書名家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第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元朝統治者用武力征服了漢族,而漢族卻在文化上征服了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出現了一定數量的書法家,其中比較出名的有遼代的耶律楚材,蒙古的文宗、順帝,還有康裡巎巎。
元朝**還專門設定了奎章閣等文化機構,所有的這些都促進了書法的發展。
第三,書體復興以及與「詩、書、畫」的結合。元代書法家注重復古的同時也使各種書體全面復興。自從魏晉就少有人使用的章草再次興盛,元朝出現了大批的章草高手,而隸書和篆書也出現了一定的書家。
由趙子昂開始的詩、書、畫的結合,是藝術品的形制上的突破。
每個朝代的書法都有不同的審美追求,晉代、唐代、宋代追求的各是什麼?
4樓:藍白色的嘆息
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
清代書法追求遠古時期的什麼取法物件為先秦
5樓:芽要呵
清代書法追求遠古時期的,取法物件為先秦的甲骨文、金文等,秦漢及北朝的碑版、石燃州刻,注重書法內在的高古、淳厚、樸拙等特質。
中國清代書法在近300年的發皮喊蔽展歷史上,經歷了一場 艱難的蛻變,它突破了宋、滲腔元、明以來帖學的樊籠,開創了碑學,特別是在篆書、隸書和北魏碑體書法方面的成 就,可以與唐代楷書、宋代行書、明代草書相媲美,形成了雄渾淵懿的書風。
尤其是碑學書法家借古開今的精 神和表現個性的書法創作,使得書壇顯得十分活躍,流派紛呈,一派興盛局面。
簡單的說明我國古代宋元時期書籍裝幀形式?
6樓:網友
蝴蝶裝是印刷術發明後新出現的書籍裝幀形式。有人推斷,五代馮道組織刻印儒家經典,使用的就是蝴蝶裝,但無實物留傳,還難以確定。北宋初年,所印經、史著作,都用蝴蝶裝,並很快在全國通行。
從遼代開始,也使用蝴蝶裝,其程序大體和中原一帶相當。蝴蝶裝的應用,是書籍裝幀形制的一大改變。是書籍從卷軸、經摺向冊頁的轉變,從而確定了一直延用至今的書籍基本裝幀形制。
元朝在出版,印刷等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例如,印書的品種超過前代;木活字的首創和應用,朱墨雙色套印書籍以及包背裝的推行和廣泛應用等。
元代出版書籍的裝幀形式,以蝴蝶裝、經摺裝為主,蝴蝶裝多用於一般書籍,如編印的經史類書籍。經摺裝則多用於佛經。在字型方面則多選用趙體,民間出現的話本中,使用了較多的簡化字。
元代中期開始,書籍多用包背裝。色背裝的工藝特點是:本頁齊中縫文字向外摺疊,配頁後,撞齊,訂口在書頁空白邊,用紙捻穿訂扎平,訂口外裁切,書背刷糨糊,貼上封皮後,裁切上下書口。
一般書籍多用厚紙作封皮,宮廷用書,則用紙裱以黃綾。元代印刷的《秘書監志》一書中,記有表背匠焦慶安的打麵糊物料配方:黃蠟、明膠、白礬、白芨、藜簍、皂角、茅香各一錢,藿香半錢,白麵五錢,硬柴半斤,木炭二兩。
這個配方中,包括了粘合劑、防腐劑和芳香劑三大部分,可見當時書籍裝幀的用料是很科學的,它可以使書籍長久儲存~
簡述元明清時期書法藝術成就
7樓:網友
元朝書法家1.趙孟頫 (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浙江湖州人,是元代最顯赫的畫家之一,也是最卓著的書法家之一,在中國書畫史上具有廣泛影響。代表作《道德經》2.
鮮于樞(1257-1302)字伯機,號困學山民,亦號虎林隱吏、直寄老人等。官太常博士,河北漁陽(今北京)人,居杭州。代表作《大字詩讚》和《唐詩草書卷》明朝書法家1.
1460-1526年)是明代書法家,名允明,字希哲,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號枝指生,江蘇長洲(蘇州)人。代表作《太湖詩卷》、《箜篌引》、《赤壁賦》等。2.
文徵明(1470~1559年),即文徵明,初名壁,字徵明,後更字徵仲,號衡山、停雲,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祖籍衡山,故號衡山居士。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顯,父文林曾任溫州永嘉知縣。
代表作《醉翁事記》清朝書法家1.吳昌碩,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代表作《臨石鼓文》2.
張裕釗(1823~1894) 近代散文家、書法家。字廉卿。湖北武昌人,被康有為譽為「千年以來無與比」的清代書法家,代表作《濂亭文集》3.
趙之謙(1829~1884)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字撝叔,號鐵。
三、憨寮、又號悲庵、無悶、梅庵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鄱陽、奉新知縣,工詩文,擅書法,初學顏真卿,篆隸法鄧石如,後自成一格,奇倔雄強,別出時俗。善繪畫,花卉學石濤而有所變化,為清末寫意花卉之開山,代表作《悲盦居士文》
元代書家、畫家集於一身者居多,書家不事丹青尤可,畫家則決不可不習書法。中國畫有題跋文款即始於元代,這對後世的書法繪畫藝術的影響極為深遠。明初幾位皇帝如朱元璋、朱棣都喜愛書法。
國家設有中書科,凡能書者,授官中書舍人,在內閣中辦理文書。但是,明人書法基本上為元代書法的延續,沒有大的突破。清代是中國書法史的乙個重要轉折時期,書壇漸成「帖學」和「碑學」二水分流的局面,導致了書法流派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大分化。
清初四大家:汪士巨集、何焯、陳亦禧、姜宸英,他們專以帖學取勝,在當時的士大夫文人中影響很大,不少還是宮廷書家。同時由於他們過多的沾染館閣習氣,終不免走下坡路。
遊弋於碑帖之間的書家如揚州八怪之一的鄭燮,有詩、書、畫三絕之美譽,書初學歐,染館閣習氣,後仿黃山谷,又受石濤隸書影響,揉入畫蘭、竹之筆意,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體現出前碑派破帖的特徵。
8樓:89無用
明代四大才子的書法很厲害啊,清代的碑學很好。
宋代書法的文人化傾向主要表現是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宋學」的概念是對兩宋哲學思想的最好概括。儘管在思想界許多學者對兩宋的學術有過多種稱謂,我認為這些稱謂只不過是對「宋學」不同視角的理解。比如:
新儒學」是側重於儒家學說的新建來看「宋學」的:「理學」則是產生於北宋,活躍於南宋的「宋學」一分支。
宋學」的特點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力求突破前代儒家們尋章摘句的學風,向義理的縱深處進行探索:二是懷有經世致用的要求。
具體而言,「宋學」立足於傳統儒學,又從佛道兩家攝取,偏重於義理和心性修養等方面因素,所以也可把它稱為「新儒學」,它與漢唐儒家們對經書的註釋繁瑣章句之學有著本質不同。
兩宋出現的「宋學」自然有著它多方面的政治、思想與文化根源。但出現以後它便對兩宋文化觀念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宋學」的核心是「新儒學」。儒學復興表現為「崇儒」和「釋儒」。崇儒,即以儒家思想作為立國之基,文人學士當然也以儒學為正學;釋儒,是指以儒學為本,特別是那經世致用的原則,然後再援佛道兩家入儒,尤其偏重於義理和心性修養方面。
這種思想的上新氣象,必然也帶來文化觀念的新變化。
宋學」要求文人自覺地讓「心念」成為文化基礎。「宋學」不僅將綱常倫理確立為萬事萬物之所當然和所以然,亦即「天理」,而且高度強調人對「天理」的自覺意識。這就是說,宋人重於把價值的終極基礎從宇宙的外在、可見及形式上的理,轉向存在自我之中的完整和協調的過程。
說句通俗話,宋人似乎在告誡自己:「要學會自己做主。」
10樓:李大彪
注重寫意。側重抒發個人的意志和情懷,形式和技法不拘泥於古法。
唐宋元明清時期的藝術品對現代生活的影響有哪些
觀賞和收藏吧,我爺爺喜歡這些古物,他說 從另一個角度瞭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其實收藏只是一個興趣愛好,古人說人無癖好不可交也,有一門興趣愛好,更多的是開啟一扇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大門,這種收穫可能是你通過買幾件東西得不到的,這種知識上的愉悅,可能是要靠長期的累積和閱覽開拓的眼界才能得到的,所以收藏更...
概括並結合史實說明宋元 明清時期,我國在科技發展方面的特點
特點與舉例 宋元 1 科學技術有突出發展,特別是印刷術 指南針 火藥在宋代有劃時代的發展。如 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 指南針在航海交通上普遍使用 火藥被廣泛用於軍事 並有製造火藥 火器的機構和管型火器 突火槍 沈括的 夢溪筆談 成為中國科學史的里程碑,郭守敬主持編定了 授時歷 2 對世界文明的進步起了重...
簡述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國建築風格以及代表性的建築構造
您得等短時間 我還沒看完來 中國古代建築的特色 1 中國古建築以木材 磚瓦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此結構方式,由立柱 橫樑 順檁等主要構件建造而成,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中國古代木構架有抬樑 穿鬥 井榦三種不同的結構方式。抬樑式是在立柱上架樑,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