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學說有什麼侷限性?拉瓦錫的氧化學說有什麼影響?

2025-02-21 03:50:27 字數 2742 閱讀 2854

1樓:帳號已登出

氧化理論提出之後,遭到了保守的化學家們的反對,普列斯特列、席勒、卡文迪等許多曾為化學發展作出貢獻的化學家都不接受氧化說。但真理終將戰勝謬誤,氧化學說很快得到了年輕一代科學家的歡迎並傳播開來,而燃素說則在歷史程序中與思想保守的老一代化學家一同葬入墳墓。

1774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1743-1794)在實驗中發現:密閉容器內錫和鉛經加熱後表面形成了一層金屬灰,加熱後容器內物體的總重量未改變,但錫和鉛的重量增加了,而空氣減少了。他意識到這一現象的本質是金屬與空氣中某些成分發生了化合反應。

此後,拉瓦錫得知並重復了普里斯特利的實驗,進而發現與金屬化合的空氣成分就是氧氣。1777年,拉瓦錫正式提出了氧化學說:燃燒的本質是物體與氧的化合。

而拉瓦錫的氧化學說徹底地推翻了燃素說,揭開了燃燒的奧秘,他創立了燃燒理論,為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使化學開始蓬勃地發展起來。許多科學家盛讚拉瓦錫為「近代化學之父」,將拉瓦錫偉大的化學實踐視為推翻「燃素說」的一場「化學革命」。

2樓:匿名使用者

還有還原反應,還有電子不得不失的情況,氧化學說不能解釋。

拉瓦錫的氧化學說有什麼影響?

3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拉瓦錫的氧化學說徹底地推翻了燃素說,揭開了燃燒的奧秘,他創立了燃燒理論,為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使化學開始蓬勃地發展起來。許多科學家盛讚拉瓦錫為「近代化學之父」,將拉瓦錫偉大的化學實踐視為推翻「燃素說」的一場「化學革命」。

氧化理論提出之後受到的挑戰是什麼?

4樓:漫閱科技

氧神族化理論提出之後,遭到了保守的化學家們的反對,普列斯特列、席勒、卡文迪等許多曾為化學發展作出貢獻的化學家都不接受氧化說。但真理終將戰勝謬誤,氧化學說很快得到了年輕一代科學家的歡迎並巖裂傳播開來,而燃素說則在歷史程序中與思想保守的遊棗弊老一代化學家一同葬入墳墓。

拉馬克的進化學說有哪些侷限性

5樓:手機使用者

因由法國博物學家拉馬克提出,故名。他的進化觀點主要體現在他1809年出版的《動物學的哲學》一書內和1815年出版的《無脊椎動物志》的導言中。重要的論點有:

地球有悠久的歷史,生物經過漫長的演變才成了今天的樣子;生命是連續的、變化的、發展的;生命存在於生物體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低階生物可以不斷地由非生命物質直接產生;物種只有相對的穩定性,在外界條件影響下會發生變異;進化的動力一是生物天生地具有向上發展的「欲求」,二是環境變化的影響;生物進化是「樹狀」式的,即不但向上發展而且向各個方面發展;人類起源於高階猿類,等等。拉馬克學說的核心是「器官的用進廢退和獲得性狀的遺傳」。拉馬克認為,環境變化引起生活需要的改變,生活需要的改變使動物產生新的行為和習性,結果經常使用的器官就發達,不使用的器官就退化。

這些在環境影響下所獲得的性狀叫獲得性狀;獲得性狀能遺傳給後代,由此引起了動物的進化。例如,他認為,長頸鹿的祖先由於環境的改變,不得不時常伸頸取食樹上的葉子,促使頸和前肢逐漸變得長一些,而且這些後天獲得的性狀又能傳給後代。這樣經過許多世代的積累,終於進化成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長頸鹿。

拉馬克最先提出系統的進化思想,對當時佔統治地位的神創論思想進行了激烈的鬥爭。他對演化論的建立是有偉大功績的。

《燃燒概論》中燃燒作用的氧化學說的要點是什麼?

6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拉瓦錫向巴黎科學院提出了一篇報告《燃燒概論》,闡明瞭燃燒作用的氧化學說,要點為:

燃燒時放出光和熱;

只有在氧存在時,物質才會燃燒;

空氣是由兩種成分組成的,物質在空氣中燃燒時,吸收了空氣中的氧,因此重量增加,物質所增加的重量恰恰就是它所吸收氧的重量;

一般的可燃物質(非金屬)燃燒後通常變為酸,氧是酸的本原,一切酸中都含有氧。金屬煅燒後變為煅灰,它們是金屬的氧化物。

他還通過精確的定量實驗,證明物質雖然在一系列化學反應中改變了狀態,但參與反應的物質的總量在反應前後都是相同的。於是拉瓦錫用實驗證明了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恆定律。

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有哪些侷限性

7樓:yong旋風

1.接受了拉馬克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的觀點2.侷限於個體水平。

3.強調物種形成是漸變的結果。

4.未能對遺傳和變異做出科學的解釋。

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有哪些侷限性?

8樓:王晗雨

(1)過分強調過度繁殖所引起的生存鬥爭。

達爾文關於生存鬥爭的論述,涉及多方面的內容,但主要是指繁殖過剩所引起的種內鬥爭。顯然,達爾文的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事實上自然界的矛盾錯綜複雜,各類生物之間,既包含衝突,也包含和諧;既包含對抗,也包含合作。

達爾文過分強調"鬥爭"這個側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種種聯絡。

2)不恰當地把過度繁殖所引起的生存鬥爭當作生物進化的主要動力。

達爾文認為沒有生存鬥爭,生物就不可能實現性狀分歧並最終出現新種,顯然這也是不恰當的。其實,沒有過度繁殖,物種也會變異,舊物種也會絕滅,為新物種所取代。現代科學告訴我們,變異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例如,有不少學者發現,寒地動物的生活,其最大的威脅並不是同種間的利害衝突,而是嚴酷的寒冷,持久的乾旱等惡劣的自然環境。大量事實說明,變異與遺傳的互動作用才能決定生物進化的全過程。

解題過程](3)達爾文的某些主張仍然得不到現代科學的支援現代科學技術對遺傳變異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許多成就。但是對達爾文關於獲得性遺傳(拉馬克提出)和"泛生說"等假說作為科學上的普遍規律,仍然得不到充分的說明。

歷史的侷限性是指什麼什麼是歷史侷限性

歷史侷限性指的是 與時間 空間有關,受當時的社會現狀 經濟 政治,道德等各方面因素的侷限。譬如,現代的我們就覺得商人這個職業很好,因為可以獲得相應的金錢和地位 而古人則認為從商是一種下 賤的工作,成天拋頭露臉 為別人服務,是下等人。例二 所有古代的人推翻前一個皇朝之後,都會選擇新的人來做皇帝,維繫封...

王安石變法的侷限性是什麼王安石變法的侷限有哪些

1變法的侷限性 1 變法針對的是社會的上層的大官僚 大地主和富商,所以一開始就遭到強烈的反對。2 王安石認為增加 收入,就要擴大稅源,要 取諸民 可是一旦執行不善,變法過程中就加重了貧苦百姓的負擔,就會引起民間的不滿,成為反對派攻擊新法的藉口。2 新法的變質 元佑更化後新法淡出歷史舞臺,1093年哲...

班級授課制的優越性和侷限性有什麼

1 班級授課抄制的優越性 襲首先,班級授課制bai使得教學du獲取了巨大的效zhi率,一位教師賜教向幾十個dao學生教學,使得教育普及成為可能。其次,有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便於有計劃地教學活動,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第三,由於學生是按照年齡和程度編成班級,水平接近,有利於他們之間的互相交流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