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為什麼被誅九族?如何評價他的功過?

2025-02-23 02:50:14 字數 1342 閱讀 5728

1樓:禮渤自倫利間

主父偃在漢武帝。

時期是乙個重要的角色,因為他提出了推恩令。

劉邦時期,吸取了秦朝因為只有郡縣制,而沒有分封制最後被滅亡的教訓(當然這個不是主因),劉邦在大封列侯後,剷除了各個異姓王,就開始分封同姓的諸侯王。

漢文帝。時期,就面臨著諸侯王勢力過大的局面,比如發生了淮南王和濟北王造反的事情,賈誼。

提出了應該再多分封一些諸侯王以達到削弱諸侯王的目的,但是情況沒有得到解決。

漢景帝。繼位之後,漢景帝在晁錯。

的建議下開始削藩,導致了吳楚七國之亂,雖然依靠周亞夫。

平定了這次七國之亂,但還是沒有根本解決問題,諸侯王的勢力依然強大。

在漢武帝時期,主父偃就上書,讓諸侯可以分封自己的兒子們為列侯,而之前只能由諸侯王的嫡子來繼承,這個表面上看,是對諸侯王的恩惠,諸侯王的非嫡子也十分願意這樣做,因為按之前的繼承製,他們是沒份的。

推恩令相比晁錯的直接削藩,顯然要緩和得多,也比較讓諸侯王得以接受,因為之前的削藩,是被朝廷收走,而推恩令是分給自己的兒子們,正因為如此,諸侯國的封地,分得人多了,就越來越小了。

之前乙個諸侯國相當於乙個郡,而後面的諸侯國就僅相當於幾個縣而已,就完全解決了之前因為諸侯國過於強大而威脅到朝廷的局面了,由此可見,主父偃功不可沒,那主父偃因何而死呢?

主父偃越來越受漢武帝的器重,他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齊王,但是齊王給拒絕了,主父偃自然也很生氣,他就一心想除掉齊王。他對漢武帝說:齊國。

十分的富有,但是現在的齊王跟您的血緣又很遠,如果不是您的親兒子或者兄弟,不能去當這個齊王的。

主父偃又說現在的齊王有一些私情,如果讓我去查,肯定能查出來的,漢武帝就同意了,讓主父偃去做齊相,主父偃去了之後,就告訴齊王他知道的一些事情,齊王因為害怕,就自盡身亡了。

趙王也有這方面的問題,他擔心主父偃會對付他,他就趁機告主父偃的狀,說齊王是主父偃給逼死的,漢武帝也為這個事情惱火,因為這個事情讓人覺得朝廷想要收回齊地,才對齊王下手的。

主父偃就被下獄了,漢武帝並不想殺死主父偃,畢竟主父偃是個人才,但是御史大夫。

公孫弘說:如果不殺主父偃,不能向天下人交待,而主父偃得勢的時候,得罪的人太多,沒有人肯定為他說好話,而是紛紛落井下石,主父偃最終被族滅。

2樓:一紙荒誕

主父偃被誅九族,是因為他當時推薦漢武帝實行推恩令,觸犯了貴族的利益,他是漢朝能夠進入文景之治的推動者。

3樓:淮陽小子

主父偃得罪了齊王、燕王等人,導致被報復陷害而死。他在漢武帝時期提出了推恩令這一主張,有效維護了國家的穩定。

4樓:孤獨的yu呀

因為他當時違背了劉邦的意願,出了乙個毒計。敗壞劉邦的名聲,所以劉邦這麼做,他在歷史上功過相抵吧。

中國歷史的誅九族誅十族,每族各指代什麼人

族,表示親屬關係。九族 之說最早見於 書 堯典 以親九族。九族所指,歷來說法不一,較流行的說法有兩種 1 從自己算起,上至高祖,下至玄孫,稱之謂九族,具體的來說這指的是高祖 曾祖 祖父 父 子 孫 曾孫 玄孫共九代。史載燕王朱棣 明成祖 率兵入京師,奪得大權後命方孝孺替他起草即位詔書。方孝孺不聽,被...

為什麼的古代「株連九族」,親人們都不討跑呢?

其他族人不選擇逃跑,我認為主要有四個原因。第乙個原因後知後覺 第二個原因心存僥倖 第三個原因無處可逃 第四個原因心理畏懼。因為株連九族,這樣的罪過非常的大,親人們是不敢跑的也跑不出去的。歷史上被株連九族的人有那些?.秦朝的繆毐。.漢朝的晁錯。.西晉的賈后賈南風。.明朝的胡惟庸。.西漢的霍光 他是死後...

元朝是被蒙古族統治的,為什麼他們的衣服也叫漢服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時代,服裝服飾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汗國,滅西夏 金之後,其民族組成主要以蒙古族為主。元代由於 比較尖銳,長期處於戰亂狀態,紡織業 手工業遭到很大破壞。宮中服制長期延用宋式,直到1321年元英宗時期才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連下裳 上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