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出時間和老舍去世的時間差了多少時間 20

2025-03-07 22:45:15 字數 5302 閱讀 2275

1966年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出時間和老舍去世的時間差了多少時間?

1樓:吳田田

舒乙首次披露:1968年老舍曾獲諾貝爾文學獎。

最近,中國作家與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問題,被炒得沸沸揚揚;而「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幾乎被老舍得到」這一事實,長期以來卻鮮為人知。昨天,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的文學講座上,老舍先生的兒子、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舒乙向外界披露了這一內幕。

舒乙說,中國作為文學大國,始終沒有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原因除了政治偏見以外,還因為中國作家的作品被翻譯成外文的太少,在交流上存在著技術上的難題。而老舍當時在中國作家中恰恰是作品被譯介最多的,連瑞典文的也有。另外,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程式也很複雜,先是由國際著名學者進行提名,被提名者可能有幾百人,然後層層篩選,最後剩下5位候選人,再由評選委員秘密投票,得票最多的就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到了最後5名還有他;秘密投票結果,第一名就是老舍。

但是在1968年,中國已經進入了「文革」高峰。各國謠傳老舍已經去世,瑞典就派駐華大使去尋訪老舍下落,又發動其它國家進行聯合調查,中國官方當時對此沒有答覆(編者注:老舍死於1966年8月24日),瑞典方面斷定老舍已經去世。

由於諾貝爾獎一般不頒給已故之人,所以評選委員會決定在剩下的4個人中重新進行評選,條件之一,最好是給乙個東方人。結果這一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成了日本的川端康成弊察。

文革把一租搜茄切都化為烏有!」舒乙感慨,沉默,稍後介紹說,這個悲哀的事實是在當年慶祝漏鋒川端康成獲獎宴會上,由瑞典大使透露出來的。舒乙同時列舉出兩個證人:

乙個是瑞典大使館文化參贊。另乙個是已故作家蕭乾的夫人文潔若。蕭乾夫婦曾經到過瑞典,證實過此事,文潔若將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對此有所記錄。

2樓:玉欄塢

應該是196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因為老舍在1966年8月24日因文革的原激檔因投湖自盡了,所以1968年的文學敗清獎,給了察鉛前日本的川端康成。

3樓:網友

是運氏棗196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而老舍1966年就去世了,諾貝爾獎一般不頒給已核橘故之人。

有關資料旁拆。

老舍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嗎?

4樓:乾萊資訊諮詢

老舍並沒有獲得過諾獎提名洞灶耐。

老舍後人舒乙對這個說法曾經深信不疑,在2009年《寧波**》的採訪中,他還表示已故作家蕭乾曾攜夫人文潔若到瑞典證實過,老舍在終選中確實得票排第一。當年決選納春名單公開後,有記者再向目前唯一的當事人舒乙證實,但被告知舒辯搏乙目前病重,拒絕回應。

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總數為83人。最終候選名單裡有六位候選人,除川端康成外,還有英國詩人奧登(法國**家安德烈·馬爾羅(andremalraux)、愛爾蘭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samuelbeckett)等人,並無老舍的名字。

老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作品是什麼?

5樓:乾萊資訊諮詢

老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作品是《駱駝祥子》和如攔《貓城記》。

1945年2月,書名改為《洋車伕》的英文版《駱駝祥子》在紐約出版,在華盛頓、三藩市等各大城市書店熱銷,登上美國年度暢銷書排行榜,從而受到當年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的關注。

1932年,老舍的科幻**《貓城記》問世,內容是一架飛船前往火星,著陸時機毀人亡,只有「我」倖存,被一群貓臉的外星人帶到貓城,開始了離奇古怪、艱難坎坷的外星生活。

1968年,老舍和《貓城記》進入諾貝爾文學獎終評,在五個候選人投票中獲第一名。這年,瑞典駐華大使受陪乎國內委託,在北京尋找老舍,卻得知他已於1966年8月去世。按諾貝爾文學獎不頒逝者的規定,評委會只得重選,結果,獎項頒給了日本作家川端蘆橡悉康成。

老舍錯過了諾貝爾文學獎嗎?這個有依據嗎?

6樓:乾萊資訊諮詢

老舍肯定錯過了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共18位,馬悅然是其中唯一的漢學家。長期以來,他差不多都是中國作家於該獎的「操選政者」。他的主要說法是,據他所知,瑞典方面從來沒有提名過老舍,也沒有討論過老舍獲獎的可能性,老舍根本不在他們的視野中。

老舍的書沒有好的翻譯本,導致藝術水準太差云云——他針對的物件,是1945年伊萬·金搞的《駱駝祥子》英譯本。他也反覆強調說,「沈從文如果1988年5月沒有去世,肯定能得獎」。

根據日本《朝日新聞》、英國《衛報》2019年1月3日的報道,瑞典皇家學院官網披露了當年銓選過程,可以證明:1968年的大獎角逐名單,共有83名候選人,老舍並不在其中。

這些都是來自第一手的事實材料,可以證明,所謂老舍不遇難可在1968年穩操諾獎勝券的傳聞,完全是謠言。

老舍錯過了諾貝爾文學獎嗎?這個有依據嗎?

7樓:長頭髮的菠蘿

沒有 ,但曾有諾貝爾文學獎題名。

老舍的諾貝爾提名」和「老舍的死」一樣仍是個謎。

老舍「文革」中投湖自殺是最令中外各界人士震憾之事。早在1961年10月1日,香港發行的英文報紙《香港星報》就報道了。1967年,日本作家水上勉寫下了《蟋蟀葫蘆》,悼念老舍。

瑞典於1950年就和中國建交了,在北京設有駐華使館。當艾笛女士向蕭乾透露「決定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中國作家老舍」那番話時,我認為她所說的「那一年」,指的是1966年。

蕭乾聽了艾笛女士這番話,沒做出反應,我在一旁聽了,也沒敢吱聲。倘若我立即驚喜地刨根問底,說不定會讓這位初次見面的外賓瞧不起,心想:原來中國人眼巴巴地盼著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連沒到手的,也會使他們如此興奮。

然而我情不自禁地將此事告訴了老舍的大女兒舒濟,當時她的辦公室和我的只隔乙個門,並給她寫了乙份不足400字的書面材料。

老舍「文革」中投湖自殺是最令中外各界人士震憾之事。早在1961年10月1日,香港發行的英文報紙《香港星報》就報道了。1967年,日本作家水上勉寫下了《蟋蟀葫蘆》,悼念老舍。

瑞典於1950年就和中國建交了,在北京設有駐華使館。當艾笛女士向蕭乾透露「決定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中國作家老舍」那番話時,我認為她所說的「那一年」,指的是1966年。

8樓:發錯了心情

有的哦,因為當時名單上已經有了他的名字,只是還沒頒獎,結果老舍還沒等到頒獎就不幸過世了,結果被排在他後面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老舍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嗎?

9樓:網友

沒有。老舍,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捨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中國現代**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10樓:精緻的

老舍並沒有獲得過諾獎提名。

老舍後人舒乙對這個說法曾經深信不疑,在2009年《寧波**》的採訪中,他還表示已故作家蕭乾曾攜夫人文潔若到瑞典證實過,老舍在終選中確實得票排第一。當年決選名單公開後,有記者再向目前唯一的當事人舒乙證實,但被告知舒乙目前病重,拒絕回應。

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總數為83人。最終候選名單裡有六位候選人,除川端康成外,還有英國詩人奧登( auden)、法國**家安德烈·馬爾羅(andre malraux)、愛爾蘭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samuel beckett)等人,並無老舍的名字。

11樓:s時光不棄

老舍沒有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目前中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只有莫言乙個人。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因為老舍生於陰曆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捨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老舍是「京味**」的源頭,是北京文化孕育了老舍的創作,而老舍筆下的市民世界又最能體現北京文化的人文景觀,甚至成為一種文化史象徵,一說到北京文化,就不能不聯想到老舍的文學世界。老舍的**有序和完整的構建了乙個藝術上的「北平世界」,同時**中的小吃、建築和語言都是現如今挖掘和開拓北京文化的重要源泉。

12樓:推書人湘雪

沒有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

13樓:網友

老舍沒有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本來,在準備在老舍死的第二天公佈他獲得諾貝爾獎的,可是前一天,他去世了。

老舍有沒有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

14樓:精緻的

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過程近日終於被瑞典皇家科學院公開,也解開了在讀者心中乙個長久的謎團:老舍並沒有獲得過諾獎提名。

其實,最早認為老舍入選諾貝爾獎的並不是中國人,而是日本人。根據學者傅光明的追查和考據,最早將「老舍與1968年諾貝爾獎失之交臂」這種說法傳入中國的,是日本人藤井榮三郎,時為1981年4月,他在訪問北京時,把這種說法告知了老舍夫人及其子舒乙。據藤井榮三郎回憶,當時雜誌上有一名日本國際筆會的作家,聲稱自己從瑞典大使館的朋友的**中得知,因老舍去世,川端康成才獲獎的訊息。

15樓:語數教育鄭老師

當然有獲得過提名。

1968年,中國正值非常時期。而老舍就在這一年獲諾獎提名,到了最後五名決賽名單還有他;秘密投票結果,老舍第一。但傳言老舍已經去世,瑞典方面多方打探老舍下落,後推斷老舍已經去世。

按諾獎規矩,只授健在者,不給已故之人,所以評選委員會決定在剩下的四人中重新進行評選,條件之一,最好是給乙個東方人。結果這一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成了日本的川端康成。

老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作品是什麼?

16樓:匿名使用者

貓城記老舍先生在1932年完成的一部當時稱得上異類的一部作品《貓城記》,當年代表世界文壇最高榮譽的諾貝爾文學獎曾經鍾情於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部作品在當時可算得上是一部超越時代的作品。當這部作品被介紹到西方時,這種題材及風格便深受西方讀者的喜愛。

有訊息說,在1968年,諾貝爾獎已經決定將獎頒給老舍,只是由於他已辭世而改將獎頒給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17樓:網友

諾貝爾**會**披露,胡適和林語堂曾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似乎沒有公佈過老舍。回答這個問題極其簡單,因為諾獎評選規則確定的是,凡與評選相關的資訊、檔案,都須保密50年。既如此,只有等到2016年或2018年老舍去世50週年或川端康成獲諾獎50週年之際,諾獎評選檔案揭秘的那一天,這段似乎完全由「口傳」遺留下來並廣佈流傳的「歷史」,才能真正水落石出。

18樓:巨匠·是春天

沒有!魯迅都沒有!只是蔣介石想收買魯迅,通過美國**給他張羅,可是,魯迅沒接受——蔣介石要求他歌頌他。

諾貝爾文學獎是如何評選出來的

獲獎作家的名冊必須是他人推薦出來的。評委會每年都會請法蘭西學士院等一些學院和協會,以及評委 教授 文化名人 還有特別是以往的獲獎者進行推薦。推薦出來的作家名單約為三百到四百人。還有在此基礎上由四位評委組成的委員會進行首選,在四月份確定第一批共二十人的候選人名單。在推薦過程中有一條必須絕對遵守的規則,...

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為何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是「雙黃蛋」

在瑞典時間是10月10號的下午一點的時候,201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已經揭曉。在2018年的時候諾貝爾文學獎因為一些原因沒有按時的頒發,所以今年同時揭曉了2018年和2019年的獲獎者,所以很多人稱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是雙黃蛋。為什麼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會頒發出雙黃蛋呢?這是因為之前出了一件醜聞,在201...

諾貝爾文學獎有何標準,諾貝爾文學獎的標準是什麼?

諾貝爾獎的評選並非基於任何公認或眾所周知的原則或標準,而只是基於諾貝爾個人生前的願望和設想。其法律基準就是諾貝爾於1895年11月27日簽署的最後遺囑。並非任何人都有資格作為諾貝爾獎提名人,團體提名和自我申請不被接受。文學獎的提名人資格是 1 瑞典文學院院士和各國相當於文學院士資格的人士 2 高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