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葛亮打不贏陳倉之戰,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2025-03-22 09:35:27 字數 1515 閱讀 6553

1樓:小海說歷史

諸葛敬芹亮為何打不贏陳倉之戰枝稿緩,魏延得知真相後,佩猛模服得五體投地。

諸葛亮圍困陳倉時,是誰把守啊﹖

2樓:網友

是郝昭。

郝昭(生卒年不詳),字伯道,太原人,中國東漢末年至曹魏初年著名將領。郝昭少年從軍,屢立戰功,逐漸晉公升為雜號將軍,後受曹真的推薦鎮守陳倉,防禦蜀漢。228年,諸葛亮率軍北伐,為郝昭所阻,勸降不成,被迫退軍。

魏明帝因此封其為列侯。次年因染疾而病死。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數萬大軍卻沒能攻下陳倉,這是戰略失敗嗎?

3樓:等風來

歷史上壓根沒有六出祁山,諸葛一共五次北伐,還有一次是曹魏的自衛反擊戰,所以五次北伐打了六仗,才被演義成六出祁山,而五次北伐中只有兩次是規模較大的,也是打出祁山的,其餘三次都是小規模戰鬥,談不上消耗了多少國力。

劉備曹操打了一輩子仗,怎麼沒人說他們消耗國力,本來就是費禕才能不及諸葛亮,他主政以後託說征伐空費國力,所以只給了姜維一萬的兵馬,後世一些所謂的歷史學家就把蜀漢失國歸咎為姜維伐魏,現在又有人開始歸咎為諸葛北伐,好像不打魏國,蜀漢會流傳千古似的。

諸葛亮是得知吳國陸遜已經石亭大捷,大敗曹休十萬主力大軍後才出兵的。太和二年(228年)八月,東吳陸遜大破魏軍,同年十一月,蜀漢諸葛亮聽說曹休戰敗,魏軍東下,關中虛弱,發動第二次北伐。

諸葛亮攻打陳倉,出動軍隊不多,攜帶糧食不多,也沒有大規模附蟻攻城,是諸葛亮為了策應孫吳,減輕孫吳的軍事壓力,而採取的圍魏救趙的策略。陳倉古城地勢險要,城堅壕深,不好攻打。

此前四十年前,公元 188年,王國、韓遂率領10多萬西涼軍隊攻打陳倉80多天都沒有攻下來,消耗極大,後來還被皇埔嵩、董卓援軍大敗。周瑜程普魯肅三萬軍隊攻擊江陵城一年多時間,才逼走外無援兵的曹仁。冷兵器時代,城池很難攻克。

能攻下陳倉當然更好,攻不下就當練兵,何樂而不為!而且在回軍路上殺了魏軍大將王雙,王雙可是殺了兩員蜀將的勇將,難道還不算勝利?只要戰略上達到了預期目的,就是勝利。

第一將魏軍東援兵力成功地拖了回來,減輕了盟友東吳的壓力,這樣東吳就欠了蜀漢乙個情。第二,雖然沒有攻下陳倉,卻為第二次打陳倉積累了經驗。

第三,拿下陰平、武都二城,擴大了版圖。而且退軍也是因糧草不濟的原因,既然強攻不下,何不改用其它辦法。第二次趁魏軍不備,出奇兵就佔領了陳倉。

這表明諸葛亮審時度勢,神機妙算,不愧為中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家。

4樓:愛貓咪的葉子

我認為並不是戰略上的失敗,是因為蜀國的軍事實力和曹魏相差太多,所以導致了北方的失敗。

5樓:瘋狂的綠帽子

這個不是戰略失敗,這個失敗是因為糧草**跟不上,才導致的失敗,十分可惜了。

6樓:新鮮妃子笑

數萬大軍沒能攻下陳倉有很多原因,陳倉的守衛拼死抵抗,諸葛亮這邊有人拖後腿,因此最後失敗。

7樓:孤獨的yu呀

並不是戰略失敗。而是當時魏國的實力太強大了,蜀國與其相差甚遠,無法撼動。

諸葛亮為什麼不稱帝,諸葛亮被封是為什麼

1.文人是造不了反的 中國自春秋戰國以來,一般的開國皇帝或者起義軍的領袖,大多是軍人武夫,或者甚至是流氓無賴,讀書人造反的很少,而成功的幾乎沒有 而孔明或許也是這種心態 諸葛亮要做聖人,千秋萬代,萬人景仰。2.集團外部的阻力 從孔明這裡看,荊州集團雖然很強大了,但是益州集團尚且有李嚴手握重兵 原從集...

諸葛亮的軍事能力,為什麼陳倉一戰後被說只是二流?

因為在陳倉之戰中,諸葛亮對於兵力和後勤的分配問題,導致了戰敗,所以軍事能力被質疑。陳倉之戰,目的在於第3次北伐,它不僅僅是為了策應東吳而是諸葛亮的一石二鳥之計,在諸葛亮撤退的同時,漢軍真正的主力齊西西線的武都音訊,而魏軍主力被吸引到東線的陳倉,所以陳倉之戰,諸葛亮才是真正的勝利者。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諸葛亮六出祁山為什麼不走漢中,諸葛亮六出祁山都是因為什麼失敗

說白了,就是沒有把司馬懿騙出和他打仗。只要一過長安,就會直指洛陽。魏國就危險了。不過司馬懿的後代是有天子相。老天不會讓他死在上方谷的。蜀國兵力少於魏國,翻過秦嶺就直接兵戎相見,打不過,況且退不好退 背後有秦嶺 沒有立足之根本。祁山是用武之地,可以誘司馬出戰殲之,以少勝多 可作為根本,收附近州郡糧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