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一詞最早出現在什麼書籍裡

2025-03-23 16:50:07 字數 4329 閱讀 4012

1樓:網友

地理」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一書中,它指的是研究地形,考察環境等。《周易》起源於河圖洛書,它的內容廣泛,包羅永珍,從戰國時代起就被當做儒家的經典之作。

周易》中說,「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前枝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意思是語言遵循天地的變化之道,才能合乎天地自然之理。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這才能瞭解自然變化的奧妙。從上文可知,古時風水與天文地理的密切關係。

古代的地理書籍還慧液敏有《尚書》和《山海埋譽經》等。

2樓:網友

最早出現「地理」一詞的是西元前5世紀成文的《易經·繫辭》,裡面有「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的文句。東漢思想家王充對天文、地理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釋是:「天有配瞎晌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故謂之理。

中國古代最早的地理書籍包括了《尚書-禹貢》和《山海經》等。古代的地理學主要培鋒探索關神雹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在西方,西元前2世紀,古希臘學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geo+graphica)這個術語,意思是「地理」或「大地的記述」,並寫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專著《地理學》

3樓:桓珠軒

地理一爛譁詞最早出現在西元前五世紀成文的《飢猛行易經。繫辭》裡。書裡有『仰以觀於天文,府以察於地理』的文句。

東漢思知遊想家王充對天文、地理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釋是『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故謂之理』。

4樓:左左右右語錄

地理(英: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的統和漏稱。「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

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棚棚困系的學科。地理是一鏈念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

5樓:三分球附體

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盯卜關於地球凱純穗形狀、大小有關的褲猛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6樓:淡瑋

易經, 解析:在我們祖罩滲先留下的文獻中,最早出現「地理」一詞物鍵脊的是西元前4世紀成文的《易經·繫辭》,裡面有「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亮困理」的文句。

7樓:之大美

在我們祖先留下的文獻中,最早出現「地理」一詞的是西元前4世紀成文的《易經繫辭》,裡面有「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的文句。中物在西方,西元前2世紀,古希臘學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這個術語橡州,意思是「地理」或「大地的記述」,並寫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專著《梁培蔽地理學》。

8樓:網友

中國《山海經》和《禹貢》,最古老地理文獻,兩書走在世界最前沿。

9樓:幻楓

地理」一詞最早出現在《易經·繫辭》

10樓:網友

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

11樓:網友

地理最早出現在《易經》裡。

12樓:網友

地理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的易經裡面。

13樓:永遠崇拜楊沛宜

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和禹貢。

14樓:月染霜林醉

最早出現在中國的《易經》中。

15樓:源遠流長

地理一詞最早出現在地理書上。

最早的地理學著作是什麼

16樓:成大文化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凱舉御通不發達的情況下,《山海經盯巖》是中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奇書,也是一部旅遊、地理知識方面的百科全書。

最早的答宴地理學著作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地理學著作是《山海經》。

山海經》是一部記載中國古代國神話、地理、植物、動物、礦物、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民族的著作,它反映的文化現象地負海涵、包羅萬匯。除了儲存著豐富的神話資料之外,還涉及到多種學術領域,例如:哲學、美學、宗教、歷史、地理、天文、氣象、醫藥、動物、植物、礦物、民俗學、民族學、地質學、海洋學、心理學、人類學等等,可謂汪洋巨集肆,有如海日。

最早的地理考察學著作是什麼

17樓:年彥

最早的地理考察學著作是尚書·禹貢。

尚書·禹貢》,是戰國時魏國的人士託名大禹的著作,因而以《禹貢》命名。《禹貢》撰著者根據理想中的政治區劃,以地理為徑,分當時天下為九州,即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在全書1193字中,該書以自然地理實體為標誌,對每州的疆域、山脈、河流、植被、土壤、物產、貢賦、少數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作了簡要的描述。

禹貢》比較樸實地記錄了全國範圍內各種地理現象,是中國早期區域地理研究的典範,成為《水經注》、《元和郡縣圖志》以塵襪笑及唐、宋以來許多地理著作癢引的物件,也是今天研究中國歷史地理的重要參考文獻,其不但是中國最早的地理學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綜合地理作品好培。

作者是戰國時魏國的人士託名大禹,《尚書·禹貢》是中國第一篇區域地理著作。以地理為徑,分當時天下為九州,此外兼載山脈、河流、土壤、田地、物產、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無不詳加論述。

尚書·禹貢》依據自派含然條件中的河流、山脈和大海的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區分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描述了九州在貢品、田賦和運輸路線方面的地區差異,記載了各區的自然條件,說明了不同地區的地理特色。

最早的地理學著作

18樓:穎子

最早的地理學著作是山海經。

山海經》(《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成書於戰國時期至漢代初期,與《易經》《黃帝內經》並稱為上古三大奇書。

山海經》包含著關於上古地理、歷史、神話、天文、動物、植物、醫學、宗教以及人類學、民族學、海洋學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諸多內容,是一部上古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山海經》展示的是遠古的文化,記錄的是大荒時期的生活狀況與人們的思想活動,勾勒出了上古時期的文明與文化狀態,為後世提供了許多有用的資訊。

文獻性質:

關於《山海經》一書的性質,眾說紛紜。從《漢書》到《新唐書》的記載,《山海經》一直被視為具有實用價值的地理書。漢代劉歆在其《上山海經表》中他指出:

山海經》內別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紀其珍寶奇物,異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獸昆蟲麟鳳之所止,禎祥之所隱,及四海之外,絕域之國,殊類之人。

禹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類物善惡,著《山海經》」;後世的《隋書經籍志》以及不少史書,也把它列入地理類。

中國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是

19樓:社會民生

《尚書·禹貢》。

尚書·禹貢》中國第一篇區域地理著作。是戰國時魏國的人士託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貢》名篇。

簡介:尚書·禹貢》是戰國時魏國的人士託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貢》名篇。這是撰著這篇《禹貢》的人士設想在當時諸侯稱雄的局面統一之後所提出的治理國家的方案。

這是乙個巨集偉周密的方案,不與尋常相等,故託名大禹,企望能夠得到實際的施行。

這篇《禹貢》以地理為徑,分當時天下為九州,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區劃。此外亂團兼載山脈、河流、土壤、田地、物產、道路,以及各地的寬滑部落,無不詳加論列。

禹貢》全書1193字,以自然地理實體(山脈、河流等)為標誌,將全國劃分為9個區(即「九州」),並對每區(州)的疆域、山脈、河流、植被、土壤、物產、貢賦、少數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作了簡要的描述。

全書分5部分:

九州。敘述上古時期洪水橫流,不辨區域,大禹治水以後則劃分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並扼要地描述了各州的地理概況。

導山。分九譁巧橘州山脈為四列,敘述主要山脈的名稱,分佈特點及治理情形,並說明導山的目的是為了治水。

導水。敘述9條主要河流和水系的名稱、源流、分佈特徵,以及疏導的情形。

水功。總括九州水土經過治理以後,河川皆與四海相通,再無壅塞潰決之患。

五服。敘述在國力所及範圍,以京都為中心,由近及遠,分為甸、侯、綏、要、荒五服。從此,九州安定。

20樓:教育導師小貓

親,徐霞客遊記。

裡面記載詳細,希望對你有用。

21樓:許可證鮮罷

尚書·禹貢。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地理考察著作是《尚書·禹貢》。

劉字最早出現在什麼朝代,中國一詞最早誰提出的?什麼時候成了所有朝代的代名?

據史書記載簡體的 劉 與繁體的 劉 通用同意,古代稱之為俗體字。最早出現在金代,遼以後的女真族王朝,大約在1115年,距今大約900年,簡體的 劉 這是明代工匠的習慣寫法,很多明朝遺址瓷器出現簡體的 劉 字,例如 明代建築清涼門一處城牆上發現刻有簡體字的這塊城磚的,簡體字為 劉 這些城磚上的銘文是這...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在那本書中

端午 一詞最早出現在晉人周處 風土記 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從史籍上看,端午 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 風土記 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端午節由來的意義。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被稱為端陽節 五月節等!還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

“法律”一詞最早出現在哪個社會,法律為什麼會出現?

法律究竟是怎樣產生的?這是法理學所要 的一個重要問題。馬克思主義對這個問題給予了科學的解釋。馬克思主義關於法律起源問題的分析和闡述也有一個逐漸深化和發展的過程。1872年5月至1873年1月,恩格斯針對蒲魯東主義者散佈解決工人階級住宅問題的資產階級慈善家的改良方案,撰寫了一組重要文章,先後發表在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