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9士氣和戰鬥力的公式?是按百分數算得麼?

2025-03-29 09:00:28 字數 1464 閱讀 4720

1樓:網友

樓上說孝衡的正確,士氣影響兵法發動率和普攻。其中士氣與普攻的關係,按照三國志9吧早期的研究,大概如下:

基本攻擊力 =【統率值 + 士兵數增加的攻擊力加成 × 士兵數 + 士兵士氣 / 2】× 陣形察旦的影響係數。

1)士兵數增加的攻擊力加成隨著統率的增加而減少,對於統率在80-100的武將該值大約為每800士兵增加1個單位攻擊力;

2)陣形的影響係數;長蛇、圓形為,攻擊力最強的是魚鱗、鋒矢為15/9,鶴翼、箕形為12/9,雁形為11/9,錐形13/9;

補充一些,統率值不是隊中武將的**率,而是主將的統率。如果是用敗慎擾了最新的優化伴侶的話,統率用的是隊中統率最高武將的統率。上面的公式也未必正確,但大體可作為參考。

2樓:哥唔啊呱

士氣影響兵法的發動幾率,小於75就很難發動兵法了,士氣也小幅度影響戰鬥力,不過不太明顯。

三國志9的傷害計算計較特別,傷害大部搭凱滑分是靠發動兵法。

另外同樣的5w兵,單一一隊5w在不知臘發孫慎動兵法的情況下不是5隊1w兵的對手。

3樓:網友

沒什麼公式,就是士氣高了,攻擊力高而且兵法發動以及連擊率上公升!

三國志9發動兵法傷害指數,

4樓:人二不能復生

目前看得最多的就是這個。

特技的攻擊傷害公式(武力超過60的)= 武力 × 20 × 兵法的威力,如果發生聯動,兩連動的傷害大概是武力 × 20 × 兵法的威力 ×(三連動是 ×(四連動是 ×(5連動是( ~

在發生士兵鼓舞的畫面威力加倍。

由公式可以看到,兵法傷害與士兵數和統率都無關,而跟武力和聯動有關,統率和士兵數只是決定基本攻擊傷害。

武力很簡單,越高就越好。

其實跟厲害的是聯動,即使幾個人武力不高,但一發生聯動,傷害就會很高。

所以要提公升兵法傷害,既要找武力高的,又要找相性接近的。

相性接近的容易聯動,有親緣關係的更容易聯動。

比如父子 趙雲,趙廣,趙統。

關羽 關興 關平 關奕 關統。

馬騰 馬超 馬雲祿。

還有些特殊關係的 比如 劉備 張飛 關羽。

趙雲 張飛 馬超 關羽 黃忠。

太多了這裡就不一一列出來了。

另外在對方混亂時也跟容易發生兵法,在隊裡帶個智將也是很重要的,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對方擾亂和混亂。

還有就是士氣也很重要,士氣與兵法傷害無關,但士氣越高發動兵法頻率就越大(最快是3天一次),在打仗時,要注意救援和激勵。

另外就是兵法熟練度,如果你兵法熟練度比對方高很多,那麼他發動兵法就有一定概率被你抵擋。

5樓:匿名使用者

和兵法熟練度有關係、兵法熟練是1000的話、自然傷害就高、另外武將的統帥越高、兵法連動率也就越高、士氣要保持在62以上、

6樓:匿名使用者

兵法熟悉度最高,士氣也有點影響。

三國志9委任的幾個效果,三國志9的委任有什麼用詳細介紹一下吧 給一點你的祕籍

委任 把都市交由電腦配置。重視內政 重視察看,開墾,商業,等城市的設施。打倒敵勢 委任他去打倒敵人。攻略設施 攻佔敵人據點或城市。一般上,閒置且離敵人與外族的都市,我都建議重視內政。委任我通常很少用,那是因為電腦會胡亂徵兵,且胡亂輸送。尤其是送到邊境都市。因為很容易讓外族發動入侵。打倒敵勢這個指令通...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別,《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如下 1 兩者的性質不同 三國志是史書。而三國演義是 2 作者不同 三國志 是西晉史學家陳壽撰寫的史書。三國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 家羅貫中。3 內容不同 三國志 記載三國時期的史料。六十五卷,包括 魏書 三十卷,蜀書 十五卷,吳書 二十卷,主要記載魏 蜀 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三國演義 是中...

三國志中郭嘉怎麼死的,三國志9郭嘉怎樣不病亡

在從柳城回來的途中,因為水土不服,氣候惡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勞過度,患疾病去世。三國志 中的郭嘉和 三國演義 裡描述的差不多,包括赤壁之戰以後曹操哭郭嘉,這事也是有的。唯一的不同就是,曹操打敗袁尚後,設計讓公孫康誅殺袁尚 袁熙的人,三國演義 說是郭嘉,但 三國志 裡是曹操自己想的。在柳城回來的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