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是稻瘟病防治的最佳時期,怎麼做才能實現豐收?

2025-04-01 18:40:16 字數 3074 閱讀 9257

1樓:嘉咪學姐

要注意環境的管理,需要注意乾淨衛生,按時的清除雜草,施肥和澆水,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收穫。

2樓:王祿

一定要及時的澆水,要提前的預防病蟲害,要注意藥劑的選擇,要提前預防害蟲。

3樓:摩羯座的我們

早預防。稻穀不可以基肥太重,用基肥也要早施,拔節期後沒補基肥,中後期盡碧鎮可能補微量元素及其有機物肥,確保營養平中慧首衡,中後期孕穗期前應控肥賣數。稻瘟病要以空氣流動為基本傳播的一種流行**冒病蟲害。

和柑橙霜黴病有些相似,在高溫高溼陽光照射少地區最容易發生。感病的植物喪失抵抗性,很嚴重的乃至身亡!

伏天是稻瘟病防治的最佳時期,水稻在伏天容易出現哪些病蟲害?

4樓:在那夜裡

容易出現水稻紋枯病,稻飛蝨,惡苗病,二化螟,穗頸瘟。伏天的時候在早晚的時候應該多澆水。

5樓:王祿

稻瘟病,紋枯病,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這些都是很容易出現的。

6樓:葬身北海道

1.水稻紋枯病:一般在分櫱期開始發病,最初在近水面的葉鞘上出現水漬狀橢圓形斑,以後病斑增多,常互相癒合成為不規則大形的雲紋狀斑。

2、惡苗病 惡苗病也是水稻常見的一種病害,發病的時候,水稻苗出現細高的現象,葉子會變成淡黃色,水稻的根系也會發育不良。

高溫高溼季節導致水稻稻瘟病難防難治,怎樣才能夠有效的防治好稻瘟病?

7樓:豁達的支刈埠

稻瘟病是水稻最常見,也是最主要的病害,在水稻整個生亂備答育期中都可以發生,往往會造成嚴重減產,甚至造成災害。水稻不同生育期感病,造成不同症狀,常稱為苗稻瘟、葉稻瘟、節稻瘟、苗瘟:當種子帶病菌播種後就會引起苗瘟,苗瘟多發生在三葉前,病苗基部灰黑,上部變褐,捲縮而死,在溼度過大的時候,會產生灰黑色的黴層。

苗瘟大多數由母種帶菌引起,當幼苗長到3葉期的時候較為常見。起先發生的的症狀是在芽和芽鞘上出現較小的水浸斑,這時苗小很容易被人忽略。隨後葉片很快變為褐色,易引起芽腐爛。

稻瘟病病菌最適宜在溫度23-28℃之間發育,而且在高溼的環境下有助於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成、飛散和萌發,當高溼度環境持續時間達到一晝夜以上時,有助於病菌侵入稻株,造成稻田病害的發生與流行。

慢性型病斑 形狀滾帶似梭形或紡錘形,病斑邊緣呈紅褐色,中間灰白色,兩端有沿葉脈延伸入健部組織的褐色線條,稱壞死線。天氣潮溼時,病斑背面有灰綠色黴層。通過誘發診斷,被誘發的稻葉發生上述譁慧症狀,說明被取稻葉的田間不久可能大量發生稻瘟病,應該立即採取以下措施預防。

每公頃用40%富士1號可溼性粉劑1500克加水500公斤田間噴霧。

稻瘟病開始在葉上產生暗綠色小斑,漸擴大為梭菜斑,經常有延伸的褐色壞死線。病斑**灰白色和邊緣褐色,外有淡黃色暈圈,葉背有灰色黴層,病斑較多時連片形成不規則大斑,在種植水稻過程中,氮肥施用過多,會造成水稻旺長、貪青,稻苗的抗病能力會相應減弱,容易患稻瘟病。

8樓:數碼達人小馬達

在種植的時候選擇優良的品種或者是提前做好病毒預防,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防治。

9樓:青楓侃

首先應該噴灑農藥,而且也應該在適宜的溫度下種植,並且也應該及時的澆水施肥,做好鬆土的工作。

10樓:網友

水分管理對稻瘟病的發生流行影響很大,稻田長期深灌,冷水串灌使土溫水溫降低,土壤缺氧,根系發育不良,降低生活力和塌凳抗病力。同時田間溼度增大,有利於病菌生長繁殖。在病害發生初蔽衫拿期,及時用藥巨集搭控制病情,以防病菌擴散全田造成流行。

選用的藥劑有富士一號、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等,不可漏噴。

11樓:溫柔的女人

想要有效的防治,那麼最好的辦法運拍基就是應該注意及時的澆旁謹水施肥,然後進行定期的進行光照,這樣才能達到非常好的一賀殲種效果。

稻瘟病為溫暖、潮溼型病害,發病的適宜氣溫是()℃。

12樓:藝吧頂貼組小奮

稻瘟病為溫暖橡裂、潮溼型病害,發病的適宜氣橡拿溫是()℃梁如閉28

正確答案:c

稻瘟病應防治幾次,防治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13樓:雲種養

個人認為應防治三次。

苗期、破口期、齊穗期各一次。

破口期和齊穗期最好噴次藥。

建議用拿敵穩,有病治病,沒病健身。

優先用枯草芽孢桿菌、多抗黴素、春雷黴素、春雷·寡糖等生物藥劑預防。化學防治推薦使用丙硫唑、肟菌酯·戊唑醇、嘧菌酯·戊唑醇、苯甲·嘧菌酯、烯肟菌胺·戊唑醇、咪銅·氟環唑、嘧菌酯、嘧菌酯·咪鮮胺等藥劑,同時可混配碧護、蕓薹素內酯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提高促熟增產和防控效果。

預防稻瘟病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14樓:星空貓的**匯

稻瘟病又叫稻熱病、火燒瘟,弔頭瘟、掐頸瘟等,是世界性的重要稻病;根據被害部位不同,田間主要發生葉頸瘟、穗頸瘟、節瘟、枝梗瘟和穀粒瘟。

一、稻瘟病發生條件。

在氣象因素中溫度和溼度對發病影響最大,適溫高溼,有雨、霧、露存在條件下有利於發病。氣溫在20-30℃,尤其是在24℃-28℃,陰雨天多,相對溼度保持在90%以上,容易引起稻瘟病嚴重發生。

注意:持續高溫,連續陰雨,突然高溫,桑拿空氣,易引起稻瘟病發生。

二、防治措施。

1、首先要選用抗病豐產品種,選定的品種種植2~3年後要及時更新或更換,以防止稻瘟病病菌大量積累。

2、要消滅菌源,用無病土做苗床育秧,及時處理病稻草、病谷以消滅初侵染源,進行種子消毒或包衣。

3、加強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嚴防偏施氮肥。在排灌方面,前期淺水勤灌,中期(分櫱末期)適時曬田,後期間歇灌溉,乾乾溼溼。

三,防治稻瘟病的時間。

防治水稻苗瘟、葉瘟。

要掌握在發病初期用藥。在秧苗3〜4葉期或移栽前用三環唑兌水噴霧或浸秧,可預防稻瘟病的發生。本田從分櫱期開始,如發現發病中心或葉片上有急性型病斑,應及時用藥。

防治水稻節瘟、葉枕瘟、穗頸瘟。

穗頸瘟要著重在抽穗期進行防治,孕穗末期、破口期和齊穗期是防治適期,使用稻庫各用藥1次。

晚到過10天就要收割了,發了稻瘟病有什麼辦法防治

這個時期不宜再噴撒農藥了。水稻稻瘟病如何防治?發病前可用三環唑類藥劑預防,如三環唑 戊唑醇 己唑醇 苯醚甲環唑等。如果已經發病,就要使用稻瘟靈 目前最好的藥劑是富士一號,一畝一瓶。如果是常發生的田塊,可以用富士一號一瓶兩畝進行預防。來1 農業防治。因地制宜地選用源抗病品種。秧田期以bai前du徹底處...

三伏天是哪幾天 三伏天是指什麼時候

三伏 是初伏 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 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曆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

三伏天是在哪兩個節氣之間

我們都知道,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炎熱的乙個時候,這個時候會出現三十幾度的高溫,很多人都會注重防暑降溫,保健養生,尤其是中老年人。那麼三伏天是在哪兩個節氣之前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一般是在夏至到立秋節氣之間的。通常是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一直到立秋後的第乙個庚日結束,由差改亂於庚日的時間是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