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各科重點知識點歸納總結

2025-04-02 03:20:23 字數 1900 閱讀 1004

初一數學知識點總結 重點知識點有哪些

1樓:會哭的禮物

初中生學習數學,要注意知識點的總結,然後要定期複習所學知識點,這樣才能讓數學難題迎刃而解。那麼初一數學知識點都有哪些呢?

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

注意:當n為正奇數時:(-a)n=-an或(a-b)n=-(b-a)n,當n為正偶數時:(-a)n=an或(a-b)n=(b-a)

乘方的定義:(1)求相同因式積的運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數,相同因式的個數叫做指數,乘方的結果叫做冪;

科學記數法:把乙個大於10的數記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數數位只有一位的數,這種記數法叫科學記數法。

近似數的精確位:乙個近似數,四捨五入到那一位,就說這個近似數的精確到那一位。

有效數字:從左邊第乙個不為零的數字起,到精確的位數止,所有數字,都叫這個近似數的有效數字。

混合運演算法則:先乘方,後乘除,最後加減。

單項式:在代數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運算。或雖含有除法運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類代數式叫單項式。

單項式的係數與次數:單項式中不為零的數字因數,叫單項式的數字係數,簡稱單項式的係數;係數不為零時,改蠢單項式中所有字母指數的和,叫單項式的次數。

多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多項式。

平行線的核瞎陪性質:性質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質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性質3: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平行線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判定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判定3:同旁內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多項式的項數與次數:多項式中所含單項式的個數就是多項式的項數神歷,每個單項式叫多項式的項;多項式裡,次數最高項的次數叫多項式的次數。

初一數學知識點 重要知識點總結概括

2樓:青檸姑娘

1)數軸的概念: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數軸的三要素:原點,單位長度灶空中,正方向。

2)數軸上的點: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但數軸上的點不都表示有理數。(一般取右方向為正方向,數軸上的點對應任意實數,包括無理數。)

3)用數軸比較大小:一般來說,當數軸方向朝右時,右邊的數總比左邊的數大。

1)相反數的概念: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2)相反數的意義:掌握相反數是成對出現的,不能單獨存在,從數軸上看,除0外,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它們分別在原點兩旁且到原點距離相等。

3)多重符號的化簡:與「+」個數無關,有奇數個「﹣」號結果為負,有偶數個「﹣」號,結果為正。

4)規律方法總結:求乙個數的相反數的方法就是在這個數的前邊新增「﹣」如a的相虧坦反數是﹣a,m+n的相反數是﹣(m+n),這時m+n是乙個整體,在整體前面添負號時,要用小括號。

1)概念:數軸上某個數與原點的距離叫做這個數的絕對值。

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絕對值相等;

絕對值等於乙個正數的數有兩個,絕對值等於0的數有乙個,沒有絕對值等於負數的數。

有理數的絕對值都是非負數。

2)如果用字母a表示有理數,則數a 絕對值要由字母a本身的取值來確定:

當a是正有理數時,a的絕對值是它本身a;

當a是負有理數時,a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a;

當a是零時,a的絕對值是零。

即|a|={a(a>0)0(a=0)﹣a(a<0)

1)有理數的大小比較。

比較有理數的大小可以利用數軸,他們從左到有的順序,即從大到小的順序(在數軸上表示的兩個有理數,右邊的數總比左邊的數大);也可以利用數的性質比較異號兩數及0的大小,利用絕對值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

2)有理數大小比較的法則:

正數都大於0;

負數都小於0;

正數大於一切負數;

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化學知識點的歸納總結。一 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 固體的顏色 1 紅色固體 銅,氧化鐵 2 綠色固體 鹼式碳酸銅 3 藍色固體 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 紫黑色固體 高錳酸鉀 5 淡黃色固體 硫磺 6 無色固體 冰,乾冰,金剛石 7 銀白色固體 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 黑色固體 鐵粉,木炭...

初中一年級語文知識點,初一 初三語文重點知識點總結

初一語文有個毛知識點 高一語文 大一語文我都沒記過什麼知識點 學好初一語文巨簡單 首先 所有的生字都認識 古詩詞都會背 然後就是注意古詩詞的作者像什麼李白啊杜甫啊 以及一些名篇的作者 像什麼魯迅啊什麼的 記一下字 號 頭銜什麼的 像魯迅 文學家 思想家 革命家 然後閱讀 多讀書 各種書 名著什麼的 ...

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高中數學所有知識點歸納

高考知識彙總 第一部分 集合 1 含n個元素的集合的 數為2 n,數為2 n 1 的數為2 n 2 2 注意 討論的時候不要遺忘了 的情況。3 第二部分 函式與 1 對映 注意 第一個集合中的元素必須有象 一對一,或多對一。2 函式值域的求法 利用函式 利用 利用 或幾何意義 斜率 距離 絕對值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