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禪行者須注意的五法,學禪者應注意的十事

2025-04-07 09:55:36 字數 5320 閱讀 1403

行禪的方法

1樓:拋下思念

吉祥尊者 在止禪的階段,行禪可以在乙個固定的地方以平常的速度來回行走,如果你覺得很難專注,可以稍微放慢一點動作,但是不要太過緩慢,必須在自然,輕鬆的狀態下行走。

行禪稿手時把注意力放鍵哪嫌在腳上是不對的,只有呼吸和穩定的禪相才是正確的目標。

自然的行走,可以行快一點,可以行慢一點,但是在行走的過程中,要注意呼吸,記得它,不忘它。

同樣行住坐臥也是如此,當我們睜著眼睛時,對呼吸的掌握 和專注並不是百分之百,也不是很容易做到,但只要我們不忘記目標,一直記得它,就有一定的力量。

專注的程度緩或是:我們還是 一樣的走路,一樣的吃飯,一樣的洗澡,一樣的上廁所,但是心 中沒有其他的雜念,就只有 禪修 的業處:吸氣和呼氣。

如何行禪?

2樓:手機使用者

問:可否請禪師開示例如:行走時以那一種速度最好——慢速、中速、或快速?

在行禪時,我們應當「想」什麼呢?再者,可否請禪師給我這個初學者一些方針,以便能培育更深的定力?答:

有四種明覺:有義明覺——清楚地瞭解什麼是有利益的,什麼是沒有利益的。適宜明覺——清楚地瞭解什麼是適當的,什麼是不適當的。

行處明覺——清楚地瞭解處在一切姿勢當中所用的修行方法。不迷惑明覺——以觀智清楚地瞭解究竟的名色法。這就是觀禪。

前兩種明覺不是禪修,第四種明覺就是觀禪,因此,如果你修行止禪,就是在修行第三種明覺,你必須在一切的姿勢,即:行、住、坐、臥當中專注於禪修的法門。如果能夠盡你最大的努力,在一切姿勢當中專注於禪修的法門,你的定力就會進步。

清淨道論》中提到有助於提公升定覺支的十一件事:保持潔淨——意思是你應當保持你的身體、指甲、衣服等清潔;善巧於相——意思是你應當善巧於了知所修行法門的預備相、取相及似相。例如:

安般唸的禪相、地遍的禪相等;平衡五根;有時候抑制心——意思是當你的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和喜覺支太強時,你應當抑制你的心,並且著重於開展輕安覺支、定覺支和舍覺支;有時候策勵心——意思是當你的輕安覺支、定覺支和舍覺支太強時,你應當策勵你的心,並且著重於開展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和喜覺支;藉著信心及悚懼智來激勵無精打采的心;以平等舍心來看待因果報應的事件;避免與散亂者來往;常與有禪定者來往;思惟禪定與解脫的利益;使心傾向於修行禪定。因此,你可以實行上述這些方法來提公升你的定力。

3樓:登哥啊啊啊啊

行禪的日常做法:

1、安排時間。

在這個容易讓人分心的時代,我們更需要關注當下的生活,並且學會照顧好自己,遠離焦慮的煩惱。

2.到戶外去。

行禪要在戶外進行。它並不要求你走得多快,然而,你要把精力集中在你的步伐、你的感受、以及周圍的事物之上。感受你周圍的景象、氣味以及生靈的跡象。

3.感受呼吸。

行禪的目的不是為了控制呼吸,而是一種體驗。感受你的呼吸,感受雙腳與大地的每次接觸。

4.放慢腳步。

不用走得很快,享受這一時刻。享受你所處的環境,不論它是混凝土包裹著的城市街道,還是綠樹成蔭的美麗公園。每個地方都有著它獨特的美麗,我們只需要讓心靈沉靜下來慢慢感受。

5.關注現在。

人們很容易被過去(的經歷)、未來(的期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壓力纏住,這並不會讓我們變得更幸福。回憶過去、期望未來都對人生有益,但是不要太過沉迷其中,而忘掉了當下的生活。

如何練習行禪

4樓:蝸牛太牛

統學習打坐禪修,把握打坐的原理、各種方法的操作、入門、突破、路怎麼走、問題怎麼解決。

1、系統學習打坐禪修,全面把握實證的理論原理、怎麼入手,各種方法的具體操作,遇到各種問題的原因和解決辦法,每一步路怎麼走,怎麼悟道等,老師用自己的所修、所證,講得通透,有很多同修的實證經驗參考。建議「思維本體學實證網」-參閱文章《打坐修證的新手指引》。或「本體佛學新浪部落格-開悟的一些特點」,部落格分類如下:

方法和路這樣走(供參考),一是從觀身體覺受入手:觀手或觀呼吸,心穩定了,再觀心或觀慢動作等入定。二是從心入手:直接觀心(隨時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佛教特有法門)。

2、坐姿有雙盤、單盤、散盤、緬甸坐等等。坐姿以自我感覺舒適、自然為主,不要追求高難度,不能因為坐姿的不適影響了心的突破。因為我們是練心的,不是練習身體。

心達到一定的層次,心柔軟了,身體自然會柔軟,自然能雙盤起來,真正標準的坐姿,是在打坐的過程中,隨著心力的提高,身體自然而然的會調整到標準的坐姿,大道自然。

3、放鬆入靜,打好基礎。耐心的從身心兩個方面進行放鬆,身體是放鬆那些容易緊張的肌肉群,心裡是放下那些作意、緊張、追求、急躁的念頭。高度重視放鬆,把放鬆做為一門課程去練習,反反覆覆從身心兩個方面交叉結合去放鬆。

4、打坐的方法很多。選擇乙個觀察物件來觀想,制心一處,目的是培養和形成專注力。觀察物件非常的多,動態的有慢動作,靜態的有觀呼吸、觀佛像、觀蓮花、觀一些境界等等,聲音類的有佛號、咒語等。

初學從觀呼吸入手相對比較容易,因為對自己的身體覺受比較敏感,容易形成專注力。

5、常用的方法很多,觀呼吸、觀手、觀心、觀慢動作、唸佛號、耳通圓根法門、睡功等,每乙個方法的理論原理講得通透,這是最關鍵的。然後是怎麼入手,怎麼用心,怎麼操作,會碰到什麼實際問題,這些問題的原因和解決辦法是什麼,每一步怎麼修,怎麼突破,一整套的把握。實證起來,不盲目,能少走彎路,預防走錯路,自己能主動的去打坐。

如何行禪

5樓:網友

行禪時雙眼張開,目視前下方。雙手自然放在胸前,調節好身體的平穩自然。內心安住在步行動作之中,對自己每個動作都儘量保持清楚覺知。

自己乙個人禪修時步行速度可快慢隨意;集體禪修時,要與前面同修保持適當距離,不太近,也不太遠。

修持,不只是在修練場,而是一言一行都在修練,因為步步是法。實際上,你坐下修持,是人為的,只能在形式上把心收攏回來。真正的修持,真正提高自己的素質,激發自己的潛能,是在平時,是在為人處事上,只要你狠心下工夫,這叫不練功時自練功。

因為自身如塵的行為,已經符合人與自然的規律,也就自笑禪然會得到宇宙的資訊能量,利於身體健康,固有的潛能就會得到激發。如果你的舉止行為不符合自然規律,就是24小時都在那裡打坐,也不會有碰橡塵什麼效果。我講這些,是希望大家,修持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貫穿到日常生活中去,比平常打坐收效會更好一些。

這是行禪更高層次的認知,可理解為只要有行為和行動,即是參禪的修煉。

6樓:網友

蓮華菩薩言:「善男子,云何名倒見?」

見我、壽命、士夫、摩納,離是之外別有貪慾、瞋恚、愚痴,是名倒見。蘆做一切法性及菩提性無有差別,無作無受,我性、眾生、壽命、士夫、摩納,即是貪慾、瞋恚、愚痴,如是等法即是菩提,是名如見。即四大中及四大造求於菩提,不餘處求。

云何名求?求時不見一切諸物,不見者即是無處,無處者即是無住,無敗沒住者即是一切諸法之性,一切諸法若無性者即是實相陪枯衡,實相者非常非斷名畢竟節。若有能見如是等節,當知是人不流不散,不流不散即無生滅,即是涅槃,即是實知一切諸法。

若如是等得涅槃者,即是聖句入於涅槃。

是故如來於經中說:自不調伏能調伏他,自不解脫能解脫他,自不寂靜能寂靜他,自不涅槃令他涅槃,無有是處。若自調伏令他調伏,若自解脫令他解脫,若自寂靜令他寂靜,若自涅槃令他涅槃,斯有是處。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菩提道,解了一切眾生所行,於諸法相及以法界不生分別。修行一切善法之時,亦不見有諸魔徒眾。

雖求佛法不見求者,雖調眾生不見我人,雖行諸法煩惱不汙,雖順世法世法不染,負五陰擔亦無住處,遠離諸界不動法界,修解脫法門不退善法,明見三界不雜煩惱,行檀波羅蜜不生憍慢,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

隨一切行實不行於一切諸行,若能修行如是等行,當知即是行菩提道。於菩提道及菩提行不生分別,若行如是菩提道行,於諸法中不見有我,無貪無瞋,無親無怨,無有障礙。

若無障礙即無為行,若無為行即是真實大菩薩也。」

如何修行八步驟三種禪修?

7樓:阿鼻

什麼是八步驟三伍備核種禪修:

真正的用心,貫穿在一切時,一切處,包括行住坐臥,乃至吃喝拉撒。只要保持正念,隨時隨地都是修行。而佛教中有八步驟三種禪修。

一、觀念的禪修(一到四步)

禪修要領:運用所學義理,結合人生現實進行思考,完成觀念的改變。

1、觀察修。

通過對相關資料(書本和音像)的學習,結合現實問題進行思考,由此獲得正見。

第。一、通過學習,準確理解法義,知道它要說明什麼道理。

第。二、聯絡現實人生進行觀察,深入思考,確定佛法所說的道理最為究竟,從而接受這種認識,樹立人生正見(正確觀念)。

2、安住修。

安住於這種正見,不斷地熟悉、重複、鞏固。

第。一、通過觀察思考,獲得正確認識,安住於腔掘正確認識中。

第。二、反覆觀察思考,不斷擺脫原有的錯誤認識,樹立正確認識,持續安住在正確認識中,由此完成觀念的轉變。

二、心態的禪修(五到六步)

禪修要領:運用正確觀念,指導人生,處理問題,完成心態的轉變。

1、觀察修。

運用正確的觀念,指導人生,處理問題,改變不良心態,獲得正向心理。

第。一、學會以正確的觀念指導人生,處理問題。

第。二、擺脫不良心態,獲得正向的心理。

2、安住修。

安住在正向心理中,不斷地熟悉滾租和重複,完成心態的改變。

第。一、通過觀察思考,安住在正向心理中。

第。二、反覆觀察思考,擺脫原有的不良心態,熟悉正向心理,持續安住在正向心理中,從而完成心態的改變。

學禪者應注意的十事

8樓:會哭的禮物

有學僧問寂室禪師道:「請問老師!在禪門中,應該具備些什麼條件,才能進入禪道?」

寂室禪師道:「獅子窟中無異獸,象王行處絕狐蹤。」學僧又問道:「參禪不參禪有什麼不同?」

寂室禪師道:「生死路頭君自看,活人全在死人中。」學僧再問道:「學禪究有何益?」

寂室禪悔世師道:「勿嫌冷淡無滋味,一飽能消萬劫災。」學僧聽後,對參禪生大信心,一日領學者數十人,跪求寂室禪師開示大眾參禪法要,禪師因見大眾心誠,故即以十事開示大眾道:

學禪者應注意如下十事:

一者、須知碧衡肢生死事大,無常迅速,須臾不可忘失正念。

二者、須於行住坐臥,檢束身心,任何時刻不犯律儀。

三者、須能不執空見,不誇自我,精進勇敢勿墮邪戰。

四者、須攝六根正念,語默動靜,遠離妄想拋開煩惱。

五者、須有求道熱忱,靈明不昧,魔外窟中施於教化。

六者、須能廢寢忘食,壁立萬仞,豎起脊梁勇往向前。

七者、須究西來佛意,唸佛是誰,**個是我本來面目。

八者、須參話頭禪心,工夫綿密,不求速成任重道遠。

九者、須要寧不發明,雖經萬劫,不生二念紹隆如來。

十者、須能不退大心,洞然菩提,興隆佛法續佛慧命。

以上十事,諸仁者不知能會也?」

眾學僧聽後,歡喜踴躍,無不誓願奉行。

寂室禪師的十事開示,豈止參攔陪禪者的座右銘,即任何修行均當如此。

出過車禍的車能做婚車嗎婚車選擇注意事項須知

只要注意一點就沒什麼問題的,你可以問一下他們介不介意用這樣的車子做婚車,如果不介意就可以開,婚車的注意事項給你提一下。一 婚車的品牌 前車選擇 前車也就是方才說的攝像車 開道車等,一般可選擇 別克 現代越野 路虎 奧迪q7等,注意一定要配備天窗 能開啟後備箱蓋,且車輛底盤要高,以滿足前車功能為主。頭...

學播音主持應注意什麼問題,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應注意哪些問題

有的省份需要參加省聯考,沒有省聯考的省可以後安排好時間,一天考一個最好,時間允許可以考兩個,考點一般設在省會,聯考地點,或者北京,個別學校只在校本部設考點。考試內容主要有 自我介紹 有的學校考,有的學校只報姓名和身高,有的學校報考號,準備一下吧,不宜太長,不宜太有文采 自備稿件 這個很重要,基本每個...

學汽修要什麼要求嗎?學汽修有哪些要注意的?

你好,一 首先要看學校的規模,規模大的汽修學校,一般教學設施多,裝置齊全,能夠滿足學生學習操作要求。二 看汽修學校的品牌,選擇好品牌的汽修學校是選擇學校的重要因素,品牌是一種品質的象徵,代表了該汽修學校的綜合實力與素質。一般來說,品牌過硬的汽修職業學校,教學質量較 三 看汽修學校的師資力量,對學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