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翁肘後備急方的相關資料

2025-04-09 23:25:16 字數 1523 閱讀 3046

葛仙翁肘後備急方簡介

1樓:愛創文化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葛仙翁肘後備急方 編 著:葛洪撰 梁陶弘景、楊用道增補 卷 數:

八卷 正統道藏:正一部 陛字型大小 涵芬樓本第1013-1015冊 新文豐本第54冊 三家本第33冊 道藏提要:編號1294 中華道藏:

四輔真經太清攝養經 第21冊 葛仙翁肘後備急方,晉葛洪撰,梁陶弘景,金楊用道、明初趙宜真等增補刊行《正統道藏》本八卷,收入正一部,另有《四庫全書》一本。此書為道教學者所編醫藥名著,最初由晉人葛洪編撰,葛洪因見古人所撰醫方藥典篇帙浩繁,急時難以備辦。乃周流華夏,收拾奇異,整合《玉函方》百卷。

從該書中選錄三卷,稱作《救卒方》。其書收錄亂尺慧急救藥方八十六首,取其簡便易行,可置之佩囊,帶之肘後,以備貧家病人急需,故又名「肘後備急方」。梁朝陶弘景將葛氏八十六方合為七十九首,另增補二十二首,更名為《肘後百一方》。

其書亦為三卷,上卷載藥方三十五首,主治內病;中卷三十五首,治外發病;下卷三十一首,治為物所苦病(即傳染病)。書中有**天花之方,為現存最早有關天花病的記錄。葛氏及陶氏之書,在隋唐時分別單行。

金熙宗時,汴京國子監博上楊用道節錄唐慎微《證類本草困雀》藥方,分類附刻於《肘後方》中,更名為《附廣肘後方》。明初洪武年間,道士趙宜真又以治外科病方增補楊氏刻本,後編入《正統道藏譁答》。現有《正統道藏》本僅殘存藥方七十首,且無法分辨原作和增補之作。

另有朝鮮《醫方類聚》所引《百一方》,較《正統道藏》本多十四首。餘嘉錫《四庫提要辨證》稱:「此書既已屢經後人竄亂增益,又復殘缺不全,至足惜也。」

葛仙翁肘後備急方的發展簡史

2樓:小薛

醫有方古也,古以來著方書者,無慮數十百家,其方殆未可以數計,篇帳浩瀚,苟無良醫師,安所適從?況窮鄉遠地,有病無醫,有方無藥,其不罹夭折者幾希。丹陽葛稚川,夷考古今醫家之說,驗其方簡要易得,針灸分寸易曉,必可以救人於死者,為《肘後備急方》,使有病者得之,雖無韓伯休,家自有藥;雖無封君達,人可為醫,其以備急固宜。

華陽陶弘景曰:葛之此制,利世實多,但行之既久,不無謬誤,乃著《百一方》,疏於備急之後,訛者正之,缺者補之,附以炮製、服食諸法,纖悉備具,仍區別內、外、他犯為三條,可不費討尋,開卷見病,其以備急益宜。葛、陶二君,世共知為有道之士,於學無所不貫,於術無所不通,然猶積年僅成此編。

蓋一方一論,已試而後錄之,非徒釆其簡易而已,人能家置一恢,遇病得方,方必已病。如歷卞和之肆,舉皆美玉;入伯樂之廄,無非駿足,可以易而忽之邪?葛自序雲:

人能起信,可免夭橫。意可見矣。自天地大變,此方湮沒幾絕,間一存者,閟以自寶,是豈制方本意?

連帥烏侯,夙多疹疾,宦學之餘,留心於醫藥,前按察河南北道,得此方於平鄉郭氏,郭之婦翁,得諸汴之掖庭,變亂之際,與身存亡,未嘗輕以示人,迨今而出焉,天也。侯命工#1刻之,以趣其成,唯恐病者見方之晚也。雖然方之顯晦,而人之生死休慼系焉,出自有時,而隱痛惻怛,如是其急者,不忍人之心也,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則侯之仁斯民也,豈直一方書而已乎?方之出,乃吾仁心之發見者也。因以序見命,特書其始末,以告夫未知者。

至元丙子季秋稷亭段成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