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鼎邊糊
遊神【行香】或稱迎神.是福建閩東 福州 等地的傳統習俗。道教色彩濃厚!
是福建民間信仰在正月期間舉行的重要民俗活動!莆田和閩南地區也稱【春巡】【營年】【進香】【天香巡境】【出遊滾伍】【營老爺】等。福建神明眾多,除了道教神祗外,還有各種村境自己的地方神,閩南稱為 境主公,福州一帶多稱呼【大王爺 】也是境主神。
還有一些古時候當地比較出名的祖先,做了一些好事,也被尊為神,為後輩楷模,崇拜之。 閩東一帶信眾較多的神有;華光大帝,泰山大帝,五福大大寬或帝,媽祖,臨水陳太后【福州信仰最廣泛的神】白馬尊王,田都元帥,玄帝 等。閩南多供奉,保生大帝,天上聖母,開漳聖王,關帝等。
迎神。是漢族傳統民間信仰活動】古時候各地均有。現國內 主要在福建,廣東潮汕。
粵西地區流行。遊神主要的目的是。 從宮廟請出神明 ,春巡境土,祈求 『風調雨順,合境平安』的寓意。
人神同樂,鼓樂喧天,團結宗族情感,和諧鄰里關係。迎神活動一般是在正月,元宵節前後最為熱鬧。 正月期間福建全省均有類似迎神活動。
福州郊區倉山。長樂。閩侯。
連巧磨江也頗為『鬧熱。 此習俗有古漢移風。閩粵 後生仔 應當繼承下去。
**要加大支援力度,**多宣傳,學習臺灣官方對民俗文化的保護經驗,傳承真正的 華夏風采。【*境*是道教用語,為一方神明所管轄的地方,通常1村為1境】
迎財神的習俗
2樓:乾萊資訊諮詢
全中國最「風光」的人物就要數財神爺了,正月初五是他的生日,家家戶戶都要開門迎接共同祝賀。財神掌管天下錢財,是天下財富的神祗,倘若得到他的保佑眷顧,便肯定可以財源廣進,家肥喊喊屋闊。尤其是做生意的人,供奉財神更是歷代傳承。
早晨,鄭鄭野雄雞報曉的時候,鞭炮聲就響徹雲霄,開啟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有些人家更在正月初四深夜及準備好了迎接財神的儀式。黎明即起的人們相互作躬,都要送上「大吉大利」「恭喜發財」這樣的祝福。
放完鞭炮就要焚香祭拜五路神,所謂的五叢兄路神就是指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保佑來年出門無論身在何處,都能發財。焚香祭拜喝路頭酒,滿懷希望,將財神爺的金銀財寶的富貴之氣迎進門來。
迎財神的習俗
3樓:乾萊資訊諮詢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
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
上海舊曆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圖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開啟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正月初四迎神接神習俗
4樓:every小妞妞
正月初四迎灶神。灶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灶王爺,灶君。民間傳說灶神在臘月的二十三晚上直接上天去彙報,在正月初四的時候返回人間。
還有乙個民間傳說是灶神在正月初四的時候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的人都是要準備燒金紙、焚香,準備好水果和放鞭炮以示恭迎。
正月初四迎神接神。正月初四也是諸神都是會從天界而來到人間的時候,有著說法是「送神早,接神遲」,也就是說,迎接神的話就是在下午的時候都不吃,但是要準備好酒菜、水果等,而且也是要焚香點燭燒金衣。
接五路,其實也就是指的是五路行神,而這些慢慢被演變成了五路財神。以前的商家在春節休假之後,都是在正月初四的晚上都是紛紛的接五路財神,而也是在正月初五的時候開市,都是為的就是圖個吉利的。
5樓:漂浮若水
正月初四迎財神、灶神、吃折羅、扔窮、接五路、綁火神。
大年初四,農曆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是中國民間迎神的日子。在老皇曆中佔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大年初四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清掃室內,把垃圾收集堆到一處,這也是中國民俗中說的「扔窮」。
1、迎接財神。
傳說大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貢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備齊,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古時,老闆若想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
2、迎灶神。
灶神,也稱灶王、灶君、灶王爺,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按照民間的說法,正月初四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準備豐盛的果品,焚香點燭並放鞭炮,以示恭迎。
3、吃折羅。
大年初四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寓意來年不愁吃穿、招財進寶。
4、扔窮。正月初四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
5、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後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商家春節休假後,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
接五路須主人帶上香燭分別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後,主人和夥計依次向財神禮拜,拜後將原供桌上的馬幛火化,表示恭送財神。儀式才算是結束了。
6、綁火神。
北方有些農村風俗,綁火神,用玉公尺梗或麥梗幫在棍子上,點燃後從自己家送到河裡去,代表一年家裡無火災。
6樓:阿敏愛生活
正月初四的民俗都有哪些。
備年貨的習俗由來,習俗形式,習俗意義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裡僅介紹以下四種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 端午節 端是 開端 初 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 與 午 通,五 又為陽數...
廣州的習俗,廣州的習俗
一 廣州人的早茶文化 談及廣東的傳統文化,早茶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清代同治 光緒年間,就有 二釐館 賣早茶。廣東的茶館有早茶 午茶和夜茶三市,以飲早茶的最多。茶樓的早市清晨四點左右開門。茶客坐定,服務員前來請茶客點茶和糕點,廉價的謂 一盅二件 一盅指茶,二件指點心。配茶的點心除廣東人愛吃的幹蒸馬蹄...
春節的習俗,習俗的含義,人們是怎麼做的
春節的習俗 1 辦年貨 在過小年需要把這些年貨全部置辦齊全,比如說爆竹,煙花,豬肉,還有一些生活用品,吃的餅乾辣條,吃的水果又比如說香蕉 蘋果 梨子之類的因為你過年的時候要接待客人是必須要的這一些水果。2 放爆竹 一般從過小年開始就已經放爆竹起來了,這個習俗的含義意味著在新的一年裡你會非同凡響步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