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節奏劃分方法
1樓:小陽論數碼
文言文節奏劃分的方法具體如下:
一、根據文言句子語法結構確定節奏。
一般說來,文言句子的語法結構與現代漢語大體相同。乙個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語、謂語、賓語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讀停頓往往在主謂之間或動賓之間。這樣劃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達的。
如:1、予/嘗求/仁人之心。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二、根據句首的語氣詞來確定節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語氣詞,表示將發表議絕高論,提示原因,如「蓋」、「夫」,往往在發語詞後進行停頓。
如:1、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2、夫/環而攻之/而不勝。
三、根據句中起舒緩語氣作用的「之」確定節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複雜。孫鍵其中起舒緩語氣作用的「之」有助於我們確定朗讀節奏:停頓往往在「之後」,這樣朗讀使得整個句子的語氣不至於顯得急促,而是緩急有致。
如:1、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2、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四、根據句首的連詞或總結性的詞語確定節奏。
若句首出現表假設、轉折等的連詞,如「若」、「而」、「然則」等或表總結性的詞語,則巨集巧如「故」、「是故」等,往往在這些詞語的後面要加以停頓。
如:1、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2、而/山不加增。
古代文言文怎麼劃分節奏?
2樓:bzz橙子
由於篇幅太長,請參考以下劃分方法。
劃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讀節奏的方法:
1、句首發語詞、關聯詞語後面要有停頓。文言文中有些虛詞放在句子的開頭,起強調語氣或領取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
例如:「夫」、「蓋」、「故」、「惟」、「至若」、「若夫」、「誠宜」等,在這些詞語後面應稍作停頓。
例如: 夫/環而攻之;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故/有所覽輒省記。
2、文言文中連在一起的兩個單音節詞,朗讀時必須分開鄭慧,而不能讀成雙音合成詞。
例如:可/以一戰;中/間力拉崩倒之聲;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3、根據語言順序來處理停頓,即主謂之間應停頓,動賓之間應停頓。
例如:佳木/秀簡罩而繁陰;問/今是何世;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4、充當狀語的名詞和中心詞之間要連讀,即名詞作狀語時,一般在該詞前停頓,且不能把狀語與中心詞讀開。
例如:其一/犬坐/於前;山行/六七里。
5、朗讀停頓要體現出省略成份,不能把成份省略當作沒有省略來讀喊咐答。
例如: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6、利用對文意的理解來確定停頓。在朗讀文言文時,要根據語境理解文意,只有確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準確地停頓。
例如: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文言文和古詩文的區別是什麼文言文和古詩文的區別是什麼古詩文算不算文言文
相對於現代白話文來講,文言文和古詩文是一回事.這個問題不必深究,從字面上講,文言文是那種文縐縐的很拽的語言文字.古詩文就是古代的語言性詩類文字.但話說回來,在古代,也有口頭語和書面語之分.另外 古 也是個模糊概念,先秦相對於兩漢,可以說是 古 唐宋相對於明清,也可以稱 古 所以沒必要把這兩個概念分的...
古文《狼》劃分朗讀節奏,文言文《狼》劃分朗讀節奏
蒲松齡 狼 斷句 分段,下文都很清楚,括號內容是註釋。按這個練習朗誦可以了。其一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欻 x 忽然 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隨尾行數裡。屠懼,示之以刃,狼 少卻 及走,狼 又從之。屠無計,默唸狼所欲肉者,不如姑懸諸樹而蚤 早 取之。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擔。狼乃止。屠...
怎樣劃分古文朗讀節奏,文言文如何劃分朗讀節奏
一 根據句子的結構成分按照 主 謂 賓 的原則進行劃分 對文言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的第一步,我們必須先分析這個句子各成分間的關係,理出這個句子的主幹,明白主語 謂語 賓語各是什麼。第二步就是按照主語與謂語之間停頓,謂語與賓語之間停頓的原則進行劃分,這樣一個句子最明顯的朗讀節奏就劃分出來了。如 鄒忌諷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