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需要層次論與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的區別是什麼

2025-04-24 08:07:17 字數 2734 閱讀 6000

1樓:網友

馬斯洛把人的需凱臘要劃分為七個層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掌握職工的需要層次,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管理者要了解、掌握職工的需要及其變化發展規律,根據不同層次的需要,採取相應的組織措施,以引導和控制人的行為。尤其注意強化或者改造最高需要,使之與組織的或社會的需要相一致。

要滿足不同人的需要。馬斯洛的需要層次僅是一般人的要求,實際上每個人的需要並不都是嚴格地按其順序由低到高地發展的,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為在不同情況下人們需要的強烈程度是不同的。

赫茲伯格的雙因素論,強調內在激勵,在組織行為學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為管理者更好地激發職工工作的動機提供了新思路。

管理者在實施激勵時,應注意區別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前者的滿足可以消除不滿,後者的滿足可以產生滿意。

管理者在管理中不應忽視保健因素,如果保健性的管理措施做得很差,就會導致職工產生不滿情緒,影響勞動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沒有必要過分地改善保健因頃襪素,因為這樣做只能消除職工對工作的不滿情緒,不能直接提高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

管理者若想持久而高效地激勵職工,必須改進職工的工作內容,進行工作任務再設計,注意對人進行精神激勵,給予表揚和認可,注意給人以成長、發展、晉公升的機會。用這些內在因素來調動人的積極性,盯乎滑才能起更大的激勵作用並維持更長的時間。

2樓:這時的我

週三多的書上說:需要層次理論是從鬥伍社會文化的系統出發,對人的需要進行分類,通過提供一種為滿足的需要的框架,尋求管理物件的激勵效率。雙因素理論是從組織範圍角度出發的,陪培把人的需要具體化為員工切實關蘆銷唯系的問題。

比較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和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

3樓:嵇涵楣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和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都是從人的需求的角度來分析的,都是有道理的,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也都有其不足之處,關鍵在於應用的場合和條件不同,因人而異,具體分析,具體對待,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相互否定,而應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應對,不能生搬硬套,教條地對待,而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對待,靈活運用,這才是正確的態度和方法。

簡述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的基本內容

4樓:月似當時

雙因素理論把企業中有關因素分為兩種,即滿意因素和不滿意因素。滿意因素是指可以使人得到滿足和激勵的因素。不滿意因素是指容易產生意見和消極行為的因素,即保健因素。

他認為這兩種因素是影響員工績效的主要因素。保健因素的內容包括公司的政策與管理、監督、工資、同事關係和工作條件等。這些因素都是工作以外的因素,如果滿足這些因素,能消除不滿情緒,維持原有的工作效率,但不能激勵人們更積極的行為。

激勵因素與工作本身或工作內容有關,包括成就、讚賞、工作本身的意義及挑戰性、責任感、晉公升、發展等。

5樓:禮赫符成蔭

赫茲伯格的雙因素激勵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赫茲伯格於1959年提出來的,全名叫「激勵、保健因素理論」。

簡述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的主要觀點。

6樓:考試資料網

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認為影響人的工作積極性的因素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是激勵因素,二是保健因素。激勵因素的特點核尺在於可以激發人們的工作積極漏汪性。

保健因素不具備激發人們工改搜高作積極性的作用,但是一旦缺乏,則會降低人們的工作積極性。

赫茲伯格理論中的雙因素是指

7樓:咕嚕咕嚕的花貓

赫茲伯格理論中的雙因素是指:滿足比較低階的需求的因素稱為保健因素,而滿足比較高階的需求的因素稱為激勵因素。

20世紀50年代,赫茲伯格通過對多名工程師的調查,提出了他的動機理論,又稱「雙因素理論」。他從激勵角度把勞動者的需要歸納為兩類,又把能滿足第一類需要的因素稱為保健因素,能滿足第二類需要的因素稱為激勵因素。

保健因素:惡劣的保健因素可能會損害動機,但是在多數情況下,改善這些因素並不能增強動機,即保健因素不足以激勵人們。

激勵因素:能夠激勵人們的是工作本身,包括責任、自我實現、職業發展和被承認。根據赫茲伯格的理論,學習新事物的機會、工作中的挑戰等都是激勵因素。

例子:

1、公司離家太遠:不滿意,時間都浪費在路上了!

2、步行五分鐘上班:沒有不滿意,公司離家近一點理所當然的!

3、工作單一:沒有滿意,無聊的工作啊,你叫我如何愛上你!

4、工作豐富:滿意,我就是喜歡能全方位鍛鍊我的大平臺!

5、我們一般認為 「滿意」的反面是「不滿意」,是兩個極端,但和赫茨伯格提出「滿意」的反面是「沒有滿意」,「不滿意」的反面是「沒有不滿意」,在「滿意」和「不滿意」之間有了增加了兩個過渡的狀態。赫茨伯格用這四個狀態區分出了工作場所中的「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也就是所謂的雙因素理論。

簡述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

8樓:考試資料網

雙因素理論缺猛也稱為動機保健理論,其首先被應用於行為科學.其要點是把動機和工作滿足聯絡起遊宴來,提出工作滿足與不滿足兩類因素,前者稱為動機需要,後者稱為保健需要.動機需要包括成績、承認、工作本身、個人發展和提公升,這些可推動員工努力工作,從工作中得到滿足.保健需要包括與工作性質無關的因素,如工作條件、福利待遇、管理條例、公司的伏磨橋經營和政策等.二者的區別在於:如果保健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導致工作不滿足,但僅僅滿足保健需要卻不能產生工作滿足,只有功機需要得到滿足才能產生工作滿足.

馬斯洛需求層次論這個理論對設計的指導意義是什麼

因為本人從事多年企業法務,在不清楚你說的設計具體是指哪一塊的情況下,僅就馬斯洛需求層次論對於設計人事制度方面的指導意義談談自己的看法 馬斯洛需求層次論將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目的是通過客觀的資料和指標將主觀的幸福感資料化。現今中國貧富差距較大,不同層次的人才對於馬斯洛需求層次論中涉及的五類層次有不同...

結合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簡述教師為什麼應全面關心學生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人類的需要是分層次的,由低到高。它們是 自我實現的需要 尊 重 的 需 要 社 交 的 需 要 安 全 的 需 要 生 理 的 需 要 從最低到高分析,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吃飽穿暖 然後是安全需要,給予保護 還有社交的需要,組織活動,關心受冷落的學生,尊重需要,不用說就是尊重學...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視野下的企業職工體面勞動研究摘要 4 5 abstract 5 6 第一章 緒論 7 16 一 研究背景及意義 7 8 二 文獻綜述 8 10 三 研究方法 10 16 第二章 體面勞動與生理需要 16 24 一 工資收入 16 18 二 工作時間 18 22 三 勞動強度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