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鬢髮白了
第一,學習借鑑與革新創造相結合。泰羅的科學管理思想並非泰羅的獨創,而是學習借鑑前人的管理思想並在實踐中改革創新的結果。學習借鑑並在實踐中革新創造,是泰羅的成功經驗,也是世界各國企業管理的經驗之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有許多企業以極大熱情學習借鑑了泰羅科學管理理論和方法,在管理實踐中普遍加強了定額定員管理、標準化管理、成本管理、人員培訓、現場管理,建立健全了各種規章制度和組織機構,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廠的軌道,收到了顯著成效。如邯鋼的模擬成本一票否決,擇優上崗,選優操作,工資、獎金與業績掛鉤等,「豚化」的百分計獎,定崗位定工資以及健全的制度和標準.都可以說是在學習泰羅制基礎上的創新。
第二,制度管理與思想教育相結合。泰羅的科學管理是典型的制度管理。他認為科學管理就是建立在一系列嚴格的紀律、制度和規則之上的。
離開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和獎懲措施,科學管理根本無法貫徹落實。他主張把工作任務標準化、規範化,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用獎懲來保證制度的實施,同時實行管理的「例外原則」,對無法標準化、規範化的工作,由主管人員直接實施控制。我國曆來重視思想教育,通過深入細緻的思想教育,使職工正確理解各種方針政策和各項制度措施,提高職工素質,提高職工對自己所處地位和所擔負責任的認識,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正確對待領導和同事,從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保證企業各種制度的貫徹落實和企業目標的實現。
但是,思想教育也不是萬能的,它必須有必要的制度作保證。建國以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的企業管理中思想教育佔了主導地位,有時甚至取代了制度管理。這在一定時期內調動了人們的積極性。
但由於人的素質參差不齊,長期缺乏制度約束,結果造成行為失範,管理混亂,效率低下。因此,必須加強制度建設,把制度管理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一方面用健全的規章制度把人們的行為嚴格納入一定規範,從行動上強制約束;另一方面通過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從思想上灌輸引導。
兩方面結合,使外在的強制變為內心的承諾,不僅自覺行動而且自覺維護,從而提高人的素質。改革開放後,我國許多企業正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借鑑了西方的制度管理,取得了成功,。中外實踐證明:
在現代化企業管理中,必須一方面加強制度管理,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另一方面重視思想教育,培養優良的職業道德和企業群體精神,這是現代企業成敗的關鍵。
第三,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合。管理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激勵。管理人員通過了解被管理者的各種需要,激發其行為動機來調動其積極性,從而促進經濟發展。
由於人的需要有物質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激勵也分為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對於人,物質始終是第一性的。人們進行社會活動直接或間接的都是為了物質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關於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
但物質激勵也不是萬能的。在經濟落後,人們生活水平較低,科技文化素質較差,物質消費仍居生活主導地位的社會,物質手段可能會產生較大的激勵作用。但隨著人們物質需要滿足程度和科技文化素質的提高,這種激勵的作用會逐漸弱化。
我國曆來重義輕利,重精神輕物質,安於物質清貧而追求道德高尚是中華民族歷來推崇的傳統道德。尤其是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追求精神幸福是人們的生活動力。所以,在管理中我們歷來重視精神激勵,這在建國初期很短的一段時間內曾激發了人民的勞動熱情。
改革開放後,***從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我國現實生活實踐出發,提出了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滿足人民的物質需要。在這一思想指導下,許多企業開始重視物質激勵,職工的積極性又被調動起來,推動了社會生產的迅速發展。實踐證明:
要調動人的積極性,單純的物質激勵或精神激勵都不行,必須把二者結合起來,在不斷滿足職工物質需要的同時,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高職工素質,創造各種條件,滿足職工的精神需要。
第四,管理者與工人相結合。泰羅認為他的科學管理的精華就是企業內部管理者與工人的親密合作。沒有這種協調合作的關係,任何完善的制度法規都無法貫徹落實,管理者的作用無法真正發揮,管理很難順利進行。
因此,在企業內部,與其說工人是管理者的僕人,不如說管理者是工人的僕人。管理者必須關心、幫助工人,為工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各種服務。作為管理者一定要真正關心職工疾苦,作好職工的「僕人」,而職工則應有整體意識,要顧全大局,盡力為企業為社會作貢獻,推動企業發展也使自己得到提高和發展。
幹部是人民的公僕,這是我們黨一貫倡導的觀點,建國初期,我們曾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現在我們有許多企業仍然保持著這一傳統。
第五,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泰羅管理思想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追求經濟效益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基本原則,是衡量企業經營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
如果一個企業沒有經濟效益,它不僅無法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足,而且也是對社會資源的一種浪費,是一種犯罪。社會主義社會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這也是企業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益的最終目的。但是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損害了社會效益,不但有違社會主義企業生產的根本目的,而且企業自身也難以持久發展。
因為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是相輔相成的。企業經濟效益好,就能加快技術改造和產品的更新換代,更好地滿足社會需要,也更有能力服務社會。同樣,企業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就會贏得社會的承認和市場份額,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尤其是注重環保,投資公益事業,還會擴大企業的社會知名度,得到社會的讚譽,既有利於社會的發展,也贏得了更多的顧客。如杭州娃哈哈集團在不斷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在貧困山區捐資修建百所希望小學,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娃哈哈系列產品知名度大大提高,不僅擴大了現實的市場份額,而且開拓了潛在的山區市場,使企業獲得了更大的經濟效益。市場經濟本身就是一種「利他」經濟。
企業的產品只有對他人有利,才能得到社會承認,企業才能生存。企業只有在讓投資者和職工滿意的同時也讓消費者和社會滿意,才能成為市場的贏家。例如我國的「小天鵝」、長虹等集團公司在尋求經濟效益的同時,為社會提供「超值服務」,把消費者和社會需要放在首位,不但為社會作出了貢獻,得到社會的承認,而且企業自身也獲得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得到了迅速發展。
實踐證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必須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起來,在追求經濟效益時兼顧社會效益,當二者衝突時,經濟效益要服從社會效益。這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科學管理的內容:
管理的中心問題是提高勞動生產率
1.進行動作研究,確定操作規程和動作規範,確定勞動時間定額,完善科學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2.對工人進行科學的選擇,培訓工人使用標準的操作方法,使工人在崗位上成長。
3.制定科學的工藝流程,使機器、裝置、工藝、工具、材料、工作環境儘量標準化。
4.實行計件工資,超額勞動,超額報酬。
5. 管理和勞動分離。
2樓:匿名使用者
1對工人工作的每一個要素開發出一種科學方法,用以代替老的經驗方法。 2、科學地挑選工人,並對他們進行培訓、教育和使之成長。 3、與工人們衷心地合作,以保證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學原則去辦。
4、管理當局與工人在工作和職責的劃分上幾乎是相等的,管理當局把自己比工人更勝任的各種工作都承攬下來。
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對現在中國企業的現實意義?
3樓:匿名使用者
古董兄文章總是能是讓感覺到有話可說,讀了他的新作《企業的貢獻:創造生活方式》序和後記後本打算跟貼說幾句,沒想到一寫就寫多了,也不知道跟在哪一貼合適了,就單獨貼了出來,歡迎各位拍磚。 一 視角 古董兄的眼光很是獨到,總是能從常人難以覺察的角度來觀察周圍的世界,《企業的貢獻:
創造生活方式》這本書就是從社會生活的角度來認知企業的執行,從這個角度出發,會令我們有為之一新的感覺,會使我們對企業的理解更為透徹。 對企業,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從企業所有者的角度看,企業是一種手段,經營企業是為了追求利益;從經濟學角度看它是一個經濟社會的基本組織,它要創造顧客才能生存;從社會的角度看,它是一個社會的一個組成,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如果從文化的角度,它又在改變著文化。
但是,無論從哪個角度去觀察,我們所觀察到並不是不同的事物,而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側面、不同景象罷了,不論我們從那個角度進行觀察,也不論這個視角觀察的多麼深入,都不是為了、也不可能去「糾偏」其它角度所得到的景象――因為每個視角都是偏面的;相反,如果能參考從其它視角所觀察到的結果會更有利於從當前視角的觀察,而把這些從不同角度所觀察到的影象綜合起來的話,就會更為完整的描述和認識我們所觀察到的事物。 因此,把上面提到的幾種視角結合起來,會得到這樣的結果:企業與它所創造的顧客之間的互動而改變了社會的生活方式,推動了文化的變遷;企業參與這種互動主觀上源自其對商業利益的追求,但客觀上卻為社會創造了價值,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相反,如果這幾種視角隔離開來,尤其是把創造生活方式與顧客和企業割裂,那麼對所謂的創造生活方式的理解將是狹隘的、膚淺的,因為離開它們的互動我們就無法理解生活方式。 首先,離開了對顧客的依託,生活方式就是虛無的。確實,「只要玩具能夠帶來快樂的生活,它就會成為所有顧客的產品;只要時裝產品能夠展現個性化的生活方式,時裝就會不分男女老幼的受到歡迎。
」,但是沒有一種玩具能成為所有顧客的產品,也沒有一種時裝能同時受到男女老少的歡迎,因為不同的顧客對快樂、對個性的理解是不同的。顧客是一個複雜的群體,顧客的需求是複雜的。顧客的消費要求,首先需求性的,然後才是方向性的;顧客的消費能力,是生活性的,但是取決於經濟性;顧客的消費數量,不僅是階層性的,而且也是流量性的。
離開了對顧客的分析,生活方式也沒有意義的也是不存在的,企業也會感到茫然,它不知道新的生活方式將是如何的被接受。 其次,離開了企業的參與,生活方式的演變既是散漫的也是緩慢的。在計算機搬到桌子上以前,人們無法預見今天會有這樣的生活方式,更無法預見這種的生活方式什麼時間會到來,正是企業對商業價值的渴望才推動了這樣的發展。
本質上講,引起生活方式改變的是科學和技術,新生活方式到來的背後意味人們對一種新科學技術的接受,但是科學技術本身不會讓人們接受,而它要有一個推動作用,企業就是這個推動的主體,今天的企業不僅推動著科技的普及,還推動了科技的發展。 再次,生活方式的改變對企業和顧客影響也是同時存在的。當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開始演進的時候,它會按照自身的規律發展,無論是企業和顧客,乃至整個社會,都會有一種身不由己的感覺,既會被它吸引,更會被它左右。
個體的感覺總是那樣的渺小。企業對新生活方式的投入可謂是前赴後繼,但是新生活方式的形成必將是無數的企業的倒下。ibm不是第一個製造計算機的,微軟也不是第一個程式設計的,第一個是誰,或許已經倒下了,但至少沒有人記得它們,因為還有太多的企業接著倒下了,頗有一將成名萬骨枯的味道。
一種新生活方式的到來就意味著舊生活方式的消失,這是一場革新;你可能不喜歡它,但有時你不得不選擇它,因為供你選擇的空間是有限的。
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對我國現實的管理工作有何指導意義
科學管理理論都是圍繞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的。科學管理理論的思想精 要 1,工作 內定額原理,企業要容設立一個專門制定定額的部門或機構,這樣的機構不但在管理上是必要的,而且在經濟上也是合算的。2要制定出有科學依據的工人的 合理日工作量 就必須通過各種試驗和測量,進行勞動動作研究和工作研究。其方法是選擇合...
科學管理理論的主要思想是什麼科學管理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科學管理,泰勒的理來 念 泰勒源對科學管理作了這樣的定義,他說 諸種要素 不是個別要素的結合,構成了科學管理,它可以概括如下 科學,不是單憑經驗的方法。協調,不是不和別人合作,不是個人主義。最高的產量,取代有限的產量。發揮每個人最高的效率,實現最大的富裕。這個定義,既闡明瞭科學管理的真正內涵,又綜合...
科學管理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 以科學的管理方法代替傳統的經驗管理方法,實行工作定額原理和標準化原理。為提高生產效率,必須為工作選配 第一流的工人 實行差別計件工資制。將計劃職能和執行職能分開。實行職能工長制。提出了管理的例外原則。科學管理理論講述了應用科學方法確定從事一項工作的 最佳方法 概括為 科學,而不是單憑經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