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琳寶是老大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動詞:
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c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皆以美於徐公。」
d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介詞:
a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b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捕蛇者說》:「而吾以捕蛇獨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以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c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蘇武傳》:「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d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戰國策·周策》:「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
」《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3、連詞:
a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並且」等,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b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和方式,可譯為「而」,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予與四人擁火以入。」
c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由於」。《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d表修飾和被修飾關係。《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4、副詞:
通「已」。已經。《陳涉世家》:「座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以「是屬於虛詞,虛詞泛指沒有完整意義的詞彙,但有語法意義或功能的詞。具有必須依附於實詞或語句,表示語法意義、不能單獨成句,不能單獨作語法成分、不能重疊的特點。
詞按照語法功能的區別,可以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虛詞就是 與「實詞」相對的詞。虛詞是不能單獨充當句法成分的詞,有連線或附著各類實詞的語法意義。
根據能同哪些實詞或短語發生關係,發生什麼樣的關係,可以把虛詞分為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和擬聲詞六類(見「《中學教學語法系統提要[試用]》」)。漢語是虛詞特別豐富的語言,這是由漢語特性決定的。漢語的虛詞是封閉的,包括極不常用的不過1000個左右,掌握漢語幾百個常用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可以說是學好漢語的關鍵,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副詞能修飾動詞或形容詞;不能修飾名詞,1.表示程度,2.表示範圍,3.
表示情緒,4.表示時間頻率,5.表示否定的意義。
副詞除了不,沒有,當然以外一般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副詞在句子中做狀語或補語;有的副詞能和連詞合用。介詞不能單獨充當謂語;經常附著在名詞、代詞、動詞前邊組成介詞結構;有些介詞可附著在動詞後構成一個整體,相當於一個動詞。
實詞是開放性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所編的《現代漢語詞典》收實詞五萬多條,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辭海》收了九萬多條,就一般常用的詞來說,大約也在二萬五千左右。虛詞的數目則要少得多,就現代漢語裡的虛詞來說,大約在八百左右,常用的也只有三百五十個左右。
虛詞數量雖少,但重要性從總體上說不亞於實詞,就個體說比實詞還要重要。有人把實詞比作人體的血肉、骨頭、毛髮,把虛詞比作人體的經絡。這比喻當然也不一定恰當,但這主要在說明虛詞數量雖少卻非常重要。
因為虛詞的運用往往會牽涉到整個句子的結構,影響到整個句子的意思。我們要是把某些個實詞(如「桌子」「饅頭」「電燈」)取消掉,對我們說話當然會有些影響,但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至少不會影響到正常交際。可是我們如果把現代漢語裡的「的、了、吧、不、也、嗎、呢」去掉了,那影響可就大了,就會影響到正常交際,在漢語中顯得尤為重要。
由於虛詞在數量上要比實詞少得多,而重要性不亞於實詞,甚至大於實詞,因此虛詞在交際中的使用頻率比實詞要高得多。像「的」「了」,它們的使用頻率竟高達3~5%,這是任何一個實詞沒法相比的。虛詞在各種語言裡都佔極重要的地位,而在漢語中尤其顯得重要。
漢語就其語法來說是屬於分析型的,它「缺少嚴格意義的形態變化」。
漢語既沒有俄語、法語、英語裡那種形態標誌和曲折變化,也沒有日語、朝鮮語裡那種粘附形式。這樣,虛詞在漢語中擔負著更為繁重的語法任務,起著更為重要的語法作用。因此,我們漢族人要提高文化水平和語文修養,外族人要學習漢語,不能不重視虛詞的運用。
2樓:倚樓丶丶聽風雨
文言文中「以」作為介詞的用法是什麼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3樓:文以立仁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動詞:
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c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皆以美於徐公。」
d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介詞:
a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b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捕蛇者說》:「而吾以捕蛇獨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以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c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蘇武傳》:「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d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戰國策·周策》:「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
」《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3、連詞:
a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並且」等,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b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和方式,可譯為「而」,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予與四人擁火以入。」
c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由於」。《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d表修飾和被修飾關係。《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e表目的關係,可譯為「而」「來」「用來」等。《師說》:「作《師說》以貽之。」
f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或範圍,用法同現代漢語。《張衡傳》:「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g表示在敘述某件事時又轉到另一件事上,可譯為「至於」。《柳毅傳》:「然自約其心者,達君之冤,餘無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豈有意哉!」
4、副詞:
通「已」。已經。《陳涉世家》:「座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4樓:匿名使用者
以 [yǐ]:
用,拿,把,將:以一當十。以苦為樂。以身作則。以鄰為壑。以訛傳訛。以往鑑來。
依然,順,按照:以時啟閉。物以類聚。
因為:以人廢言。勿以善小而不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於(指時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目的在於:以待時機。以儆效尤。
文言連詞,與「而」用法相同:夢寐以求。
用在方位詞前,表明時間、方位、方向或數量的界限:以前。以內。
用在動詞後,類似詞的字尾:可以。得以。
古同「已」,已經。
太,甚:不以急乎?
及,連及:富以其鄰。
5樓:倚樓丶丶聽風雨
文言文中「以」作為介詞的用法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好的,可以或者是連線詞或動詞之類。
7樓:本喵王下屬
以有「用」的意思,如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以」字在古文中有幾個意思?
8樓:文以立仁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動詞:
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c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皆以美於徐公。」
d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介詞:
a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b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捕蛇者說》:「而吾以捕蛇獨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以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c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蘇武傳》:「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d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戰國策·周策》:「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
」《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3、連詞:
a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並且」等,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b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和方式,可譯為「而」,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予與四人擁火以入。」
c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由於」。《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d表修飾和被修飾關係。《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e表目的關係,可譯為「而」「來」「用來」等。《師說》:「作《師說》以貽之。」
f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或範圍,用法同現代漢語。《張衡傳》:「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g表示在敘述某件事時又轉到另一件事上,可譯為「至於」。《柳毅傳》:「然自約其心者,達君之冤,餘無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豈有意哉!」
4、副詞:
通「已」。已經。《陳涉世家》:「座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9樓:fq疼痛貼
「以」字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因為,所以,而,以為,等等。
1.表示」因為「【yīn wéi 】意思的例句:」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是說唯獨這個人因為腿跛的緣故,沒有參軍,從而父子的性命都得到保障。出自《塞翁失馬》
2.表示「所以「【suǒ yǐ 】意思的例句:解釋為現在它的病在骨髓裡,所以我不再過問了。出自《扁鵲見蔡桓公》
3.表示」而「【ér】意思的例句:解釋為貴州沒有驢子,有個多事的人就用船裝載了驢子運到了貴州。出自《黔之驢》
4.表示「以為」【yǐ wéi 】意思的例句:譯為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出自《兩小兒辯日》
5.表示「按照」【àn zhào 】意思的例句:解釋為現在按照實際情況來驗證它。
文言文中窮的意思窮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走投無路,處境困窘.指南錄 後序 餓無聊,追購雙急.不得志 不顯貴.涉江 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 荊軻刺秦王 樊將軍以 困來歸丹.窮盡 用盡.赤壁賦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 促織 而心目耳力俱 絕無蹤響.走到盡頭 尋究到底.桃花源記 復前行,欲 其林.貧困 貧乏.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倒替你...
帶 之 字的文言文, 之 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試之以足?曰 寧信度,無自信也。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由,誨女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之 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1.助詞,表示領有...
文言文中有都全意思的字有哪些,在文言文中表示全都一概的詞有哪些?
俱,xx俱死 既,餚核既盡,杯盤狼籍 皆,鹹,悉,盡,畢,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皆,鹹,並,懼,悉,畢,舉,竭,盡,一,率 特地幫你翻看了下古漢語詞典,意思好多種,全部給你羅列出來。形 走投無路,處境困窘。指南錄 後序 餓無聊,追購雙急。形 不得志 不顯貴。涉江 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