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詩歌的美學追求詩歌的美學特徵有哪些?

2021-03-05 22:01:48 字數 4880 閱讀 5152

1樓:匿名使用者

詩歌語言的美學標準

寫作詩歌,要調動諸多文學手段。如「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用的是誇張;「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用的是對偶;「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用的是比喻;「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用的是擬人;「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用的是反覆;還有用頂針,用借代,用排比,用設問,用反問,用賦、比、興的。詩歌語言還要講音節,講聲韻,但不管用哪一種或多種方法,根據我的體會,好的詩歌語言要做到四個字,即四字標準。

第一個字是「順」。即言順、氣順、情順、理順。所謂言順,是要求自然流暢,不拗口,不晦澀。

白居易常將寫好的詩念給老太婆聽,聽不懂就修改,直到老太婆能聽懂為止,追求的就是通俗易懂,流暢自然。凡是千古名句,無一不是通暢自然的句子。如: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等。所謂氣順,就是要求一韻到底,一氣呵成。一幅書法要氣韻貫通,一幅畫要氣韻流暢,一支歌要音韻和諧,一首詩也不例外,要不凝滯,不阻隔,朗朗上口,通暢自然。

所謂情順,就是要有感而發,要純真,不虛偽,不無病呻吟。在一首詩中,情感往往有變化,有抑揚,但要統一,要一脈相承。所謂理順,是指議理詩中的理要正確,不偏頗,有較高的品味和見識。

總之,詩歌從內容到形式,從思想到語言都要順情、順理、順氣、順口。「順」是詩歌寫作的基本要求。

第二個字是「切」。即對人或事物的形態、聲音、性狀的描摹要準確,要切合,要切題、切意、切情、切景,要切時、切地,切合人物身份,在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對什麼人說什麼話。對字義、詞義、句意要弄清楚,對典故、傳說、歷史要把握準確。

劉勰說,「夫美錦製衣,修短有度」。大作家莫泊桑說:「不論人家要說的事情是什麼,只有一個字可以表現它,一個動詞可以使它生動,一個形容詞可以限定它的性質。

因此,我們得尋求著,直到發現了這字,這動詞和形容詞才止,決不要安於大致可以。」怪不得王安石把「春風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先後改為「過」,改為「入」,改為「滿」,最後才改為「綠」字。黃山谷把「高蟬正抱一枝鳴」的「抱」字,先後改為「佔」,改為「在」,改為「帶」,改為「要」,最後才確定為「用」字。

范仲淹將「先生之德,山高水長」的「德」字改為「風」字,賈島改「推」字為「敲」字,真是「吟安一個字,捻斷數根鬚」,追求的是一個「切」字。

第三個字是「新」。「新」包括內容新和語言新。內容新包括角度新、立意新、張揚個性,寫有獨特見解的詩詞。

語言新指的是煉字,選詞、用句要有新鮮味,要新穎。要剔除陳腐的老套的和人云亦云的詞句,要推陳出新,要典故翻新。「嚼人家咬過的饃沒味道」,說的就是這個理。

詩少不了寫景。就寫景而言。「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寫得一派清新;「小橋流水人家」寫出江南特色;「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寫出了江南春的特有景緻;「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寫出了洞庭湖浩渺壯闊及詩人的特別感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寫出大西北傍晚的雄渾與孤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寫出了亡國之君心靈深處的痛楚。

總之,這些詩句都寫出了景物的新奇。再看寫人。竇娥的冤屈,賣炭翁的苦痛,琵琶女的身世和技藝,無一不寫得個性鮮明;「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用日常小事寫仁慈寫母愛;「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用細節用動作寫羞澀寫無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淪送我情」,用比喻用誇張寫出感情的真摯與深厚。

總之,古人無論是寫征夫、寫閨秀、寫文士、寫寡婦,都形神畢肖,個性鮮明,真正突出了一個「新」字。

第四個字是「變」。詩歌篇幅短小,用語簡煉,特別是近體詩,五絕少到20個字,七律也只有56個字。還兼以平仄、對仗和押韻的限制,它的用語省略、跳躍、倒裝變化甚多。

如省略: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沒有一個動詞,顯然省去了謂語;再如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濺淚的主語不是花,驚心的主語不是鳥,它們的主語都是人,卻被省略了。而這些詩均為名篇大作,經一省略,詩句更為精煉,內容更生動更豐富了。

再看跳躍的例子。「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竹,卻話巴山夜雨時。

」詩的一二句,作者李商隱著眼當前,回答歸期,而夜雨迷漫,內心愁苦至極。第三句假設,第四句跳到日後相遇時的情景來構築全詩。詩句明白如話,而又曲折深婉,含蓄雋永,餘味無窮。

再來看倒裝。岑參《逢入京使》中的「故園東望路漫漫」;應為「東望故園路漫漫」。辛棄疾的「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按一般說法也該改「驚鵲」為「鵲驚」,改「鳴蟬」為「蟬鳴」。

杜甫的「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也應是「風折筍垂綠,雨肥梅綻紅」。這樣一變化,不僅平仄協調,句法新穎,而且形象性強,給人印象更鮮明深刻。

2樓:百度使用者

所謂「朦朧」,就是用一種溝通心靈的方式把心中所想準確表達下來。看上去很朦朧,那是因為一種朦朧的精神世界的真實反映。這是詩人一種難以企及的境界。

一般詩人都想把心中那些東西表現得更具體,更窮盡,但那只是徒勞。就好比國畫,工筆雖然也有好畫,但更多的好畫卻是寫意。你不知道畫家表達的是什麼,但一看就是美的。

朦朧詩正是借鑑了畫家的這種表達。所謂「讀不懂」,要麼是沒有認真讀,要麼是不願讀懂。「朦朧詩」還是一個以美學為底色的詩歌流派,還沒有發展到發誓讓讀者讀不懂的地步。

如舒婷的《致橡樹》,實際上是一種隱喻,還不象顧城那樣用意向來表達朦朧。但僅僅是隱喻,就已經在美學上繞了一個圈,不會讓人覺得揮舞著手臂象魔法師一樣叫一聲「美」,美就來了。

而北島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已經超脫了我們常常所說的「朦朧」。這已經不是隱喻,而是暗喻。暗喻的比喻指向比隱喻更加明晰,而北島詩句表達的語言效果,也是斬釘截鐵,不容質疑的。

他的這種寫作方式後來被汪國真借鑑: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那些罵汪國真的,應該打屁股。

所以「朦朧詩」的美學特徵,就是「清晰」。比所有「啊」和「哇」更加清晰。這也是從朦朧詩發端的詩歌美學最終必然代替此前的詩歌美學的原因。

因為那種假大空的句子早已失去了美學意義。看起來清楚的很,卻是文字遊戲而已。去除多餘的字,什麼也沒說。

但朦朧詩的資訊涵蓋量就大多了。

詩歌的美學特徵有哪些?

3樓:留下一片林

在文學作品中,詩歌無疑是最具審美性的。蘇雪林說:「詩乃美文之一種。

」瑪·布林頓說:「詩歌是語言最精妙的運用之一。它給人以語言所能提供的最大樂趣。

」詩歌不僅本身是美的,它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美。雪萊在《為詩辯護》中說:「詩使永珍化成美麗;它使最美麗的東西愈見其美,它給最醜陋的東西添上美;它撮合狂喜與恐怖、愉快與憂傷、永恆與變幻;它馴服一切不可融和的東西,使它們在它輕柔的羈軛之下結成一體。

」人們對詩歌的衷情和喜愛,從根本上講是源於詩美。那麼,詩歌具有一些什麼樣的美學特徵呢?

1.語言上凝練、含蓄的美。詩歌追求的就是用最少的詞表達最豐富的意義。

無論中外詩歌,都講究用詞的反覆推敲,做到舍此無二的地步。詩歌既是最精練的語言,自然要含蓄;以有限的字句,表達不盡的情意,正是詩的本份。從這一點來說,任何一首詩,都不能求百分之百的瞭解,一定有一部分似解非解,那就是朦朧的美,含蓄的美。

正因為其含蓄朦朧,其意蘊便格外豐富,為讀者的鑑賞提供了多樣的可能,古人云:詩無達詁,也正是從這個角度說的。

2.形象上的繪畫美。詩歌是用意象來表達意義的。

古希臘詩人西蒙奈底斯說:「畫為不語詩,詩是能言畫。」古人張舜民在《畫埋集》中提出:

「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都強調詩歌的意象鮮明突出的特點。詩歌中的景色描寫、情景交融都構成繪畫美。這種繪畫美的獲得靠的是意象的營造,詩歌呈現給讀者視覺看得見的具體形象,並由此在讀者腦海裡形成一個視覺形象,滿足人們的視覺感受。

同時意象能引起聯想,而聯想具有誘發情感的巨大力量。一般來說,最受人欣賞的詩就是那些大多數人都能在腦海裡看到其意象的詩。

3.充沛的情感美。情感美是詩的重要特徵,離開情感美的詩不能稱之詩或好詩,最偉大的詩歌一定是富於強烈的情感的詩歌。

詩人處在特定的生活環境中,用心裡滾燙的激情熔鑄成錚錚的語言,表現出特定的思想感情。詩,可以直抒胸臆,壯懷激烈地高歌,也可以柔曼地低吟;詩歌的情感可激躍,可平淡;可明顯,可暗含。無論喜怒哀樂,只要真摯、純粹,均可構成詩的情感美,而引起讀者感情上的應和、共鳴,得到美的享受。

4.悅耳的**美。優美的韻律和節奏是詩歌美的一個重要結構因素。

可以細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音響節奏,包括聲律(平仄、輕重、長短句)和韻律(押韻和韻式等);第二是語義節奏,指詩行的分節、斷句、頓開和字詞的連續等。歷來好詩均可以歌,布林頓說,詩的本質在於歌,強調的就是詩的**美。

**美滿足了人們的聽覺感受。

5.微妙的滋味美。這種滋味美,也有人把它叫做「詩味,」就是那種使我們感覺到一首詩之成為詩的那種素質。

滋味美是用華美的語言形式所表現的情與景相合的詩的藝術境界,是詩歌給我們的一種獨特感受,好比品茶之清香韻味、食佳餚之可口甘甜。詩歌的風格、氣脈、文采、文質美均是構成詩味的要素。然而詩歌的微妙意味,常常是在字裡行間之外,需要敏銳的感受性方能感知,所以布林頓說「大多數聰明而多識的頭腦足以產生大量的聯想。

而智慧非常低下的人無論如何也不欣賞詩。」當詩從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時候,會有所損失,甚至完全消失。

"文學,詩歌,藝術,美學,是一個追求美的世界,是一個追求真實情感和理想心靈的完美天空

4樓:wo是呆子

文學,詩歌,藝術,美學都是人們追求的美的領域,在這一領域,人們的真實情感和理想心靈得以抒發,他們都是由人們生活中的所做,所思,所想而構築的,所以它**於生活,但他是通過藝術的手法來表現的,形成了一種美的姿態,所以又高於生活~

5樓:依然龍非凡

都是從生活中得到的靈感

6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句就不用解釋了吧

先看"它**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大概可以理解成是這些美好事物的靈感河起源都發自於生活,所以說"它**於生活" 又因為他們附加了作者的感情或者夢想或者無奈, 比普通的文字又有所昇華,所以說它"又高於生活"

而 "是一個追求真實情感和理想心靈的完美天空"是因為"它**於生活"所以是"追求真實的" 又因為"高於生活" 而這高於生活的部分就是那片 "理想心靈"

簡論詩歌的美學特徵詩歌的美學特徵有哪些?

在文學作品中,詩歌無疑是最具審美性的。蘇雪林說 詩乃美文之一種。瑪 布林頓說 詩歌是語言最精妙的運用之一。它給人以語言所能提供的最大樂趣。詩歌不僅本身是美的,它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美。雪萊在 為詩辯護 中說 詩使永珍化成美麗 它使最美麗的東西愈見其美,它給最醜陋的東西添上美 它撮合狂喜與恐怖 愉快與憂...

讚美學校的詩歌英文,讚美學校的自創詩

速度 o 啊!米有啊 讚美學校的自創詩 優美環境是我家 安全文明靠大家 有愛有樂幸福多 我們都在這個家 對這個大集體的愛不足以用言語形容,我想最大的幸福就是在集體中擁有滿滿的幸福感,不在乎環境的好壞,不在乎能收穫多少,只希望在這樣的集體下,我就是一葉扁舟,航行在這條大河上,我,很安心。書香瀰漫 一陣...

讚美學校詩歌長一點的,讚美學校的詩歌短一點

我讚美學校是學習的天堂。在整潔的校園裡,每天都能聽到琅琅的讀書聲,清脆 悅耳 做作業時 齊刷刷 的寫字聲,讓人陶醉 教室不時傳來的陣陣優美的歌聲,讓藝術與我們結下不解之緣!一件件精美而富有創意的小製作出自於我們一雙雙靈巧的手,她教會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創作美好的生活 操場上我們盡情展現自己的颯爽英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