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錦蓮蓮
說的白話些就是,修佛主在修心,那修到什麼樣的心境呢?空的心境。
那什麼是本心,本心也是本我,本我與外在那個被**執著有偏差的我是不一樣的,本我就是每個人都有的佛性。
那為什麼本我是性見空呢?
用最簡單的表述就是,空杯,本我是可以裝下一切的空杯,而外在的我因為有執著,有立場,有各種念想所以是一個放滿了東西的杯子。只有空的杯子才能選擇,才能接受外來的各種資訊與能量。人的本質就是那個空杯,空的杯子才是最原始的那個。
只有完全接受,才能建立感應。
我們再來看『心』吧,心是空的?我們全身上下的血都是靠它**,我們說它有,其實它沒有,我們說它沒有,它隨時都有。
至於怎麼修成本心?天天在那裡念阿彌陀佛就可以了?呵呵,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o(∩_∩)o~
2樓:匿名使用者
佛者,心也,空性是也,本質本心是也,能覺一切之本體,萬物之源,亦名太極是也,何為太極?無極而太極,即沒有極性、沒有屬性、沒有色相、無生無滅的本質,故名為佛性,名為法身,名為真如,名為摩尼珠,名為如來藏,此佛身,非色身,非因緣身,非有漏之身,若是如此,誰人學佛? 如【大佛頂首楞嚴經】所言:
七大即如來藏性·周遍法界,清淨本然,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妙明真心,本非因緣,亦非自然性,無生,故不滅,我非虛無,此心非得,無從得處,故然不失,是本然存在。有者當有,無者當無,初有終有,初無終無,無中生有,有滅成無,皆是戲論,是動靜法。
金剛經:離一切相,名為諸佛,即名為諸佛。離於外相,求證真心,才能成佛,離於形體。
佛同虛空,不生不滅,本質是也,故人信服,有法可依,有理可遁,有行可修,有佛可成,不著相狀,不著於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若著於相,即是非佛,著相即為所縛,何可名佛?何名生死解脫?何能讓人信服?
離相證心,如如不動,不生不滅,乃名成佛。
《大寶積經》卷八七:「無生者,非先有生,後說無生,本自不生,故名無生。因此,故【壇經】言:
即心即佛,見性成佛,一切萬法以心為本,離於本質本心,一切言說與取著,煩惱及生死,悉皆無所安立之處,如樓無基,如樹無根,無有是處,此同虛無論、斷滅見。
如來的智慧,就是妙明真心本來的清淨,並因此而能夠圓照整個宇宙一切。所以,真正的絕對唯心主義,其實就是唯質,而一切主觀與客觀的談論,都是著著本質運動所產生的虛假表相,如同戲論,沒有絕對定義可言,徙有其表。 是故,釋伽牟尼在菩提樹下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後的第一句話是: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本有真心,因不見著,妄取外物,終不可得,抱攬諸塵,攀緣成身,亦不得久,頭外安頭,終不可得。
虛空實無增減,世人之煩惱與生死,皆因顛倒取相妄想而有,如人在夢中,不死言死,不見自心,若見地獄,何名為死?此假相終不常不實不久,何以能取當為真?以為常法?
亂立定義? 是故,金剛經中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識一切相無人無我,亦無我所有,即能明心見性,名為見如來,見心根本,見心本質,常而不壞,一切苦樂生死,皆唯自心所現,心卻不壞。
又引《楞伽經》,以印眾生心地,恐汝顛倒不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經》以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夫求法者,應無所求,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
不取善不捨惡,淨穢兩邊俱不依怙,達罪性空念念不可得,無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羅及永珍,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汝但隨時言說,即事即理,都無所礙。菩提道果,亦復如是。於心所生,即名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
若了此意,乃可隨時著衣吃飯,長養聖胎,任運過時,更有何事。汝受吾教,聽吾偈曰:「心地隨時說,菩提俱亦寧。
事理俱無礙,當生即不生。」
所以,佛並不是指某人,人是本質所暫時依住的現象,見到不生不滅的本質,並能迴歸的人,才叫佛,本質即為佛,本質若不是佛,佛的法力與智慧又從何得來?妄想所得?終不實際,佛就因有法力,才得以在亂世中稱雄,而不像耶穌那樣被人陷害。
若實無此心此質此體,一切人物,即同虛無,若從虛無中生,何覺何受?何樂何苦?何動何靜?
本質雖有,不以色見,本質雖小,不等於無。因心自迷,不見自心,故有妄動,因有妄動,故有現象,因有現象,故有世界,若能歸心,得還本質,名為得佛,法力亦得,故佛說虛空,不說虛無,無有是處,天堂地獄,唯心所現,離心則無地獄,亦無能苦能受能得者,故創世論,即同虛無論,無中生有,此為外道戲論,戲不見心者。
認識自心的本質,才能真正認識全宇宙太空,空而不空,只是其本性沒有妄動造作,暫無形相現象而已,空間本質,本來無相,如同空氣,如同於水,即沒有色相,乃至人相、我相、壽眾相,壽者相,一切相,都是運動現象,現象無常,人即非常,非常者,即為不實,不實者,即非真實。,所以,依止於自心本質,才名為依住於真實,依住於佛、法、僧,名為成佛,離於虛妄攀緣之性,則能離身。
本質本身就是絕對的實在,所以世界會有質量守恆,能量守恆定律,若是如此,虛無即不存在,無中生有則是戲論,一切事物都只是本質的動靜之相而已。所以,離於本質這個實在之外,怎麼可能還有另一個真實的存在?水怎麼可能容得下浪成為真實?
水因會動,浪即不實,本質亦然,本質一動,萬物不實,物尚不實,人亦不實,一切人與物皆非真實常在,所以無神,一切都基於本質,基於空間本身平等分散的結構。
整個宇宙空間,如同本質之海,星球萬物,悉皆依止於空間本質而能運動、漂浮、承載,若太空是無,則人怎能呼吸?怎能在太空運動?是故,本質即是空間,空間即是本質,本質運動,名為時間,所以,時間與空間,不可分割,世界萬物,都只是本質運動所暫時形成的現象而已,而不是真實,本質無色,一切色相都是運動所產生的虛幻影像,故把星球或物質看當宇宙,即為顛倒,如人只見雲,而見不到整個天空,則如井蛙,目光狹隘,執迷表相,以為真實,卻然不知,此實非實,因動而聚。
一切本質,本來沒有形相,也不一定要住於形相,比如,沙子要住於樓才有自己嗎?人取著於水,水就歸自己所有了嗎?它們本就不歸自己所有,最終還會因動而歸,人身亦是,故名四大皆空,無有絕對的自體、實體,即名無人無我,執著有我,就是眾生無明顛倒,故有萬物假相,如水執浪,如空執雲,如種執樹,如柴執火,以為自身,終不可得,此是因緣所生,緣起性空,從和合生,從攀緣生,非真實生,非絕對生,非神所生。
所謂因緣生法者,即和合所成之動相是也,動聚靜散,非有我也。
3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引經據典,請看熱心網友的回答,非常豐富。
如果真的要知道意思,請看下面解釋
佛者-一位具有通透智慧的修行者,明白了天地宇宙生,化,成,滅的道理的人。
而他明白,一切都是來自於「心」-也就是一種思想的電波,
空是因為它是看不到的。沒有具體的形象,包含現在科學也已經證明,宇宙一切有形,無形都是來自於振動波,頻率高則微細,能量大,「心」 是造成振動波的起點,因一念間 (也是一種電波)而與宇宙自然的振動波形成共振,良性的與良性的會形成共鳴(同圓心點的加成擴作用),惡性的與惡性的同源共振。良性與惡性(陰與陽)會牴觸與碰撞,則振動波的頻率改變,因此會有形象。
例如光直接照射是很難用語言形容,但你在空氣中噴上水,光再照在水霧上,彩虹就出現了。
所以,你說光是空嗎?不是,也是,因為肉眼通常不得見。
自古因為人們對生命及物質的本質一直在探索,而對所謂的能量,氣,振動波,道,神等沒法做一個具體的說明與顯現。所以對能明白這樣道理的人,我們覺得非常神奇,也想知道他是怎麼知道,和他知道的到底是什麼,因此,就會想學,想**。
於是佛(得道者,覺悟者,明白的人)就說了,要明白一切要從心(也就是能理解,接受和明白這能量與振動波開始。)而一切的一切都是從這個振動波開始的。要用心去理解,否則就更不用說如何才能得到並控制或利用這個能量了。
最初學者,佛就要他們做良善的事,這樣就會得到良性的能與振動波,與宇宙中的自然良性波就會結合擴大。世界就會是快樂,良善的。這也就是各種教的起源了。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它就是「本質」
希望我用白話這樣的說法你能更快明白。
4樓:人間鳳
所說的佛,是心空如明鏡,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沒有極性、沒有屬性、沒有色相、無生無滅的本質,故名為佛性。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大慈大悲
生命的意義
追尋生命的意義
6樓:匿名使用者
一人生的意義在於追求。
追求自己的夢想,追求自己的幸福。
追求著,是快樂的;
有追求,人生才充滿樂趣,生命才充滿活力。
沒有追求的人生,空虛難耐,毫無生機。
豐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淨化靈魂,實現生命的自我超越(讓自我生命進化到一個更高的生命層次,更好的生存下去),是我們最根本的追求。
二人,不是一個人孤零零的生在這個世界上的,
作為一個社會性的人,活在這個世上,
既有自己該負的責任,又有自己該盡的義務,
自覺地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履行自己的義務,
為父母而活,為子女而活,
為家庭而活,為社會而活……
是我們人生的又一重要意義。
三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不僅僅是為了享受生活的,
事業、愛情,婚姻、家庭,學問、名譽,財富、地位,只不過是人生的助伴;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有更加偉大的使命——學習,
通過進化式學習(從學習的後效應看,學習有三種形式,一是進化式學習,二是水平拓展式學習,三是退化式學習。其中,進化式學習以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相為目標,以開發大智大慧為宗旨,以普利群生為目的,萬千法門,不捨一法),端正自己的心態,淨化自己的靈魂,提升自己的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激發自己的潛能,開發自己的大智大慧,實現生命的自我超越——提升自己的生命層次,提高自己的生存質量。
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
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意識到的,
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自覺完成的,神聖使命。
除此以外的其他一切,都只不過是我們生命的點綴,
這是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的一點。
四要實現生命的自我超越,奉獻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通過奉獻(捨棄一切非我),我們淨化了自己的靈魂;
通過奉獻(捨棄一切非我),我們迴歸了自己的本性;
通過奉獻(捨棄一切非我),我們提升了自己的境界;
通過奉獻(貢獻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我們在展示了自己生命的價值;
通過奉獻(貢獻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我們在造福人類社會的同時,擁有了一切(事業、愛情,婚姻、家庭,學問、名譽,財富、地位,健康、快樂,智慧、幸福)
通過奉獻(貢獻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我們在成就眾生的同時成就了自己——實現生命的自我超越。
是君人者之大節也什麼意思,是非君人者之言也,是是什麼意思
君,使動用法,意思就是 君臨 君人就是君臨人民,君臨百姓之意。用現代漢語難以準確譯出,大意就是管理或統帥人民。是君人者之大節也。就是管理或統帥人民的重大關鍵。欲立來功名,則莫若尚賢使能矣,是君人自者之大bai節也想要獲得功名,最好du尊崇和任用賢能的zhi人。這是君子應該 dao要懂得的道理 比較懶...
道士用拂塵。尼姑也用佛塵。這是為什麼。佛和道是有區別的
你們這些人啊 尼姑是佛教的,道姑才是道教的。拂塵也叫蠅甩子,不是佛道專用的,只是一種日常生活用品,這個和雞毛撣子沒區別,抹灰趕蒼蠅,道教用這個是一種警示,提示自己不要被塵世染汙,並不是法器啊!那個什麼傳媒,還有xm111676,你們真是佛門中人?那怎麼會犯 尼姑屬於道教 這種錯誤?還有,誰說 道教以...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這句是什麼意思
士 指有德來行道藝而將出仕者。源 恥惡衣惡食為恥者 謂以惡衣惡食為恥者。惡,粗劣 語譯 孔子說 一個讀書人既專心追求真理,卻以自己穿的不好,吃的不好為恥辱,那便不值得和他討論真理了。源流出版社 論語譯註 楊伯峻編著 譯文 孔子說 讀書人有志於真理,卻又以自己吃粗糧穿破衣 生活不如人 為恥辱,這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