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經
濟學學習的一點思考
這學期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已經臨近期末,對這門課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對老師的教學方法等有些自己的看法。就如何學好及教好馬經這門課,我現在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想法:
1、我對這門課的認識
2、橫向比較這門課的教學同其他課教學的特點
3、縱向比較這門課的教學同其他課教學的特點
4、對於一些比較好的可借鑑的學習方法的說明
5、關於老師教學的一些想法
6、關於網路課件的利弊
一、我對這門課的認識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表面上是一門文科,但是深入學習後不難發現,這門課具有很強的邏輯性。
從歷史上看,馬克思前的經濟學家都或多或少受到當時客觀條件和環境的限制,在很多方面不能做出合理的分析,有些甚至是迴避問題。比如李嘉圖學派同其他的經濟學家一樣,對剩餘價值的起源問題,只是迴避,而沒有解決。而馬克思在系統的研究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50年代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史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建立了科學的剩餘價值理論,對經濟學的發展完善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這其中就有一個邏輯性的問題。如斯密的勞動價值論不徹底,既包含科學成分,又有庸俗的二元價值學說。他時而正確地認為商品價值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決定,時而又錯誤地認為商品的價值是由交換時所能買到的物品中所包含的勞動決定,這就是混同了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概念。
李嘉圖的價值理論的根本缺陷是把商品生產看作是永恆的,而且只注重價值量的研究,忽視對價值質的分析。這都是在一種限制下不能很科學地進行分析。而馬克思在總結了前人的經驗教訓、吸收了前人的思想後,經過自己的研究分析,提出科學的勞動價值論,這首先一點是要有很強的邏輯性,從前人的成果、現有的資料等中篩選出有價值的的東西,結合當時的現實情況,進行理論、邏輯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
他的思考、結論的得出是離不開一種很強的邏輯思維的。
從馬經的內容上看,它由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論等幾個主要方面組成,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邏輯性,而它們之間有互相聯絡,這是在深入的學習後才能體會到的。就拿剩餘價值論這部分來說,要說剩餘價值,就要先提到資本、勞動力變為商品,自然要講資本的產生、勞動力變為商品的條件等等。要區別勞動和勞動力、勞動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才能搞清楚剩餘價值的產生。
資本又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而剩餘價值是由可變資本中產生的。剩餘價值又分絕對和相對剩餘價值,再往後又引出利潤等一系列概念。這些概念都是環環相扣互相聯絡的,要是認真整理能得出一張很大的框圖。
在仔細整理後,會進一步的理解,牽一髮而動全身,形成了知識體系。僅從這一部分內容就能看出馬經本身帶有很強的邏輯性,跟理科有很相似的地方。意識到你以上談到的問題很不錯。
不過,是否注意到關於馬克思經濟學的正規化之爭。不過,我還是比較支援你。一種好的理論應該可以有較好的邏輯發展空間,並對理解現實有好的指導作用。
有一種邏輯的完美和力量。
這門課有很強的實用性,跟現實生活聯絡比較緊密,是對許多現實問題的解釋和說明。應用這些知識能更深入的理解身邊的一些問題。
要學好馬經首先需要有很深厚的理論基礎,就現在來說也就是要儘量全面深入的掌握課本上的知識。要倒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沒有理論基礎,是做不到全面深入地分析問題的。
這要求我們要端正對這門課的認識,不能只是認為在考前突擊一下就行,這門課需要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這也是學好馬經最首要的一點。另外,要整理。
不能只是看書,有條件最好列表之類,有助於理解。
以上僅是個人對這門課本身的一些體會。
二、橫向比較這門課的教學同其他課教學的特點
現在我們學的課中只有這門算是文科,而且是關於政治思想方面的。其他的課都是理工科,需要很強的理解、計算等能力。而馬經課正如前面所說,也有很強的邏輯性,同樣需要認真去分析和理解,與那種需要語感、語法之類的語言課有很大差別。
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適合理工科學生學習的。
比如物理、微積分有很多需要理解的概念,進行理性的分析思考,把所學的公式、定理等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數位電路則是以應用為主,瞭解各種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相比較而言,馬經和理科的物理、數學等則更加相近一些。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要有比較強的邏輯性,能很清楚地分析這些理論,並且進行擴充套件和應用。
有些內容是需要在理論上加強的,比如剩餘價值理論這部分。仔細分析會發現裡面的聯絡很微妙,只有先徹底把這些理論都搞清楚了,才能自如的運用去分析問題。
我覺得這門課雖是文科,但更適於用理科的授課方法講課,要以分析為主。而這不是初學者能很快掌握領會的,需要老師大量的指導,而不是隻是從課堂發言中零敲碎打地講一些內容。同意。
理論性強的教學挺困難。之所以加入很多討論,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為了在加聽課率、降低說話率。
三、縱向比較這門課的教學同其他政治類課程教學的特點
對於思想政治這套課縱向來看,在中學的經濟這部分必然是以記憶為主,當然其中也有需要自己分析實際問題的,但大部分還都是生搬硬套。現在這門課的理論性、邏輯性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這就要求更多的理解和分析,學起來會更難一些。
第一學期上的思想道德修養老師是講解和舉例項交替進行,這門課與同學關係比較近,大家也都較有興趣。第二學期上的***思想概論老師則是很有激情的進行講授,主要以舉例分析為主,教材也是大量的例項,毛的思想則貫穿其中,兩位老師的課很吸引人。這三門課各有各的特點,總體說來馬經的理論性最強。
雖說同屬一個體系,但要有自己的教學特點。思修更多的可能是講道理,同學們剛進入大學校門,給大家講一講大學的學習生活、心態調整、價值觀形成以及自己的發展等等。需要給人平易近人的感覺。
毛概會需要大量的例項,來分析其的思想,當然不用講一條舉一條那樣,主要是教授一種信念、一種精神,更多的可能是一種愛國主義教育,要有感染力,能引起同學共鳴。而馬經則不能如此。最主要的一點還是能不能清楚地講授這門表面上簡單枯燥而實際上理論性強的課程。
要有條理,成體系,覺得是在編一張網,或是在推理。這些我想主要是這類課程的不同點。
同時有一點就是如何調動同學的學習興趣?或者說課堂上採取什麼樣的形式。這對老師有比較高的要求。
我覺得理論分析和例項的講解最好能區分一下,特別是要控制一下課堂討論。有些內容需要理論上的認真的分析,有些需要舉大量的例項,如何安排好這兩部分我覺得是比較關鍵的。若是混為一談,哪方面都講一些,會覺得理論上也沒學得很深入,分析例項又沒有很紮實的理論基礎。
而且現在課下時間很緊,很多同學可能很難拿出很多的時間認真學習這門課。不少同學都會想利用課上抓緊時間學習一下理論方面的知識。這同加強課堂討論會有一些矛盾,但我認為這種講解是同學最需要的。
這要比僅僅提示一兩句就開展討論更有效果。同意。老師的授課需要探索和改進。
四、對於一些比較好的可借鑑的學習方法的說明
在中學和以前搞研究專案的過程中,接觸到的最有新意而且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任務驅動」。這最先是高中計算機老師講的。也就是為完成一個什麼樣的任務而自己去學習,看課本、查資料、做實驗的等等,而不是學習在前解決問題在後。
這可能功利色彩濃一些,但是學習效果比較好。高中在搞專案研究時也是自己為解決問題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文獻。當然不是說一點都不學就去找個問題來做,而是在瞭解個框架後自己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在自己研究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現在很多課都有小**的任務,這其實就是任務驅動的一種形式。
做**主要是自己單打獨鬥,我覺得更好的形式是進行小組報告。這學期選修的國際**實務與案例分析課程最後要做小組報告,自願分組,每組6人以內,給出一些參考題目,也可自定。這樣有任務驅動的成分在裡面,做**的優勢在這裡都能體現出,更重要的是它是由一個團隊來完成任務,需要成員間的分工、協調、合作等等,是對與人合作能力的很好鍛鍊。
同時有些同學可能在全班同學面前不願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下去不利於全面提高。而採用小組的形式把範圍縮小可進行更自由的討論和交換意見,若需要可以與老師進行討論。這是我覺得現在佈置這類任務最理想的方式。
前不久的電子設計大賽有同學說把幾個人叫到一塊幹活可真難,也出現了一些隊員間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從中我們也可看出現在加強一種團隊精神、組織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也同意。在以前的教學中用過了。這次把它侷限在因材施教專案中了。是為了防止「搭便車」。是不是有些好笑。是不是應該允許一些搭便車?
五、關於老師教學的一些想法
簡單談談對老師這學期上馬經課的一些想法。先說說我個人認為比較好的方面。
首先是有一種對同學很有益的教學理念,就是要教會大家如何思考。能看出來這種想法貫穿始終,老師隨時在啟發大家。這對不同的學生收穫肯定不同,但最重要的是讓大家去思考。
這也是遠遠比學一些知識更有意義的東西。
第二,在教學方式上有自己很好的想法。注意到要加強課堂氣氛的活躍,安排電影及討論,是從身邊自己進行學習,這是非常好的。對課程內容有很全面的把握,針對不同內容採取不同的形式。
比如前兩章主要是分析為主,後面加強課堂討論。但我認為有些還有待改進,後面再說。另外,佈置**作業有利於自主學習。
有隨堂測驗,能督促大家學習,這可能很多人都不會認為是好事,但我覺得這主要是想提醒大家把功夫下在平時,讓大家重視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
第三,與同學交流很充分,特別是課下。老師能在上課時帶來同學的**在課間找同學進行交流,這是其他有些老師做得不夠好的地方。這樣能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儘量減小一種距離感,這是老師從自己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同時也要求同學要有很積極的態度。
另外有什麼問題能及時解決,有利於教學更好的開展。
第四,對同學的發言能很認真地給出分析,對發言同學是個很好的反饋,對其他同學也是個提高的過程。
下面談談我覺得有些不足。
第一,整學期課程的安排感覺有些前鬆後緊,而且電影、討論的安排不是很合適。可能是因為學期初剛接觸這門課要給大家一個熟悉的過程,而且前一部分要難理解一些。但總體上很多人感覺前幾周有些鬆,這也跟同學們的思想重視程度有關。
不能只看老師的安排,還要看同學自己的學習情況。希望以後能有一個比較好的開頭,先能一下把大家都吸引住,以後的教學就會容易得多。電影的安排太靠前了。
很多同學在安排不久就都看完,因為對整體的時間安排不清楚,不知什麼時候討論,這樣到第14周很多內容就已經淡忘了。同意。
第二,對課堂討論應該進一步把握一下。這樣我覺得要加強理論的分析和例項的講解,而把進一步的思考放在課後,比如2、3周佈置一次小作業之類。這樣在課上會有更高的效率。
在課堂上討論內容有時會比較散,而且很難快速的深入,會在一表面問題上停留很長時間。個人認為總不如更系統地進行理論講解更好。理解。
我若是你,也希望多聽老師講。不過聽得困難和無趣的人不這樣想。有待提高。
六、關於網路課件的利弊
網路課件是由於現在電腦網路普及出現的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它最大的優勢是方便快捷,但劣勢也很多。最主要的是由於電腦產生的。
一是長時間看電腦會對身體有不好的影響,大腦皮層這部分的興奮會對電腦產生依賴性,看書不容易進入狀態。二是看電腦和看書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人都有同感,就是在電腦上看很多的文字會看不進去,與看書的感覺是不同的,這勢必會影響效率,浪費時間。三是用電腦很容易走神,精神不容易集中。
所以,這隻能當作一種輔助手段。我對電腦沒有這些感覺。也不偏愛紙張上的東西。
但你所說這種問題會把電腦和網路完全扼殺掉。所以偏激了些。我想,為了增強其利用率,應該圍繞需要閱讀的材料,佈置進度和任務。
關於這門課的電腦課件,我覺得是比較完善了,從重點解析到模擬測驗,差不多是一種全程的網上學習資源了。但是鑑於上面說的幾點關於網上學習的不足,我覺得要是能落實到字面上有一些詳細的參考資料會更好。
上面是我在這學期學完馬經後的一些收穫體會。我想這些是與分析問題並列的一種學習,是在認真學習基礎上得出的結論。不只是討論課內的一個具體問題,而是從另一個側面來分析這門課。
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我能比較清楚地理解馬經這門課,知道該如何去學,怎樣學好,而且對如何上這門課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見,希望能教學相長。這些只是個人的思考,希望老師也能給予指導。思考的認真、系統。
對課程和教學理解挺好。謝謝!
為什麼要學習政治經濟學,為什麼要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一 通過bai 保衛 du資本論 理論行動,能夠幫zhi 助我們認識中dao國社會歷回 史和世界社 答會歷史的發展趨勢。二 可以借鑑發展各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發展方面的成功經驗,確立唯物史觀的經濟學理論和方法。三 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理論,可以幫助我們建立 批判的世界觀 進而科學地掌握經濟執...
通過學習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原理這門課,談談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認識,不少於2019字。急求
通過對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原理這門課的學習,才發現西方巨集微觀經濟學說的是多麼的有理。可惜先學得西經,後學的馬經,導致什麼都沒有學會。登陸 cpc.people.com.cn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的考試重點?重點第一章 導論。主要闡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 發展以及研究物件等內容。第二章 社會經...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的考試重點
重點第一章 導論。主要闡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 發展以及研究物件等內容。第二章 社會經濟制度與經濟執行的一般原理。包括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 社會經濟的兩種基本形態以及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等內容。中心是闡明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第三章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及其發展階段。包括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