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怎麼學

2021-03-07 10:12:15 字數 5492 閱讀 5146

1樓:團隊之亡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表面上是一門文科,但是深入學習後不難發現,這門課具有很強的邏輯性。

從歷史上看,馬克思前的經濟學家都或多或少受到當時客觀條件和環境的限制,在很多方面不能做出合理的分析,有些甚至是迴避問題。比如李嘉圖學派同其他的經濟學家一樣,對剩餘價值的起源問題,只是迴避,而沒有解決。而馬克思在系統的研究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50年代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史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建立了科學的剩餘價值理論,對經濟學的發展完善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這其中就有一個邏輯性的問題。如斯密的勞動價值論不徹底,既包含科學成分,又有庸俗的二元價值學說。他時而正確地認為商品價值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決定,時而又錯誤地認為商品的價值是由交換時所能買到的物品中所包含的勞動決定,這就是混同了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概念。

李嘉圖的價值理論的根本缺陷是把商品生產看作是永恆的,而且只注重價值量的研究,忽視對價值質的分析。這都是在一種限制下不能很科學地進行分析。而馬克思在總結了前人的經驗教訓、吸收了前人的思想後,經過自己的研究分析,提出科學的勞動價值論,這首先一點是要有很強的邏輯性,從前人的成果、現有的資料等中篩選出有價值的的東西,結合當時的現實情況,進行理論、邏輯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

他的思考、結論的得出是離不開一種很強的邏輯思維的。

從馬經的內容上看,它由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論等幾個主要方面組成,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邏輯性,而它們之間有互相聯絡,這是在深入的學習後才能體會到的。就拿剩餘價值論這部分來說,要說剩餘價值,就要先提到資本、勞動力變為商品,自然要講資本的產生、勞動力變為商品的條件等等。要區別勞動和勞動力、勞動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才能搞清楚剩餘價值的產生。

資本又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而剩餘價值是由可變資本中產生的。剩餘價值又分絕對和相對剩餘價值,再往後又引出利潤等一系列概念。這些概念都是環環相扣互相聯絡的,要是認真整理能得出一張很大的框圖。

在仔細整理後,會進一步的理解,牽一髮而動全身,形成了知識體系。僅從這一部分內容就能看出馬經本身帶有很強的邏輯性,跟理科有很相似的地方。意識到你以上談到的問題很不錯。

不過,是否注意到關於馬克思經濟學的正規化之爭。不過,我還是比較支援你。一種好的理論應該可以有較好的邏輯發展空間,並對理解現實有好的指導作用。

有一種邏輯的完美和力量。

這門課有很強的實用性,跟現實生活聯絡比較緊密,是對許多現實問題的解釋和說明。應用這些知識能更深入的理解身邊的一些問題。

要學好馬經首先需要有很深厚的理論基礎,就現在來說也就是要儘量全面深入的掌握課本上的知識。要倒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沒有理論基礎,是做不到全面深入地分析問題的。

這要求我們要端正對這門課的認識,不能只是認為在考前突擊一下就行,這門課需要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這也是學好馬經最首要的一點。另外,要整理。

不能只是看書,有條件最好列表之類,有助於理解。

以上僅是個人對這門課本身的一些體會。

二、橫向比較這門課的教學同其他課教學的特點

現在我們學的課中只有這門算是文科,而且是關於政治思想方面的。其他的課都是理工科,需要很強的理解、計算等能力。而馬經課正如前面所說,也有很強的邏輯性,同樣需要認真去分析和理解,與那種需要語感、語法之類的語言課有很大差別。

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適合理工科學生學習的。

比如物理、微積分有很多需要理解的概念,進行理性的分析思考,把所學的公式、定理等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數位電路則是以應用為主,瞭解各種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相比較而言,馬經和理科的物理、數學等則更加相近一些。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要有比較強的邏輯性,能很清楚地分析這些理論,並且進行擴充套件和應用。

有些內容是需要在理論上加強的,比如剩餘價值理論這部分。仔細分析會發現裡面的聯絡很微妙,只有先徹底把這些理論都搞清楚了,才能自如的運用去分析問題。

我覺得這門課雖是文科,但更適於用理科的授課方法講課,要以分析為主。而這不是初學者能很快掌握領會的,需要老師大量的指導,而不是隻是從課堂發言中零敲碎打地講一些內容。同意。

理論性強的教學挺困難。之所以加入很多討論,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為了在加聽課率、降低說話率。

三、縱向比較這門課的教學同其他政治類課程教學的特點

對於思想政治這套課縱向來看,在中學的經濟這部分必然是以記憶為主,當然其中也有需要自己分析實際問題的,但大部分還都是生搬硬套。現在這門課的理論性、邏輯性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這就要求更多的理解和分析,學起來會更難一些。

第一學期上的思想道德修養老師是講解和舉例項交替進行,這門課與同學關係比較近,大家也都較有興趣。第二學期上的***思想概論老師則是很有激情的進行講授,主要以舉例分析為主,教材也是大量的例項,毛的思想則貫穿其中,兩位老師的課很吸引人。這三門課各有各的特點,總體說來馬經的理論性最強。

雖說同屬一個體系,但要有自己的教學特點。思修更多的可能是講道理,同學們剛進入大學校門,給大家講一講大學的學習生活、心態調整、價值觀形成以及自己的發展等等。需要給人平易近人的感覺。

毛概會需要大量的例項,來分析其的思想,當然不用講一條舉一條那樣,主要是教授一種信念、一種精神,更多的可能是一種愛國主義教育,要有感染力,能引起同學共鳴。而馬經則不能如此。最主要的一點還是能不能清楚地講授這門表面上簡單枯燥而實際上理論性強的課程。

要有條理,成體系,覺得是在編一張網,或是在推理。這些我想主要是這類課程的不同點。

同時有一點就是如何調動同學的學習興趣?或者說課堂上採取什麼樣的形式。這對老師有比較高的要求。

我覺得理論分析和例項的講解最好能區分一下,特別是要控制一下課堂討論。有些內容需要理論上的認真的分析,有些需要舉大量的例項,如何安排好這兩部分我覺得是比較關鍵的。若是混為一談,哪方面都講一些,會覺得理論上也沒學得很深入,分析例項又沒有很紮實的理論基礎。

而且現在課下時間很緊,很多同學可能很難拿出很多的時間認真學習這門課。不少同學都會想利用課上抓緊時間學習一下理論方面的知識。這同加強課堂討論會有一些矛盾,但我認為這種講解是同學最需要的。

這要比僅僅提示一兩句就開展討論更有效果。同意。老師的授課需要探索和改進。

四、對於一些比較好的可借鑑的學習方法的說明

在中學和以前搞研究專案的過程中,接觸到的最有新意而且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任務驅動」。這最先是高中計算機老師講的。也就是為完成一個什麼樣的任務而自己去學習,看課本、查資料、做實驗的等等,而不是學習在前解決問題在後。

這可能功利色彩濃一些,但是學習效果比較好。高中在搞專案研究時也是自己為解決問題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文獻。當然不是說一點都不學就去找個問題來做,而是在瞭解個框架後自己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在自己研究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現在很多課都有小**的任務,這其實就是任務驅動的一種形式。

做**主要是自己單打獨鬥,我覺得更好的形式是進行小組報告。這學期選修的國際**實務與案例分析課程最後要做小組報告,自願分組,每組6人以內,給出一些參考題目,也可自定。這樣有任務驅動的成分在裡面,做**的優勢在這裡都能體現出,更重要的是它是由一個團隊來完成任務,需要成員間的分工、協調、合作等等,是對與人合作能力的很好鍛鍊。

同時有些同學可能在全班同學面前不願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下去不利於全面提高。而採用小組的形式把範圍縮小可進行更自由的討論和交換意見,若需要可以與老師進行討論。這是我覺得現在佈置這類任務最理想的方式。

前不久的電子設計大賽有同學說把幾個人叫到一塊幹活可真難,也出現了一些隊員間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從中我們也可看出現在加強一種團隊精神、組織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也同意。在以前的教學中用過了。這次把它侷限在因材施教專案中了。是為了防止「搭便車」。是不是有些好笑。是不是應該允許一些搭便車?

五、關於老師教學的一些想法

簡單談談對老師這學期上馬經課的一些想法。先說說我個人認為比較好的方面。

首先是有一種對同學很有益的教學理念,就是要教會大家如何思考。能看出來這種想法貫穿始終,老師隨時在啟發大家。這對不同的學生收穫肯定不同,但最重要的是讓大家去思考。

這也是遠遠比學一些知識更有意義的東西。

第二,在教學方式上有自己很好的想法。注意到要加強課堂氣氛的活躍,安排電影及討論,是從身邊自己進行學習,這是非常好的。對課程內容有很全面的把握,針對不同內容採取不同的形式。

比如前兩章主要是分析為主,後面加強課堂討論。但我認為有些還有待改進,後面再說。另外,佈置**作業有利於自主學習。

有隨堂測驗,能督促大家學習,這可能很多人都不會認為是好事,但我覺得這主要是想提醒大家把功夫下在平時,讓大家重視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

第三,與同學交流很充分,特別是課下。老師能在上課時帶來同學的**在課間找同學進行交流,這是其他有些老師做得不夠好的地方。這樣能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儘量減小一種距離感,這是老師從自己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同時也要求同學要有很積極的態度。

另外有什麼問題能及時解決,有利於教學更好的開展。

第四,對同學的發言能很認真地給出分析,對發言同學是個很好的反饋,對其他同學也是個提高的過程。

來自 大科學 團隊

2樓:秉燭求學

高效聽課方法:

1、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2、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

3、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

4、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不然問題只會越積越多,最後就只能等著擁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試分數了。

高效記憶方法:

1、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資訊、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絡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

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2、合理用腦。所謂合理,一是要交替複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如文理交叉,歷史與地理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於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二是在最佳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具體根據自己的記憶高峰期來選擇。

3、藉助高效工具。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啟用「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主要練習提升閱讀速度、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思維力等方面。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遊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

具體學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

學習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進理解和記憶的方法。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裡的資料系統化、影象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不過,要學好思維導圖,做到靈活運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

前面說的「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也有關於思維導圖的練習和方法講解,可以參考。

總結提升方法:

一是要總結考試成績,通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只有正確看待分數,才不會被分數矇住你的雙眼,而專注於學習的過程,專注於蘊藏在分數背後的祕密。

二是要總結考試得失,從中找出成敗原因,這是考後總結的中心任務。學習當然貴在努力過程,但分數畢竟是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象徵之一,努力過程是否合理也常常會在分數上體現出來。

三是要總結、整理錯題,收集錯題,做出對應的一些解題思路(不解要知道這題怎麼解,還有知道這一型別的題要怎麼解)。

四是要通過總結,確定下階段的努力方向。

有關政治經濟學的問題,有關政治經濟學方面的問題

近幾年來,大陸居民個人收入差距迅速擴大,已進入國際警戒線區。若考慮尚有大量的 收入無法在基尼係數中得到反映,收入分配的實際差距無疑更大。貧富兩極分化苗頭的顯現,再度引起海內外的普遍關注,對與此相關的個人所得稅調節作用的質疑也日益增多。中共十六大報告已明確指出,要 加強 對收入分配的調節職能,調節差距...

政治經濟學計算題,政治經濟學計算題

該部門勞動生產率提高1倍 所以生產每件商品所用的時間也縮減為原來的一半故價值也縮減一半 原來每小時生產12.5件產品 但現在每小時能生產25件 價值縮減一半,產量增加一倍 一增一減,價值總量不變 我也不知道,太難了吧 政治經濟學計算題 某工廠投資固定資本400萬元 其中,廠房投資120萬元,用30年...

政治經濟學考研需要靠那些,政治經濟學考研需要靠那些

這個專業屬於理論經濟學,你先要把學校確定下來,最好選個經濟學實力比較強的學校,北京大學,人民大學,上海財大,南京大學等都還可以。確定學校後就要到該校 去查資訊資料,把書買齊。然後做好計劃,關鍵在堅持。給你推薦點資料。英語 買本單詞書,天天背,新東方 星火之類的都可以。然後就是做真題,研究閱讀理解,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