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特都有什麼意思請各舉一例

2021-05-21 06:44:32 字數 6181 閱讀 3923

1樓:風野星原

特tè①《名》公牛,也可指其他雄性牲畜。《詩?正月》:「瞻彼阪田,有菀其~。」

②《名》三歲的獸。《伐檀》:「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懸~兮?」

③《動》傑出的;突出的。《過小孤山大孤山》:「又有一石,不附山,傑然~起。」

④《副》特別;特地。《陳情表》:「詔書~下,拜臣郎中。」 《張衡傳》:「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徵拜郎中。」

⑤《副》僅;只;不過。《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度秦王~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

【特操】獨特的操守。

【特起】崛起;挺出。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莊子·逍遙遊》 單單,副詞

樸特,牛父也。——《說文》

凡馬,特居四之一。——《周禮·夏官·校人》

特,牡牛也。——《玉篇》

2樓:匿名使用者

特1 〔tè ㄊㄜˋ〕

1.公牛。亦泛指牛。

《詩·小雅·正月》:「瞻彼阪田,有菀其特。」 高亨 注:

「特,公牛。」《史記·秦本紀》:「[ 文公 ]二十七年,伐 南山 大梓, 豐 大特。

」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今 武都 故道有 怒特祠 ,圖特牛,上生樹木,有牛從木中出,後見於 豐水 之中。」 唐 樊綽 《蠻書·南蠻疆界接連諸蕃夷國名》:

「 高辛 時人家生一犬,形如小特。」

2.指其他雄性的牲畜。《周禮·夏官·校人》:

「凡馬,特居四之一。」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四之一者,三牝一牡。

」 孫詒讓 正義:「特本為牡牛,引申之,牡馬亦得稱特也。」《史記·封禪書》:

「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 司馬貞 索隱引 樂產 曰:「特,不用牝也。

」3.牲一頭。《書·舜典》:

「十有一月,朔巡守……歸,格於藝祖,用特。」 孔 傳:「特,一牛。

」《儀禮·士冠禮》:「若殺,則特豚載合升。」 鄭玄 注:

「特豚,一豚也。」《國語·晉語二》:「子為我具特羊之饗,吾以從之飲酒。

」 韋昭 注:「特,一也。凡牲,一為特。

」《新唐書·兵志》:「猛虎所以百獸畏者,爪牙也。爪牙廢,則孤豚特犬悉能為敵。

」4.三歲的獸。《詩·魏風·伐檀》: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 毛 傳:「獸三歲曰特。

」《周禮·夏官·大司馬》「大獸公之」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 曰:「一歲為從(豵),二歲為豝,三歲為特。」一說,為四歲之獸。

《廣雅·釋獸》:「獸……四歲為特。」

5.單個;單獨;孤獨。《禮記·內則》:

「君已食,徹矣,使之特餕。」 鄭玄 注:「使獨餕也。

」 漢 王粲 《雜詩》:「上有特棲鳥,懷春向我鳴。」《三國志·蜀志·向朗傳》:

「 朗 兄子 寵 , 先主 時為牙門將。 秭歸 之敗, 寵 營特完。」 清 唐甄 《潛書·格定》:

「世尚朋從,我仍特。」

6.匹配;配偶。《詩·鄘風·柏舟》:「髧彼兩髦,實維我特。」 朱熹 集傳:「特,亦匹也。」《詩·小雅·我行其野》:「不思舊姻,求爾新特。」

7.傑出者。《詩·秦風·黃鳥》:

「維此 奄息 ,百夫之特。」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二:「英英 桂林伯 ,實維文武特。

」 宋 李清照 《上樞密韓肖胄詩》:「身為百夫特,行足萬人師。」

8.挺立;聳立。參見「 特立 」、「 特起 」。

9.不同一般,異常。 唐 韓愈 《答柳柳州食蝦蟆》詩:

「蝦蟆雖水居,水特變形貌。」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 西山 之怪特。」 柳青 《創業史》第二部第十五章:「特樣的人應該注意一下。

」10.特別;最。《尹文子·大道上》:

「趨利之情,不肖特厚。」《北堂書鈔》卷一五六引 晉 張華 《博物志》:「 雲南郡 土特寒涼,四月五月猶積雪皓然。

」 唐 宋之問 《明河篇》:「複道連甍共蔽虧,畫堂瓊戶特相宜。」《紅樓夢》第八六回:

「自從家裡鬧的特利害,大爺也沒心腸了,所以要到南邊置貨去。」 董必武 《詠雷鋒同志》:「有眾讀《毛選》, 雷鋒 特認真。

」11.特地,特意。《史記·季布欒佈列傳》:

「 河東 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三國志·吳志·吳主傳》:「特下 燕國 ,奉宣詔恩。

」 唐 杜牧 《張好好》詩:「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剪燈餘話·洞天花燭記》:

「明日,丈人於 玄清內殿 ,特待新婿,專命 信美 陪席。」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篇四:「 嘉陵江 三調為 李廣才 先生所錄,特引於下,以作例證。

」12.但;僅;只是。《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呂氏春秋·適音》:

「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特以歡耳目極口腹之慾也。」《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將以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

」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辯證一》:「豈特物為然,人亦如是。」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收藏·元》:

「 黃子久 與 王叔明 、 倪雲林 、 吳仲圭 俱為 有元 一代名家,惟 子久 清真秀拔,煩簡得中,不特為三公之冠,實可越 房山 、 鬆雪 而上之。」

13.空,徒然。《漢書·高帝紀上》:

「[ 項伯 ]夜馳見 張良 ,具告其實,欲與俱去,毋特俱死。」 顏師古 注:「 蘇林 曰:

『特,但也。』…… 蘇 說是也。但,空也,空死而無成名。

」14.卻;竟。《韓非子·存韓》:

「 韓 事 秦 三十餘年,出則為扞蔽,入則為席薦, 秦 特出銳師取 韓 地,而隨之怨懸於天下。」《戰國策·中山策》:「不知者特以為神,力言不能及也。

」《太平廣記》卷四二引 唐 皇甫□ 《原化記·賀知章》:「 賀 私念寶珠特以輕用,意甚不快。」

請問 所以 在古文中共有多少種意思,請各舉一個例子

3樓:匿名使用者

1、表示行為所憑藉bai的方式du、方法或依據,相zhi當「用來……的方法」「是用dao

來…專…的」等,例如:

⑴吾知所以屬距子矣,吾不言。

⑵故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

2、表示原因,相當於「……的原因(緣故)」,例如:

⑴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⑵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

⑶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⑷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4樓:我是一個小靈通

1、表示行為所憑藉的方式、方法或依據,相當於「用(通過)……的方法」「是用來……回

的」答等,例如:「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表示原因,相當於「……的原因(緣故)」,例如: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

5樓:小呆

還表示「用來.....的方法」;「所以用來....」

舉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6樓:匿名使用者

1、拿起;提起 [hold up]

舉全吳之地。——《資治通鑑》

白話釋義:舉全東吳的土地。

2、飛,飛起;飄動 [fly]

九萬里風鵬正舉。——李清照《漁家傲》

白話釋義:長空九萬里,大鵬沖天飛正高。

3、仰起;抬起 [face upward;raise]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 李白《靜夜思》

白話釋義: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

4、推薦;選用 [re***mend;choose]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靈公》

白話釋義:君子不把話舉人,不因人廢言。

組詞如下:

舉重、義舉、壯舉、創舉、舉隅、盛舉、舉止、檢舉、舉目、舉報、舉措、抬舉、舉事、包舉、舉例、舉人、舉薦、一舉、薦舉、列舉、保舉、挺舉、舉凡、舉哀、應舉、舉兵、科舉、舉火、舉要、舉國、

擴充套件資料

字形演變

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擧,對舉也。從手,與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舉,兩手相對,同時舉起。字形採用「手」作邊旁,採用「與」作聲旁。

組詞解釋:

1、舉重:扛抬重物。體育運動專案之一。運動員以抓舉、挺舉兩種舉法舉起槓鈴。

2、義舉:舉義起事。

3、壯舉:偉大的舉動;壯烈的行為。

吳晗 《學習偉大祖國的歷史》:「 鄭和 就是一個在世界歷史上有傑出貢獻的航海家,他帶領二萬幾千人七下西洋的壯舉,比 哥倫布 的航海事業還早。」

4、創舉:前所未有的舉動。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二章:「這是歷史上--不但 中國 歷史上,恐怕也是世界歷史上的一次驚人創舉。」

5、盛舉:盛大的活動;美事。

魯迅 《三閒集·「革命軍馬前卒」和「落伍者」》:「 西湖 博覽會上要設先烈博物館了,在徵求遺物。這是不可少的盛舉。」

7樓:匿名使用者

古文中的「舉」[jǔ] 有如下一共16個意思:

1、用作動詞,釋義:舉起;擎起。

古文出處:戰國 孟子《齊桓晉文之事》:「吾力足以舉百鈞。」

古文釋義: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

2、用作動詞,釋義:拿,用。

古文出處:西晉 家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

古文釋義:我不能拿整個吳國的土地,十萬大軍,被別人控制。

3、用作動詞,釋義:舉出;提出。

古文出處:西漢 司馬遷《屈原列傳》:「舉類邇而見義遠。」

古文釋義:所用材料例貼近生活而表達的意義卻極其深遠。

4、用作動詞,釋義:起身;騰起。

古文出處:秦 呂不韋《呂氏春秋•論威》:「兔起鳧舉。」

古文釋義:像兔敢奔跑,像野鴨急飛。

5、用作動詞,釋義:掛起;升起。

古文出處:西晉 家陳壽《赤壁之戰》:「中江舉帆。」

古文釋義:到江中心升起船帆。

6、用作動詞,釋義:推舉;推薦。

古文出處:三國兩晉 李密《陳情表》:「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古文釋義:後來的刺史名榮薦舉臣為秀才。

7、用作動詞,釋義:舉用;任用。

古文出處:西漢 司馬遷《屈原列傳》:「莫不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

古文釋義:沒有不想求得忠臣來為自己服務,選拔賢才來輔助自己的。

8、用作動詞,釋義:發動;興起。

古文出處:漢 賈誼《論積貯疏》:「遠方之能疑者,並舉而爭起矣。」

古文釋義:離朝廷遠的地方懷有二心的人會合並起來爭相**。

9、用作動詞,釋義:舉行;實行。

古文出處:西漢 司馬遷《陳涉世家》:「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古文釋義:現在逃跑是死,發動起義也是死,同樣是死,為國事而死好嗎?

10、用作名詞,釋義:舉動;行為動作。

出處:梁啟超《譚嗣同》:「全在天津閱兵之舉。」

釋義:全部在閱兵的舉動。

11、用作動詞,釋義:攻克;攻佔。

古文出處:漢 賈誼《過秦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

古文釋義:向南佔領漢中郡,向西攻取四川地區。

12、用作動詞,釋義:完成;成功。

古文出處: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

古文釋義:為什麼還不做衣裳?不要讓婚事辦不起來!

13、用作動詞,釋義:生育;養育。

古文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孟嘗君列傳》:「其母竊舉生之。」

古文釋義:他的母親還是偷偷把他養活了。

14、用作動詞,釋義:檢舉;揭發。

古文出處:唐 柳宗元《時令論上》:「恤孤寡,舉阿黨。」

古文釋義:救濟孤寡群眾,揭發徇私枉法的人。

15、用作名詞,釋義:科舉;科舉考試。

古文出處:唐 李朝威《柳毅傳》:「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

古文釋義:有一位叫柳毅儒生,去參加科舉考試沒有考中。

16、用作動詞,釋義:中舉;考中。

古文出處:清 周容《芋老人傳》:「乙先得舉,登仕路。」

古文釋義:後來乙先考中及第,進入官場當了官。

「舉」的字形演變:

「舉」字的組詞:

1、  扛起、抬起、往上託。【組詞】:「舉手」、「高舉」。

2、  推薦、推選。  【組詞】:「推舉」、「選舉」。

3、  提出。  【組詞】:「列舉」、「檢舉」、「舉例說明」。

4、  興起、發動。  【組詞】:「舉義」、「百廢待舉」。

5、  行為、動作。  【組詞】:「壯舉」、「義舉」、「善舉」、「一舉一動」。

6、  舉人的簡稱。  【組詞】:「武舉」、「中舉」。

7、  全部的、整個的。  【組詞】:「舉國上下」、「舉世公認」、「舉國歡騰」。

澀在古文中試什麼意思,會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1 澀 濇 澁 s 2 形聲。從水,歰聲。聲符 歰s 為本字,象四隻腳兩兩相抵,表示不滑,是會意字。本回 義答 不滑溜 3 同本義 濇,不滑也。說文 短而濇。素問 至真要大論 濇,文歰,今作澀,不滑也。一切經音義 始餘有佩刀甚良,至是澀不可拔。劉禹錫 砥石賦 序 4 又如 澀噎 因不滑潤而梗噎 澀道...

古文中耳有什麼意思古文中耳是什麼意思

了語氣助詞,無實際意 耳 er 1.聽覺和平衡感覺的器官 通稱 耳朵 背 b i 垂。鬢廝磨 m 穴。聰目明。濡目染。2.像耳朵的東西 木 銀 3.像耳朵一樣分列兩旁的東西 房。鼎 4.聽說 聞。軟。順 指年至六十,聽到別人的話,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後指人六十歲 1 表示限制,相當於 而已 罷了...

古文中「於」是什麼意思,於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於1 到 2 到3 向 4 從5 因為 6 比7 在 8 這樣 不確定 則1 錶停頓,無意 2 卻3 於是 4 表率 5 篇,量詞 諸1 諸位 2 不知道 3 之於 4 代詞,代 莊子以好樂 而1 無義 2 表修飾 3 轉折,卻 4 通 爾 大概 參考一下,不是權威 坐 動 會意。說文 古文作象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