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隨遇而安
和孟子認為應該捨生而取義,他比較重視的是道德作用。
孔子與孟子的思想有什麼區別
2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大學者(公元前551~前479年),他首開私學,創立儒家學
派。孟子是戰國時 期的大學者(生卒年不詳,一說前385~前304年,一說前372~
前289年),他繼承了孔子的學說,並 對儒家學派的傳播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孔子生於今日山東曲阜,孟子生在距曲阜僅數十里的鄒縣, 他們都曾沐浴著以 泰
山為中心的齊魯文化。
----公元前2 世紀中葉,漢武帝認識到孔子學說有利於**集權大一統的社會格局,
因而採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從此中國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封
建社會時期,一直尊奉孔子為聖人,尊稱孟子為亞聖;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
以及孔子後裔和孟子後裔,都自覺或不自覺地相信或認為孟子的學術思想與孔子一
脈相承或完全一致,簡言之即所謂的孔孟一家。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或許
也是一個持續兩千年的政治陰謀。因為,實際情況是,孟子的學術思想一部分繼承
於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則是孟子自己的創造,而這後一部分內容已經大大地超越
了孔子。
----孔子倡導的社會結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致命的問題在於,當君
王不盡君王的責任時,或君王胡作非為時,人們沒有正當合法的途徑去糾正君王的
錯誤或更換君王。對這個難題,孔子心裡是非常明白的,但是他沒有找到或不敢(
不願?)提出解決的辦法。對比之下,孟子則鮮明地指出:「民為貴,社稷次之,
君為輕。」在中國的歷史中,是他第一個明確主張,民眾的利益是至高無上的,朝
廷的利益要服從民眾的利益,君王的利益要服從民眾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
----為了約束君王的行為,孟子主張在任命或罷免**的問題上,不能由君王一個
人說了算,也不能由少數幾個大臣說了算,而是必須要徵求國人的意見;在定罪量
刑上,也不能由君王一個人說了算,也不允許君王的親信左右或大臣私自說了算,
同樣必須徵求國人的意見。對於不稱職的君王,孟子以大無畏的精神提出:「君有
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孟子·萬章下》)。」在君臣關係上,孟子
也堅持人格的尊嚴與平等,他曾當面對齊宣王說:「君之視臣為土芥,則臣視君如
寇讎(《孟子·離婁下》)。」
----事實上,孟子的上述主張,都是孔子未曾提出過的,這表明孟子的學術思想、
政治理念與孔子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嚴格說來他們並不是一個學派,孔孟並非一家。
其實,孟子與孔子思想存在著本質不同,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裡都是明白的。
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對《孟子》一書的許多主張都大為惱火,一怒之下要把孟子像
從孔廟裡遷出,但是他冷靜下來後卻發現把孟子像放在孔廟中實在是太有必要了。
這是因為,只要宣揚孔孟一家,那麼孟子便永遠屈居亞聖地位,孟子思想主張的正
確與否,也就必須以孔子思想為準;這樣便可以用正聖壓制亞聖,用孔子的思想埋
沒孟子的思想,從而扼殺了孟子倡導的民主思想的傳播。
----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代,墨子主張民眾有權參與國家政事,墨子的信徒還建
立了嚴密的團體組織,為實現自己的主張而身體力行。對比之下,孟子則屬於理論
家,而不屬於政治家,他希望從理論上說服君王採納一種類似「君主立憲」的管理
方式。但是,對於封建**帝王來說,最有價值的學說,乃是孔子的主張,因為孔
子的主張有助於維護既成的格局,這是期望著永遠坐穩天下的皇帝最歡迎的(打天
下的人都不用孔子的學說)。因此,孔子及其學說備受歷代封建帝王的禮遇,而墨
子的學說則受到了冷遇,孟子的學說則受到了「招安」。遺憾的是,箇中奧妙,一
般文人學者,並不明曉;至於普通百姓,更是被蒙在了鼓裡,其標誌即相信「孔孟
一家」。
3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禮」。
「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是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孔子認為,要實現「愛人」,還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要求。
「禮」的主張是「克己復禮」,就是說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禮」要求,孔子追求的「禮」是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孔子還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就是校正等級秩序,達到貴賤有序。這體現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學說是對孔子「仁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孟子從孔子的「仁學」思想出發,把它擴充發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施政綱領,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對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愛心。
孟子與孔子有什麼不同
4樓:冷眼觀娛樂圈
孔子與孟子的區別西風頌孔子與孟子同為儒家文化的大師,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講求「仁者愛人」,但是二者卻有著較大的區別。
首先,從兩人的人格來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則偏向憤世疾俗。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則,要別人大氣,自己就得是個敦厚的儒者長者。
他是老師,也是長者,所以,脾氣暴躁的子路都會受他的影響,並拜他為師。寬恕始終是他的人生信條,如在陳國,被別人形容為「喪家之犬」,他都不生氣。但在原則上則義正詞嚴,毫不妥協。
當他發現魯國國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該他享受的**時,他也會說「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蘊藏著凜凜正氣的。
孟子則不同,孟子更偏向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戰國時期,以解民倒懸為己任,自然是看不慣諸侯們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號迴盪在他的心中,這更激起他的憤世疾俗。孔子也憤世疾俗,只不過他最大的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孟子則不同,他是「當今之世,捨我其誰」。
孔子的憤怒是出世,孟子的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邁之情,自信之氣,他越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從對後世文人的人格的影響來看,孟子的影響超過了孔子。
第二,從他們對「仁」的看法來看,孔子是大廈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廈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針對「春秋無義戰」提出了「仁」思想,他並沒有將「仁」的思想形象化具體化,「仁」還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孟子則在「仁」的基礎上將其形象為「不忍之心」,並建立「性善論」來對其進行論述,進而提出「仁政」的概念。
由「仁」到「仁政」是一種從社會道德到社會政治的一個飛躍,這種飛躍將能更好的鞏固「仁」的觀念,並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5樓:良彩榮宰黛
孔子主張「仁」即「愛人」和「克己復禮」,要求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愛護,融洽相處,行為符合禮的要求。孟子在「仁」的基礎上又提出了「仁政」思想,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和「性本善」的觀點。(歷史書上寫的,望採納。)
孔子和孟子有什麼區別
6樓:高中生三
首先,從兩人的人格來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則偏向憤世疾俗。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則,要別人大氣,自己就得是個敦厚的儒者長者。
孔子是春秋晚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孟子是戰國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講究直抒胸臆講大道理,而孟子則舉例說明道理論述,講危害與好處,使對方心服口服。
孔子早年家貧,作過吹鼓手,也放過牛羊,他是自學成才,因而他自然就養成了謙遜的性格。寬恕始終是他的人生信條,但在原則上則義正詞嚴,毫不妥協,孔子的敦厚中是蘊藏著凜凜正氣的。
孟子則不同,孟子更偏向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戰國時期,在那個時期內諸侯們交相攻伐,仁義早被拋諸腦後,「興滅繼絕」的傳統也煙消雲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
拓展資料: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漢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
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論語》及《五經》中。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漢族,山東鄒城人。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
父名激,母仉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山東鄒城人。著有《孟子》一書。
7樓:l一
孔子與孟子同為儒家文化的大師,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講求「仁者愛人」,兩人的區別在於孔子更像是一個正氣凜然的敦厚的長者,而孟子更像是一個萬丈豪情的憤世嫉俗的出世者;
兩人雖然都推崇「仁」的思想,但兩人在這個推崇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也不相同,孔子是大廈的奠基者,而孟子則是大廈的建立者和完善者。
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人要以身作則,大氣,是個敦厚的儒者長者。這與孔子的人生經歷有關,孔子早年家貧,作過吹鼓手,也放過牛羊,他是自學成才,在生活的各個行業各個角落摸爬滾打過,自然而然就養成了謙遜的性格,向長者請教時也總是恭恭敬敬。
成材後,也將這種恭敬的習慣一以貫之,所以才有「有教無類」的思想。孔子的敦厚中是蘊藏著凜凜正氣的,是隻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
孟子則不同,孟子更偏向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戰國時期,諸侯們交相攻伐,仁義早被拋諸腦後,「興滅繼絕」的傳統也煙消雲散,然而,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這種種一切都直擊孟子內心的「仁」。
故而孟子會把個人與社會緊密的聯絡在一起,以解民倒懸為己任,自然是看不慣諸侯們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號迴盪在心中,這更激起孔子的憤世疾俗。
8樓:範大壯實
孔子是至聖先師,而孟子只算是他的徒孫,如果論輩分,孟子要叫他師
公。兩人在學術上的主張不同,孔子主張「仁愛」,而孟子主要思想是「義」。論成就,孔子被尊為「至聖」,孟子是「亞聖」,除了主張不同之外,孔子在學術上的成就遠遠超過孟子,很多著作都是孔子編纂,譯註的;共同點是他們都屬於儒家學派的代表,為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做了不朽的貢獻,有孔仁孟義的說法......
9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和孟子的主要區別是:性格不同、對「仁」的理解不同、還有對施政綱領的理解不同。
第一、二人性格不同。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則偏向憤世疾俗。孔子也憤世疾俗,只不過他最大的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孟子則不同,他是「當今之世,捨我其誰」。
孔子的憤怒是出世,孟子的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邁之情,自信之氣,他越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從對後世文人的人格的影響來看,孟子的影響超過了孔子。
第二,對「仁」的理解不同。孔子是大廈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廈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針對「春秋無義戰」提出了「仁」思想,他並沒有將「仁」的思想形象化具體化,「仁」還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
孟子則在「仁」的基礎上將其形象為「不忍之心」,並建立「性善論」來對其進行論述,進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種從社會道德到社會政治的一個飛躍,這種飛躍將能更好的鞏固「仁」的觀念,並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第三、從具體的施政來看,孔子的施政綱領比較簡單原始,就是簡政施仁,孟子的施政綱領則更詳細具體:「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則不同,他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總的說來,孔子和孟子的不同大概就這三個方面,他們的不同主要是時代使然。
理想信念,黨性修養,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存在哪
理想信念,黨性修養,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存在哪些問題?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的黨員幹部時常要面對多種思想觀念的交鋒,面對形形色色的 公司領導班子還是能堅守住自己,不讓自己脫軌。始終堅持中心組集體學習不放鬆,能夠堅持以民為本 執政為民的理念和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 能夠樹立正確的權力觀...
大眾途觀L輪轂多大的大眾途觀L和途觀有什麼關係
大眾途觀l是途觀的升級版,途觀l的定位為中型suv,車子的空間更寬敞的,而且做工技術也更好。當然了 上也是更貴點的啊。大眾途觀l什麼級別車型大眾途觀l和途觀的區別 大眾途觀l是中型suv,這二者是不同平臺下的產物,途觀l是mqb平臺,和老途觀一點關係都沒有。mqb平臺的研發借鑑了大眾集團多個新平臺的...
科技與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有什么樣關係
在我的生活周圍很多人已經有著 文明不足 的表現。我的學校附近有一個小菜場,你只要走進去沒多久,就會發現人行道上到處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小攤頭。原本乾淨的馬路由於他們的到來被弄得渾濁不清。他們放好攤後,就開始叫賣,剪菜的剪菜,剔魚鱗的剔魚鱗,殺雞的殺雞 馬路邊立刻就 熱鬧 開了。來買菜的人更為這條馬路增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