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小年及臘月二十三日,大年即是農曆正月一。
小年又稱"祭灶"或"送灶神"。蒙古民族對火格外崇拜,認為火神可以賜給人類幸福與財富。過小年講究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喝團圓酒。
到了晚間送灶神時把各樣供品取一點扔進火裡,這時全家對著火焰向火神祈禱。
漢族過的春節,蒙古族叫"大年",年前要宰殺好牛羊,製做新衣服,備好各種精美的食品。年三十晚上,全家圍坐在擺滿肉食、奶食、美酒的桌旁,桌上供一張寫著祖宗名字的大紙,以示與祖先團聚在一起進餐、歌舞,謂之"守歲"。初一到初五,紛紛跨上駿馬。
帶上哈達和美酒,逐次位向親朋好友拜年。拜年者往往還要帶上一小包茶葉同去,意思是"帶喜回家"。
2樓:匿名使用者
是 大年是初一 小年是十五 也就是元宵節
為什麼過年還分小年、大年呢?小年是什麼意思?
3樓:尐雲尐
小年北和小年南,主要是指小年這一天的節日日期,在南北是不同的,北方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而南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所以,就有了小年北和小年南之分。
民俗專家說,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在中國的春節習俗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一天,通常會通過進行一些沿襲了兩千年的習俗,即祭灶和掃年,來宣告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
4樓:花醉你我
小年,即每年農曆臘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
傳說在很久以前,主管人間過年的是兩個親兄弟,大神仙叫大年,小神仙叫小年。大年心地善良,過年的時節天寒地凍、五穀不生,大年怕百姓沒有糧食,就把天上的白麵撒下來讓人們吃。
但小年卻心腸歹毒,他用法術把撒下的白麵變成了雪粒,人們吃了,不僅沒有填飽肚子,反而一個個都吃壞了肚子。等人們病倒了,小年就變成一隻凶猛的野獸到人間來吃人。
大年與小年進行了英勇搏鬥,把小年給打敗了。但是後來小年又不知悔改,還是會用法術作惡,然後變成猛獸來吃人。
大年為了保護人民,變成火進入小年體內,它和小年同歸於盡了。
後來,人們推斷出春夏秋冬迴圈的天數。為了紀念大年,一個迴圈就算過一個年,因為已經有了春節這個大年,所以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人們就要過小年。
5樓:月下紅緋
小年是灶王爺上天彙報一年民間的情況,而大年則是將要迎來新的一年了,辭舊迎新,祈福未來一年萬事如意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小年就是接灶王爺下凡
過年到底是指初一還是大年三十?還有春節是不是過年?
7樓:佛心向魔
初一和大年三十都叫過年,春節就是過年。
1、過年按照舊習俗,從年尾十二月廿四的掃塵日開始,直至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夜止,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稱為「過年」,過年,是指過「年節」,而「年節」即是現代所稱的「春節」。
2、過年分「小年」和「大年」,「小年」是過年前忙年的開始與伏筆,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的祭灶節為小年,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小年即是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
「大年」指年節,狹義上是指農曆正月初一,廣義上是指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從公曆上看,春節在1月21日至2月20日遊動。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氣氛洋溢。
3、農曆正月初一現代定名為春節,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大年三十」或「除夕」。過年是指在新年(春節)進行慶祝活動,從十二月廿四的掃塵日直至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即現在所說的「春節期間」,如果從預備「年貨」開始計算,大約從年尾十二月十五六便進入年關大忙。過年習俗以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
8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指的是初一,一般大家所說的過年都是指年三十開始過到年初一的早上
所以,年三十的時候大家才會不睡覺的呀!!!
年三十叫除夕夜
小年和大年的區別是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日期不同、還有就是字不同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四川和貴州等部分地區臘月三十為小年,正月十五為大年)。小年被視為過年的開端。
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由於中國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儲存,必須隨時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麵包,可以一次烘烤許多儲存食用。所以對中國人來說,「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裡第一位重要的,沒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糧食也沒有辦法食用。
西方一般一個村莊只有一個麵包爐就足夠了,在中國必須每家都有一個爐灶。
由於每家都有爐灶,所以由此產生一個傳說,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駐一位監督員-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爺、灶王),以監督考察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為,到了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灶神將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玉皇大帝根據彙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來繼續監督這家的作為。祭灶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
具體操作方式:由於一般每家在灶臺附近貼有灶神畫像,有時還有灶王奶奶畫像陪伴,經過一年煙熏火燎,畫像已舊,面目黢黑。要把舊像揭下,用稻草為灶神扎一草馬,為了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還要賄賂他,用一塊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說好事,然後和草馬一起燒掉。
這個過程被稱為辭灶。新年後再買一幅新畫像,將灶神請回貼上。在中間這幾天內,由於沒有灶神的監督,一般人放量暴飲暴食、聚眾賭博,放縱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時也認為不應該犯的小過錯。
祭灶節實際是中國古代世俗社會秩序的一種反映,表現普通人對皇帝及其基層**的恐懼,以及對基層**賄賂的風氣,所謂「瞞上不瞞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賄賂好,皇帝不會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即使小有觸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懲罰。
做糖瓜、祭灶是這一天的主要活動,從此後就進入準備過年的階段,人們精神上開始放鬆
大年和小年分別是怎麼來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日,大年即是農曆正月一。
小年又稱"祭灶"或"送灶神"。蒙古民族對火格外崇拜,認為火神可以賜給人類幸福與財富。過小年講究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喝團圓酒。
到了晚間送灶神時把各樣供品取一點扔進火裡,這時全家對著火焰向火神祈禱。
漢族過的春節,蒙古族叫"大年",年前要宰殺好牛羊,製做新衣服,備好各種精美的食品。年三十晚上,全家圍坐在擺滿肉食、奶食、美酒的桌旁,桌上供一張寫著祖宗名字的大紙,以示與祖先團聚在一起進餐、歌舞,謂之"守歲"。初一到初五,紛紛跨上駿馬。
帶上哈達和美酒,逐次位向親朋好友拜年。拜年者往往還要帶上一小包茶葉同去,意思是"帶喜回家"。
過小年和過大年是什麼意思
11樓:樂觀的
1、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小年就是臘月二十三日(臘月二十四日),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2、正月初一過大年
過大年即過年,指農曆春節,包括元旦後直至元宵節的一段時間。是中國人對過年的一種喜慶的說法。表達了人們過年時的喜悅心情。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
12樓:我的主動人生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就是祭灶那天,大年就是春節了
13樓:至少還有我天蠍
小年是農曆的臘月二十三,大年是農曆的正月初一
14樓:匿名使用者
臘月23是小年大年30是過年~
為什么小年祭灶要吃灶糖,為什麼小年祭灶要吃灶糖?
因為 它是祭灶神用的。清人寫的 燕京歲時記 中記載 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 關東糖 糖餅 從此,流傳成為習俗。關東糖 灶糖 在東北的農村 城市裡,大街小巷 街市上,都有小販叫賣 大塊糖,大塊糖,又酥又香的大塊糖。乳白色的大塊糖,放在方盤上,一般有三寸長,一寸寬,扁平,呈絲條狀。新做的大塊糖,放在嘴裡一...
為什麼家雞下蛋還要吃掉自己的蛋雞下蛋為什麼會吃掉自己下的蛋
母雞吃蛋原因很複雜,歸納起來有以下7種原因。礦物質營養不足,特別是鈣 磷 食鹽及其它微量元素缺乏。如日糧缺少鹽,鈣的利用率降低,易出現雞搶食雞蛋等異食癖。蛋白質缺乏或氨基酸不平衡。飲水不足,終日處於渴的狀態,也容易引起吃蛋。餵動物性飼料偏多,特別是經常餵給蠶蛹 較大塊的蛋皮等,雞吃這些動物性飼料嚐到...
為什么分早餐,中餐,晚餐,為什麼分早餐,中餐,晚餐?
人們常說 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 這一養生經驗是有道理的。早餐不但要注意數量,而且還要講究質量。主食一般吃含澱粉的食物,如饅頭 豆包 玉米麵窩頭等,還要適當地增加一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 豆漿 雞蛋等,使體內的血糖迅速升高到正常或超過正常標準,從而使人精神振奮,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學習。午餐應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