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Q正傳》中體會到魯迅是個怎樣的人

2021-04-16 07:40:00 字數 5883 閱讀 4881

1樓:銀河燦爛

魯迅是一個很厲害的

bai人。但是書上du說魯迅是一個有反抗一

2樓:匿名使用者

感覺魯迅有點憤世嫉俗的感覺的說

從魯迅戲弄特務的故事中,你體會到魯迅是個怎樣的人?

1.在《阿q正傳》中,魯迅是怎樣批判國民性的?魯迅的國民性批判是否醜化了中國人?

3樓:曉龍修理

魯迅批判國民性沒有醜化中國人,魯迅對國人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是需要明確一點,這是對國人的愛極而生恨。在**《阿q正傳》裡魯迅塑造了一個阿q的人物來代表中國人,在他身上表現出的愚昧,自私,自卑,狹隘,欺軟怕硬等等負面人格都代表了國民性中的種種弱點。

時至今日這些弱點仍然存在在國民中。魯迅的這種批判精神可以使我們時刻保持警醒而不至於墮落,所以不應該懷疑魯迅的國民性批判。

原文簡介:

第一章《序》:阿q還沉睡在背景之中,也還沒有給予姓名。作者彷彿從傳說中發掘實際人物一樣。

第二章《優勝記略寫》:阿q住在未莊的土穀祠裡,給人家打短工度日。雖然常常被村裡人開玩笑,但內心他還反過來看不起村裡人。

第三章《續優勝記略》:有一天,阿q看到「王胡」在太陽下捉蝨子,阿q便也捉起了蝨子但是看到自己的蝨子竟比自己看不起的「王胡」少,阿q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便找茬打仗。

第四章《戀愛的悲劇》:不過阿q那掐過小尼姑臉蛋的手指總是有股滑膩的感覺,讓他總是念在心裡放不下。

第五章《生計問題》:那以後,阿q每在街上走,村裡的女人就遠遠躲開了。阿q卻不知道為什麼。

第六章《從中興到末路》:半年之後,阿q悄無聲息地回到了未莊,這次因為兜裡有了好多錢,村裡人都對他刮目相看。他說他在城裡最富有的人家打工,博得了人們的尊敬。

第七章《革命》:革命的謠言傳到了村子裡,引起了村裡的不安,阿q看過革命黨被殺,覺得自己也成了革命黨,村子人也開始討好阿q這個「革命黨」。

第八章《不準革命》:雖然革命了,但卻沒有什麼顯著的變化只是人們走到街上都被剪掉辮子,哭著回家了。阿q十分不滿意。

第九章《大團圓》:趙家遭搶事件引起了未莊的恐慌。事件第四天,阿q住的土穀祠被軍隊包圍,阿q被輕而易舉抓了起來。他被送到了城裡的監獄,可是他自己卻不知道為什麼被抓。

此文出自現代·魯迅《阿q正傳》

寫作背景:

《阿q正傳》是魯迅創作的中篇**,創作於2023年12月,最初發表於北京《晨報副刊》,後收入**集《吶喊》。該**創作於2023年底,共分九章。**以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農村為背景,描寫了未莊流浪僱農阿q,雖然幹起活來「真能做」,但卻一無所有,甚至連名姓都被人遺忘的故事。

該**批判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封建,保守,庸俗,腐敗等社會特點,有力地揭示了舊中國人民的生活場景和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病態。

2023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內憂外患,政治腐敗,民眾愚昧,中華民族面臨滅亡的危險。而以孫中山為首的少數有志之士,披荊斬棘,浴血奮戰,試圖挽救危亡的中國。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但它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偉大任務。

資產階級把有強烈革命要求的農民拒之門外。因此,廣大農民在革命之後,仍處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之下,承受著政治上的壓迫,經濟上的剝削和精神上的奴役。

作者簡介:

魯迅(2023年9月25日-2023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2023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4樓:匿名使用者

從現在來看,確實誇大、醜化甚至有點妖魔化了中國人。魯迅的書籍在國外所傳之處,都或多或少產生了一些歧視中國人的現象。中國人比洋人**?

中國人比外國人劣根?中國人比外國人醜惡?這都是魯迅片面誇大並醜化了國人的弱點,導致有些國人自卑的心理。

其實幾千年的中國人都是樸實善良勤勞的,現在還是如此,直到鴉片戰爭前,中國的gdp還是世界第一呢。中國在清朝以前其實並不落後。將落後歸結為中國人太差,太壞,這是不合理的。

魯迅要求的是整個國民的三觀和他一致才沒有劣根性,這其實就是文人的劣根性:綁架他人三觀。老百姓就是生產勞動的,各幹各的專業,魯迅是思想家,想別人和他三觀一致,可能嗎?

何況是全國人?再說了,地裡的老農要求魯迅會幹各種活,可能嗎?平民勞動養活思想家,就是讓你去思考的,不是反過來攻擊自己的。

日本人就沒有劣根性?英國、法國就沒有劣根性?魯粉喜歡用自己的三觀綁架別人,其實就是出於這種劣根性。

5樓:度之百

沒必要醜化,本來就更醜。中國就是這樣,你不覺得?面對現實改正去吧。

聯絡魯迅**《阿q正傳》中的故事情節,試分析阿q的主要性格特點

6樓:陸陸伍

阿q的主要性格特點就是有阿q精神

7樓:伊靜申博

有點無賴,很誠實,極為自負

阿q正傳中的人物性格特徵

8樓:匿名使用者

1、阿q,

自尊自大:阿q本身是個非常卑微而且貧賤的人物,但是他卻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甚至是家鄉有錢有勢的趙太爺,他也認為,「我的兒子將來比較闊的多」。而且因為去過城裡,甚至連城裡人也看不起,拿別人的缺陷肆意嘲笑,然後引起為榮。

自輕自賤:阿q能夠自己貶低自己,而且在自輕自賤了之後,還能夠認為這種輕賤使自己的「地位」更加上上。比如,在被人揪住辮子往牆上撞頭的時候,阿q就自己說自己是「蟲豸」,將自己貶低為「蟲豸」希望別人放了自己。

自欺欺人:自欺欺人是阿q常常用於安慰自己的表現,以讓自己能夠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比如被別人打,他可以想象成自己被「兒子」打了,認為整個世界不像樣,沒了倫理,於是又按照自己的意願轉敗為勝,心滿意足。

欺軟怕硬:阿q本身就是非常卑賤的小人物,身體瘦弱、口才也木訥,不論打架還是罵人都不是別人的對手。於是阿q在於是發生衝突的時候,就是先估量對手的力量,專門撿軟柿子捏,木訥的便罵,力氣小的他便打,如果遇到打不過也罵不了的,就說「君子動口不動手」。

2、趙老太爺

趙太爺,在**的描述當中,應該算是在阿q所生活的地方,一個最具有權勢的人,是所有未莊的居民都崇拜和憧憬的物件。因為有錢、有權利、有大房子、有文化,所以可以有身份、有尊嚴、有剝削他人的可能。

趙太爺是**當最能夠反襯出阿q形象卑微的一個人物。因為阿q從生到死,擁有的也一直都只有貧窮,甚至連姓「趙」的權利都被趙太爺剝奪。

3、趙太爺

是未莊的強權者,能夠壓迫阿q,壓迫未莊的所有弱者,是一個典型的具有封建意識形態的人物。在**當中,趙太爺表現出了對封建統治和封建意識的絕對維護,比如,討厭假洋鬼子;對假洋鬼子的假辮子表現出了反感;

反對革命。但是關於革命,趙太爺在最初的反對過後,又為了賺取自身的利益而反而「投身革命」,這種腐朽的自保觀念,也是趙太爺具有強烈封建意識的表現之一。但是從本質上來說,趙太爺卻對革命深惡痛絕,而且內心非常明白,作為封建勢力的殘餘勢力,革命以及人民的覺醒,會給他的地位帶來實質性的威脅。

趙太爺的強悍形象和實際勝利,也說明了所有在「精神上」具有勝利的人,實際上都是在現實當中空虛無力的弱勢群體,而所謂的「精神勝利」,最終只能是飄渺雲煙,永遠抵不過現實當中他人所擁有的一切

4、假洋鬼子和趙秀才

《阿q正傳》**當中的讀書人,實際上是兩種型別的讀書人,而且魯迅先生對這兩種讀書人都保持著否定和諷刺的態度:

一種是以假洋鬼子為代表的富裕階層的讀書人,有實力學習洋務,有錢留洋,有資本說參與革命但是實際上是封建勢力的維護者;

另外一種則是趙秀才,接受正統封建教育成長起來,封建統治的堅決維護者。從本質上來說,假洋鬼子和趙秀才是一樣,都是造成阿q悲劇結果的罪魁禍首,是封建勢力的代表。兩人具有相同的特點

5、吳媽

吳媽是在《阿q正傳》當中出現兩位女性形象之一,除了更加弱小的小尼姑之外,吳媽基本上與阿q一樣,同是窮苦下層平民,在趙太爺家作女僕,而且是個阿q嘴裡的「小孤孀」,是阿q敢於鼓起勇氣去調戲的物件。

吳媽是阿q對女人瘋狂幻想之後找準的發洩目標,但是當阿q被慾望所驅使,提出了「我要跟你睏覺」的話題時,吳媽卻果斷逃開,並且給阿q的人生造成了另一個不大不小的災難——被趙秀才棒打,定下了賠禮道歉的霸王條款,並且賠償了對阿q來說是一筆鉅款的金錢。

在**當中所表現出來的吳媽的形象特點,主要是虛偽奸詐和冷漠自私。首先,吳媽與阿q是處於同樣階級地位的普通農民,是受到趙家剝削勞動力的可憐人。但是吳媽與阿q相比,對自己的生存狀態比較滿意,所以總是願意與他人聊天時聊到趙家的事情。

6、小d

小d這一人物形象,在**當中出場的次數不多,有時候甚至只是魯迅先生提到了小d,卻沒有讓他正式出現,也沒有描述其身家背景等資料,僅僅給了他一個非常不具體的名字——小d。

這使小d與阿q之間存在了許多相類似之處:首先,兩人都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貧苦之人,沒地、沒房、沒錢、沒親人、甚至沒有自己的名字。

其次,小d與阿q同樣,都有典型的「阿q精神」,即能夠做到自輕自賤、自欺欺人地生活下去,比如阿q曾經將自己的地位貶低為「蟲豸」,而小d則同樣說過這樣的話,都是以主動降低自己身份和自尊,來換取別人的同情和諒解。

擴充套件資料

作品評價

《阿q正傳》是一篇諷刺**。諷刺是理智的文學的一支,是古典的寫實作品。他的主旨是「憎」,他的精神的是負的。然而這憎並不變成厭世,負的也不盡是破壞。——中國作家周作人

在結構上,魯迅的《阿q正傳》通過精確描寫和作者本人截然不同的阿q這一人物形象,使得魯迅本身的痛苦和悲哀浮現出來。這種雙重性賦予作品以深刻的底蘊。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

《阿q正傳》在現代文學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阿q正傳》的「現實意義」和「針對性」一點也沒有減退,反而日見其濃烈日顯其尖銳,「未莊」的國情並無根本改觀,「阿q精神」仍然到處可見。《阿q正傳》就是一把解剖刀,通過「解剖自己」而剖析中國人的精神危機和國民性格。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參考資料

9樓:n1丶峩的依賴

看了魯迅先生所寫的《阿q正傳》,發現他筆下所寫的阿q是舊社會所產生的墮落的中國人典型,魯迅先生為何會寫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為了想要宣洩對人性弱點的看法吧!所以魯迅先生用諷刺意味的手法寫出國人病態的社會和人性的善良與醜惡。從這篇文章裡面,我感受最深的應該就是阿q那被踐踏的人權以及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的「精神勝利法」了,這實在是一個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這個方面來討論。

「精神勝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種種挫折後所發明出來的東西,說好聽一點是精神勝利法,其實根本就是駝鳥的心態,遇到困難只往地下鑽,不會真正的去解決問題,只能夠轉身就跑。

如果現今社會中有人想靠著精神勝利法來存活下去,我想這應該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吧!因為不可能有老闆會想要用這樣的員工,不要說在工作了、如果再讀書時就有這種心態,我想有這種心態的人未來應該是非常的慘吧,就連在同學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腳。而在文章中阿q為了減輕外力給來的欺壓和**,阿q只能自我麻痺和自欺欺人來逃避現實,就因為這樣使得阿q以自負來安慰自己,於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

也許精神勝利法是給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學,自己明明處於劣勢,但是卻又因為外在種種的失落,於是只有用精神勝利法來取得心靈上的安慰,但這畢竟只是一種自我麻醉的方法罷了,它並不會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強,所以也可以說它是一個人自暴自棄的表現方法吧。

還由於阿q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出賣勞力才能生活,在文章中有寫給人家作短工,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但是阿q他連基本的人生權利也沒有,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連一間棲身的房屋也沒有,只好長年在土榖祠裡落腳,然後必須強迫接受有錢人的欺負,以及村裡人們的戲弄、侮辱,這個現象讓我感到非常的無奈,在現今社會似乎也是有類似的現象發生,似乎有錢人在社會裡就是老大、而沒錢的就只能成為有錢人底下的玩具一樣被玩弄。在沒有人權的社會裡他的這些做法是否可以給予同情呢?

這是我看完這本書體會最深和思考的一些地方,對於魯迅先生筆下的中國人雖然被諷刺的一文不值,但是魯迅先生想要告訴我們的應該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也不要對人太過自私,不然永遠都不會進步。

魯迅阿q正傳中阿q的現實意義魯迅《阿Q正傳》中阿Q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魯迅先生的 阿q正傳 是對我們民族劣根性的自我批判,是對人性的弱點的大暴露,是現實生活中人們自我審視的一面明鏡,我們今天對阿q現實意義的思考,也是對自身人性弱點的重新審視。表權貴的趙太爺面前,阿q唯唯諾諾,大氣不敢出,被打了之後毫無反應,奴性十足。只有等趙太爺走遠了才敢小聲罵一兩句,又顯出其卑怯,如...

從《自嘲》這首詩中體會到魯迅先生怎樣的精神和理想?求

原詩自嘲 魯迅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表明了他對敵人的藐視,表明了為革命事業戰鬥到底的決心。一切共產黨員,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藝工作者,都應該具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表明他全心全意為人...

你好阿Q正傳中的Q是啥意思,《阿Q正傳》的「Q」念什麼?

阿q是光頭,腦後留著一條小辮子,這q字就是他的形象 阿q正傳 的 q 念什麼?念gui 阿quei是當時的拉丁文拼法 簡稱阿q 阿桂 阿貴 阿q正傳 是魯迅創作的一部 它有力地批判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封建,保守,庸俗,腐敗等社會特點,有力地揭示了舊中國人民的生活場景和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病態。該 創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