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結論,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2樓:泰蘭德的記憶
孟子認為人才來是在艱自苦環境中造就的,所以說「bai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亂du其zhi所為」,有了這樣的磨練,才dao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他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這樣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觀條件都說到了。短文再由個人說到國家,提出「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的論斷。
這是針對國君說的,意思是,如果沒有執法嚴格、直言敢諫的臣子,國君就會胡作非為;如果沒有鄰國的侵擾,國君就會耽於安樂。由此自然匯出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3樓:山東草民
受苦理解苦
從苦難中解脫
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文中孟子主要講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造就人才,二是……
4樓:緣分的天空
二是國家興亡。
從「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可以看出。
5樓:拓琪
二是根據造就人才的方法推匯出來怎樣去治理國家。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論述了那兩個方面的問題
6樓:天涯海角
本文中孟子講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國家;
得出的結論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憂患可以使人和國家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國家萎靡死亡。
希望能幫助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從哪兩個方面論述了什麼道理
7樓:金牛咲
作者從一個人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興亡兩個方面進一步論證憂患則生、安樂則亡的道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心論點為第3、4段:論述人處於困境才能奮發,國無憂患則往往遭滅亡的道理。點明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原文選段: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一個人,常常發生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在內心裡困惑,思慮阻塞,然後才能知道有所作為;別人憤怒表現在臉色上,怨恨吐發在言語中,然後才能被人所知曉。
如果一個國家,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實力相當、足以抗衡的國家和來自國外的禍患,這樣的國家就常常會走向滅亡。
這樣以後才知道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的道理了。
擴充套件資料
文章主旨: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一命題的明確提出,在孟子也許只是為了給人以政治道德上的啟迪。但作為一條具普遍意義的人生哲理,其影響絕不僅僅表現在政治道德上。
特別是「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兩句,直接導引了中國古典文學藝術創造的一條極重要的美學原則的形成,這就是「發憤抒情」這一美學創作原則。這亦是千百年來,孟子此篇所以膾炙人口的原因。
全文采用列舉歷史事例和講道理相結合的寫法,逐層推論,使文章緊湊,論證縝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對仗句,即使語氣錯落有致,又造成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有力地增強了論辯的說服力。
8樓:毗沙王
從國家的角度反面論述了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法家拂士」和「敵國外患者」的危害,最後歸結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的中心論點。
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經受艱苦磨鍊的必要性,說明人才在困難中造就,安逸享樂能使人(國家)死亡(滅亡)。
9樓:鎝糖度
一個人假設常處於安樂的生活中,不思進取,沒有憂患意識,就會走向滅亡.
如果太平太順,在這虛假的太平表象下,就會使整個國家的人們放鬆警惕,使國家一旦遇到內擾外患便土崩瓦解,頃刻間便走向滅亡.
所有將來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必然要在內心和身體各方面經受一番痛苦與曲折的磨練,並以此來增長自己的才幹.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全文字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原文及翻譯
不包括標點符號,143個字 選自 孟子 原文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 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徵於色,發於...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練習,「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原文講解加習題及答案
1 必先 一詞引領的句子 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2 一個人要擔當大任先要經歷的磨練 相同。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有這樣一個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實驗,把一隻青蛙冷不防扔進滾燙的油鍋裡,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躍而出,逃離...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300字
孟子的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先舉了六位古今名人的事例,得出困境出版人才的結論,權進而深化至統治者治國也要有憂患意識,統治者治理國家如果沒有憂患意識國家都會滅亡,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所以,對於任何一個人 任何團體組織 任何國家,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都是真理。歐陽修有云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意思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