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中的人稱代詞是哪些,古文中的人稱代詞分別有哪些,怎麼表示

2021-05-26 18:39:36 字數 5621 閱讀 6483

1樓:313傾國傾城

1.第一人稱:又叫「自稱」。常用「吾、我、餘、予」等,還有帝王的專稱「朕」和「孤」。通常都可譯為「我」、「我們」、「我的」、「我們的」。

2.第二人稱:又叫「對稱」,常用「爾、汝、女、若、乃、而」等。

通常譯為「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3.第三人稱:

又叫「他稱」,主要有「彼、其、之」等,它們既可以用來指人,又可以用來代事,其用法更為靈活,通常譯為「他、他的、他們、他們的」等。

4.關於己稱,即「自稱」,常用「自、己」二字,均可以譯為「自己」的意思。

5.關於「旁稱」,亦稱為別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譯為」別人」、「人家」。

6.關於「尊稱」,即對人的禮貌稱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閣下」等,一般譯為「您老人家,他老人家」的意思。

7.個人在對話中用「賤稱」,也叫「謙稱」。一般用「臣、僕、妾、鄙人、寡人」等,均可譯為「我」.

2樓:袁溢寒

朕(先秦以前是我的意思,秦始皇后來才壟斷了它)第一人稱代詞:「吾」、「我」、「予」、「餘」、「朕」。

第二人稱代詞:「女(汝)」、「爾」、「若」、「而」、「乃」。

第三人稱代詞:「其」、「厥」、「之」。

古文中的人稱代詞分別有哪些,怎麼表示

3樓:須憶象駿

古文的第一人稱:朕、吾、我、予(餘);都可以作主語、定語和賓語。

注意:朕----在先秦,一般人自稱可用『朕』/中古以前,『吾』一般只能在否定句裡作前置賓語,肯定句裡一般用『我』作賓語/中古時期「吾『可作動詞和介詞的後置賓語。

古文的第二人稱:女(汝)、爾、若、而、乃、

注意:女(汝)、爾、若可以作主語、定語、賓語。/而、乃很少作主語,不能作賓語,一般只作定語。

古文的第三人稱:上古漢語沒有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而是用指示代詞『彼』、『之』、『其』來兼職。

注意:古代漢語的人稱代詞沒有數的分別,同一個詞可用於單數,也可用於複數。第

一、二人稱代詞後可加『儕』『屬』『曹』『輩』,表示複數。

參考資料:郭錫良、李玲璞主編《古代漢語》p635

古漢語中的人稱代詞是哪些

4樓:匿名使用者

1.第一人稱:又叫「自稱

」。常用「吾、我、餘、予」等,還有帝王的專稱「朕」和「孤」。通常都可譯為「我」、「我們」、「我的」、「我們的」。

2.第二人稱:又叫「對稱」,常用「爾、汝、女、若、乃、而」等。

通常譯為「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3.第三人稱:

又叫「他稱」,主要有「彼、其、之」等,它們既可以用來指人,又可以用來代事,其用法更為靈活,通常譯為「他、他的、他們、他們的」等。

4.關於己稱,即「自稱」,常用「自、己」二字,均可以譯為「自己」的意思。

5.關於「旁稱」,亦稱為別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譯為」別人」、「人家」。

6.關於「尊稱」,即對人的禮貌稱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閣下」等,一般譯為「您老人家,他老人家」的意思。

7.個人在對話中用「賤稱」,也叫「謙稱」。一般用「臣、僕、妾、鄙人、寡人」等,均可譯為「我」

5樓:哎艾

1、第一人稱代詞:「吾」、「我」、「予」、「餘」、「朕」。

2、第二人稱代詞:「女(汝)」、「爾」、「若」、「而」、「乃」。

3、第三人稱代詞:「其」、「厥」、「之」。

「之」和「其」都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稱代詞:

6樓:肖思邱俊豪

區區、在下、不才、小生、我、

1、人稱代詞

(1)一人稱代詞:「吾、我、予、餘」等.

(2)第二

人稱代詞:「汝、女、爾、若、而、乃」等.

(3)三人稱代詞:「之、其」.

(4)古漢語人稱代詞的一些特點:

1)形式多,用法複雜.

2)沒有單複數的區別.有時也在人稱代詞後面加「屬、儕、曹、輩、等」一類名詞以表示多數.

汝,餘,吾,我,爾,卿等

爾,女(汝),朕,哀家

你:女、汝、若、而、爾爾、乃子、卿、君、尊駕、閣下、公、足下/汝,爾,女,子,卿,君,尊駕,閣下,公,足下

第一人稱-我:我、吾、餘、予、朕、某

第二人稱-你:女、汝、若、而、爾爾、乃

第三人稱-

他/她:其、之、他、伊、渠(古代漢語的人稱代詞體系還不完備,嚴格說來,先秦漢語中還沒有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第三人稱代詞的職務是由指示代詞「其」和「之」來承擔的.)

在上古漢語裡,人稱代詞單數和複數是同形的.有時,第一人稱代詞和第二人稱代詞後面可以加「儕」、「屬」、「曹」、「輩」、「等」來表示複數.這些詞與現代漢語的「們」不同,它們都是詞,而不是詞尾

古漢語中的人稱代詞是哪些

7樓:人生如夕陽

1、第一人稱代詞:「吾」、「我」、「予」、「餘」、「朕」。

2、第二人稱代詞:「女(汝)」、「爾」、「若」、「而」、「乃」。

3、第三人稱代詞:「其」、「厥」、「之」。

「之」和「其」都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稱代詞:

一是「之」和「其」除稱代以外,還可以稱人或物。

二是「之」和「其」除了可以稱代第三方以外,有時候也可以用來稱代說話人自己或聽話的一方。

區區、在下、不才、小生、我、

1、人稱代詞

(1)一人稱代詞:「吾、我、予、餘」等。

(2)第二人稱代詞:「汝、女、爾、若、而、乃」等。

(3)三人稱代詞:「之、其」。

(4)古漢語人稱代詞的一些特點:

1) 形式多,用法複雜。

2) 沒有單複數的區別。有時也在人稱代詞後面加「屬、儕、曹、輩、等」一類名詞以表示多數。

汝,餘,吾,我,爾,卿等

爾,女(汝),朕,哀家

你: 女、汝、若、而、爾爾、乃子、卿、君、尊駕、閣下、公、足下/汝,爾,女,子,卿,君,尊駕,閣下,公,足下

第一人稱-我:我、吾、餘、予、朕、某

第二人稱-你: 女、汝、若、而、爾爾、乃

第三人稱- 他/她:其、之、他、伊、渠(古代漢語的人稱代詞體系還不完備,嚴格說來,先秦漢語中還沒有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第三人稱代詞的職務是由指示代詞「其」和「之」來承擔的。)

在上古漢語裡,人稱代詞單數和複數是同形的。有時,第一人稱代詞和第二人稱代詞後面可以加「儕」、「屬」、「曹」、「輩」、「等」來表示複數。這些詞與現代漢語的「們」不同,它們都是詞,而不是詞尾

古漢語中的人稱代詞是哪些

8樓:正能量女戰神

(1)第一人稱:「吾」「我」「予」(餘)等。

例如: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孟子·梁惠王上)(2)第二人稱:「女」(汝)「爾」「若」「而」「乃」等。

例如: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論語·雍也)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去到你的家。指出嫁。)誨女知之乎?(論語·為政)

(3)第三人稱:「其」和「之」等。「其」字等於現代漢語「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等於現代漢語的「他」「她」「它」。

例如: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孟子·公孫丑上)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論語·公冶長)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紓其民。(左傳成公三年)人稱代詞,指示代詞,者字,所字代詞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即人稱代詞、指示代詞和疑問代詞。

9樓:白粥

1、第一人稱代詞:「吾」、「我」、「予」、「餘」、「朕」.

2、第二人稱代詞:「女(汝)」、「爾」、「若」、「而」、「乃」.

3、第三人稱代詞:「其」、「厥」、「之」.

「之」和「其」都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稱代詞:

一是「之」和「其」除稱代以外,還可以稱人或物.

二是「之」和「其」除了可以稱代第三方以外,有時候也可以用來稱代說話人自己或聽話的一方.

區區、在下、不才、小生、我、

1、人稱代詞

(1)一人稱代詞:「吾、我、予、餘」等.

(2)第二人稱代詞:「汝、女、爾、若、而、乃」等.

(3)三人稱代詞:「之、其」.

(4)古漢語人稱代詞的一些特點:

1) 形式多,用法複雜.

2) 沒有單複數的區別.有時也在人稱代詞後面加「屬、儕、曹、輩、等」一類名詞以表示多數.

汝,餘,吾,我,爾,卿等

爾,女(汝),朕,哀家

你:女、汝、若、而、爾爾、乃子、卿、君、尊駕、閣下、公、足下/汝,爾,女,子,卿,君,尊駕,閣下,公,足下

第一人稱-我:我、吾、餘、予、朕、某

第二人稱-你:女、汝、若、而、爾爾、乃

第三人稱- 他/她:其、之、他、伊、渠(古代漢語的人稱代詞體系還不完備,嚴格說來,先秦漢語中還沒有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

古漢語中的人稱代詞是哪些

10樓:周公後

多得很,上網就可以查到。不過,還是簡單回答一下吧:

第一人稱:我、吾、餘、予,朕(還有謙稱如寡人、孤、不才、不佞等);

第二人稱:汝(女)、"爾"、"若"、"而"、"乃"等;

第三人稱:之、其、厥等。

古代漢語中的代詞有幾類

11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代詞都分為三類,即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但是古今代詞仍有很大差別,主要表現在指示代詞的系統性方面。另外,古代漢語還有無定代詞和輔助性代詞,這是現代漢語所沒有的。

在古文中你,我,他的人稱代詞是什麼呢?

12樓:

1、古文中「我」的代稱:第一人稱,又叫自稱。常用「吾」「我」「餘」「予」等,還有帝王專稱「朕」、「孤」「寡人」等字。通常都可譯為「我」「我的」「我們」「我們的」。

2、古文中「你」的代稱:第二人稱,又叫對稱。常用「爾」「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譯為「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3、古文中「他」的代稱:第三人稱,又叫他稱。常用「彼」「其」「之」等字,它們既可以用來指人,又可以用來代事,其用法更為靈活,通常譯為「他」「她」「他的」「他們」「他們的」等。

13樓:匿名使用者

1、第一人稱代詞:

「吾、我、予、餘、卬、臺、朕」。

「吾、我、予、餘」是常用的。「卬」在《詩經》中用的較多,「臺」則在《尚書》中常見。先秦之前普通人也可用「朕」。

我可以作主語、定語、賓語;吾只作主語、定語以及前置賓語。餘和予古音相同,是一對古今字,多做主語。朕多做定語。

2、第二人稱代詞:

女(汝)、爾、若、而、乃等。

女(汝)、爾、若可以作主語、賓語和定語;而、乃一般只作定語。

3、第三人稱:

上古漢語中沒有第三人稱代詞,常用的有之、其等。

其一般只作定語,之一般只作賓語。

第三人稱作主語的表達:1、重複前面出現的名詞。2、省略主語4、人稱複數表示法

第一,用單數人稱表示人稱複數。

第二,在人稱代詞後加儕、屬、曹、輩等字表示人稱複數。

5、謙稱與尊稱

謙稱與尊稱都不是代詞,都是名詞,但在句中所起的作用與代詞是相同的。謙稱有「寡人、臣、妾、僕、愚」等。尊稱有「子、君、先生、足下、大王」等。

另外,古人自稱名是謙稱,稱他人的字是尊稱。

古漢語裡對年齡的說法有哪些,古漢語中對各個年齡的稱呼?

古人創制了各式各樣的年齡稱謂,很多今天還在繼續使用。對它進行深入的研究,將有助專於我們更好 屬地學習古文並加以承傳。0歲 孩提 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襁褓 未滿週歲的嬰兒。2歲 孩提 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也有寫作 孩提包 或 提孩 的,韓愈詩中就有 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句。孩提 指...

璉字在古漢語中的意思有哪些,「而」字在古漢語中都有什麼意思?

一 作名詞 釋義 宗廟中盛黍稷的器皿。例句 曰 何器也?曰 瑚璉也。白話內譯文 說 這是 容什麼器具,回答道 這是宗廟裡盛黍稷的祭器。出處 春秋 孔子 論語 公冶長 二 作動詞 釋義 通 連 連線。例句 又巨集璉以豐敞。白話譯文 又和寬大的地方連線起來,頓時變得寬敞。出處 三國時期 何晏 景福殿賦 ...

是在古漢語中的意思是什麼中國在古漢語是什麼意思

哇,居然有人問這個問題?是 在古漢語中的意思是 正確的行為 包括身 口 意 找一本帶篆字的 康熙字典 或 說文解字 來看看,是 字的意思是站在日下,或臉正對著日光的意思。你看 是 字為上下結構,上面為 日 代表太陽 光明 引伸意為正確的路 光明大路 下面那個字為篆體的 正 字。就是說,你正正地站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