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滅鄭國後遷新鄭(今河南新鄭)。
韓國先祖為晉公族。曲沃桓叔生子萬,封於韓原,立韓氏。後晉國稱霸,韓氏中衰。
至韓厥,為晉悼公正卿,晉悼公復霸,韓厥之力頗多。後韓起執政晉國27年,韓氏顯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韓虔與趙、魏同為諸侯,建立韓國。
韓虔位列諸侯,不及魏氏強盛。「三晉」同盟之時,韓國隨之瓜分中原,獲利頗多,國勢達到鼎盛。但由於韓國四面受敵,且國人不尚武,屢為列強所攻打。
在殘酷的戰果烽煙中,韓國不得不先後依靠於魏、齊、楚、趙、秦等大國,至前230年,秦王政首滅韓國。
擴充套件資料
晉國韓氏的第一位為韓萬,本為晉君之後,姬姓,生卒年不詳,生活在公元前679年前後。韓萬是曲沃桓叔的庶子,曲沃武公奪得晉君之位後,將韓原(今陝西韓城)封給韓萬作為采邑。
因而以韓為氏。韓萬生韓賕伯,韓賕伯生韓簡,韓簡生韓輿,韓輿生韓厥,韓厥生韓起,韓起生韓須,韓鬚生韓不信,韓不信生韓庚。以上為春秋時歷代韓氏家主。
戰國時期的開始年代,公元前475年的韓氏家主為誰,由於史書記載的缺失,已不可考。公元前514年,韓宣子(韓起)去世,之後至公元前455年之前,韓氏家主有:韓貞子(韓須)、韓簡子(韓不信)、韓莊子(韓庚)。
韓須在公元前541年之時已為成熟的政治家,公元前514年繼其父為韓氏家主,在位時間當不長。韓莊子在位時間已不可考,以韓莊子之子韓康子為戰國時期韓氏第一位家主。
2樓:汽車資訊推送
春秋戰國時期的韓國在如今的河南省北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帶。韓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諸侯國之一,是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韓國建立,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縣)。
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新鄭(今河南鄭州)。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韓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諸侯國之一,是戰國七雄之一,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為姬姓韓氏,是晉國大夫韓武子(晉武公叔父)的後代。韓國雖然和秦國、楚國、魏國、趙國、燕國、齊國並稱為戰國七雄,不過,在綜合實力上,韓國卻處在戰國七雄的末尾。
當然,在戰國這一歷史階段,韓國也並非沒有強盛過,比如消滅了春秋時期非常有存在感的鄭國,並遷都新鄭。就遷都來說,韓國在戰國時期可謂多次遷都。那麼,問題來了,在戰國時期,韓國的都城有哪些城市,有你的家鄉嗎?
一、平陽
首先,韓國的先人春秋時為晉國大夫,受封於韓原(今陝西韓城)。春秋末年,韓貞子遷於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進入到戰國時期,平陽成為韓國的第一個都城。
平陽對應的是今天的山西省臨汾市一帶。按照介紹,臨汾市東倚太嶽,與長治、晉城為鄰;西臨黃河,與陝西延安、渭南隔河相望;北起韓信嶺,與晉中、呂梁毗連;南與運城市接壤,因地處汾水之濱而得名。對於韓國來說,定都平陽應該出於靠近晉國核心區域的考慮,也即有助於和魏國、趙國爭奪晉國留下來的資源。
二、宜陽
其次,公元前424年前後,韓國從平陽遷都到宜陽(今河南省宜陽縣一帶),就現在的宜陽縣一帶來說,東依千年帝都洛陽市區,南臨嵩縣,西望洛寧,北接新安,東南與伊川為鄰,西北與義馬市澠池接壤。由此,相對於之前的都城平陽,宜陽處在中原地區,有利於韓國在中原地區的爭霸。根據考古資料和文獻記載,宜陽故城略呈長方形,總面積約3.
1平方公里,由宮城和郭城兩部分組成。不過,韓國在宜陽地區的定都時間並不長,只有十多年。
三、陽翟
再者,公元前408年前後,韓國從宜陽遷都到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一帶)。陽翟為《史記》記載中夏啟的都城,夏啟曾經在此會盟諸侯進行鈞臺之享。史記註解》:
徐廣曰:「夏居河南,初在陽城,後居陽翟。」就陽翟對應的禹州市,位於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緣的中心城市,地處伏牛山餘脈與豫東平原的過渡地帶,潁河自西至東橫貫全境。
對於韓國來說,遷都陽翟,一方面是該地區本來就比較繁華,曾經是夏朝的都城,另一方面則是靠近鄭國,對於當時的韓國,已經在著手消滅鄭國了。
3樓:蔥頭32稸
韓國,春秋時晉國六大夫,戰國七雄之一,姬姓。春秋時,晉昭侯封其叔叔成師於曲沃,成師的兒子莊伯又封弟弟姬萬於韓原(今山西省稷山縣),韓萬以封地為姓,稱韓武子。公元前589年,韓武子之孫韓獻子佐晉景公打敗齊國,被封為大夫,為晉國六大夫之首。
公元前453年,晉國被韓、魏、趙三家大夫瓜分。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認韓景侯為諸侯。韓國建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成為戰國時期的強國之一。
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掉鄭國,遷都新鄭(今河南)。韓國強盛時的疆域有今山西東南部和河南省中部,所處位置東有魏,南有楚,西有秦,北有趙,強國環伺,勢力一直不能發展。公元前355年,韓昭侯用申不害為相,實行政治改革,國勢有所發展。
戰國中後期,秦國向東擴張,對韓的威脅日益嚴重。公元前335年至公元前301年之間,秦先後攻取了韓國的宜陽、鄢、石章、武遂、穰等地。但韓也不示弱,公元前296年,韓與齊、魏聯軍攻入秦地函谷關(今河南省靈寶縣),迫秦歸還了河外及武遂等地,但不久諸地又被侵佔。
以後,秦國日益強大,不斷攻韓,韓軍屢敗。公元前230年,秦派內使滕攻韓,擄韓王安,在韓地設立穎川郡,韓國亡。
4樓:風遇山止
春秋時期的韓國,並不在河南新鄭,而在今天的陝西韓城。相對前者而言,後者知名度確實不大,到如今也只是陝西省的一個縣級市。就地理位置而言,位於陝西東部、黃河西岸,關中盆地東北隅。
5樓:歷史情報官
歷史上「戰國時期」的七個國家,是現今的哪些城市?漲見識了!
6樓:ttt聽海
戰國時期的韓國原來定都平陽(就是現在山西的臨汾),後來遷都到宜陽(現在河南宜陽),疆域約為河南中部和山西東南部。
7樓:可愛越
韓國在全盛時期主要位於現在的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那時候中國的版圖並不大,韓國第1次的都城位於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後來在滅掉鄭國後遷都新鄭。
8樓:inn金牛
山西省南部、河南省北部。 韓國作為三晉之一,是戰國七雄中最小的一個國家,也是第一個被秦國所滅的國家。
9樓:南野躺誰
主要在今天的河南那一塊
10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的韓國在現在的河南一帶
古代韓國是現在**
11樓:樂曉文化
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
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陽翟(今河南省 許昌市 禹州),滅鄭國後遷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
《史記》記載秦吞併韓國時韓的疆域範圍:「九年,秦虜王安(韓最後一個王),盡入其地,為穎州郡。」以上資料說明,韓的領土範圍大致應是黃河以南,故不包括河北,在穎水之濱,故在河南界內,鄭州、洛陽之間,西北與山西接壤,南不過淮河一線(當時是楚地)。
12樓:韓苗苗
春秋戰國時期的韓國在如今的河南省北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帶。
韓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諸侯國之一,是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韓國建立,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縣)。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新鄭(今河南鄭州)。
擴充套件資料
韓國是周朝的諸侯國之一,戰國七雄之一,史學家將韓、魏、趙、秦、楚、燕與齊合稱戰國七雄。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滅鄭國後遷新鄭(今河南新鄭)。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正式位列於諸侯,韓國建立。開國君主是晉國大夫韓武子的後代,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縣)。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遷都新鄭。
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起源於三家分晉:春秋末年,晉國大夫趙襄子、魏獻子和韓宣子於公元前433年先行暗殺智伯,然後再將晉的領地瓜分,成為三個諸侯國。後世歷史學家將韓、魏、趙三國與秦、楚、燕、齊合稱戰國七雄。
初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滅鄭國後遷新鄭(今河南省鄭州)。
13樓:鎮航乘學真
戰國時期的韓國在現在的河南一帶,《史記》上有這樣的記載:「韓之先與周同姓,姓姬氏。其後苗裔事晉,得封於韓原,曰韓武子。
」也就是說,韓國祖先最初是被封於「韓原」這個地方的。致韓厥之時,列為晉國六卿之一,即「晉作六卿,而韓厥在一卿之位,號為獻子」。獻子之子宣子徙居州。
宣子子貞子徙居平陽。至於「鄭」這個地方,最初不是韓的領土,而是另外一個諸侯國——鄭國。《史記》記載「哀侯元年,與趙、魏分晉國。
二年,滅鄭,因徙都鄭。」我們知道,春秋與戰國分野的標誌就是韓、魏、趙的三家分晉。所以,說戰國時期的韓國都城應該是鄭。
《史記》記載秦吞併韓國時韓的疆域範圍:「九年,秦虜王安(韓最後一個王),盡入其地,為穎州郡。」以上資料說明,韓的領土範圍大致應是黃河以南,故不包括河北,在穎水之濱,故在河南界內,鄭州、洛陽之間,西北與山西接壤,南不過淮河一線(當時是楚地)。
14樓:一馬平川
古代韓國就是就是現在的啊,韓國和朝鮮稱之為高麗。
15樓:海園大少
如果是指「戰國七雄」之中的韓國的話,那它大概的地理位置就在現在河南中部、西南這一帶,秦趙長平之戰前,國土在北面還包含上黨(山西長治)、野王等地區(河南沁陽)。
以韓國而言,國土東西較短,南北狹長,在西南方(約今天的河南平頂山和南陽一帶)與秦國接壤,正南方在吞併鄭國後與楚國相連,東邊與宋、衛等過相接,北線比較長的國境線都與魏國相連。
它的都城開始時在陽翟(河南禹縣),滅鄭後遷至新鄭(今河南鄭州周邊)。
因為七雄相互之間的兼併戰爭一直在進行,所以國土也一直在變化。
16樓:抱爐知寒
中國古代史中,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的韓國,中原地區晉三分為韓、趙、魏三家。約公元前11世紀武王滅商後的西周時期,周朝實行分封制,大封諸侯。周成王時,周公旦攝政,平息了商紂王子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亂。
周成王再次分封,封其弟於韓,國在燕國之西,即今山西河津縣東北。這就是中原的韓國,也就是後來有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的故國。韓國的先人春秋時為晉國大夫,受封於韓原(今山西河津縣東北)。
春秋末年,韓貞子遷於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
17樓:睡不醒的陳小圈
是現在的河南鄭州新鄭市,新鄭是鄭韓古都
古代戰國時期韓國的地理位置在哪?
18樓:季末7花未落
韓國地理環境:
其疆域有今山西省的東南部和河南省中部。全境把周包住,西和秦、魏交界,南和楚相接,東南和鄭交界,東和宋相交。
由於地處中原,韓國被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包圍, 所以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國土也是七國之中最小的一個,使韓國成為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諸侯國,於前230年覆亡。
戰國時期是哪六國又是現今的哪1些省
疆域大致在今山東省偏北的大部及河北省西南部。楚國疆域大致在浙江 四川,山東 福建 江蘇等的部分割槽域。燕國疆域範圍大致為今天的北京 天津全部,河北 遼寧 山西 內蒙古 朝鮮的一部分。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趙國的疆土主要有當今河北省南部 山西省中部和陝西省東北隅。魏國疆域為今山西省西南...
戰國時期使用半兩的是哪個國家,戰國時期,其中使用半兩的是
半兩錢形制為圓形方孔,重12銖 中國古代規定1兩為24銖 有錢文曰 半兩 回半兩 二字分列方好 答 即方孔 左右,通常是右 半 左 兩 戰國末期,秦惠文王二年 前336 初行錢 即指秦國開始由王室鑄造貨幣的流行,標明秦國王室專鑄貨幣制度的確立。統一中國後,廢除戰國時期流通的刀 布 郢爰和貝幣等大小 ...
戰國時期陵川縣是哪個國,戰國時期的信陵君屬於哪個國家?
戰國時期陵川縣是趙國的領土。陵川縣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南端最高地帶,隸屬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人民 駐崇文鎮。西周初期,陵川地區屬於晉國的封邑。後為北狄所據,至春秋中期復為晉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403年 韓 趙 魏被正式冊命諸侯,三分晉地,陵川地區當時隸屬於韓。周赧王五十三年 前262年 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