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劉拉帕託尼
同時被害的維新人士還有林旭、楊深秀、劉光第、楊銳、康廣仁。六人並稱「戊戌六君子」。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2樓:匿名使用者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3樓:網事漂泊
望門投止思張儉,
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崑崙!
該詩是譚嗣同就義前題在獄中壁上的絕命詩。2023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佈「明定國是」詔書,宣佈變法。2023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發動政變,囚禁光緒皇帝並開始大肆搜捕和**維新派人物。
譚嗣同當時拒絕了別人請他逃走的勸告(康有為經上海逃往香港,梁啟超經天津逃往日本),決心一死,願以身殉法來喚醒和警策國人。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請自嗣同始。」詩的前兩句,表達的恰恰是:一些人「望門投止」地匆忙避難出走,使人想起高風亮節的張儉;一些人「忍死須臾」地自願留下,並不畏一死,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樣高風亮節的杜根那樣,出來堅貞不屈地效命於朝廷的興亡大業。
詩的後兩句,則意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揚;仰笑蒼天,凜然刑場!而留下的,將是那如莽莽崑崙一樣的浩然肝膽之氣!
「去留」的「去」字,這裡是指一種行為趨向,意為「去留下」,「去留得」,沒有很實在的意義。譚嗣同是湖南瀏陽人。據我所知,南方方言和現在的普通話一樣,下面這種用法是常有的:
用「去」去輔助另一個動詞構成一個動詞片語或動詞短語,而這個動詞片語或動詞短語的含義大致就是後一個動詞的含義,如「去想一下」,「去死吧」,「明天去做什麼」等等。這裡的「去」字,並不表示空間上的去這裡去那裡,而是表示時間上的行為、事態之趨勢和傾向。也就是說,「去」可表空間意義上的位移,也可表時間意義上的發生。
從整首詩的意思來看,「去留肝膽兩崑崙」中的「去」,應是時間意義上的「去」,而不是空間意義上的「去」。很多人的理解,包括趙金九先生,恰恰是把它當作空間意義上「去」。而我們所流行的各種解釋,都是這樣思維定勢。
我想,那時的官話或北方話也應有這種用法吧?「去」字的這種重要語義,《現代漢語詞典》、《辭海》都有記載。
當然,「去留肝膽兩崑崙」這樣寫,是詩句表達的需要——包括平仄,全部的含義在於指代自己如莽莽崑崙一樣的浩然肝膽之氣。實際上,直接從字面上去解,去留下如崑崙一樣的「肝」(一崑崙)和如崑崙一樣的「膽」(一崑崙),這不也一樣表達了詩人的視死如歸、浩氣凜然和慷慨悲壯嗎?正是那種強烈的崇高感和悲壯感,激勵著詩人不畏一死、凜然刑場。
而這句所表達的,正是那種震憾人心靈的、自赴一死的強烈崇高感和強烈悲壯感。
2023年9月28日,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康廣仁、楊深秀等六人慘害於北京菜市口。譚嗣同臨刑前高呼:「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而這,是一首絕命詩,是一首表達作者全部所有的絕命詩,是一首在獄中為自己寫就的祭死之詩!詩的後兩句所寫,都是指詩人自己,而不是指他人。
「崑崙」當然不是指人,「崑崙」也沒有自比自賦、自狂自傲之義。而「去留」,我認為不是有些人說的,是指一去一留或一生一死。試想想,「我自橫刀,肝膽崑崙」,這所表達的是何等的慷慨和悲壯!
而這,不恰是詩人那時的真實心理寫照嗎?
譚嗣同臨死前的那句話原話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當康梁復逃亡時他曾表示制:「不有行
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並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在菜市口被砍頭時,高呼,死何所懼!
5樓:匿名使用者
譚嗣同在瀏陽會館**。在獄中,意態從容,鎮定自若,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回:「望門答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9月28日,他與其他5位志士英勇就義於北京宣武門外菜市口。當他們被殺時,刑場上**者上萬人。他神色不變,臨終時還大聲說:
「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譚嗣同的事蹟概括
6樓:北島無夢丷
2023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加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於2023年(光緒二十四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英勇就義,年僅33歲。同時被害的維新人士還有林旭、楊深秀、劉光第、楊銳、康廣仁,六人並稱「戊戌六君子」。
2023年(光緒二十五年),他的遺骸運回原籍,葬在湖南瀏陽城外石山下。
7樓:匿名使用者
眾所周知,梁啟超和譚嗣同是戊戌變法
中的兩位先驅。其中,樑是變法的主要發起者和領導人,並在變法失敗後堅持和自己的維新式君主立憲制觀點;譚則是變法的主要思想者和組織者,在變法失敗後作為六君子之首英勇就義,召起了人們愛國的熱潮,點燃了日後革命的火種。無需置疑,他們都為變法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是,他們兩個人,結局卻是截然不同的。
在西太后決定兵變之前,康、樑、譚等變法領導人都已從光緒的衣帶密詔和民眾的流言中得知了事洩。光緒密勸「三日之內出逃」。康、樑風行雷厲,迅速逃往日本,準備往後死灰復燃。
譚嗣同在他們走時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留者,無以酬聖主。」於是作為「留者」,他毅然留了下來。
他堅決地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譚嗣同就這樣地去了,而梁啟超卻繼續主持變法。當我們現在看到那時的風雲,該怎樣評價譚和樑的行徑呢?譚的話是否有矛盾呢?
和譚來比,我們也許可以說樑貪生怕死;和樑來比,我們也許可以說譚木訥不化。但是,從整個歷史來看,變法需要譚嗣同這樣捨己為公,用自己的鮮血來換取民心的;也需要有梁啟超這樣的人,以儲存實力,東山再起的。如果沒有譚嗣同,變法行動必將像他所說的那樣因為無流血者,國之所以不昌也。
變法失敗時,就是需要這樣一位有號召力的人的死,來喚起人們對變法需求和信任。沒有譚,那麼梁啟超就是上天入地,也無力阻止變法的早早草草地收場。要進步就是需要有所犧牲,這是歷史的必然性。
但是,譚的另一句話說得更有道理: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梁啟超就是此「行者」。
要使變法再次成功,就必須要儲存實力。因此,梁啟超無可厚非地作為「保留品種」留了下來。雖說樑最後還是沒有力挽狂瀾,再次發動變法,但是,譚嗣同的眼光是相當有遠見的。
全像他那樣就義了,當然不可能「圖將來」。但是,他選擇了自己留了下來以酬民心,梁啟超去繼續他們的事業。這,都顯出了他捨己為公的精神。
在知道了樑和譚的事蹟後,我們的同學不是笑譚「愚魯」就是罵樑「怕死」,但是,巨集觀上來看,變法有譚嗣同,又不能缺梁啟超。歷史也就是這樣,既要歌功「捨己為公」的壯烈,又要發揚「東山再起」的魄力。但是,兩者不可兼得而不可缺一,不是嗎?
譚嗣同選擇英勇就義,充分表現了他高尚的民族氣節和變法的決心,這無疑是對頑固派的有力衝擊,而且堅定了仁人志士的變法救亡的決心,但是,譚嗣同把變法失敗歸結為中國曆來沒有為變法流血犧牲者是片面的,但他的死,正表現了中華兒女不怕犧牲的英勇鬥志,他死得其所。
如果譚嗣同和梁啟超等人一起逃跑,也不失為明智之舉。這樣,一來可以為變法儲存有生力量,有望他日東山再起,為中國盡力,又可以減少犧牲。
但是,不管譚嗣同的選擇如何,都已經成為歷史,站在今天的角度,我們仍然視他為英雄,戊戌變法的流血犧牲者。
8樓:吳都古肆
我來回答,忠者:岳飛、宋江、趙雲、諸葛亮、周公旦
義者:孟子、關羽、譚嗣同 13958希望對你有幫助!
9樓:南窗雪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別署東海褰冥氏,湖南瀏陽人。其父為湖北巡撫譚繼洵,5歲讀書,15歲學詩,20歲學文。鑽研儒家典籍,廣泛涉獵文史百科,對中國舊學有較深造詣。
同時其又致力自然科學之**,鄙視科舉,喜好今文經學。後往來於直隸、甘肅、新疆、陝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蘇數省,察視風土,結交名士,有「風景不殊,山河頓異;城郭猶是,人民復非」的感慨。2023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譚嗣同異常不滿,即努力提倡新學,呼號變法,並在家鄉組織算學社,集同志講求鑽研,同時在南臺書院設立史學、掌故、輿地等新式課程,開湖南全省維新風氣之先。
2023年2月入京,結交梁啟超、翁同和等人。旋奉父命,入貲為江蘇候補知府,供職南京。曾遊歷天津、湖南,後與林旭、楊銳等人蔘與新政,時號「軍機四卿」。
當宮中後黨密謀政變,光緒帝傳密詔康有為等設法相救時,即「拔刀以救上自任」。9月18日夜,譚嗣同前往法華寺爭取袁世凱支援,殺榮祿、囚慈禧,不料袁世凱向榮祿告密。變法失敗後,於2023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英勇就義,臨刑前高呼:
"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同時被害的維新人士還有林旭、楊深秀、劉光第、楊銳、康廣仁,六人並稱"戊戌六君子"。
10樓:匿名使用者
我知道了(҂⌣̀_⌣́)譚嗣同去作業幫
關於戊戌變法,有關戊戌變法的歷史故事
因為並未出動清王朝根本利益 但因既得利益的抵制 難以推行下去 新政只進行了一百多天 9月 慈禧太后發動政變 實行訓政 把絕大多數新政招令廢除了 譚嗣同等人慘遭殺害 封建王朝的腐敗及皇帝的無能 有關戊戌變法的歷史故事 10 戊戌變法指1898年 農曆戊戌年 以康有為為首的改良主義者通過光緒皇帝所進行的...
戊戌變法的意義,戊戌變法的意義是什麼?
歷史意義 1 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符合中國歷史發展趨勢,具有進步意義.2 愛國救亡運動,激發了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3 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這是課本上的答案,我個人覺得,戊戌變法的失敗證明了封建統治的不可靠,必須要革命而不是改革 戊戌變法的...
戊戌變法意義,戊戌變法的意義是什麼?
戊戌變法 是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符合中國歷史發展趨勢,具有進步意義。戊戌變法激發了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戊戌變法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激起了新一輪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的熱潮。戊戌變法失敗後,更多的年輕人出國留學,更多的西方學說被譯介到中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