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密宗的各位師兄來,請教各位師兄,藏傳佛教和大乘佛教有什麼區別

2021-06-16 12:16:32 字數 5007 閱讀 7056

1樓:東方不敗

藏傳佛教有個傳統,就是先齋戒沐浴、穿淨衣、修完清淨法無數壇,將自己心目中合緣的佛菩薩天王力士像集合一起,然後用布幪眼,再來持鮮花一束,閉眼念禱,誠心懇求上師諸佛高真引導,最後將鮮花向空中一拋,此鮮花落地時,距離那一尊最近,就是以那一尊為本尊。

另外,藏傳佛教有吉祥草祈夢法。你可請你上師加持一些吉祥草,把一根吉祥草放枕頭下,一根置於床被之下,然後取其夢相,將夢相告訴上師,然後求問上師關於夢相與選擇何本尊。

敝人的上師認為:「每一位行者,其實可以自己選擇本尊來修法,也是依『特性』、『心性』、『誓願』、『投緣』來選擇本尊。我們不要用『拋花』或『抽籤』來決定,因為自已選擇本尊,自己確認本尊,如此的意義,更是深重。」

2樓:匿名使用者

1. 看大成佛經,以儘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淨土諸經》等。

2. 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 !

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唸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唸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唸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唸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

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淨土宗唸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回光一瞥,了了常知,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

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那摩(南無)阿(音:a) 彌陀佛

那摩(南無)觀世音菩薩

那摩(南無)地藏王菩薩

3樓:匿名使用者

無論修持何法 基礎甚為重要 三主要道瞭解嗎?

請教各位師兄,藏傳佛教和大乘佛教有什麼區別

4樓:aaa**王

佛教發展的四個時期

一、原始佛教

二、部派佛教(早期小乘佛教)(現代南傳國家代表如,緬甸,泰國,斯里蘭卡)

三、大乘佛教(中期北傳佛教,如中國,朝鮮,日本)

四、藏傳佛教(金剛乘,後期的佛教密宗)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的區別:顯密二宗最大不同點,在修持上之傳承與儀軌。顯宗理論固然有師承傳授,而修持法門不一定要嚴格之師承、儀軌;如瑜伽之五重唯識觀,天台之大小止觀,即無師承亦可自習。

反之,密宗之儀禮繁複,世界諸宗教中無出其右者,自初皈灌頂至金剛上師有一定之程式,不可躐等,與顯教之簡易方便迥異其趣。就教義而言,顯教為應身佛說法,密宗則以法身佛說法。依顯教修行者,認為須經三大阿僧祇劫,修六度萬行始得證佛果;依密宗者,則認為僅修三密之妙行,現生即可成佛。

又有六大緣起之說,六大即地、水、火、風、空、識,此六大乃一切諸法之本體,能造一切佛,乃至一切眾生之根身器界,即自性等四種法身,眾生國土等三種世間,皆為六大所生。

依此六大緣起,故立生佛平等之義,大、

三、法、羯等四種曼荼羅亦由六大緣起現法身德相。眾生若依三密妙行修持,契證性德時,即以父母所生身立證大覺位。所謂‘三密加持妙行’,即手結印契,口誦諸佛真言,心住三摩地。

如說修行時,行者之身口意能與諸佛之身口意相應,則可速得成佛。諸佛之身口意,即大、

三、法、羯等四種曼荼羅:大曼荼羅即諸佛之身密,三摩耶曼荼羅即意密,法曼荼羅即語密,羯磨曼荼羅即其餘三曼荼羅之業用。要之,四種曼荼羅具有諸佛之三密而不闕。

又此四種曼荼羅賅攝一切曼荼羅,依大日經建立之曼荼羅稱為胎藏界曼荼羅,依金剛頂經建立之曼荼羅稱為金剛界曼荼羅;前者表示本覺之理,故又稱因曼荼羅;後者表示始覺之智,故又稱果曼荼羅。

又對依餘經所立之別尊曼荼羅而言,此金胎二部稱為總德曼荼羅。

此外,一切佛菩薩等乃從大日如來法身所流出之別尊,各代表其別德,為一門之本尊,對於此,大日如來即是總德普門之本尊;一門之諸尊中,阿■、寶生等四佛表大圓鏡等四智;四佛又各有四菩薩,合為十六大菩薩,與四波羅蜜、四攝、八供等,計三十七尊,凡此皆不外從大日法界體性智流出者。行者若常以白淨之信心,自住金剛薩埵三昧,修五相成身等妙行,即現得契證佛智,圓滿佛身,成就利他事業。

5樓:莫文靈雲南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在修行方式、修行目的和佛陀觀等方面有許多不同看法。所謂“乘”,有“乘載”或“道路”之意。大約在公元1世紀左右,印度佛教內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學說和教義教規的派別。

這些佛教派別自稱他們的目的是“普渡眾生”,他們信奉的教義好像一隻巨大無比的船,能運載無數眾生從生死此岸世界到達涅磐解脫的彼岸世界,從而成就佛果。所以這一派自稱是“大乘”,而把原來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貶稱為“小乘”。但是這一稱呼,“小乘”佛教派別本身是不承認的,例如現在緬甸、泰國、伊斯蘭卡等國的佛教,一直稱為“南傳上座部佛教”。

大乘和小乘的區別,表現在許多方面。首先,在對於佛陀釋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個教主、導師,是一個達到徹底覺悟的人。大乘佛教則把釋迦看做是一個威力廣大、法力無邊、全知全能的佛,並且認為除釋迦牟尼佛外,在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有無數的佛。

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張修戒、定、慧“三學”(通過守持戒律,修習禪定而獲得智慧)、“八正道”(八種正確的思維和行動方法)。大乘佛教則除了“三學”、“八正道”外,還偏重於修習包括“六度”、“四攝”在內的“菩薩行”。

菩薩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謂菩薩,即指立下弘大誓願,要救渡一切眾生脫離苦海,從而得到徹底解脫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釋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階段,即在修習“菩薩行”的階段作為自己修行的榜樣,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張可以在家修行,並不強調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樣需要出家修行,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區別之一。

大乘教徒把菩薩的修行發放概括為“六度”、“四攝”。“六度”是指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他們認為這六種方法是能夠脫離生死苦海,達到涅磐彼岸的通道。“四攝”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動中,在與他人相處時需要遵守的原則,具體是指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認為這是菩薩救渡眾生時所應遵守的原則和方法。

為了與小乘相區別,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學說稱之為“菩薩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實踐稱作“菩薩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稱之為“菩薩戒”。

在教義學說上,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之間的重要區別是:小乘佛教一般主張“我空法有”,即否定個人的主觀精神主題,但對客觀世界的否定卻不徹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別則通過“分析”的方法來否定客觀事物,實際上卻承認事物的基本組成因素“極微”的存在,帶有唯物思想傾向。大乘佛教則通通常主張“人法兩空”,既否定人的主觀精神主題,也否定客觀事物的存在,他們認為關於客觀事物“空”的認識並不是通過“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緣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質實體,因而是“空”。

事物現象的存在只不過是一種虛幻的假象而已。“性空幻有”,這是大乘思想,特別是早期大乘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另外在修行目標上,小乘佛教把證得“阿羅漢”果作為修行的最高目標。

而大乘佛教則以“普渡眾生”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為最高的修行目標。

密宗是大乘佛教的一個宗派。早在7世紀松贊干布時期的藏傳佛教,就傳入密部經典。8世紀間印度密教僧人寂護和蓮花生到藏弘法,建有密教的根本道場桑耶寺。

其後又有法稱來藏傳瑜伽金剛界法、大曼荼羅等灌頂;無垢友、施戒等來藏譯出《集密》等許多密宗典籍。密教在**得到了流傳。但公元841年贊普朗達瑪禁佛時受到了嚴厲的打擊。

直至10世紀,藏地阿里地區統治者智光派沙門寶賢等赴印學習“集密”、“時輪”等經續、註釋及儀軌等。並迎請印僧作信愷、作蓮密、佛祥靜、佛護、蓮花密等來藏翻譯顯密經論,而以瑜伽密部尤其是《集密續》為重點。東印度僧人法護及其**等也在藏地譯出許多前所未有的密乘典籍,使密教在藏地又得到弘傳。

11世紀中期,中印度超戒寺僧人阿底峽應請入藏,宣揚顯密觀行教法,使密教得到相應發展。其**續其法燈,弘通無上瑜伽,首開**密教噶當一派。此外,弘傳密教的,還有寧瑪、噶舉、薩迦等派。

15世紀初,宗喀巴及其**賈曹傑、克主傑等創立格魯派。下傳**、班禪兩大系,為現今藏地盛行的一大密宗教派。**密法一般分為四部,即事部、行部、瑜伽部和無上瑜伽部。

但密宗各派幾乎全以無上瑜伽部各種教授為主要修習法門。無上瑜伽部又分為三部。其中父部奉密集金剛、大威德金剛為本尊;母部奉勝樂金剛、喜金剛為本尊;無二部奉時輪金剛為本尊。

各尊均有自己大量的“本續”、“蔬釋”和“儀軌”。藏密的重要法門有大圓滿、大手印、道果、五次第、六加行、拙火定等。

該宗認為世界萬物、佛和眾生皆由地、水、火、風、空、識“六大”所造。前“五大”為“色法”,屬胎藏界(有“理”、“因”、“本覺”三個方面的意義);“識”為“心法”,屬金剛界(有“智”、“果”、“始覺”、“自證”四個方面的意義)。主張色心不二,金胎為一。

兩者賅宇宙萬有,而又皆具眾生心中。佛與眾生體性相同。眾生依法修習“三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三業”清淨,與佛的身、口、意三密相應,即身成佛。

此宗儀軌複雜,所有設壇、供養、誦咒、灌頂等,均有嚴格規定,需經阿闍梨(導師)祕密傳授。

請教下各位師兄關於佛珠的問題,請教下各位師兄一個關於佛珠的問題

注意!念珠除bai了出家多年的比丘du 外,漢地zhi一般是不允許掛在dao脖子上的!還是以手版持為好權至於持珠的方式,還是依照自己的傳承 持珠,多用來記錄唸誦佛號或咒語的數目。在經典中說 若善男子 善女人,有能誦唸諸陀羅尼及佛名者,為欲自利及護他人 若欲願生諸佛淨土者,應當依法受持此珠。這就說明,...

請教各位師兄如何把玩螺鈿,請教各位師兄如何正確如法佩戴楞嚴咒藥師咒咒輪

一老哥跟我說 螺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屬於偏鹼性,遇到汗液的弱酸性,就是產生些微的中和反應,就會在內部形成類似翡翠的水種的感覺,越來越透亮。水種?是啥啊,真的嗎?個人感覺多戴更好,盤的話也沒什麼忌諱,表面應該都是拋光過的,隨意盤就好了 建議去買瓶可樂,然後把螺鈿放進去十多分鐘拿出來以後就變啞光了。看...

請問各位師兄準提咒的發音,想請教各位師兄,準提咒有經典出處嗎

sa duo nan ju zhi nan dan zhi tuo an zhun ti suo po ho 想請教各位師兄,準提咒有經典出處嗎 準提咒出處 準提咒是準提佛母 又稱準提觀音 準提菩薩 的咒語。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準提陀羅尼經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準提陀羅尼法 七俱胝獨部法 等佛經都對此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