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伯牙鍾子期的成語,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裡出的成語是?

2021-08-07 11:14:00 字數 6320 閱讀 7236

1樓:月似當時

高山流水

釋義: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出處:《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絕弦

釋義:講述知音難求的一個故事,伯牙與鍾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範。

詳解:伯牙善於演奏,鍾子期善於欣賞。這就是“知音”一詞的由來。

後鍾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萬分,認為這世上再也不會有知音了,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鍾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

牙生輟(chuò )弦

解釋: 牙:伯牙;輟:中止。伯牙活著的時候不復操琴。表示對亡故的知音朋友的沉痛悼念之情。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昔匠石廢斤於郢人,牙生輟弦於鍾子,推己外求,良不虛也。”

2樓:暗黑魔經

伯牙絕弦

成語眾生相(一一九)

《呂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關於伯牙鼓琴,鍾期知音的故事,史書多有記載,如《列子·湯問》、《說苑·尊賢》等,文字略有不同。《荀子·勸學》和《淮南子·說山訓》還記有“伯牙鼓琴,駟馬仰秣”的事。

俞伯牙,中國古代著名的**家,相傳生於春秋時代。他善於彈琴,荀子認為他高超的琴藝乃“積學而成”。據《樂府解題》:

伯牙學琴於成連先生,三年不成。後隨成連至東海蓬萊山,聞海水澎湃,群鳥悲號之聲,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從此琴藝大進。

琴曲《水仙操》即為伯牙當時所作。古曲《高山流水》相傳也是他的作品。伯牙和鍾子期是一對好朋友。

伯牙喜歡彈琴,而鍾子期有很高的**鑑賞能力,兩人經常在一起研究**,切磋琴藝。伯牙聽說成連先生的琴藝十分高明,便想去拜師學藝;鍾子期全力支援他。於是伯牙背起行囊,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找到成連先生隱居的山中,虛心求教。

三年過去了,伯牙的演奏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還未能得心應手地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達到創作新樂曲的高度境界。有一天,成連先生對他說:“伯牙,我的琴藝你已學得差不多了,我再也無法教你什麼了。

我有一位老師,住在東海。我就帶你去向他請教,幫助你完成學業吧!”於是,師徒兩人駕著一葉扁舟,乘風破浪來到東海蓬萊山。

成連先生讓伯牙上了岸,要他自己去拜老師,便駕舟徑自回去了。島上荒無人煙,伯牙一個人登上了岸,面對著四顧茫茫的浩瀚大海,傾聽澎湃的濤聲,啁啾的鳥語,不由心潮起伏,湧起了創作激情。他架起琴,把滿腔激情傾注到琴絃上,一氣呵成,譜寫了一曲《高山流水》。

就在這時,成連先生又撐船回來,出現在伯牙面前,向他表示祝賀。伯牙恍然大悟,原來這濤聲鳥語就是最好的老師。成連先生聽了伯牙的彈奏,高興地說:

“現在你已經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師了,你回去吧!”伯牙拜別成連先生,回到家鄉,鍾子期前來為他接風。伯牙彈起了《高山流水》。

彈到“高山”章節時,鍾子期聽了,讚歎道:“你彈得太好了!簡直就像巍峨的太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彈到“流水”的樂章時,鍾子期如痴如醉,擊節稱快:“妙極了!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心中流過!

”不久,鍾子期因病不幸去世。伯牙抱著琴來到他的靈前,《高山流水》一曲送別朋友,伯牙悲痛欲絕,再也找不到知音了,於是,便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千載朱弦無此悲,欲彈孤絕鬼神疑。

故人舍我歸黃壤,流水高山深相知。”(王安石《伯牙》詩)

2023年來,以“伯牙教琴、伯牙琴、伯牙弦、牙弦、伯牙曲、流水琴、高山流水、流水高山、高山深水、水深山峨、流水、鍾期聽、鍾期耳、鍾期、子期、賞音、知音”等化典的詩文不可勝數,皆寫琴或琴曲的高妙,以及聽盡其趣;亦比喻高妙的作品或知音、知己、心心相印。“伯牙絕弦”則喻指知己喪亡後,棄絕某種專長愛好,以示悼念,泛指悼亡。而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則成為我禮儀之邦交朋結友的千古楷模。

□吳詠青

3樓:西伯利亞的狼

成語: 高山流水 (拼音:gāo shān liú shuǐ)出處:

《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意思: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例子: 孔聖人尚學琴於師襄,一操便知其為文王。~,得遇知音。(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六回)

4樓:2020丶冠

高山流水,伯牙絕弦,牙生輟弦,知音難尋,心有靈犀

5樓:天鴻汽車服務

知音難覓,伯牙和鍾子期的關係

6樓:沙雕文藝青年

情深意厚 高山流水 心有靈犀

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裡出的成語是?

7樓:匿名使用者

高山流水

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道∶「善哉,子 之心而與吾心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湯問》,傳說俞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音。俞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流水” 鍾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後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8樓:匿名使用者

伯牙絕弦 講述知音難求的一個故事,俞伯牙與鍾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範。俞伯牙善於演奏,鍾子期善於欣賞。這就是“知音”一詞的由來。

後鍾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萬分,認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鍾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終生不再彈琴了。

鍾子期和伯牙兩人之間的感情很好的成語有哪些

9樓:匿名使用者

高山流水、志同道合、氣味相投、意氣相投、莫逆之交

1、高山流水

【解釋】: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出自】:《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示例】:孔聖人尚學琴於師襄,一操便知其為文王。~,得遇知音。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六回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比喻樂曲高妙

【近義詞】知音難覓、流水高山

2、志同道合

【解釋】:道:途徑。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出自】:《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乃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漠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

【示例】:兩人起先雖覺得~,後來子美的熱狂冷了。 ◎聞一多《杜甫》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情投意合、莫逆之交、步調一致、同心合意、氣味相投、義結金蘭、意氣相投、並肩前進、抵足而眠、同舟共濟、惺惺相惜、息息相通、心心相印

【反義詞】道不同,不相為謀、雞同鴨講、不相為謀、各奔前程、分道揚鑣、貌合神離、同床異夢

3、氣味相投

【解釋】:氣味: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出自】:明·馮惟敏《天香引·送陳震南》:“氣味相投,風情迥別,議論通玄。”

【示例】:前者妹子同表妹舜英進京,曾與此女中途相遇,因他學問甚優,兼之~,所以結伴同行。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二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情投意合、志同道合、狼狽為奸、意氣相投、氣味相合、意氣相合

【反義詞】格格不入、針鋒相對

4、意氣相投

【解釋】:意氣:志趣性格;投:合得來。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出自】:元·官大用《范張雞黍》:“咱意氣相投,你知我心憂。”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近義詞】情投意合、志同道合、同聲相應、氣味相投、同氣相求、意氣相許、意氣相傾

【反義詞】背道而馳、臭味相投、一丘之貉

5、莫逆之交

【解釋】:莫逆:沒有牴觸,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誼。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出自】:《莊子·大宗師》:“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示例】:少與崔浩為~。 ◎《北史·眭誇傳》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

【近義詞】志同道合、金蘭之契、道同志合、刎頸之交、莫逆於心、生死之交、良師諍友、良師益友

【反義詞】一面之交、素昧平生、萍水相逢、半面之交、狐朋狗友

10樓:匿名使用者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解釋】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出處】《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結構】聯合式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比喻樂曲高妙

【近義詞】知音難覓

【例句】孔聖人尚學琴於師襄,一操便知其為文王。~,得遇知音。(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六回)

伯牙和鍾子期的感情(成語)伯牙絕弦時的心情(成語)

11樓:雨中半微涼

琴瑟之和、痛不欲生,望採納!

12樓:醉醒清夢

因故事而流傳的成語:

伯牙和鍾子期的感情: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伯牙絕弦時的心情:牙生輟弦——牙:伯牙;輟:中止。伯牙活著的時候不復操琴。表示對亡故的知音朋友的沉痛悼念之情

伯牙絕弦形容子期伯牙的友誼的話,可以用哪個成語

13樓:鞠蓉殷暄美

高山流水

這個成語出自俞伯牙和鍾子期的一個故事——《高山流水覓知音》,所以高山流水也用來形容他們兩個的深厚情誼!

14樓:小丫頭洛慧

伯牙絕來

弦形容子期伯牙的自友誼的

成語:高山流水bai

[釋義] 比喻知du己或知音。也zhi比喻樂曲高妙。

[出處] 戰國·dao鄭·列禦寇《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5樓:劍王牙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copy shuǐ

[釋義] 比喻知己或知音。bai也比喻樂曲高妙。

[語出] 戰國·du

鄭·列御zhi寇《列子·湯問》:dao“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近義] 知音難覓

[用法] 聯合式;作賓語;比喻樂曲高妙

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俞伯牙和鍾子期兩人之間的感情。《伯牙絕弦》

16樓:韓琴

1,情深似海,讀音為qíng shēn sì hǎi,意思是形容人的感情深厚,像大海的深度一樣不可丈量,比喻深厚的感情。可以用來形容手足之情朋友之誼,也可以用來形容男女之情,多以強調感情真摯厚重,不是一般的感情可以比擬,主要強調感情的深度和厚度。

語出明代崔時佩《西廂記》:“春悶好難捱,畢竟情深似海。”白話文意思是對愛人的思念和分離的苦悶不易忍受,畢竟感情至深。

2,情深義重,讀音為qíng shēn yì zhòng,指情感深遠、恩義厚重。出自晉·溫嶠《重與陶侃書》:“情深義重,著於人士之口。”意思是他情意深重,眾人都知道。

3,拳拳盛意,讀音為quán quán shèng yì,拳拳:懇切、忠誠的樣子。發自內心的真誠而深厚的情誼。出自魯迅《書信·致蔣抑卮》:“拳拳盛意,感莫可言。”

4,高山流水,讀音為gāo shān liú shuǐ,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出自戰國·鄭·列禦寇《列子·湯問》,傳說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意思是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擅長傾聽琴聲。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巍峨的泰山,鍾子期聽了讚歎道:“太好了!

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彈琴時,心裡想到寬廣的江河,鍾子期讚歎道:“好啊,宛如一望無際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動!

”無論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會清楚地道出他的心聲。鍾子期去世後,伯牙就此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於是,他堅決地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挑斷了琴絃,終生不再彈琴,以便絕了自己對鍾子期的思念。

5,心腹之交,讀音xīn fù zhī jiāo,漢語成語,指可以推心置腹的知己,或指可靠的朋友。元末明初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回:“我與黃祖心腹之交。”

俞伯牙幾歲遇到鍾子期的

大概五十多歲的時候吧,因為鍾子期是五十多歲時死的,他倆相遇是在鍾子期死的前兩年,而且他倆年齡差距並不大。俞伯牙和鍾子期是怎麼認識的?有一年,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俞伯牙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

關於俞伯牙和鍾子期二人成為知音的傳說我國古詩常有提及

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經寫下了一首短歌,來悼念自己的知音鍾子期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 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千載朱弦無此悲,欲彈孤絕鬼神疑.故人舍我歸黃壤,流水高山深相知.王安石 伯牙 勢利交...

關於俞伯牙鍾子成為知音的傳說等古書均有記載

列子 呂氏春秋 據 呂氏春秋 本味篇 載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少時而志在流水。鍾子期曰 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 鍾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據 列子 載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 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