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我的行雲筆記
據史料記載,上古的夏殷周時代,對「正月」的具體時間安排是不一樣的。夏以今農曆一月為正月,第一個節氣是立春;殷以今農曆十二月為正月,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為小寒;周則同樣以今農曆十二月為正月,但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日卻是從冬至開始,因此冬至這一天,也就是當年的「元旦」。
周以後,計算二十四節氣,都從冬至開始,這樣冬至便成了「歲首」。再者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份曾經是「正月」。這也就是「冬至大如年」一說的來頭。
有學者認為,正是由於歷史上確有一段時間把「冬至」視為「歲首」,把冬至的前一天之夜視為「歲除」。當冬至節隨著歷史的發展而呈式微之態時,原來那些習俗,便漸漸融入了後來盛行的「春節」之中了。
冬至具備「陽氣始至」的特殊特點,意味著「陽氣始生」,萬物開始萌動。因此,在冬至日吃湯圓,又何嘗不是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呢.因此長了一歲,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冬至吃湯圓 禦寒滋補又潤肺,糯米味甘、性溫,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吃了後會周身發熱,起到禦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 b1、維生素b2、煙酸及澱粉等,營養豐富,為溫補強壯食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對食慾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
另外,它還能夠緩解氣虛所導致的盜汗、妊娠後腰腹墜脹、勞動損傷後氣短乏力等症狀。中醫歷來將湯圓視為補虛、調血、健脾、開胃之物。
2樓:大v微微
冬至吃湯圓的來歷的如下: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
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閤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吃湯圓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還有一種解釋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我國各地的風俗民情雖各有差別,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圓時,經常應孩子們的要求捏一些小動物,小貓、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們每到此時都很高興。
吃冬至圓以前,在門窗桌櫃床燈的後面,都要分別粘一個冬至圓,稱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後才能烤食。
3樓:匿名使用者
冬至是一年廿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在農曆十一月間,沒有固定的日子,今年則在十二月廿二日。
遠古帝堯的時候,曾命羲氏、和氏兄弟,推算日月星辰,而定歲時節氣。到了周朝已有冬節,君王要在冬至日舉行祭天的。至漢以後,每年冬至,都有舉行祭天、祀神、拜祖、賀冬等行事。
到了唐宋兩代,祭禮更加隆重,各地都依例舉行盛大的行事,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語。到明、清,冬至那天,各家要做湯圓,祀神祭祖,而後一家團圓,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民間習俗,冬至這天吃了湯圓,就長了一歲了。
以前,在農業社會,冬至前一兩天,家家戶戶便開始準備應節的祭品,並準備做湯圓,先把糯米浸水,用石磨磨成米漿,壓榨水份後,成為「圓仔米妻」在前一夜,各家大小集合起來,把它搓成圓仔,圓仔又分為紅白兩種,紅的叫「金圓」,白的叫「銀圓」。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閤家圍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
便讓其**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
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4樓:橘說娛樂
來歷:遠古帝堯的時候,曾命羲氏、和氏兄弟,推算日月星辰,而定歲時節氣。到了周朝已有冬節,君王要在冬至日舉行祭天的。
至漢以後,每年冬至,都有舉行祭天、祀神、拜祖、賀冬等行事。到了唐宋兩代,祭禮更加隆重,各地都依例舉行盛大的行事,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語。到明、清,冬至那天,各家要做湯圓,祀神祭祖,而後一家團圓,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民間習俗,冬至這天吃了湯圓,就長了一歲了。
冬至吃湯圓的習俗
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許多人家利用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為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冬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大家都已經長了一歲。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
5樓:林凡芯
以前,在農業社會,冬至前一兩天,家家戶戶便開始準備應節的祭品,並準備做湯圓,先把糯米浸水,用石磨磨成米漿,壓榨水份後,成為「圓仔米妻」在前一夜,各家大小集合起來,把它搓成圓仔,圓仔又分為紅白兩種,紅的叫「金圓」,白的叫「銀圓」。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閤家圍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冬至吃湯圓的來歷
6樓:我去有意思好吧
據說有一個極賢惠孝順的媳婦,因為家庭窮困,到了冬節這天,她看到每家每戶都買了山珍海味,熱熱鬧鬧的慶祝著,只有自己家中實在拿不出錢,買好的東西來孝敬婆婆。最後靈機一動,她就將家中米甕中剩下的一些米拿出來,用石磨磨成漿,再將這些米漿中的水份瀝乾,然後把瀝乾的米粉末,用手搓成一粒一粒的湯圓,加些菜當佐料,煮成一碗圓仔湯,端到婆婆面前。
婆婆吃了這個巧媳婦做出來的新口味,心裡又喜又愛,逢人就提起這種美食,對於媳婦的孝心更是稱讚不停。這事一直在當地流傳著。後來一些當媳婦的,也想獲得賢孝的美稱,因此到了冬至這天,大家爭相煮湯圓給公婆吃,於是這習俗就一代一代傳了下來。
7樓:小螞蟻爬爬賽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
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閤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吃湯圓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8樓:匿名使用者
冬至又稱為冬節、亞歲,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有著北方吃餛飩和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
冬至吃湯圓的來歷 :遠古帝堯的時候,曾命羲氏、和氏兄弟,推算日月星辰,而定歲時節氣。到了周朝已有冬節,君王要在冬至日舉行祭天的。
至漢以後,每年冬至,都有舉行祭天、祀神、拜祖、賀冬等行事。到了唐宋兩代,祭禮更加隆重,各地都依例舉行盛大的行事,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語。到明、清,冬至那天,各家要做湯圓,祀神祭祖,而後一家團圓,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民間習俗,冬至這天吃了湯圓,就長了一歲了。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
「十月一,冬至到?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寓意著什麼?
9樓:小王老師**解答
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有的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有的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10樓:靜觀社會之虹靜說說
冬至吃湯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在民間有這樣的民俗,寓意著冬至團。冬至吃湯圓,在南方非常盛行,預示著團團圓圓,冬至吃湯圓又大了一歲。
圓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團圓,圓滿,中國是一個傳統的國家,中國人很注重二十四節氣,冬至是冬天裡面最大的一個節氣,所以中國人喜歡在冬至這一天進行慶祝。南北差異非常大,南方人喜歡在冬至這一天吃湯圓,湯圓預示著團團圓圓,冬至吃湯圓的寓意就是冬至團。我們北方吃的是元宵,南方吃的是湯圓,南北差異就在這裡,我是北方人,我覺得湯圓也非常好吃。
湯圓的材質是糯米,裡面包著一些餡,比如黑芝麻白糖,還有一些水果餡,比如山楂,蘋果,哈密瓜,水蜜桃,獼猴桃等等,吃起來口感非常好,冬至這一天一定要吃兩個湯圓,團團圓圓。
二十四節氣冬至節氣是最大的,南北都在慶祝這個節日,北方人在冬至這一天是吃餃子,因為冬至以後天氣就會越來越冷,不吃餃子就可能把耳朵弄掉,還記得小時候,家裡的老人常說,要吃餃子,預防凍耳朵。而南方人在冬至這一天是要吃湯圓的,吃了湯圓,團團圓圓,而且有這樣的寓意,冬至吃湯圓,又長大了一歲,所以小孩子們都喜歡吃湯圓,都很好奇,長大以後的自己是個什麼樣子的呢?在你的家鄉冬至吃湯圓,還是吃餃子,又或者是吃其他的食物?
我的家鄉在東北,我們是吃餃子,最好的朋友是南方的,他們是吃湯圓,我朋友生活在北方,每年冬至的時候,他都準備兩種主食,一種是餃子,這叫入鄉隨俗,一種是湯圓,這叫思念故鄉。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冬至的時候你吃了家鄉最喜歡吃的那種食物嗎?冬至吃湯圓,預示著團團圓圓,預示著又長大了一歲。
又長大了一歲,我們應該更加懂事,更加成熟,做好人生的規劃。
冬至搓湯圓的作文開頭段,冬至搓湯圓作文500字
年初一早吃湯圓,是我們南方人特有的習俗,這代表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的象徵。我會包餃子,而且包得很好,可是卻沒包過湯圓,但我相信包湯圓肯定和包餃子一樣簡單透頂。冬至那天,媽媽說 街上賣的湯圓都不好吃,不如我們自己包 而且更有過節的氣氛。我一聽,興奮勁兒就來了。因此,我就屁顛屁顛地跑去。把雙手洗得...
作文 冬至至,湯圓圓,冬至搓湯圓的作文開頭段
今天一大早爺爺和抄奶奶就忙著準備搓湯圓的食材,先將糯米進泡水裡數小時,之後再研磨成漿,最後和著麵粉搓揉均勻,這樣一大塊的湯圓面快就完成,最後再分切成一小塊,夾在兩掌間搓圓,這樣小巧的紅白湯圓就大功告成了。爺爺說冬至就像年夜飯一樣,大家圍坐在餐桌前一起吃熱騰騰的湯圓,這種團聚的感覺格外溫馨,再加上這是...
冬至究竟是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各有什麼含義
冬至是吃餃子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 醫聖 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 傷寒雜病論 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 進則救世,退則救民 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