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對美食評價的核心標準是什麼

2021-08-19 21:17:55 字數 5178 閱讀 8606

1樓:匿名使用者

西方是一種理性的、講求科學的飲食觀念。他們強調飲食的營養價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質、脂肪、熱量和維生素的多少,特別講究食物的營養成分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給是否恰到好處,以及這些營養成分是否能為進食者充分吸收,有無其他***,儘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營養,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即便是口味千篇一律,甚至味同嚼蠟,他們也會將它吃下去,西方人吃的是營養。

他們很少或幾乎不把飲食與精神享受聯絡起來。在飲食上反映出一種強烈的實用與功利的目的。西方人認為,飲食僅是生存的手段,用以果腹充飢而已,只不過它採用了一種更科學、規範和合理的方式。

如他們的中小學校都配有營養師,以保證青少年的營養充足和平衡。這種科學化理性化的飲食觀念,是值得中餐借鑑的。但同時這又使西餐在用料上受到極大的侷限。

如西方人不吃動物內臟以及一切他們認為沒有營養價值的東西。同時在烹飪技巧上也顯得機械呆板,牛排就是牛排,雞就是雞,各式蔬菜也決不會混雜串味,也不會變出多少花樣來。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西方人飲食強調科學與營養

2樓:藍靈

色 香 味 和營養吧

西方國家的飲食特點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1.系統的飲食典籍主要包括

烹飪技術類、烹飪文化與藝術類、烹飪科學類、綜合類。

2.獨特的飲食科學

天人相分的生態觀、合理均衡的營養觀、個性突出的美食觀。

3.起伏的飲食歷史

義大利菜是西方飲食文化鼻祖,法國菜是西方飲食文化國王,美國菜是西方飲食文化新貴。

4.精湛的飲食製作技藝

製作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也重視美食與美名、美食與美器、美食與美境的配合。

5.眾多的飲食品種

著名菜點有義大利菜、法國菜、美國菜、德國菜、俄羅斯菜等。著名飲品有葡萄酒、咖啡、紅茶。

6.多彩的飲食民俗

日常食俗,以肉食為主、素食為輔。

節日食俗,宗教色彩濃厚,緬懷上帝,玩樂為主。

人生禮俗,以宗教成禮,祝願健康快樂。

社交禮俗,推崇「女士優先」、尊重婦女。

擴充套件資料:

西方各國飲食特色

1、法國

法國是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廢墟上逐漸建立起來的國家。在此以前它是古羅馬省,稱為外高盧。當時就有一些雅典和羅馬的有名廚師來到這裡,奠定了法國菜的基礎。

到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盛行的燴牛他核、煎嫩牛排及各種少司的製作方法等傳到了法國,使法國菜更加豐富起來。由於歷代法國國王崇尚美食,使得當時的法國名廚輩出,奠定了法式菜在西餐中的重要地位。但法餐卻趨於保守,發展較為緩慢。

2、義大利

義大利地處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優越的地理條件使義大利的受精和食品加工業都很發達,其以麵條,乳酪,色拉米肉腸著稱於世。

公元前2世紀後期,古羅馬宮廷的膳房已形成龐大的隊伍,並有很細的分工。廚師總管的身份與貴族大臣相同,烹調方法日益完善,併發明瞭數十種少目的製作方法。時至今日,義大利菜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3、英國

英國的農業有發達,糧食每年主要靠進口,英國人也不像法國人那樣崇尚美食,因此英式菜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英國人也常自嘲自己不善烹調。

但英式菜的早餐卻很豐盛,受到西方各國的普遍歡迎。另外,英國人喜歡喝茶,習慣在下午3點左右吃茶點,一般是一杯紅茶或咖啡再加一份點心。如遇朋友有傷心事,遞上一杯好茶,是對朋友最好的安慰。

中西方飲食差異的原因

1、中西飲食觀念的差異

歷史上,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有2023年的悠久而厚重的歷史,創造了無數的燦爛文明,在這種文化蘊藏中,使中國的飲食更加博大精深。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遼闊國土的地域差異,四大菜系逐漸形成,四大菜系自成體系,各有特點,但共同點是用料複雜考究,製作方法複雜,口味、菜式多種多樣,令人驚歎。

西方以歐美為代表,其文化同樣源遠流長。到中世紀,歐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間,舊西方的飲食文化已經形成。其主要特點為:

主食以麵粉為主,原料也較為豐富,製作方法較中國簡單,但同時也十分注重口味。

2、中西飲食物件的差異

西方人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餚是「吃味」的。

3、中西欽食方式、餐具及禮儀的不同

在中國,任何一個宴席,不管是什麼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

中國人包括亞洲一些黃種人的國家,使用的是筷子、湯匙,吃飯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則是盤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湯則有專門的湯匙。筷子與刀叉作為東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兩種餐具,筷子和刀叉影響了東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著不同的兩種智慧。

4、中西飲食性質的差異

飲食觀念的不同,使西方飲食傾向於科學、理性,中國飲食傾向於藝術、感性。

4樓:夜宇天

1、眾多的飲食品種

著名菜點有義大利菜、法國菜、美國菜、德國菜、俄羅斯菜等。著名飲品有葡萄酒、咖啡、紅茶。

2、獨特的飲食科學

天人相分的生態觀、合理均衡的營養觀、個性突出的美食觀。

3、起伏的飲食歷史

義大利菜是西方飲食文化鼻祖,法國菜是西方飲食文化國王,美國菜是西方飲食文化新貴。

4、多彩的飲食民俗

日常食俗,以肉食為主、素食為輔。節日食俗,宗教色彩濃厚,緬懷上帝,玩樂為主。人生禮俗,以宗教成禮,祝願健康快樂。社交禮俗,推崇「女士優先」、尊重婦女。

5、精湛的飲食製作技藝

製作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也重視美食與美名、美食與美器、美食與美境的配合。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風味多味

講究美感

食醫結合

西方國家:加工精細

重視調味

6樓:匿名使用者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

這一飲食觀念同西方整個哲學體系是相適應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西方哲學所研究的物件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形上學理互相連貫,便結成形上哲學。

這一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生機,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另一些方面,這種哲學主張大大地起了阻礙作用,如飲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麼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

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瞭。 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儘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

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類比,那麼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在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多體現於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

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

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

7樓:

你好,希望採納,謝謝!

高蛋白高脂高熱

8樓:歐米奇西點培訓

西點在西方人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作為主食的麵包在西方人的一日之中幾乎每餐都需要。正餐中麵包與湯一起食用。早餐麵包塗抹果醬和奶油。下午茶下午四點左右一般有話是蛋糕點心。

外國人對中國美食是怎麼評價的?

9樓:鹿蜀

他們的評價其實跟我們評價外國食物差不太多,褒貶不一情況比較多。多數認為我們吃的東西比較豐富至於口味因人而異吧。有些常年還是隻吃漢堡西餐之類,另一些則完全被同化。

如果是純除去亞洲以外的外國人基本對中國菜的認識都停留在唐人街多是一些他們本國的改良版中國菜。但是來到中國後一部分人其實還是吃過一段時間中餐後還是選擇要吃西餐的。這和我們出國遊玩吃西餐吃多了總想吃一碗紅燒肉是一樣的。

我的一個沒有朋友在中國工作已經有3年了,在和他吃飯的時候他喜歡的大多都是整塊的肉內臟幾乎是不吃的而且大部分我們覺得好吃的他都不吃。無論你怎麼誘因他嘗試都不會的,最喜歡的就宮保雞丁,諸如此類的。其實國外除了英國其他大部分國家吃的東西還是很豐富的。

中國人有一個誤區,我們中國人吃那絕對是吃到宇宙寸草不生,而且中國美食算是一張中國的名片類似大熊貓一樣的,我們注重飲食文化。所以我們自己的也會感覺外國人一定覺得都是好吃的,其實不然,最喜歡中國菜的其實是日本人,日本人崇拜中國菜到**。一盤青椒肉絲就能吃一整個月。

其實老外一般在餐桌上說好吃其實和我們中國人在餐桌是一樣的就是客氣客氣,千萬不要以為他們說的是真心話。當然還有一部分是確實喜歡中國菜的。最直接的評價就是說我們什麼都吃。

也確實把小龍蝦這種入侵生物吃到靠養殖才能滿足中國人,全世界也是沒幾個。

10樓:十三格格殿下好

美食大概是我們最自信並且引以為傲的軟實力了,外國人對中華的美食有3種評價,覺得非常好吃,覺得一般以及覺得很難吃的。

之前看「張逗張花」的食譜,第一季是「老美你怎麼看」。他們是2個留學生在國外做的食譜,小白鼠是他們的美國同學,他們會做不同的中華美食給他們吃,然後讓他們評價。

總體的評價都是非常高的,比如火鍋就完全是好評,除了偶爾太辣讓他們受不了。對於我們早餐食物的豐富性他們是非常羨慕的,包子、餅、麵條、餛飩等等,他們都非常喜歡。炒菜就更不用說了,不太喜歡豆腐的他們也很愛麻婆豆腐,對糖醋排骨簡直愛到不行。

但是他們也有接受不了的東西,比如皮蛋、比如豬腦。

還有的外國人則是覺得中華美食一般,他們可以接受改良過的中國菜卻接受不了正宗的中國菜,對於他們來說,正宗的中國菜味道太奇怪了。

也有從來不吃中國菜的,他們覺得難以接受。味道奇怪,對健康也不好。畢竟多油多鹽是很多外國人對於中國菜的深刻印象。

其實我覺得這個很好理解,就像身為湖北人的我卻很愛四川菜,但是接受不了浙江滬的口味,剛去上海的時候我幾乎沒有吃飽過,吃什麼都覺得很難吃。

美食要合自己的口味才是美食,我們生長的環境不同註定了大家的接受能力有差距。那些討厭中國菜的人如果真的非要找一款適合他的中國菜,我覺得是肯定能找到的。而喜歡中國菜的外國人,也是有接受不了的中國菜的。

西方人和東方人的區別的原因西方人和東方人性格有什麼區別??

地域 西方多靠海多山,海岸線遼闊,且平原少.所以西方人運用了良好的海洋資源,工商業發達.東方多平原,故大河文明發達,善農業.制度 由於地域的原因,人口多少差異巨大.西方人少且居住較集中,故產生了資產主義,市民階級龐大而有力,能產生議會制度,也可以在早期產生自治.東方人口眾多,為了統一國家以及管理好勞...

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是什麼,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是什麼?

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歐洲特定歷史時期,是指十三世紀末葉在義大利各城市興回起,以後擴充套件到 西歐各國,於答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認為是封建主義時代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分界。1295年由威尼...

中西方人送禮收禮的差異,中西方收禮物文化差異

美國人接受禮物一般都會說,太好了,這正是我最需要的 中國人接受禮物時大都先表示拒絕。中國人即使心裡很喜歡這件禮物,也會說不要不要,快拿回去。送禮物的人,也不會因為對方說不要而感到掃興。如果對方立刻收下連推也不推那才不舒服,覺得他怎麼這麼貪心。而美國則相反,他們接受禮物從來不說不要,給他們什麼他們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