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金玉
袁巨集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巨集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
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生平簡介
袁巨集道少敏慧,善詩文,年十六為諸生,結社城南,自為社長,「社友年三十以下者皆師之,奉其約束不敢犯。」萬曆二十年(1592)登進士第,萬曆二十三年(1595)謁選為吳縣知縣,聽政敏決,公庭鮮事。政暇與士大夫談文說詩,以風雅自命。
巨集道任吳縣縣令時,在任僅二年,就使「一縣大治」,「吳民大悅」。辭去縣令後,「為人貸得百金」,作妻室生活費用。宰相申時行讚歎說:
「二百年來, 袁巨集道
無此令矣!」他辭去吳縣縣令,在蘇杭一帶遊玩,寫下了很多著名的遊記,如《虎丘記》《初至西湖記》等。他生性酷愛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險登臨。
他曾說「戀軀惜命,何用遊山?」「與其死於床,何若死於一片冷石也。」 萬曆二十六年(1598),袁巨集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讓他進京。
他只好收斂起遊山玩水的興致,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越二年,補禮部儀制司主事,數月即請告歸。後遷官至稽勳郎中,不久即謝病歸裡。
萬曆三十八年(1610)九月六日(10月20日)卒,年四十有三。他去世以後,連購買棺材及眷屬回故里的路費都是朋友們的捐助和賣盡他的書畫幾硯湊的。《明史》卷二八八有傳。
2樓:匿名使用者
滿井遊記
袁巨集道燕 (yān) 地寒,花朝 (zhāo) 節後,餘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砂走礫(lì)。 侷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zhé)返。
廿 (niàn)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hú) 。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xiá)也。
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qiàn)女之靧(huì)面而髻鬟(huán)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 (liè) 寸許。
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紅裝而蹇 (jiǎn) 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 (jìng) ,然徒步則汗出浹 (jiā) 背。凡曝 (pù) 沙之鳥,呷(xiā)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 (liè) 之間皆有喜氣。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fú)不能以遊墮 (huī) 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餘近,餘之遊將自此始,惡(wū)能無紀?己亥之二月也。
註釋選自《袁中郎集箋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袁巨集道(1568~1610),自中郎,號石工,湖廣公安(今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學家。滿井,明清時期北京東北郊的一個遊覽地,因有一口枯井,「井高於地,泉高於井,四時不落」,所以叫滿井。
燕(yān):河北北部地區,這裡指北京一帶。
花朝節(zhāo):傳統節日名,在農曆二月十二日(也有說是二月初或二月十五日)。相傳著一天為白花生日。
作(zuò):作,起。
侷促:拘束。
廿(niàn)二日:二十二日,承花朝節說,所以沒有寫月份。
和:暖和。
偕(xié):一同。
東直:北京東直門,在舊城東北角。滿井在東直門北三四里。
土膏:肥沃的土壤。膏:肥沃。
若脫籠之鵠(hú):好像是從籠中飛出去的天鵝。
冰皮:冰層,指水面凝結的冰層猶如**。
乍:乍,剛剛,開始。
鱗浪:像魚鱗似的細波浪。
晶晶然:光亮的樣子
新開:新開啟。
匣(xiá):指鏡匣
山巒為晴雪所洗: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乾淨。為,被。晴雪:晴空之下的積雪。
娟然:美好的樣子。
冷光乍出於匣也:乍,突然。匣,指鏡匣。
倩女之靧(huì):美麗的少女洗了臉。靧,洗臉。
髻(jì)鬟(huán)之始掠:剛剛梳好髻鬟。鬟,梳成的環形髮髻。掠,這裡指梳理頭髮。
披風:在風中散開。披,開、分散。
麥田淺鬣(liè)寸許:意思是麥苗高一寸左右。鬣,獸頸上的長毛,這裡形容不高的麥苗。
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紅裝而蹇(jiǎn)者:汲泉水煮茶喝的,端著酒杯唱歌的,穿著豔裝騎驢的。茗,茶。
罍,酒杯。蹇,這裡指 驢。泉、茗、罍、蹇都是名詞作動詞用。
浹(jiā):溼透。
曝(pù)沙之鳥:在沙灘上晒太陽的鳥。
呷(xiā)浪之鱗:浮到水面吸水的魚。呷,吸,這裡用其引申義。鱗,代魚。
毛羽鱗鬣:泛指一切動物。毛,指狐兔獸類;羽,指飛禽;鱗,指魚等水生動物;鬣,指馬驢一類動物。
未始無春:未嘗沒有春天。這是對第一段「燕地寒」等語說的。
墮(huī)事:耽誤公事。墮,通「隳」,毀壞、耽誤。
瀟然:形容無拘無束瀟灑的樣子。
此官:當時作者擔任順天府儒學教授,是個閒職。
惡(wū)能:怎能。
紀:通「記」,記述。
己亥: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
[編輯本段]翻譯
北京一帶氣候寒冷,過了花朝節,殘留的寒意仍然很凜冽,冷風時常颳起,一刮冷風就揚起滿天沙塵。(我)只好拘束在屋子裡,想出去走走也不行。每次迎著風快步疾走出去,不到百步就轉了回來。
二月二十二日那天,略微暖和些,我和幾個朋友一塊兒出了東直門,到了滿井,高大的柳樹成排的分立在堤的兩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溼潤。放眼望去是一片開闊的景象,自己好像是從籠子裡飛出來的天鵝(無比輕鬆)。在這時河上的冰開始融化,水波開始發出亮光,泛起一層一層魚鱗似的波紋,水清澈極了,可以看到河底,光亮的樣子,好像剛開啟鏡匣,冷光突然從匣子裡閃射出來一樣。
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過後,美麗的樣子像是剛擦過一樣,鮮妍明媚,好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剛梳好髻鬟一樣。柳條將要伸展卻尚未伸展,柔嫩的梢頭在風中散開,麥苗出土了,像短短的鬃毛,高一寸左右。遊人還不算很多,但汲泉煮茶喝的,拿著酒杯唱歌的,身著豔裝騎驢的,也時時可以見到。
風力雖然還很猛,然而徒步行走就會有汗水流出溼透脊背。所有在沙灘上晒太陽的鳥兒,浮到水面上戲水的魚,都是一副悠閒自在的情態,一切動物當中都充滿了歡樂的氣氛。(我這)才知道郊田外面未嘗沒有春天,只是住在城裡的人不知道罷了 。
能夠不因為遊山玩水而耽誤正事,瀟灑地徜徉於山石草木之間,就只有我這種閒官。而滿井這地方剛好離我的居所近,我遊山玩水將從這個地方開始,又怎能沒有記錄的文章呢!明萬曆二十七年二月。
滿井遊記作者簡介
3樓:匿名使用者
袁巨集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巨集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
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生平簡介
袁巨集道少敏慧,善詩文,年十六為諸生,結社城南,自為社長,「社友年三十以下者皆師之,奉其約束不敢犯。」萬曆二十年(1592)登進士第,萬曆二十三年(1595)謁選為吳縣知縣,聽政敏決,公庭鮮事。政暇與士大夫談文說詩,以風雅自命。
巨集道任吳縣縣令時,在任僅二年,就使「一縣大治」,「吳民大悅」。辭去縣令後,「為人貸得百金」,作妻室生活費用。宰相申時行讚歎說:
「二百年來, 袁巨集道
無此令矣!」他辭去吳縣縣令,在蘇杭一帶遊玩,寫下了很多著名的遊記,如《虎丘記》《初至西湖記》等。他生性酷愛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險登臨。
他曾說「戀軀惜命,何用遊山?」「與其死於床,何若死於一片冷石也。」 萬曆二十六年(1598),袁巨集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讓他進京。
他只好收斂起遊山玩水的興致,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越二年,補禮部儀制司主事,數月即請告歸。後遷官至稽勳郎中,不久即謝病歸裡。
萬曆三十八年(1610)九月六日(10月20日)卒,年四十有三。他去世以後,連購買棺材及眷屬回故里的路費都是朋友們的捐助和賣盡他的書畫幾硯湊的。《明史》卷二八八有傳。
文學主張:
反對承襲,主張通變
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推重民歌**,提倡通俗文學
4樓:yzwb我愛我家
《滿井遊記》的作者是袁巨集道。
袁巨集道(2023年─2023年),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
少敏慧,善詩文,年十六為諸生,結社城南,自為社長。
袁巨集道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為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他說過:」世道既變,文亦因之。
今之不必摹古者,亦勢也。」他亦相信寫文要真,認為「古有古之時,今有今之時」(今人稱為文學進代論),即「我面不能同君面,而況古人之面貌乎?」
袁巨集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袁巨集道生平
袁巨集道(1568~1610) 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人。
萬曆十六年(1588)中舉人。次年入京赴考,未中。返鄉後曾問學李贄,引以為師,自此頗受李贄思想影響。
萬曆二十年(1592)中進士。不仕,與兄宗道、弟中道遍遊楚中。
萬曆二十三年(1595),選為吳縣令,饒有政績。不久解官去,遊覽江南名勝。寫下了很多著名的遊記,如《虎丘記》《初至西湖記》等。
萬曆二十六年(1598),袁巨集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讓他進京。他只好收斂起遊山玩水的興致,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補禮部儀制司主事。第二年,升為國子監助教。
一年後又辭官返里,卜居柳浪湖畔,潛學著文,並作廬山、桃源之遊。
萬曆三十四年(1606),入京補儀曹主事,不久又辭去。
兩年後再入京,擢吏部主事,轉考功員外郎,奏立「歲終考察群吏法」,其後成為定製。
萬曆三十七年(1609),遷稽勳郎中,赴秦中典試。事畢請假歸裡,定居沙市。
萬曆三十八年(1610)九月六日(10月20日)卒,年四十有三。他去世以後,連購買棺材及眷屬回故里的路費都是朋友們的捐助和賣盡他的書畫幾硯湊的。《明史》卷二八八有傳。
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滿井遊記》原文:
燕地寒,花朝節後,餘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侷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
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
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遊墮事而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餘近,餘之遊將自此始,惡能無紀?己亥之二月也。
《滿井遊記》參考譯文
北京一帶氣候寒冷,花朝節過後,冬天餘下的寒氣還很厲害。冷風時常颳起,颳起就飛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風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二十二日天氣略微暖和,偕同幾個朋友出東直門,到滿井。高大的柳樹夾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溼潤,一望空曠開闊,(覺得自己)好像是逃脫籠子的天鵝。這時河的冰面剛剛融化,波光才剛剛開始明亮,像魚鱗似的浪紋一層一層,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光亮的樣子,好像明鏡新開啟,清冷的光輝突然從鏡匣中射出來一樣。
山巒被晴天融化的積雪洗過,美好的樣子,好像剛擦過一樣;嬌豔光亮,(又)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梳好的髻寰一樣。柳條將要舒展卻還沒有舒展,柔軟的梢頭在風中散開,麥苗破土而出,短小如獸頸上的毛,才一寸左右。遊人雖然還不旺盛,(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著酒杯唱歌的,身著豔裝騎驢的,也時時能看到。
風力雖然還很強,然而走路就汗流浹背。舉凡(那些)在沙灘上晒太陽的鳥,浮到水面上戲水的魚,都悠然自得,一切動物都透出喜悅的氣息。(我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曾沒有春天,可住在城裡的人(卻)不知道啊。
不會因為遊玩而耽誤公事,能無拘無束瀟灑在山石草木之間遊玩的,恐怕只這個職位了。而此地正好離我近,我將從現在開始出遊,怎能沒有記述?(這是)明萬曆二十七年二月啊。
滿井遊記 原文及翻譯
滿井遊記 燕 y n 地寒,花朝 zh o 節後,餘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 l 侷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 zh 返。廿 ni n 二日天稍和,偕 xi 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 ji 堤 d 土膏 g o 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h 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 zh 明,...
《滿井遊記》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夫不能以遊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 含義 能夠不因為遊山玩水而耽誤正事,瀟灑地徜徉於山石草木之間,就只有我這種閒官。文章最後一段以議論作結,再次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興趣。不能以遊墮事 這是對那些熱衷仕途功名的官僚而言的。至於作者本人,本無意於在政治上進取。何況他現在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教官,...
西遊記作者作者的作品資訊,西遊記作者簡介
吳承恩 約1506 1582 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明代傑出的 家,著名神話 西遊記 的作者。西遊記作者簡介 吳承恩 1500年 約1583年 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人。吳承恩著有 西遊記 禹鼎記 射陽集 四冊四卷 春秋列傳序 吳承恩的詩文多散佚,有後人輯集的 射陽先生存稿 4卷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