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工作效率就提高20%的話,就可提前1小時完成,
工效之比是(1+20%):1=6:5
原定時間1÷(6-5)×6=6(小時)
如果按照原計劃加工120個零件後,工作效率提高25%,可提前40分鐘完成,
那麼工效比是(1+25%):1=5:4
時間比是4:5
工作效率提高25%後用時40÷(1-4/5)=200(分鐘)=10/3小時
原來的工效120÷(6-10/3)=45(個/小時)
根據: 如果一開始工作效率就提高20%
得出:原來工作效率是單位」1」,現在的工作效率是120%,工作效率比就是1:120%=5:6,那麼原來和現在的時間比就是6:5。
根據:就可提前1小時完成
得出:原定的完成時間=1/(6-5)*6=6小時
再根據:如果按照原計劃加工120個零件後,工作效率提高25%,可提前40分鐘完成.(重點看120以後的那部分)
得出:120個零件以後的那部分裡原定的工作效率和現在的工作效率比是1:125%=4:
5。時間比就是5:4,原定完成這部分零件所用時間=40/(5-4)*5=200分鐘=10/3小時。
那麼原定完成120個零件的時間就等於6-10/3=8/3小時
原定的工作效率=120除以8/3=45個
做這題時建議你畫三條線段去幫助思考,這題主要是考工作總量一定時,工作效率與工作時間成反比。
2樓:金笨豬
120/x+y-120/x(1+25%)=y/x-40/60;y/x(1+20%)=y/x-1得到x=45,y=270
3樓:匿名使用者
1+20%):1=6:5
1÷(6-5)×6=6(小時)
(1+25%):1=5:4
40÷(1-4/5)=200(分鐘)=10/3小時x=45,y=270
4樓:鈴鐺毛毛
分析與解]如果按原計劃加工120個零件後,加工餘下的零件時工效便提高了25%,即工效與原來的工效比為(1+25%):1=5:4,加工餘下零件所用的時間與原來的比為4:
5,即原來加工餘下零件所用的時間是:40÷(1- )=200(分)=3(小時)。如果一開始工效就提高20%,則提高後的工效與原來工效比是(1+20%):
1=6:5,這樣所需時間與原來所需時間比為5:6,原來加工這批零件所用的時間就是1÷(1- )=6(小時)。
那麼原來加工120個零件所用的時間就是6- 3=2(小時),原來每小時加工零件個數為:
(1+25%):1=5:4
40÷(1- )=200(分)=3(小時)(1+20%):1=6:5
1÷(1- )=6(小時)
120÷(6- 3)
=120÷2
=45(個)
答:他原計劃每小時加工45個零件。
5樓:一炮轟仨伢
我認為用一元二次方程好解
小學六年級數學題求解答,求解答一道小學六年級數學題,謝謝
716 4x 3 705 3x 4 將兩種情況相加,如果五年級每人7本,六年級每人也7本,那總共要發716 705 1421本。那麼兩個年級的總人數是1421除以7等於203人。針對第一種情況,假設這203人都是五年級的人,那麼總共要發203乘以4等於812本。而實際只發了716本,比假設的情況少了...
小學六年級數學題,幫忙解答,小學六年級數學題,幫忙解答,謝謝!
設 a 1 2 3 4 7 8 15 16 31 32 63 64 127 128 255 256 b 1 2 1 4 1 8 1 16 1 32 1 64 1 128 1 256 那麼a b 8 b 1 256 1 2 1 4 1 8 1 16 1 32 1 64 1 128 1 256 1 25...
急一道六年級數學題,一道六年級數學題,今晚就要 急!回答了再懸賞20分
明月小學四年級男生比女生人數多25 四年級學生人數佔全校學生人數的15 四年級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 5 4 四年級女生人數和全年級人數的比是 4 9 四年級男生人數佔全校的 1 12 全校和四年級女生人數比是 15 1 2.在一個除法算式中,除數是被除數的50 已知被除數 除數與商的和是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