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000七
天下第一行書是指哪幅書法作品《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蘭亭宴集序》等。為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撰寫。其文書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東晉穆帝永和九年 (公元 353 年)
三月三日,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 41 人會聚蘭亭,賦詩飲酒。王羲之將諸人名爵及所賦詩作編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這篇序文就是《蘭亭序》,法帖相傳之本,共 28 行,324 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王羲之中年時的得意之作。
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書法作品是什麼 190
2樓:落日夕陽老師
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乃是王羲之的《蘭亭序》,那麼,為何《蘭亭序》會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其一是因為《蘭亭序》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蘭亭序》的寫作手法非常高超,最初幾句是關於事件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緊接著便開始交代周圍的環境,渲染了氛圍,僅僅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這幾個字就將一個優美寧靜的環境展露無遺,由此可見表現手法之高超。值得一提的是,《蘭亭序》中還用了從微觀到巨集觀、由遠及近的表現手法,表現了王羲之當時豁達的心境。
這篇文章展現了瞬間與永恆的聯絡,使人讀來意味雋永,華麗的辭藻加上高超的表現手法,讓整篇文章顯得非常的優美。
《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第二個原因是《蘭亭序》的筆法優美。書法為什麼能夠引起共鳴?主要是因為書法的意境與作者的意境相結合,這有些類似於傳統哲學思想「天人合一」。
要使書法的意境和作者的意境合二為一,就要善於運用筆法,在《蘭亭序》中,王羲之在多數情況下都是以尖鋒入筆,再順勢而下,看起來非常的連貫,使得全篇形成一種緊密的聯絡,具有更強的張力以及藝術感染力。
其三是因為章法之美。看過《蘭亭序》的人都知道,雖然《蘭亭序》塗抹多處,但是這絲毫不影響《蘭亭序》全篇的美感。事實上,仔細看下去就會發現,《蘭亭序》中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距離並不均等,儘管如此,整篇書法還是顯得非常的緊湊,給人一種一氣呵成之感。
再者,《蘭亭序》中重複的字特別多,但是每個字的筆畫布局都不一樣,這也是王羲之運筆藝術之高超的體現。
也正因為這三點原因,《蘭亭序》才會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3樓:十日讀書閒話
能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作品,非王羲之《蘭亭集序》莫屬。這樣的作品即使讓王羲之自己再次創作,恐怕也不可能再現此書法的風采。當然,之所以能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還不僅僅在於書法上的成就,同時這篇文章《蘭亭集序》本身的內容質量也已經達到了巔峰。
下面來做個簡單的介紹。
第1、首先來說這篇文章《蘭亭集序》的內容質量。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和當時的社會名流謝安、孫綽等41位人士舉行了一場足夠讓後世無數文人稱羨的風雅集會,這些人士個個都是大才,紛紛吟詩作賦,最後抄錄成集,同時也需要一位名望極高的人士為此詩集作一篇序文,王羲之當仁不讓,成為此詩集序文的撰寫人。
本文開篇先說明這次文人集會的盛況,他們在蘭亭喝酒作詩,流觴曲水,根本無需絲竹管絃相和也無比開心,這一天又天氣極好,到場的人都覺得心曠神怡,大概也因為這樣他們的才思泉湧。接著王羲之又表達了對於人生在世的感慨,嘆世事無常,但最後依然表達了他積極入世的價值觀,隨後又將創作此序的原因寫出。
這首駢文突出體現了王羲之文章的顯著風格,不過分追求華麗,而是注重簡潔明快,全文從篇首說明情形再到抒發人生感慨,最後再點明創作原因,中間銜接極為順暢,讀來有如行雲流水,又能充分表明作者的價值觀。但就這篇文章來說,本身的藝術價值就已經讓同期的駢文作者難以望其項背。
第2、對於《蘭亭集序》的書法價值來說,被米芾這樣的書法大家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又被酷愛書法的唐太宗贊為「盡善盡美」,但是從這一點上來說,這部《蘭亭集序》的書法價值就已經難以估量。
《蘭亭集序》的書法,正如同王羲之與同時代作者駢文上截然不同的區別,他崇尚行文自然,不過分追求華麗,因此筆法也正是「文而不華,質而不野,不激不厲,溫文爾雅」。雖然我們很遺憾地無法再次欣賞到他的原書真跡,但即使我們只是看歷代書法家臨摹的作品,從中也能看出這幅作品令人歎為觀止的美感。
即便並不懂書法的真正精髓的人,看到這樣的作品,也能很容易就可以從中看出它「貴越群品,古今莫二」,同時又可以從中得到巔峰書法作品給人們帶來的藝術享受。
綜上所述,這幅《蘭亭集序》作品,之所以能夠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一方面確實是因為王羲之的筆法讓人歎為觀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篇僅有300多字的文章,本身所具有的同時代文人難以望其項背的藝術價值在其中。兩者結合,讓這部《蘭亭集序》成為「天下第一行書」,也就是順利成章的事情了。
4樓:忠肝義膽嶽老三
毫無疑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正是王羲之創作的《蘭亭集序》,而這也是宋代書法大家米芾所提出的。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在永和九年三月,也就是公元353年所創作。當時王羲之是會稽內史,他與朋友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歡聚一堂,這些文人在一起當然離不開吟詩作賦,曲水流觴。而後,在集會結束以後,王羲之就將這次友人所創作的詩詞歌賦全部整理成集,並親自作序。
在這篇序文中,王羲之不僅記載了這次盛會,更是借景抒情,表達了自己的對時光流逝,宇宙之大的感慨,而這篇序文就是後來名揚天下的《蘭亭集序》。
後來歷朝歷代,無論是尊如皇帝,還是文人墨客,都對《蘭亭集序》評價極高,像唐太宗也是對其推崇備至,甚至還想將其作為殉葬品,只是後來《蘭亭集序》真跡就已經失蹤,後來傳世的也都是各種臨摹版本。
從書法角度來看,《蘭亭集序》也是公認的完美書貼,所用字型是行書,全文28行,324字,這篇書法文字遒媚飄逸,每個文字都十分精妙,點畫有如舞蹈一般,給人感覺美不勝收。王羲之作為書法大家,經典作品也不少,但是最為出名的還是這副《蘭亭集序》,而《蘭亭集序》更是被歷朝歷代的書法家奉為極品。而且,這部書法作品也透露出東晉的書法文化,其字型圓轉流美,可以很明顯感覺到東晉楷書的成熟,在這副行書作品中隱隱蘊含著楷書的骨力。
作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是毫無爭議的,因為這幅書法作品完全符合書法的基本審美,正如古人評價「文而不華,質而不野,不激不厲,溫文爾雅」。最為難得的是筆法剛柔並濟,線條變化靈活,懂得書法之人欣賞《蘭亭集序》時,總能感受到一種非凡的藝術美感。
只是很遺憾,到現如今也沒有見到《蘭亭集序》的真跡,可能早已在歷史中被毀壞了,如果《蘭亭集序》真跡在世,那絕對是無價之寶。
5樓:小城庸人
這個問題喜歡書法的人都會想到,王羲之的《蘭亭序》。
沒錯,王羲之的《蘭亭序》就是被稱為天下第一的行書。
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古代文人,大多時候都是生性灑脫,放縱不羈的,很多時候很多偉大的作品都是在這個時候創造的。
如果說換個場合,換個時間,換種心情,就算是王羲之他本人,估計都不可能再創造出第二個《蘭亭序》。
所以我們先從這一點來說,《蘭亭序》對王羲之本人來講,絕對算的上第一行書。
第二:在書法造詣上,《蘭亭序》恐怕無法超越。
王羲之是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被稱為書聖, 他是中國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書法家。
我們單看《蘭亭序》,可以說是融合了王羲之一生所學。
他的書法能做到,吸收眾家之長,又能自成一家,他的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影響深遠。
僅僅是王羲之的「之」字,就有20多種寫法。
第三:文風自然,如沐春風,
通讀《蘭亭序》之後,我們會發現,王羲之當時寫《蘭亭序》的時候,就好像在寫一篇遊記一樣順暢自然。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全篇寫的從容嫻和,氣盛神凝,逸筆天成,而且變化結構、轉換筆法,匠心獨運而又不毫無安排造作的痕跡,整篇文章一氣呵成。
看似這寫輕描淡寫之間,實則都是微言大義!
古往今來,在書法圈找不到一篇如此優秀的文章,而在詩人圈也找不到一篇書法如此精湛的文章。
所以說無論從書法圈和詩人圈王羲之的《蘭亭序》不愧被後人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6樓:魚兒讀書會擺尾
有「天下第一行書」之譽的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被稱為中國文學和書法上的「雙璧」。
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知天命之年的王羲之和朋友們舉行了一次修禊活動,地點選擇在會稽境內的蘭亭,春光明媚、萬物競長的大好時節,又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的美麗環境。不免使人心曠神怡,文人雅士不免要談論詩書,歌詠人物。
蘭亭雅集的參加者,據唐何延之《蘭亭記》的記載,有謝安、孫綽、支遁……還有王羲之的三個兒子,共41人,是繼金谷雅集後影響最大的一次盛會。從文化方面考察,這次集會的影響是空前絕後的,後來雖然也有類似的集會,甚至有的規模很大,但從總體影響來看無有出其右者。在其之後的諸多文人雅集都受其影響,都以之為楷模。
王勃在《滕王閣序》中還有這樣的句子:「蘭亭已矣,梓澤丘虛。」
蘭亭雅集上,眾人飲酒賦詩作文,最後由王羲之執筆作序。王羲之帶著微醺醉意,揮毫下筆,洋洋灑灑28行、324字一揮而就,這就是《蘭亭集序》。在這篇序中,王羲之描寫了蘭亭優美的自然環境,抒寫了與朋友相聚的歡欣,抒發了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快然自足的情懷。
文章理趣深遠,沁人心脾,而書法更是遒媚勁健,每個字都充滿變化的節奏與韻律,唐代孫過庭評價其「數畫並施,其形各異;眾星齊列,為體互乘」。《蘭亭序》中二十一個「之」字的書寫都有所不同,即使是相同的筆畫也有曲直之分,相同的偏旁也有窄寬之分;同一作品中的字甚至相差數倍,但又合適得體;字與字之間參差錯落,奇趣橫溢;同時筆畫與筆畫、字與字、行與行之間遊絲引帶,相互顧盼,筆斷意連,每一次落筆都如連珠的雨點,瀟灑隨意但又連貫一氣。雖然求變,但卻萬變不離其宗,從整體來看,既莊又媚,整飾中有錯落。
王羲之是東晉士族子弟、玄學名士,他是大將軍王敦和丞相王導的侄子,又是太尉郗鑑的女婿,出生高貴,但卻沒有像石崇那樣追求物慾的滿足,而是更多地表現為對精神生活的高雅追求。他既高自標持,又雍容閒雅,既超凡脫俗,又享受人生。書寫《蘭亭集序》時,王羲之的書法技藝已達到純熟、精到的地步,因而信手拈來的一幅隨意之作,已是後人無法企及的。
在字法,章法上都成為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不僅在唐代,後世都將其列為臨摹之典範。著名書法家趙孟頫、文徵明、董其昌、王鐸都有臨本傳世。
因而談到中國書法,就不得不談王羲之,談王羲之就不得不談《蘭亭序》。其奠定了行書這一書體的主要風格。
天下第一行書是什麼?天下第一行書的書法作品是什麼
天下第一行書,即 蘭亭集序 又題 臨河序 禊帖 三月三日蘭亭詩序 晉穆馮承素摹蘭亭序卷帝永和九年 公元353 三月三日,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 孫綽等四十一人會聚蘭亭,賦詩飲酒。王羲之將諸人名爵及所賦詩作編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這篇序文就是 蘭亭集...
天下第一行書,天下第二行數是什麼作品
天下第一行書,第二行書分別是王羲之的 蘭亭集序 和顏真卿的 祭侄文稿 這兩部作品給人呈現了兩種不同的美感 祭侄稿 用筆內在變化頗大,而且乾溼濃淡 疾徐緩急的變化十分令人鼓舞,給人的美感是慷慨激昂,雄壯豪放。蘭亭集序 是秀美,給人的美感是清風入袖,明月入懷。蘭亭集序 文字燦爛,字字璣珠,是一篇膾炙人口...
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的作品是哪部
被稱為 天下第三行書 的作品即蘇軾所寫的 寒食帖 元豐三年 1080 二月,蘇軾四十五歲,因宋朝最大的 烏臺詩案 受新黨排斥,貶謫黃州 今湖北黃岡 團練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鬱郁不得志,生活上窮愁潦倒,第三年四月,也就是宋神宗元豐五年 公元1082年 作此兩首寒食詩,書寫此卷的時間大約在翌年,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