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佛?什麼是菩薩?和尚?僧?佛陀?他們有什麼區別

2022-04-10 15:59:53 字數 5149 閱讀 7123

1樓:匿名使用者

每個人的本來面目是佛,只因貪嗔痴慢疑而障礙住了自己的本來面目. 佛和菩薩是修行程度的不同,就好比碩士和博士之間的差別. 和尚和僧人都是指出家人,專門修行的.

佛陀是佛祖釋迦牟尼佛,佛教的創始人.

2樓:臭臭

舉例如來是佛,觀世音是菩薩,然後是佛陀,法海就是僧,和尚是一個統稱。其實就是級別不一樣。

3樓:世間法多浮雲

哪有區別,都是一個,我們妄念太多,非要分這個那個,殊不知世尊對我們用心良苦啊,怕我們理解不了,在佛法中示現各種身份來教化我們。不都是一個麼。世間人獨醒我自迷而已。

都是來度我自己的。我自己放下了,就可以了啊,何故與眾菩薩為難。難,真難。善哉!

4樓:

佛是指的悉達多太子本人,是人們對覺悟了的他的尊稱。菩薩是人們對覺悟前的他以及彌勒尊者的尊稱,後世所謂大乘佛教編撰出很多很多的菩薩,以供人膜拜,以供他們斂資。僧人是指的照悉達多太子如實真理行道的人,包括佛陀和菩薩都是僧人,佛陀自己說過「我在僧數」。

和尚是古代龜茲語的音譯,意思是導師、指導者,原始是指僧人中修為德性高的那一部分,現在為統稱和俗稱了。

菩薩和佛和佛祖有什麼區別?

5樓:晚詞i桑桑

佛與菩薩有什麼區別呢?

6樓:匿名使用者

佛是佛祖的統稱,比如:燃燈古佛、如來佛、彌勒佛等稱為佛,佛祖多指代釋迦摩尼佛如來佛。

佛與菩薩的區別

1、定義的不同

佛:按照佛教的經典教義,佛是出家人,而菩薩是未受戒的在家修行者,菩薩和佛在佛教中是有嚴格區別的,菩薩不是出家人,一般泛指信仰佛教但沒有出家受戒的人。把菩薩和佛混為一談的現象,主要出現在大陸民間,實際在佛教界內部,這個區別還是很嚴格的。

菩薩: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菩提薩埵,梵語bodhi-sattva,巴利語bodhi-satta。

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或扶薩。意譯作:

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覺、智、道之意;薩埵,眾生、有情之意。

與聲聞、緣覺合稱三乘。

2、雕像裝飾品:

在佛教的寺廟中,佛和菩薩的塑像,從塑像所做的裝飾就可以一目瞭然。佛像的身上,沒有任何裝飾,而菩薩的塑像,身上裝飾華麗,有寶石簪纓等等飾物,是常人的裝束。這也是佛與菩薩區別的一個證明。

3.修行的過程:

眾生苦修成羅漢

羅漢苦修成菩薩

菩薩苦修成佛

4、衣服的區別

衣飾是另一個辨別菩薩像的重要方式,菩薩多為白衣,而佛多為袈裟披身。

5、頭髮的不同

同為阿彌陀佛脅侍的大勢至菩薩和觀音菩薩就不相同,菩薩多為披髮,而佛的多為盤起做旋渦狀,暗示宇宙。

7樓:**舊約秀

區別:菩薩是佛教中的具體體現著和執行者,佛指的是整個佛教,包括菩薩。

一、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菩提薩埵,梵語bodhi-sattva,巴利語bodhi-satta。又作:

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或扶薩。意譯作: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

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覺、智、道之意;薩埵,眾生、有情之意。與聲聞、緣覺合稱三乘。

又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密行,於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圓滿、勇猛求菩提者。

對於聲聞、緣覺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覺智)之觀點視之,亦可稱為菩薩;而特別指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則稱為:摩訶薩埵(梵maha^ -sattva ,摩訶,意即大)、摩訶薩、菩薩摩訶薩、菩提薩埵摩訶薩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等,以與二乘區別。此外,由於菩薩是佛位的繼承人,因此也稱之為「法王子」,這個語詞的音譯為「究摩羅浮多」,意譯又稱為「童真」

菩薩行菩薩所修之行,稱作菩薩行。有關菩薩之一切法則儀式,稱為菩薩之法式。以達佛果為目的之教,稱為菩薩乘;其經典稱菩薩藏。

梵網經等即述菩薩應持之菩薩戒。諸經典常舉之菩薩名,有彌勒、文殊、觀世音、大勢至等。大乘僧侶或居士,亦有被尊為菩薩者,如印度大乘佛教學者龍樹、世親等即被尊為菩薩;於我國,竺法護被尊為燉煌菩薩,道安為印手菩薩;日本亦有高僧菩薩號者。

二、佛:

佛,fo,從人從弗。人表意,表示看不清楚;弗(fu)表聲,有"不正而使其正義「之義。佛,表示看不清楚而想看清楚之意。

三、佛教:

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佛姓新稱喬達摩(s. gautama, p. gotama),舊稱瞿曇;因為他屬於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

8樓:匿名使用者

不屬於神,不屬於人,屬於聖人,大聖者。

區別—— 每一位菩薩最終都可以成佛,  每一位佛曾經都是菩薩 。   菩薩的修行達到了最圓滿的程度,就可以成佛。     成佛以後,程度不會退,但是佛陀可以變身成菩薩來度眾生。

 (當然,如果您讀過《普門品》,就會更清楚)

佛教認為宇宙存在十法界,您可以查一下資料。     超越輪迴的緣故,稱為聖人。

佛,全稱佛陀,翻譯為覺悟者。  含義有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您可以搜尋【如來十號】。

菩薩,全稱菩提薩埵。翻譯為:覺悟有情,大道心眾生。

9樓:匿名使用者

菩薩佛,佛祖我覺得是有區別的。菩薩和佛祖一般都是指人,而佛是一種精神上的寄託,是看不見的。

10樓:普願講堂慧蓮

阿彌陀佛!師兄,簡單說,佛是已經究竟圓滿者,而菩薩是尚在究竟圓滿的途中,未至究竟圓滿地。其實,這些都是方便說法,是為了我們理解而安立的名相。

其實許多大菩薩皆是古佛再來。已於久遠劫前成就佛果,只是與眾生有大因緣,悲憫眾生而倒駕慈航,現菩薩身,隨緣渡化不同眾生的。比如觀世音菩薩,已為古佛正法明如事,現觀世音菩薩身相,應不同因緣,化現不同的身相渡化眾生。

未來還會於西方極樂世界,繼阿彌陀佛之後,示現成佛,號功德山王如來!

正所謂一佛出世,千佛護持。護佛之佛,皆不會以佛相出現與世。所以我們凡夫是無法根本分清,哪位是佛,哪位只是菩薩。唯有佛與佛,方能知之!

11樓:匿名使用者

菩薩是未來佛,佛就是佛祖,是已成佛。

12樓:百度使用者

佛和菩薩沒有級別的區別,是修為境界的不同。下面的這篇文章也許可以讓你更多瞭解。

是的,許多人對於羅漢、菩薩、佛陀的意義,不能明確的瞭解,甚至信佛多年的佛教徒們,也有捉摸不清之感。

佛教的法門,照北傳系統的看法,有大乘與小乘之分,小乘是專修解脫道的,大乘是修菩薩道的。菩薩道是人天道及解脫道的相加,也就是說,解脫生死而仍不離生死,以便隨類化度有緣的眾生者,便是大乘的菩薩道。

解脫道的最高果位是阿羅漢,簡稱羅漢,羅漢是小乘聖人,小乘的最高果位有兩種:一是聲聞聖者,由於聽聞佛法,從佛的言教而修四諦法(苦、集、滅、道)及三十七菩提分而得解脫道的,那就是羅漢;一是生在無佛之世,自修十二因緣法(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而自悟解脫道,自了生死的,那便稱為緣覺或闢支迦佛。聲聞與緣覺,同屬於小乘,小乘分為聲聞乘與緣覺乘,所以又稱小乘為二乘。

這二乘是自求了生死,自求入涅盤的,他們絕對厭離人天的生死道,所以不願再來度眾生,不能稱為菩薩,也不能成佛。

如果要成佛,必須要行菩薩道,菩薩道的主要法門是六度法(佈施——財施、法施、無怖畏施,持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忍辱——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精進——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禪定——心攝一境、不動不搖,智慧 ——清明朗澈、自照照人),三聚戒(無一淨戒不持,無一善法不修,無一眾生不度)。從最初發最上心——大菩提心、慈悲心、空慧心,經過三大無數劫,便可達到成佛的目的。大乘的菩薩道,只有菩薩所行,不共小乘,所以稱為一乘。

人天道是為生到人間天上而修的善法,小乘道雖不貪戀人天道,也不否定人天道的價值,小乘的解脫道乃是人天善法的昇華超拔,人天善法也是菩薩一乘道的根基。因此人乘及天乘的善法——五戒及十善,乃是二乘與一乘的共通善法,故稱人天善法為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的共法。

小乘或二乘的解脫道,也是菩薩道的共通法門,菩薩不修解脫道,那便不是菩薩道而僅屬於人天道,所以小乘的解脫道稱為三乘(聲聞、緣覺、菩薩)的共法。

13樓:匿名使用者

佛、菩薩、羅漢,他們沒什麼不同,不僅如此,和我們也是平等的,為什麼呢?我們的佛性是一不是二。眾生本來是佛,只因迷惑顛倒,認物為己,認己為物。

眾生能悟實相,能見性,妄心與真心(佛性)合一,就是成佛。究竟來說,妄心就是真心,能了達實相,即是見到自己本來面目,即是成佛。羅漢、菩薩無明沒有破盡,菩薩比羅漢證悟的要好。

菩薩和佛有什麼區別?

14樓:晚詞i桑桑

佛與菩薩有什麼區別呢?

15樓:匿名使用者

佛,是「佛陀」的簡稱,也有譯作佛馱

、浮陀、浮圖、浮屠的,在梵文中,其意為「覺者」、「知者」、「覺」。「覺」又有三層含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和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佛教認為,凡夫俗子,上述三項都缺,毫無覺悟可言;聲聞(聞聽佛陀言教而覺悟者)和緣覺者(因前世修行的因緣或觀十二因緣之理自行覺悟者),缺後二項;只有佛陀才俱備上述三項。小乘講的「佛」,一般是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宣稱三世十方,到處有佛,多得象恆河沙子,不可計算。比如:

管過去的有七佛、燃燈佛;管未來的有彌勒佛;管東方的有藥師佛;管西方的有阿彌陀佛等。從佛身說,又有法身佛、報身佛和應身佛等。

菩薩,是「菩提薩」的略稱。在梵文中,意為「覺有情」,「道眾生」、「道心眾生」,指成就眾生,有天上覺悟的慈悲者。按大乘佛教修行並於將來可以成就佛果位的修行者,亦稱菩薩。

其修行只有「自覺」和「覺他」二品位,缺「覺行圓滿」,成就次於佛。佛典上常提到的菩薩有:彌勒、文殊、普賢、觀世音、大勢至等。

對大乘僧侶或居士,有時也可以尊稱為菩薩,如印度大乘佛教學者龍樹、世親等,也被稱作菩薩。

佛是經歷了從眾生-->羅漢-->菩薩-->佛的過程,最圓滿。

虛雲老和尚什麼是佛,虛雲老和尚如何唸佛

什麼不是 bai佛?吾人現前一念之心。du全真成妄zhi。全妄即真。終日dao不變。終日隨緣。內夫不隨佛 界之緣。而唸佛容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獄。以凡在有心。不能無念。以無念心體。唯佛獨證。自等覺已還。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無有念出十界外。...

什麼是菩薩臉,為什麼佛菩薩的臉和人的臉差別那麼大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到底好在哪裡

快鬥bai 的爸爸黑羽盜一曾du對快都說過 魔術師zhi難免有失敗的時候dao,專但無論何時都要保持一張菩薩屬臉。因為菩薩無論何時表情都不會改變,因而人們就藉此來比喻一張不會將感情直接流露的臉。你如果去看看江戶川的 的 人豹 也會發現其實那裡面的笑臉面具也就起到了 一個 菩薩臉 的作用 菩薩面相的人...

太隂聖母是什麼佛,佛教聖母菩薩是哪位

陳靖姑,又稱陳夫人 臨水夫人 順懿夫人 通天聖母 順天聖母 陳太后 娘娘母等,是福建地區最有影響的信仰女神之一.不是佛.是道家之神.哪吒三太子親戚.請各位大師賜教,觀音菩薩和聖母菩薩有什麼區別,是不是有中拿玉珠的聖母菩薩?佛教中確實有 聖母 出自於地藏本願經 聖母,惟願聽受,我粗說之 但佛教中,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