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農民起義發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間

2022-04-26 01:51:56 字數 5239 閱讀 9038

1樓:伊烏格柏瀅

宋徽宗趙佶(1100一1125);

農民起義分別兩次:宣和元年(2023年)宣和元年,宋江等36人佔據梁山泊,招募義軍,聚眾起義。活動於山東、河北一帶,後受招安。

&宣和二年(2023年)摩尼教教主方臘率眾起義,其後攻佔杭州,建立了橫跨今日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省六州52縣在內的農民政權,次年被宋將韓世忠鎮壓。

歷時三年,從宣和元年到宣和三年。即1119-1121,都是宋徽宗在位時;

原因即:北宋王朝極其腐朽、黑暗的統治,使社會生產受到嚴重破壞。日益眾多的農民破家蕩產,「人不堪命,遂皆去而為盜」,已成為歷史的必然。

方臘起義 兩浙路是北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封建國家的財賦,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這裡。宋徽宗時,應奉局、花石綱之類,又對該地區的廣大農民、工匠大肆蒐括和奴役,社會秩序動盪不定。

宣和二年(1120),睦州青溪縣(今浙江淳安西北)農民在方臘領導下發動起義。

方臘(方十三)是青溪萬年鄉幫源峒地主、保正方有常家的傭工(一說方臘是漆園主)。十月九日,方臘假託「得天符牒」,率領農民,殺方有常一家,首揭義旗。遠近農民聞風響應,很快發展到上萬人。

起義軍尊稱方臘為「聖公」,改元永樂,置將帥為六等。在起義的頭三個月內,陸續攻佔睦(今浙江建德東)、歙(今安徽歙縣)、杭、婺(今浙江金華)、衢(今浙江衢縣)、處(今浙江麗水西北)等六州五十多縣。各地響應起義的,有蘇州石生,湖州歸安(今浙江吳興)陸行兒,婺州蘭溪靈山峒(今浙江蘭溪西南)朱言、吳邦,永康方巖山(今浙江永康東)陳十四等。

台州仙居呂師囊、越州剡縣(今浙江嵊縣)裘日新(仇道人)等,也領導當地摩尼教祕密組織起兵響應。

宋徽宗於宣和三年正月,派童貫率領京畿禁軍和陝西蕃、漢兵十五萬人南下。宋軍攻杭州,起義軍戰敗,退回青溪。歙州、睦州、青溪相繼落入宋軍之手。

方臘帶領餘部退守幫源峒。四月末,宋軍重重包圍幫源,發動總攻。起義軍奮戰,七萬多人壯烈犧牲,方臘力竭被俘。

八月,方臘英勇就義。起義軍餘部分散在浙東堅持戰鬥,直到宣和四年三月,最後失敗。

宋江起義 重和元年(1118),河北、京東遭水災,貧苦農民流離失所,無以為生。宣和元年(1119)十二月稍前,宋江領導京東路的農民舉行起義。起義軍活躍在河北、京東、淮南一帶。

大約在方臘起義失敗的前後,宋江等三十六名首領接受了宋朝的招安,起義就此失敗。

張迪、高託山等起義 方臘、宋江等起義失敗後,宋徽宗、蔡京一夥以極大的代價從金朝手中贖回燕京(今北京)及其附近的六州,燕京駐軍和官吏的給養,都攤派在河北、山東、河東百姓頭上,還須運到燕京交納。為了運送一石糧食,沿途盤費十幾石到二十幾石,造成這地區百姓的極大災難。隨後,王黼又在全國徵收免夫錢,數達六千二百萬貫。

州縣官吏對百姓竭澤而漁,急如星火,加上連年災荒,餓殍遍野。宣和五年,河北、京東等路農民遂相繼起義,少者幾百人、幾千人,多者發展到幾萬人、幾十萬人。河北路洺州(今河北永年東)張迪「聚眾數十萬,陷州縣」,曾圍攻浚州(今河南浚縣)五日。

劉光世率宋軍鎮壓,張迪犧牲。河北高託山在望仙山起義,號稱三十萬人,轉戰於河北和京東路青(今山東益都)、徐(今屬江蘇)、密(今山東諸城)、沂(今山東臨沂)等州一帶,宣和七年被宋朝楊惟忠、辛興宗軍戰敗,高託山降宋。京東路青州張仙(張先、張萬仙)號「敢熾」,率領起義軍號稱十萬人。

同年,在沂州礧鼓山與宋軍作戰,失敗,張仙接受宋朝「招安」。濟南府孫列率領當地農民號稱十萬人,佔領鏵子山,靖康元年(1126)被宋樑方平軍戰敗。沂州臨沂的武胡、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東北)的楊天王、鄆州(今山東東平)的李太子、沂州和密州的徐進、水鼓山的劉大郎等率領的農民軍也都號稱萬人以上。

這些起義隊伍所到之處,殺地主、官僚,攻打州縣,或則保聚山谷之間,以崇山峻嶺為據點,樹起起義的旗幟,「巡、尉不敢抗,縣、鎮不敢守」。

2樓:匿名使用者

宋徽宗。宋徽宗,名趙佶(公元2023年11月2日~2023年6月5日),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也同時具有相當高的藝術造詣。趙佶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

哲宗於公元2023年正月病死時無子,向皇后於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宋徽宗在位26年(2023年2月23日—2023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於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裡處)。

他自創一種書法字型被後人稱之為「瘦金書」,另外,他在書畫上的花押是一個類似拉長了的「天」字,據說象徵「天下一人」。

《無敵縣令》講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時的事?

3樓:

《無敵縣令》是虛構的,因為這個故事的背景應該是北宋末年,而且在位的皇帝應該是徽欽二帝之一,而故事裡明顯皇帝是個明君與歷史不符

4樓:匿名使用者

據百科上寫,是宋仁宗趙禎,不過有點不對,但這本來就是虛構的,所以不用在意

清朝十位皇帝在位期間發生的主要事件。

5樓:

事件太多了我就少寫幾個吧

順治遷都:把都城由盛京瀋陽遷至北京

太后下嫁:孝莊下嫁多爾袞

康熙:平三番 滅鰲拜 與沙俄籤尼布楚條約 九子奪嫡 二廢太子乾隆:六下江南

水滸傳描述的是哪一個皇帝統治時期的事情?

6樓:匿名使用者

宋徽宗,名趙佶(公元2023年5月初5~2023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趙佶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於公元2023年正月病死時無子,向皇后於同月立他為帝。

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宋徽宗在位25年(2023年2月23日—2023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於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裡處)。 他自創一種書法字型被後人稱之為「瘦金書」。

7樓:么凝凝捌陸

北宋末年:宋徽宗趙佶,成書於元末明初。

水滸傳當時的皇帝是誰

8樓:_深__藍

《水滸傳》中的皇帝是道君皇帝宋徽宗趙佶。趙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宋神宗的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

哲宗於元符三年(2023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太后向氏於同月立趙佶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宋徽宗趙佶即位後,向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太后在神宗時即是 守舊派,當政後隨即任命守舊派、韓琦長子韓忠彥為執政,不久又升任右相,左相章惇、執政蔡卞等相繼受攻擊,蔡卞首先被貶任知府;同時恢復被貶逐的守舊派**的名位,守舊派**接著相繼上臺。

《水滸傳》宋徽宗趙佶鎮壓方臘起義:

北宋末年農民起義中規模最大的是方臘起義軍。方臘是兩浙路睦州(今浙江建德東北)青溪西部山區的幫源洞的漆園主(一作傭工), 屢遭「造作局」酷取,他利用包括明教等各種祕密宗教組織起義,遂殺里正而於宣和二年(2023年)十月起義,次月即建立政權,首先攻佔青溪縣城。

北宋官軍於宣和三年(2023年)正月,受命首先搶佔江寧、潤州。二月中旬官軍攻佔杭州。四月中旬,方臘放棄青溪,退回西部山區幫源洞,幫源洞在東西兩路官軍的夾擊下,激戰數日後起義軍戰敗,二十六日,方臘為官軍小軍官韓世忠所俘,起義失敗。

9樓:怡然齋

「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跟南唐後主李煜一樣,才高八斗文藝男,本輪不到當皇帝的,也許也都不想當皇帝,可人家搶都來不及的皇位,就像繡球砸到他倆頭上…嗚呼哀哉,兩個亡國君!

10樓:天下無敵

宋徽宗趙佶,他寫的瘦金書至今仍稱一絕,但他用蔡京,高俅,童貫,為昏君

11樓:雪w鬱

宋徽宗趙佶,歷史上他的評價不怎麼樣,但他所謂的昏庸都是因為宋朝過於限制宗室自由:趙佶登基前為端王,若不是他皇兄生前無子,他根本不會坐上皇位,而宗室一生不能離開京城,不得接觸政事,這就可以理解趙佶以後的「昏庸」(他好歹在登基後一年半,為世人交口稱讚)。而宋徽宗在書畫上的貢獻也是傑出的,展子虔《四季圖》中僅存的一副《遊春圖》就有他的題字。

12樓:離離閣主

宋徽宗趙佶,是個書畫俱佳的文藝男,不過當皇帝就是個昏君。

13樓:許佳佳

宋徽宗,昏庸無道,貌似後來被金國俘虜

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期間有哪些皇帝在位,具體點

歷史上哪位皇帝是在景山上吊死的

14樓:貞觀之風

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景山(明清稱煤山)上吊自殺。

朱由檢(2023年2月6日—2023年4月25日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

於2023年(天啟二年)年被冊封為信王。2023年-2023年在位,年號崇禎, 後世稱為崇禎帝,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於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在位17年。

15樓:匿名使用者

景山公園已有八百多年曆史。元代前為荒郊野地。金大地年間在附近建太寧宮,鑿西華潭(今北海),在此堆成小丘。

13世紀中葉,元世組忽必烈建大都,此地正處城內中心,闢為專供皇帝賞樂的"後苑"。苑內有熟地8萬平方米,元代皇帝曾在此耕耘,以昭示天下,時將原有小丘稱"青山"。明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李自成的農民軍攻入bbei京時思宗朱由檢縊死在萬歲山東麓一株老槐樹上。

清軍入關後,為招降明廷官吏,稱這棵槐樹為罪槐,用鐵鏈加鎖,並規定清室皇族成員路過此地都要下馬步行。原樹向南傾斜,已枯死,後補栽。樹邊有一石碑,刻"明思宗殉國處"。

清順治十二年(1655)將萬歲山改稱景山。

悲劇的皇帝 呵呵·········採納哦 親啊 親··············╭(╯3╰)╮

16樓:跟著媽媽去旅遊

熟悉景山的朋友都知道,景山距離紫禁城北門也就僅僅幾百米的距離

17樓:匿名使用者

那簡單,是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皇帝,被李自成推翻,最後上山吊死在一顆樹上。

18樓:茅舍賣酒翁

三字經中有一句是「迨崇禎,煤山逝」。崇禎死於煤山而煤山即北京市城內景山公園中的景山。是同一個地方。

相傳明永樂年間修建宮殿時曾在此堆煤,故名。公元2023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攻入北京時,明崇禎帝自縊於此。清改名景山。

19樓:芙蓉司主

崇禎帝 三字經最後有言「迨崇禎 煤山逝」說的就是崇禎帝在景山上吊自殺 死後以巾覆面

20樓:文綜

明崇禎帝自縊於此。清改名景山

21樓:匿名使用者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幀皇帝

22樓:渡水而南

明思宗 崇禎皇帝 朱由檢

23樓:濃濃

明思宗朱由檢,即崇禎皇帝。

為什麼秦朝之前沒農民起義?世界上農民起義最頻繁的就中國

秦是封建王朝的開端,秦以前是奴隸制度的社會,為奴隸的人的後代世世代代為奴隸,他們還沒有這種覺悟,封建王朝奴隸有了人身自由,思想也進步了。世界上農民起義最多的是中國。你好 1 秦朝之前是有農民起義的,只不過規模不大,像周朝的國人暴動等等專.2 中國是世界上封建主義社會屬延續時間最長的國家,其間經歷十數...

所謂農民起義究竟存不存在,所有的農民起義都失敗是不

樓上那位這個。有問題吧。1351年最初是劉福通,杜遵道領導的紅巾起義。尊韓林兒為首領,陳友諒,朱元璋名義上都響應韓林兒的領導,朱元璋在1352年就參加起義了,陳友晾1355年才參加起義的。何況陳友諒割據江西湖北,朱元璋割據江蘇,安徽,是有競爭關係的兩股勢力,不存在誰領導誰的問題。客觀原因是,反動勢力...

封建王朝的末期為什麼往往都會發生農民起義

因為農民是第一受害者啊,所謂官逼民反嘛。一般王朝末期都會有一個揮霍無度的君主,壓榨百姓,增加賦稅,上交糧食,為了生存,只能反抗 因為封建王朝到了一定程度朝廷和百姓之間就會有很大的矛盾,朝廷積弊已久,民不聊生,只能起來反抗,所以這樣 封建王朝走到了末期,一般都伴隨著朝廷腐敗,國庫空虛,百姓賦稅很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