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四四
朋友: 北京的風土人情是三言兩語說不清的. 不妨我給您幾個**比較系統,全面.慢慢感觸老北京的風土人情吧.希望您能開心.
北京的風土人情是什麼?
2樓:單眼觀世界
老北京的風土人情,你知道多少?衣食住行很是講究
3樓:南梔
以下一些事物可以體現北京的風土人情。
1.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有「天下第一美味之稱」。外國人又有「到北京,兩件事,遊長城,吃烤鴨」之說,可見其知名度了。吃烤鴨的最佳去處當是北京前門外、和平門、王府井的「全聚德烤鴨店」。
這家店建立於130年前,如果從烤鴨的鼻祖楊仁全經營鴨子算起,那又要上推30年。
2.滿漢全席
滿漢全席取材之廣泛可謂登峰造極,具體包括「山八珍」、「陸八珍」、「海八珍」三種。滿漢全席無疑是中國烹飪技術發展的一大高峰,同時,在一種食品中凝結著如此豐富的歷史背景和民族文化,在世界上也恐怕是獨一無二的了。當然,除了滿漢全席之外,仿膳也有的宮廷菜餚。
3.北京的衚衕
北京的衚衕就象密密麻麻的血管遍佈在城市的每個角落。北京到底有多少衚衕呢?老北京人說:
「有名衚衕三百六,無名衚衕似牛毛。」最近的統計顯示,北京的街、巷衚衕(即廣義上的衚衕)超過6000條(個),直接稱為衚衕的超過1300條。把這些大大小小的衚衕連起來,那又是一條萬里長城了。
4.東方「歌劇」---京劇
京劇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國粹,因形成於北京而得名。 在200年的發展歷史中,京劇在唱詞、唸白及字韻上越來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樂器。也融合了多個民族的發明,終於成為一種成熟的藝術。
將京劇稱作「北京歌劇」是因為京劇集歌唱、舞蹈、武打、**、美術、文學等於一體的特殊戲劇形式,與西方歌劇有類似之處。同時,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它們都獲得了經典性地位。
5.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雖為居住建築,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它的營建是極講究風水的,從擇地、定位到確定每幢建築的具體尺度,都要按風水理論來進行。北京四合院,天下聞名;舊時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觀廟壇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築,便是那數不清的百姓住宅。
4樓:吳君涵
老北京的春節習俗
日落日升,斗轉星移,回首往昔,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繫念和玄想,而這「歲時禮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都更受到人們普遍重視,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節習俗。
農曆的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春節原起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稱:
「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後,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就北京地區來說,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講:「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有一首歌謠唱道: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北京人總是把「福」倒著貼在門裡、衣櫃、水缸上,寓意著福到了。貼春聯也有許多講究,一般百姓家貼紅色春聯,門楣上貼「橫批」,內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紙鑲紅邊;守制者(有父、母喪者)則要用藍紙;廟宇用黃紙。春聯最早始於五代時的後蜀。
據說當年蜀太子在本宮門上提寫「天垂餘慶、地接長春。」八個大字,這就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北京人在屋內廷貼上「抬頭見喜」,屋外貼上「出門見喜」,院內貼「全院生輝」等春條。
過去大多數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講究的要擺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餅、花糕的面鮮,成堂的水果、成堂的乾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飯,素餃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擺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過年講得就是吃喝玩樂,以吃為主。
這些供品實際上也是為人準備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大件和清口菜。
冷葷有冷燉豬、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
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羅
十、鹹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葷素睡覺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著日後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著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著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著早立子……
北京春節的習俗真有趣!
元宵節,中國人有賞燈和吃元宵的習俗。俗話說「正月十五鬧花燈」,因此,元宵節也叫燈節。
元宵節賞燈的習俗到現在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元宵節這天,到處張燈結綵,熱鬧非常。夜晚一到,人們就成群結隊地去觀賞花燈。
五光十色的宮燈、壁燈、人物燈、花卉燈、走馬燈、動物燈、玩具燈……匯成一片燈海。有的花燈上還寫有謎語,引得觀燈人爭先恐後地去猜。
元宵節吃元宵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這種食品了。元宵是一種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圓球,裡面包著用糖和各種果仁做成的餡,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
因為這種食品是在元宵節這天吃,後來人們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國人希望諸事圓滿,在一年開始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團圓、和睦、幸福、圓圓滿滿。
北京的風土人情是怎樣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朋友: 北京的風土人情是三言兩語說不清的. 不妨我給您幾個**比較系統,全面.
慢慢感觸老北京的風土人情吧.希望您能開心. 老北京網:
net 老北京風情園: http://www.
51766.com/img/lbjwsjy/ 北京歷史與環境:http:
//www.taosl.net/zt006.
htm 北遊記: http://www.
5ibj.net/index.asp 北京胡同:
com/ 北京文化網: http://www.
oldbj.com/ 北京四合院: http:
//lib.blcu.edu.
cn/tpz/sjhtp/kj.htm
6樓:颯颯影印件
ok啦呢蘿莉控tock龍敏布諾明蘭扣扣呢啦啦啦啦路blair死咯咯了
北京的地方有什麼風土人情、民俗習慣、自然風光?
7樓:匿名使用者
自然風光去我個空間度睇相,全部北京名景都齊全。風土人情,北京人好和善,待人好好,熱情,豪放,大大咧咧,無拘無束..性格直!
剛強好勝,獨立北京仲貧富懸殊幾大,街邊檔都開小車來擺攤!!80幾歲老太婆撿垃圾為生!!民俗習慣,夏天中意飲酸梅湯解暑,好中意出去行行街,而且古色古香,好有氣質。
但系北京人鄙視上海人!【採納】
北京的風土人情 5
8樓:春天梨的熊
1,前門關帝廟廟會
前門關帝廟廟會是集祭祀、歌舞、文娛、商貿於一體的傳統民俗活動。2023年4月8日中國農曆三月初三,崇文區東花市社群第二屆社群文化節暨蟠桃宮廟會在崇文區明城牆遺址公園舉行。
2,廠甸廟會
廠甸廟會是北京市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信仰活動。在舊京城的眾多廟會中,惟有廠甸的廟會,不以廟為名,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五這個時間段舉行,規模最大、京味最濃、最聞名遐邇和膾炙人口的。
3,朝陽公園廟會
朝陽公園廟會是一種古老的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白塔寺在北京阜成門內大街路北。正名妙應寺,是北京名剎,因寺內有座「以鎮都邑」的藏式佛塔,通體皆白,故俗稱白塔寺。
4,北京春節龍潭廟會
北京春節龍潭廟會是融民間藝術、宗教信仰、物資交流、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傳統民俗文化盛會。自2023年開始舉辦以來,已歷經三十一個春秋,成為北京市春節期間一項傳統性的大型群眾文化活動。
5,地壇廟會
地壇廟會始辦於2023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了33屆,一屆勝似一屆,以較高的藝術品位和鮮明的民族特色享譽中外,其勝景被譽為現代的《清明上河圖》和中國的狂歡節。
9樓:匿名使用者
北京的風土人情:飲食文化:北京是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居內地之首。
北京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製作精細,堪稱有口皆碑。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兒、豆麵酥糖、酸梅湯、茶湯、小窩頭、茯苓夾餅、果脯蜜餞、冰糖葫蘆、艾窩窩、豌豆黃、驢打滾、灌腸、爆肚、炒肝等。
京劇:京劇是中國國粹。京劇的源頭還要追溯到幾種古老的地方戲劇,2023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戲班——三慶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後進京獻藝。
徽班常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演出,於是,一種以徽調「二黃」和漢調「西皮」為主,兼收崑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戲精華的新劇種誕生了,這就是京劇。
擴充套件資料
北京的民俗風情中包含了東西南北八方文化的精華,也就成了八方民俗風情的傑出代表,或者說了解了北京的風俗則中華民俗可見一斑。本書主要講解的是老北京的風土人情,老北京人的衣、食、住、行、玩等,並且配合百餘幅相關的插圖,生動而全面,是懷舊人士的良伴。
1946 年5 月,北平市。「菩薩」 車伕樂滋滋地和美國女士交談,他現在是她的導遊,講述這個白鶴嘴裡銜。2023年5月,北平市。
北平市第一招待所門口,這是黃包車車伕們在喝大碗茶。2023年5月,北平市。古老的皇城下等客的黃包車車伕們。
2023年5月,北平市。街道邊等客的黃包車車伕們。
2023年5月,北平市。生活愜意的「菩薩」 車伕,他的笑容也感染了life 記者2023年5月,北平市。四合院門口的合影。
2023年5月,北平市。四合院門口一個穿著傳統中國服裝,戴著瓜皮帽的市民。2023年5月,北平市。
四合院內嬉戲的兒童。
10樓:吳君涵
老北京的春節習俗
日落日升,斗轉星移,回首往昔,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繫念和玄想,而這「歲時禮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都更受到人們普遍重視,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節習俗。
農曆的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春節原起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稱:
「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後,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就北京地區來說,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講:「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有一首歌謠唱道: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北京人總是把「福」倒著貼在門裡、衣櫃、水缸上,寓意著福到了。貼春聯也有許多講究,一般百姓家貼紅色春聯,門楣上貼「橫批」,內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紙鑲紅邊;守制者(有父、母喪者)則要用藍紙;廟宇用黃紙。春聯最早始於五代時的後蜀。
據說當年蜀太子在本宮門上提寫「天垂餘慶、地接長春。」八個大字,這就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北京人在屋內廷貼上「抬頭見喜」,屋外貼上「出門見喜」,院內貼「全院生輝」等春條。
過去大多數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講究的要擺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餅、花糕的面鮮,成堂的水果、成堂的乾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飯,素餃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擺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過年講得就是吃喝玩樂,以吃為主。
這些供品實際上也是為人準備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大件和清口菜。
冷葷有冷燉豬、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
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羅
十、鹹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葷素睡覺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著日後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著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著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著早立子……
北京春節的習俗真有趣!
元宵節,中國人有賞燈和吃元宵的習俗。俗話說「正月十五鬧花燈」,因此,元宵節也叫燈節。
元宵節賞燈的習俗到現在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元宵節這天,到處張燈結綵,熱鬧非常。夜晚一到,人們就成群結隊地去觀賞花燈。
五光十色的宮燈、壁燈、人物燈、花卉燈、走馬燈、動物燈、玩具燈……匯成一片燈海。有的花燈上還寫有謎語,引得觀燈人爭先恐後地去猜。
元宵節吃元宵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這種食品了。元宵是一種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圓球,裡面包著用糖和各種果仁做成的餡,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
因為這種食品是在元宵節這天吃,後來人們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國人希望諸事圓滿,在一年開始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團圓、和睦、幸福、圓圓滿滿。
法國風土人情,德國風土人情的資料
收到成都火山口i思思想幾點幾點繼續繼續令牌哦還是你吃你的歷史課不上 德國風土人情的資料 法國的民俗風情 民間風俗 一 社交禮儀 每年11月1日 聖靈節 相當於中國的清明節。法國人習慣上在這一天去墓地祭奠,緬懷為國捐軀的先烈。東西南北差異很大。北方文化很接近德國 南方有很強的地中海特點,與義大利比較接...
臺灣的風土人情有哪些臺灣有哪些風土人情
1 飲食習俗 類似閩 粵,但加以變化而有臺灣特色 佐料常用沙茶 咖哩 花生醬等,甜味更重,多用清湯燉煮。風味小吃品種極多,臺北新店碧溪潭香魚,基隆豆簽羹,桃園石門沙鍋魚頭,臺中菜根香原汁牛肉,新竹貢丸,高雄六合夜市貝類海鮮等。2 臺灣布袋戲 臺灣布袋戲以戲路 詞調 樂調不同,分成不同的流派,主要有南...
廣州的風土人情有什麼,杭州的風土人情有哪些
廣州兩千多年的文明史留下許多說不完道不盡 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它體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飲食 居住 建築 商貿 語言 歲時節令 婚姻 祭祖 禮儀 娛樂等。由於廣州自古就是一個移民色彩很濃的城市,廣州民俗風情也處處體現了一個移民城市所特有的韻味和魅力 豐富多彩 活潑多樣,古老而又年輕,處處迸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