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解釋德文化中「德「的含義。 5分

2022-12-22 10:21:17 字數 4869 閱讀 1435

1樓:皮丘的生活

「德」字,它是由「彳」「十」「四」「一」「心」組成的。

古人在造字的時候,就把德的內涵全部包容在其中。「德」字,右邊上面是個「十」,下面是個「四」,再下面是個「一」,最下面是個「心」,左側是個雙人旁「彳」。這個字的整體效果意思是什麼呢?

就是要擁有十種善心(「十」)、四種行為準則(「四」),一心一意(「一」「心」)地去做、去實踐,為家庭、為民族、為別人(「彳」)而奉獻,這才是真正的「德」!

十善心「十善心」,又稱「十善行」,包括:「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愛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藹心」「忍耐心」「勇猛心」十種心,很完整地把如何塑造道德靈魂的內容和方法包含在其中。

忠孝心:要忠於國家、忠於民族,這是忠孝心的根本。要為國家和民族服務,將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利益,這才是真正的「忠」,是大忠。

要去掉自己的私心、欲心。這樣才能夠符合「忠」的本意。在家庭、在學校,我們都要有孝心,對父母要做到孝,對我們的老師要尊敬。

老師擔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三大責任,責任重大,為我們辛勤地付出,所以我們對他們要尊敬。古代的祖先,對天、地、師、君、親都要表現出這種忠孝。

當然,忠孝心也要將它與明代以後理學提倡的那種僵化的「忠孝」區別開來,把這個分水嶺、兩界山要分辨開來,要還老子和孔子哲學思想的本來面貌,站在能夠開發自己智慧的高度來講忠孝,而不是盲從、不是盲忠。

好善心:人人都要樹立起好善心。「善」,就是見人之危,我們要扶助和幫助;見物之危,也要救活解脫。

對人、對動物,都要有這個善心才行。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的生命的痛苦之上,那才是善,見到別人困難和危險的時候,要主動去扶助,幫助使人脫困,那才叫善。

「善」字,我們要把它上升為一種仁德,來進行尊崇。將自己的心,建立在幫助別人獲得快樂上面,這就叫「善」。

慈悲心: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慈悲心是不是宗教?其實根本不是。

實際上,慈悲心是做人的根本。老子《德道經》當中,直接談到了社會發展的四個階段。我們人類的發展離開了道治社會,德治社會也離失了以後,就進入了四個階段,就是仁治階段、義治階段、禮治階段和智治階段。

我們現在是不是純粹靠後天的智識來治理自己的身、管理自己的家庭、管理自己的單位?很少運用慧、很少用大慧來管理,更不用說用仁德來管理、用義德來管理、用禮德來管理,純粹是用自己學習掌握的西洋文化知識所取得的那種微弱的智力,來管理我們自己、管理家庭和管理單位。實際上,本身就離失了祖宗們要求我們達到用仁治之心來管理我們的心、管理我們的身。

慈悲,就是建立在這個仁治之上,要用仁慈之心來對待身邊的所有人、事、物。

平等心:就是要求我們心中沒有富貴貧賤的區別和區分,要一視同仁,同樣對待,同等對待。現在的同學之間,可以說平等心不太常見。

學習成績好的和學習成績差的,家庭環境好的和家庭環境差的,這其中的不平等現象都是客觀地存在的,但是要求我們用一顆平等心、慈悲心去對待這種差別、差異,不要另眼看待,不要自慢我高,也不要自我卑賤,喪失自己的志向。學習差、條件差的人不要倒志,不要倒了自己的志向;條件好的人、學習比較好的人,不要有這種分辨心而自我驕傲,驕傲的人一定會失敗,最終會跌下來,謙虛是能使人進步的,這一點被歷史所證明,被所有有成就的學者所驗證。

所以,這個平等心要牢牢地在我們心中樹立起來,不要有人我之分,大家都是一體,都是尊貴的生命。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這就是平等心。

博愛心:要真正非常博大、非常精深地愛自己的民族、愛自己的祖國、愛自己祖先的優秀文化、愛我們祖國美好的前途。在家庭裡,我們要愛父母,要愛兄長、兄弟姊妹;在學校裡面,要愛老師;在單位裡面,要愛同事。

這種愛沒有界限,也沒有高低貴賤的區分,是流自心靈深處的表現,要把這種愛逐漸擴大、培養,注重培養這種博愛心。由於這種愛它能夠使我們心胸變得開闊,各種五德的能量能夠進入我們的心靈,打造我們精神狀態,所以這種愛值得我們去主動地培養。

教化心:就是見到別人有善的行為,要表揚、要學習、要褒揚,而不是諷刺挖苦。現在很多人,見到別人做好事,不僅自己袖手旁觀,而且還諷刺挖苦打擊,這種現象都是非德的表現。

忠恕心:即「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點,看起來是儒家的思想,實際上也是道家的思想,是孔子從老子那裡、從《德道經》裡面學習以後構築的兩句話。

在法國,這句話曾經成為法國人抵禦他們本國各種錯誤思想的一個座右銘,作為他們建國的一個座右銘。大家可以看一看歷史。看看國外的歷史和報道,就知道外國人很積極地在運用這些優秀的思想,來幫助他們的國民建立正確的道德理念,其中就有這一句。

所以,我們自己要注意培養這個忠恕心,作為我們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成份。「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點要把握好。

我們做每一件事的時候,既要想到自己的利益,也要想到別人的利益;要換位思考,這樣才能保持前面各種心的建立。

和藹心:和藹心是一種基礎方法,就是待人、處事、接物的時候,要表現出禮德來。這個禮德就在我們心中,我們要培養和藹心才能增進自己心中的禮德能量。

待人接物要和藹,語言要溫和,臉上要帶著微笑,要變得慈祥,這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表現得親近。親戚之間的關係,朋友之間的關係、同學之間的關係、師生之間的關係、同事之間的關係,都會帶來一個良好的外環境。

有個外國人,學習《德道經》以後,他就儘量保持微笑,在街上見到每一個人,他都微笑地打招呼:「早上好!」這樣就感覺到自己愉快,而且別人回報的微笑也能給他帶來愉悅。

現在西方還保持這種習慣,大家一見面,特別是早上,不管認識不認識,彼此都要互相和藹地問聲「早上好」,就是這個原因,他們注重培養和藹心。

當然,西方人的心靈裡,這個私心也始終沒有動搖,這是他們最大的缺陷,我對西方人進行了幾年的教學工作,要想使他們心靈當中真正放棄這種私心,非常地困難,因為他們的基礎教育就有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保護自己的個人利益不被侵犯。要想給他們指出來這一點,要比教中國人更困難些。但是,他們的教育機制上,對這些營造一個良好環境的方法卻非常地注重。

所以對文化的研究,一定要注意到最基礎、最細緻的文化基礎當中去研究,才能看到這個民族文化的精神靈魂,看到其中的實質上,使它充分地顯露出來,中華民族文化,卻是一個道德的文化,這種慈容特性完全包容在其中。

忍耐心:也是德性的一個重要成分,需要我們自覺地去培養。如果沒有把一把刀放在心上我們都不動的這樣一種境界的話,那麼在現在的社會當中,要想開創出一個亮麗的前程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所有四周圍充滿了私心私慾、自私自利、危害他人、唯獨利己的現象。

在這個現象還沒有得到徹底**之前,那麼這種忍耐心無疑就是保持我們身心中道德精神的最重要的方法。倘如忍耐不住,那可能就將自己的道德品格丟失了。

忍耐心,要主動地在社會當中、在學校當中、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去主動地培養,培養自己的這個忍耐精神。「天降大任於斯人」,要考慮到,天地外環境中「苦其心志,餓其肌膚」的這些條件,是天地在再造我們,我們要樂於接受。我們要主動去培養忍耐心,才能真正地成為國家棟梁。

勇猛心:勇猛心,也是十善心之一,是十種善行之一。因為老子曾經說過:

上善治水,處下不爭。把握好了,就擁有了一種韌力,擁有了剛柔相濟的韌力。這個勇猛心,就是凡是當為的,就要勇敢地去做,而不要為了一己的私利、私心、私慾而畏縮和退避不前。

假如在公共汽車上,看到一個小偷偷錢包,有幾個人能夠敢具備這種勇猛心而加以揭露呢?沒有!一輛長途汽車上,上來兩三個持刀的歹徒,竟然就可以將整車人所有的錢包都搜的乾乾淨淨,這個現象不是很奇怪嗎?!

一輛車上四五十人居然害怕三個人,這不就是我們缺乏這種凜然正氣、缺乏這種勇猛心導致的嗎?如果十個人具有勇猛心,那麼歹徒能夠得逞麼?----絕對不能得逞!

所以,儘快地恢復道德文明建設,恢復德性的培養,使人們都具備這種心,擁有道德的無私無畏極其重要,這是振興我們中華民族的重要方法之一。這個德的內容太豐富了,包含到了我們做人的方方面面,所以我們要全面地把握住。

四項準則

非禮勿行(非德勿行);非禮勿言(非德勿言);非禮勿視(非德勿視);非禮勿聽(非德勿聽)。

這個「禮」不要錯誤地理解為只是說教的「禮」。這個「禮」,是指《黃帝內經》裡面給我們介紹的「心」,心中要具備這種禮德的能量,我們的心才能產生光明。

中國有句成語「眼明心亮」。怎樣做到眼明心亮?怎樣才能「眼明」?

真正的「眼明」,是具有仁德之性、慈悲之行,眼睛才能真正地明瞭;所謂「心亮」,是要我們心中具有豐厚的禮德、仁德和能量,那麼心才能達到真正的明。

第一個「明」,是指明確的「明」;第二個「明」,是指心裡面真正亮堂的「明」。這個「明」字,是由一個「日」、一個「月」共同組成,就是要像太陽和月亮那樣,將它們的光明無私地撒向社會,那才叫真明。

所以,古人在教導後代修德的時候,強調要守住心靈的光明,並且用「禮」來加以規範制約,所以這樣才有這四句話:「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行」。凡是不符合道德的、凡是影響我們心中放出光明照亮人生之路的、凡是阻擋我們智慧開發的所有內容,我們都要自覺地將它拒之於心身之外,不要去接受它,這才叫守住了四項原則,要求我們一心一意地去做到。

一心中國有句成語,叫「三心二意」。什麼叫「三心二意」?「心」是由三點水、中間加一鉤「乚」,共同構成「心」字。這個心,就有陰我心、陽我心、真我心之分。

我們去掉自己的私心,去掉這個貪慾,在符合道德準則的前提下,正確地去學習、生活,具有一個德性的品格,這個心才能光明,這個「鉤」才能去得掉。中間這個「鉤」,就阻礙了心中的光明,阻礙我們知道德的真實內涵。只有把這種貪慾、這種過度的私心,把違反道德原則的私心和貪慾,把這些都清除掉,這三家就容易相見。

陰我、陽我、真我都相見了,它們在大腦當中變為一體共同地工作,那麼我們就出現大智慧了。所以,古人就形容辦事不用功,常常是因為三心二意造成的,要求我們一心一意。

一意「一意」,是指的什麼呢?是指我們脾土裡面的信德。有的人,信德不真,半真半假,不是真信。因為人在信當中,有一個後天的信和先天的信,這就是兩種意,叫做真意和假意。

有人信德不足的時候,辦事的成功率非常低。信土差的人,去商店買個東西都買個次品,精挑細選選了半天,拿回去卻是個次品。這種現象很多,就是說自己體內的能量不足以後,自己的行為就很自然地向錯誤的方向行走,把握不住機會,錯過很多良好的機緣。

所以,古人就告訴我們要一心一意。在心裡面要去掉這個鉤,將陰我、陽我、真我結成一體;將這個意,也去掉後天俗性的認識,把握住真的東西和正確的東西,用這兩者結合在一起,主持大腦辦公室裡面的表層、質層、核心層三層的工作,整體都把握住進行工作,那我們就既能夠產生大智慧,也能夠打造一個健康的身體。在人生之旅的路上、在百年的人生髮展期當中,找到自己真正的道路。

請解釋「運動」「規律」在哲學上的含義

宇宙間的一切變化和過程稱為運動。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絡。一切事物都是在運動的,你說某物靜止不動 比如說你坐在電腦前不動,只是相對於某個參照物來說而已,換一個巨集觀的角度,你也無時無刻隨著地球自轉在高速運動。所以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規律是客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本質聯...

大道無形的含義,請正確解釋,《道德經》中「道」的含義到底是什麼?

天下皆之為道,道之根本為人,求道為生,天地道大人也大。有了道心,便得天下。大道無形,大德無德,萬物資始。無需苦苦追尋道之根本,因為根本在於 心 我即天,天即我。一切的追求,不過人心中的執念罷了。執念掌握著天地萬物之靈,跳脫於執,與道合真。本句出自道教經典 清靜經 意思是道是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萬...

請教對衝基金的含義是什麼,請通俗地解釋

對 衝 基 金 hedge fund 舉個例子,在一個最基本的對衝操作中。管理人在購入一種 後,同時購入這種 的一定價位和時效的看跌期權 put option 看跌期權的效用在於當 價位跌破期許可權定的 時,賣方期權的持有者可將手中持有的 以期許可權定的 賣出,從而使 跌價的風險得到對衝。又譬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