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那肯定的,借荊州不還一件事。還有就是在蜀國前期可以看出,蜀是人才濟濟啊,可以蜀後期「蜀中五大將,寥化作先鋒」。
為什麼有的人認為諸葛亮是「小氣」之人?
2樓:古今通聞
因為諸葛亮做任何事情都是精打細算,手筆不大,但是都分配得十分準確。這個主要是諸葛亮的性格和他手上的本錢所決定的。諸葛亮這個人足智多謀,但是他生平謹慎,而且他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在處理軍國大事上面都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地方財政,30兩以上的財政開支他都要過問。而在調兵遣將上面,諸葛亮認為兵不在多,而在於精。所以他在指揮打仗的時候,經常就是某某將領領幾千兵馬,另外乙個將領又領導幾千兵馬,很少出現十萬人以上的主力大對決。
而另外乙個方面是因為諸葛亮手上的本錢太少。每乙個銅板都要用到極致,而每乙個兵都要人盡其用。三國時期,蜀國的實力其實在三國裡邊是最為弱小的,但是魏國有人口400多萬,而蜀國才僅僅70多萬。
魏國佔據了中原大部分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的地區,而蜀國則偏居西南一隅。魏國人才濟濟,經濟實力雄厚,而且兵多將廣。而蜀國兵微將寡,人才凋零。
這種情況之下,作為蜀國掌舵人的諸葛亮自然是一分錢要掰成兩半用。無論是在財政還是人員分配上面,都無法大手大腳。
而在處理內政方面諸葛亮喜歡親力親為,擔心下面的人做不好,所以他連30兩以上的開支都會親自過問,這樣國家大權都集中在諸葛亮一人之手,這樣做的弊端十分明顯,就是諸葛亮沒有為蜀國培養足夠多的人才,這也導致蜀漢後期人才匱乏,在面對魏國的進攻的時候,一戰而亡的結局。
3樓:小小智慧
因為有人覺得諸葛亮需要劉備三顧茅廬,坐等明主來屈尊紆貴,不夠大氣,實際上是伯樂難求,不是諸葛亮不心懷天下,而是在等乙個可以值得擁護的明主。
4樓:晗兮汐
不知道。諸葛亮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來士大夫知識分子的人格之神。在中國歷史上,德才兼備的人不少,但象他這樣集智慧與人格於一身,可謂絕無僅有。
5樓:餘溫
因為一件事,有人覺得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顯得不夠大氣,但實際上是伯樂難求,不是諸葛亮不心懷天下,而是在等乙個可以值得擁護的明主。
6樓:網友
諸葛亮的話術,非常準非常狠,口才好是正面的,可是這種口才用在對付人上,那就是尖酸刻薄了。
7樓:河工大校草
因為諸葛亮在某些方面的確被別人認為是小氣的,比如他不懂放權,自己一直掌握很大的權利,而且不會聽取別人的意見。
8樓:網友
諸葛亮做事太謹慎,這個即使他的優點也是他致命的缺點,使得自己身心勞累,英年早逝,而且事必躬行,使得其他人沒有發展使得蜀國後期無人的局面。
9樓:網友
「小氣」是指諸葛亮不懂放權,目光看的不長遠。諸葛亮適合處理內政,不善於帶兵打仗,他卻執意北伐,完成劉備的遺願,導致北伐失敗,他自己命喪五丈原。
10樓:網友
在《出師表》向後主所薦的人才幾乎全是荊襄人士,沒幾個是蜀人,所以不太重用益州人。這也導致後來,蜀國滅亡之際,沒益州人奮起反抗魏兵的重要原因。
11樓:夜染凝
諸葛亮不放權,北伐的時候目光不夠長遠,最後失敗,並且小至三十兩的軍政開支都要親自過問,所以有人覺得他小氣。
說說諸葛亮這個人?
12樓:網友
諸葛亮「4月——芟上邽麥」(「芟」讀shan,剷除的意思,4月甘肅的麥子根本還不能當做糧食,如果是為了補充軍糧也無可厚非),可見諸葛亮有多壞,為了噁心曹魏,不顧甘肅人民死活,故意破壞生產。
而曹操因自己的馬踩踏稻田就要砍自己腦袋(雖演的成分,但也表明了曹操對保護農作物的態度)。
這樣一對比,誰正誰邪就分明瞭。
諸葛亮真的有才嗎?
13樓:網友
他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他政治、書法、繪畫、文學成就都是後世認可的。
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諡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
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詩人杜甫有《蜀相》名篇傳世。
14樓:拿拜倫
雖不在歷史,即使今日讀他的出師表,不覺得其中的才!明間的流言也並非空穴來風!
15樓:天生玩家酷
諸葛亮有大智慧!~1、諸葛亮是全面發展的,不然怎麼會說他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2、諸葛亮發明了,用於訊號求救的孔明燈。
3、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等成語都是關於諸葛亮的。4、諸葛亮發明了一次效能射多隻箭的弩,稱之為諸葛連弩。5、諸葛亮研究出一種陣法名叫八陣圖,陣法用亂石組成,能困十萬精兵。
注:弩在春秋戰國就有了,不過那時候的弩是單弩,只能發一支箭。試問誰敢與諸葛亮相比啊)
16樓:網友
肯定有才,「盛名無虛士」,只不過三國演義誇大了。
17樓:星星光亮如燈塔
有軍事才華,以及為人處事的才華,至於文學上的造詣,好像沒大有吧!
誰敢說諸葛亮差?
18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本來就很強啊,在當時可以說總攬蜀國大局,可惜的是劉備的一場夷陵之戰把蜀國的人都打沒了,以至於國力衰微,人才凋零。
19樓:網友
後期諸葛亮打的也不過是魏國一支偏師而已,還是九出祁山;魏國精銳都部署在合肥,華北一帶;諸葛強於內政,軍事上善用兵,但談不上精於用兵;
20樓:終極殺獵
有些無聊的人沒事總逆著腦筋改變已有的理論,以顯示自己的智慧,但總得有度吧,這種人你不要理他!
諸葛亮為何不用威嚴
21樓:醉品南菊
首先宣告我不是歷史學家,只是對歷史比較感興趣,所以提供的觀點有不好的地方勿怪!!
朋友你問的這個問題恰好我以前研究過,還寫了一篇文章為魏延鳴不平。
諸葛亮不用他的原因:1.諸葛亮對他有偏見,不能容忍他。
我們知道魏延當初為了投劉備,把自己的上司幹掉。這在忠義的三國時期是何等大忌,而諸葛亮是乙個正統派,一心忠於一主,所以魏延的做法就成了諸葛亮的藉口,說他有反骨,我們也沒摸過,不知道諸葛亮有沒有說謊,不過諸葛亮不知道的是魏延在最初認識劉備的時候就決定投靠他了,只是當時條件不允許所以他輾轉一段時間,當再遇到劉備時才做出殺上司的事。只能怪諸葛亮沒有容人氣度,一棍子就把魏延從心裡打死了。
2.諸葛亮眼光還不夠最好。從派關羽守荊州、揮淚斬馬謖就可以看出諸葛亮用人上還不夠最好,難免有失誤,而對魏延的使用就更糟了,大家也知道魏延長期以來都被諸葛亮當誘敵的將領使用,寧願用廖化當先鋒也不用他,所以基本也沒有多大威信,最後在兵變時被輕易的斬殺。
3.魏延自身有缺陷,他勇武,但是為人又有些小肚雞腸,當他提出的奇襲計劃不被謹慎的諸葛亮採用後就一直在埋怨諸葛亮,你說你是領導能接受乙個在背後罵你的下屬嗎?可惜魏延不自知,還是依舊桀驁,結果悲劇了。
至於你說諸葛亮不用他,這倒不至於,只能說他性格上的缺陷再加上諸葛亮的制裁才導致了魏延的悲劇三國與痛苦人生。
22樓:柳上晗
諸葛識人不如劉備,個性謹慎至極,做事又喜歡親力親為。
不適合做領導,做秘書就行,最多做蕭何的工作,搞好內務後勤。
23樓:網友
諸葛一生唯謹慎,威嚴那樣的選手諸葛亮不喜歡啊。
24樓:網友
諸葛亮不用魏延,有人提出過 早期應該是諸葛亮無法駕馭住魏延(或者他認為魏延沒有利用價值),不在他的計劃之類。 而在諸葛亮兵敗之後,為儘快促成全國統一和蜀國的抵抗力而把魏延作為犧牲品。 諸葛亮雖然不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物,但卻是三國中最出彩的人物!
而魏延,總的來說,只能是諸葛亮思想的犧牲品。
25樓:咬文嚼字
人與人的交往,第一印象很重要,正如醉品南菊說的,魏延跟諸葛亮打交道第一件事做的就讓他很不爽,另外,時間萬物相生相剋,不是魏延或者諸葛亮的錯,錯就錯在他們脾氣秉性不和。
不知道說的對不對,貽笑大方了。
26樓:不及閣學士
因為魏延就是魏國派來的臥底,這不明白的嘛,瞧瞧他的姓名:魏延者,魏國延綿不絕之意。玩臥底還這麼囂張連名字也不改,一般人都看出來他的真相,況乎諸葛亮?你說亮哥能用他嗎?
27樓:生為活而生
諸葛亮只是被三國演義神話了而已!所以他不是神人!也不是完人!唔!還有魏延命不好!所以…
28樓:網友
其實說白了,諸葛亮的心胸不夠開闊。不光是魏延,說魏延有反骨那是**編的,其實到了蜀地,諸葛亮每事必躬親,即使是小官的公升遷也要親自過問,說明他雖然勤奮,卻不能用人,當其死後蜀國沒多久就瓦解了。而且用人上也經常使用不當,關羽、馬謖就是最好的例證,而能獨擋一面的人才大多是原來劉備招攬的。
29樓:網友
沒有不用啊! 本來,一開始孔明就要殺了魏延的,不過因劉備的堅持而留用!
而是儘量的剋制住他,不要他有傭兵,功高的時候!!!最後孔明死之後,魏延因跟隨孔明北伐,為蜀漢立下汗馬功勞,心有不甘想奪楊儀兵權,反而被楊儀用計派馬岱殺死。魏延被滅門。
30樓:網友
一,見正史《三國志》
魏延帥部下隨劉備入川,屢建戰功,公升為牙門將軍。劉備自立漢中王,遷到成都,命魏延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蜀國的北方門戶。沒用張飛,可見其能力。
劉備稱帝后,拜魏延為鎮北將軍。建興元年,封都亭侯。
建興五年,劉備請諸葛亮駐守漢中,命魏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剌史。
建興八年,劉備命延向西進攻入羌中,魏延和魏國的後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在陽溪大戰,最後,延打敗淮等人,被公升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為南鄭侯。
劉備去世,劉禪即位,蜀國一切全能力都歸於丞相諸葛亮。
諸葛亮每次北伐,魏延都隨軍出征。魏延經常向諸葛亮請求:帶兵萬人,和諸葛亮分道進軍,在潼關會師。諸葛亮不同意。
魏延經常嘆恨自己懷才不用。他體恤士兵,勇猛過人,又性情高傲。
諸葛亮死後,--魏延與楊儀不和,互指對方為叛逆,成都首腦相信楊儀,不信魏延,--最後,魏延被殺。
多年前,我曾讀過一篇關於史學研究的文章,其中談到魏延的悲劇,很有值得回味。其中談到:魏延才能過人,孤傲孤傲,與諸葛亮的見解不和。
諸葛亮並不是全才,《三國志》說他是治國良才,應變統軍的韜略非其所長。是很中肯的。當時的蜀國是諸葛亮的一言堂,容不得其它言論,所以魏延只能是悲劇,這也是蜀國的悲劇。
諸葛亮的用人政策導致他死後,竟然「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人才極其匱乏!而當時的魏國和吳國確實人才濟濟,最後導致蜀國最先滅亡。
諸葛亮人物評價,諸葛亮人物評價
1 清 乾隆帝 諸葛孔明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約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無我,忠故無私,無我無私,然後志氣清明而經綸中理。譯文 乾隆帝評價 諸葛孔明是夏,商,周以來第一流的人物,看他的生平,可以說是公和忠,公就是心無旁騖,忠就是沒有私心,鞠躬盡瘁,高風亮節,治理國家的抱負和才能切合事理。2 北...
諸葛亮的簡介,諸葛亮的簡介
諸葛亮 181年 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 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 人,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 軍事家 外交家 文學家 書法家 發明家。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襄陽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
關於諸葛亮的關於諸葛亮的資料
諸葛亮 181年 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東漢末年徐州琅琊陽都 今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 人。三國蜀漢 季漢 丞相,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發明家及散文家。隱居隆中,自比管仲 樂毅,人稱 臥龍 劉備三顧始見之,為備畫據荊益 聯孫權 拒曹操之策,佐備取荊州,定益州,遂與魏 吳成鼎足之勢。曹丕代漢,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