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林西仲評《陋室銘》原文及翻譯

2025-02-04 14:35:09 字數 2914 閱讀 5260

1樓:網友

林西仲只有《古文析義》,《陋室銘》的作者是劉禹錫 。lz是不是弄錯了的啊?

找不到原文,你可以發來看看啊?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陋室銘。劉禹錫。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在,在於。 名,動詞,出名。 靈,靈驗,神奇。

譯文:山不在於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靈驗了。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指示代詞,此,這。 惟,只。 馨,這裡指品德高尚。

譯文: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簡陋了)。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上,長到,蔓到。

譯文:苔蘚痕跡碧綠,長到臺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竹簾裡。

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鴻儒,知識淵博的大學者。鴻,通「洪」,大。 白丁,平民,這裡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往來,偏義複詞,詞義偏重在「來」上。

譯文:到這裡談笑的都是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5、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調,彈奏。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金經,用泥金書寫的佛經。

6、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絲竹,這裡指奏樂的聲音。 案牘,官府的公文。之,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勞,使……勞累。 形,形體,身體。

譯文:沒有奏樂的 **擾亂耳鼓,也沒有官府的公文來使身體勞累。

7、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譯文: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它們雖然簡陋,但因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

8、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孔子說:「有什麼簡陋呢?」

2樓:紫色幻淚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就靈異了。

這雖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簡陋了)。青苔碧綠,長到臺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子中。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往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

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閱讀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

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陋室銘》原文和譯文

3樓:順順百科課堂

《陋室銘》原文和譯文如下: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會有名氣。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會有靈氣。

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因為我品德高尚就感覺不到簡陋了。苔痕蔓延到臺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青色。

到這裡談笑的都是博學之人,來往的沒有知識淺薄之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沒有弦管奏樂的聲音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陋室銘》聚描寫、抒情、議論於一體。通過具體描寫「陋室」恬靜、雅緻的環境和主人高雅的風度來表述自己兩袖清風的情懷。文章運用了對比,白描,隱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壓韻,韻律感極強,讀來金石擲地又自然流暢,一曲既終,猶餘音繞樑,讓人回味無窮。

文章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

《陋室銘》原文和譯文

4樓:蟈蟈教育愛好者

《陋室銘》原文: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譯文:

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長到臺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中。

到這裡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

孔子說:「這有什麼簡陋呢?」

創作背景:

作者因在任監察御史期間,曾經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革新失敗後,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刺史。和州知縣見作者被貶,故意刁難之。

和州知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裡差役把作者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作者仍不計較,並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作者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陋室銘重點句子翻譯,陋室銘重點句子翻譯

譯 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就靈異了。這雖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 就不感到簡陋了 青苔碧綠,長到臺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子中。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往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閱讀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 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

對陋室銘提3個問題,陋室銘從哪幾個方面表現陋室不陋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的理解應該是 苔痕上階,階綠 草色入簾,簾青 能否把它理解為 綠 和 青 的使動用法呢,即 使階 簾 綠 青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中間的 之 應該如何理解,是主謂中間的助詞呢,還是其他什麼?那有該如何翻譯這句話?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是什麼意思?近來小坐的都是有學問...

《陋室銘》中的銘,《陋室銘》中的「銘」的含義是是什麼,特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頌功德的文字,叫銘。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古代的一種文體,語文書八年級上期 22課有課下注釋 古代的一種文體,文字精煉,只給觀點,不下結論一般都用韻 銘 居室工整押韻,是文章能朗朗上口 老師說的!銘 一種文體,韻文!陋室銘 中的 銘 的含義是是什麼,特 銘,最初是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