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問題古今中外你聽過最駭人聽聞的案件是哪一件?

2025-02-09 18:25:15 字數 1827 閱讀 4429

1樓:茶花兔

我覺得是黑色大麗花**,這就是要從屍體的慘死狀況說起。根據當時報道稱死者生前事受到了殘暴的瘋狂毆打和虐待,警察發現屍體的時候屍體被分成了兩個部分,從肚臍處被鋸開,各種情況甚是匪夷所思。

2樓:仲夏夜風66的

馬尼拉事件。

1941年,美軍撤出了馬尼拉,宣佈馬尼拉為不設防城市。同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的10個小時,日落就對美軍控制的菲律賓發動了進攻,在乙個多月以後佔領了馬尼拉,大約有7萬人成為了日軍的俘虜。

全程境況慘烈,這就是著名的「巴丹死亡行軍」。整個行軍過程中僅在出發的時候給了每個戰俘吃了乙個飯糰,此後一路上不允許戰俘喝水進食,凡是企圖找水和食物的戰俘,立即就被日軍用刺刀或者開槍處決。

一路上因為飢渴而死和遭到日軍處死的戰俘超過一萬人。其中絕大多數是菲律賓人。抵達戰俘營後的兩個月內,又有萬戰俘被日軍死亡。

3樓:喜歡櫻花的老王

2017年的俄羅斯夫妻「食人案」。18年間夫妻兩殺害並吃掉了至少30個人,是迄今為止能夠確認的吃人最多的一對惡魔。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發生過哪些駭人聽聞的大案?

4樓:豐富的學習資料

長平之戰白起坑殺活埋了趙國40餘萬青壯年,安史之亂,北京恭王廠的北京大**,大明王朝就李自成的軍隊滅亡了,中國踏入了200多年的清朝統治階段。

5樓:大林學長

我覺得大案的話要看它的評判標準,像竇娥冤,這種流傳到現在,也算一種大案吧。

6樓:青楓侃

比如說有空印案。這個案件的影響力就非常的大,而且這起案件也造成了很多的人員**情況,死亡人數達到了7~8萬。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發生過哪些令人稱奇的案件?

7樓:失著純小

康熙年間,揚州城有兩個青年,乙個叫沈三,乙個叫劉二。這二人平時喜歡互相嘲笑戲謔,只要見面就喋喋不休地說個沒完沒了。

<>據「拾遺記」卷四一記載:有碗渠之民,壽長無終,乘螺旋轉舟而至,舟形似螺,可沉行海底,水不浸入,他們掌握著高科技技術,夜間出行光射幾里,從古至今曾有過各種猜測,例如火藥**、**、隕石、颶風等,然而每種說法似乎都有其根據,但卻又無法全面解釋各種詭異現象,因而此事至今成謎。

相傳在武則天死後,她的墓地曾經遭遇過幾次挖掘,但最後都是無功而返,甚至有的盜墓者連武則天墓地的朝向都沒探明白。項羽一見,扭頭就跑,才躲過一劫。剛出墓穴,突然地動山搖,結果轉天紀曉嵐就生龍活虎的活過來了。

周遭土地如同**,項羽命大軍速速逃離,剛逃離出去,所挖泥土全部重填回去。

這個事兒在當今社會也不多見,在古代就更是少有。而之所以有這種事情的發生,是因為:氣質非凡、氣勢強大、未來有希望。

船走到海面半路本來風情浪靜的湖面忽然颳起了大風,四周公升起了白霧,慧鄂定睛一看竟然到普陀山洋麵上!於是登陸待到第二天再啟程!這就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釣"。

果然,老漁工用親身經歷證明了這一句話,是極有歷史意義的。

殘暴的秦始皇所建立的王朝不僅沒有實現他所期望的千秋萬代,反而只傳了一代便嗚呼哀哉,並給後代帶去了毀滅性的災殃,據記載死人一萬多,皇帝撥款一萬兩**做棺材安葬善後。因為製作地棺材到處都是,被取名為「棺材衚衕」,後來嫌不好聽改為「光彩衚衕」的。

8樓:風兒

領人稱奇的案件眾所周知的《狸貓換太子》, 岳飛之死 ,楊家將的覆滅,還有著名的浮屍案,伍子胥道破越王「臥薪嚐膽」,反惹殺身之禍。

9樓:帳號已登出

狸貓換太子啊,這件事不知道有多震驚,不過古代這種事情多的是,因為古代又沒有基因鑑定這些技術,狸貓換太子很容易。

古今中外名著及作者古今中外的名著要寫名稱作者國家和主要人物要8個

外國名著 1 安娜 卡列尼娜 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本書作者 尼古拉 奧斯特洛夫斯基,俄羅斯人。主人公 保爾 柯察金。他的名言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 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 臨終之際,他能夠說 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

古今中外的名人勤奮故事,古今中外通過勤奮努力取得成功的名人事例

鑿壁偷光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裡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自家的牆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來是牆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匡衡看後,立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牆壁裂縫處鑿...

求古今中外歷代畫家作品,求古今中外歷代畫家作品資料!!!!!

買一本中國的,一本外國的歷代畫家印鑑款識,上面全有。古今中外著名畫家及其作品 1 約翰內斯 維米爾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是荷蘭 時代巨匠維米爾的代表作,是一幅小小的油畫,比八開紙大不了多少,油彩都已經幹得開裂,但就是這樣一幅看似不起眼的小畫,卻使得許多文人墨客 遊人看客在畫前欲走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