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暴走愛教育
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變化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包括經濟效益、巨集觀政策、人員結構變動等。去年疫情爆發後,***、***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援企穩崗的措施,在推動經濟穩定恢復的同時,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本,促進了企業效益提高,為工資增長創造了條件。
同時,部分領域平均工資變動也受到人員結構變動影響,如非私營單位中農、林、牧、漁業工資水平增速較高,就與農墾單位機構改革所致的人員結構調整的因素有關。
此外,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是針對法人單位統計的,不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反映的是稅前工資,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個人繳納部分。因此,公佈的平均工資比個人實際拿到的工資要高。
同時,由於各單位所處行業、所在地區和經濟效益不同,以及個人所屬的崗位不同,工資水平有高有低。實際上,工資一般呈現正偏態分佈,平均值往往高於一般水平,即大多數個體資料低於平均值。因此,要更加準確地瞭解工資差距及變動情況,不僅要看總體平均資料,還要結合更詳細的分地區、分行業、分崗位工資資料進行具體分析。
城鎮私營單位多數行業平均工資保持增長: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副司長孟燦文稱,從城鎮私營單位來看,大多是中小企業,受疫情衝擊較大。但由於***、***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援,通過階段性大規模減稅降費、增加定向貸款並降低利率水平、延期還本付息、發放穩崗返還資金、發放就業補貼、減免社保費用等助力中小微企業紓困發展,有效對沖了疫情影響,保障了城鎮私營單位平均工資的穩定增長。
在統計的18個行業門類中,除住宿和餐飲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等3個行業平均工資下降外,其餘行業均實現增長。2020年,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平均工資增速最高,達。而教育行業平均工資下降,是由於私營教育行業多為各類校外培訓機構,受疫情影響,長期停課導致單位收入下降。
以上內容參考 中新經緯-2020年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7727元,名義增。
2樓:捌酒不理食
去年平均工資統計出來,和今年工資沒有任何關係。
2021年各省市平均工資陸續釋出,你所在的省份是什麼水平?
3樓:十全小秀才
省統計局釋出2021年陝西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情況。資料顯示,2021年陝西省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2331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0996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
私營單位中,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採礦業,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倍、倍和倍;非私營單位中,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採礦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業,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倍、倍和倍。
從分登記註冊型別看,年平均工資最高的是外商投資企業,為全省平均水平的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是其他單位,主要指股份合作、聯營、其他內資單位,為全省平均水平的。
202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6837元,其中陝西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90996元,城鎮私營單位平均工資52331元。
陝西省所轄18個行業中,有7個行業年均工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52331元)。其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最高,年均工資為82255元。
農、林、牧、漁業最低,年均工資為36864元。
陝西省所轄18個行業中,有12個行業年均工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業增速最快,為。金融業增速最慢,為。
2021年陝西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13元,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784元。與年均工資相比,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水平,更貼合實際。也就是說,在陝西省,實發到手工資達到41000元的,就已經達到城鎮居民平均水平。
按行業劃分:陝西省最賺錢的行業是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非私營單位年均工資超過19萬元,私營單位年均工資超過8萬元)。
4樓:瑄生
三四線城市來說,不同城市之間的個體差異可能會比較巨大,一般來說,三四線城市的月工資,大概在2000~6000左右,算是中等稍稍偏上的水平,當然,這是整體層面,如果迴歸到個體層面,那最高和最低差十幾倍甚至上百倍都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譬如說,在三四線城市自己做生意的,年薪好幾百萬上千萬,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兒;而不讀書早早出來打工的,剛開始工資一兩千塊,也不是少見的,在這裡咱們只討論整體差異,大概在3~6k左右。
給各位舉乙個在身邊發生的例子吧,有個好兄弟,他的爸爸在五險城市工作和生活,在銀行體系裡面工作,大概幹了30多年了,現在混到了小領導的角色,月收入到手大概是7000多塊,這在當地來說,算是比較不錯的收入了,當地房價大概在3000~5000左右,因此他乙個月的收入,能在當地買一平以上的房子,這對於部分人士來說,算是衡量收入水平的其中乙個方法。
另外還有乙個例子,我朋友的媽媽,在四線城市當老師,小學老師,同樣幹了將近一輩子了,工資是3500乙個月(假期是真的多),不算很高,但在當地來說,算是比較正常和普遍的水平。三四線城市的工資多少,看你幹什麼職業的,超市,商場,保潔,幼師等,2000左右,老師,醫生四千左右,工人類四千,五千左右,私企管理層一萬,國企管理層三千四千,這個也沒有明確數目,大約都是這個數,三四線城市工資不高,退休工資低的才一千多,高的四千多,市政單位的才高呢!我媽才拿2700左右,你說,三四線工資高嗎?
沒法比!我在山西太原,16年畢業後在一家知名房企工作,收入還算不錯,每月10000左右,存了點錢,本來以為就這樣攢夠媳婦錢再說,但是後來覺得房地產沒意思,沒有挑戰性,就出來自己開公司,做人力資源和自**,現在公司起步階段,收入沒多少。存款為負數。
5樓:來自延福寺頂天立地的西瓜子
28省份2021年平均工資出爐,202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6837元,對比「全國平**」,北京、天津、浙江、廣東、江蘇青海6省份平均工資超過全國。此外,寧夏、重慶兩省份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均工資也跨過10萬元關口,分別為105266元、101670元。分割槽域看,上述8個「10萬加」省份中,青海,寧夏、重慶處西部地區、其餘五省份均在東部地區。
北京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在崗職工、勞務派遣人員及其他就業人員之和)年平均工資暫居第一,達194651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也達到100011元。
我所在的省份是廣東,2021年,廣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93元,比全國資料35128元多一萬元,工資收入是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居民日常消費支出31589元,教育文化娛樂類別相比之下成為最大開支專案。
1月18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釋出2021年廣東主要民生資料,看過資料後的網友在留言區反問自己,「看懂了,收入大於支出,但是我的錢呢?」、對不起,是我脫了後腿」、人均收入要包括老人和小孩哦,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但事實上,根據與去年同期的對比資料可以看出,2021年廣東居民收入和消費均呈現增長態勢,消費恢復性增長明顯,同時保持了物價平穩,居民消費**指數同比**。
6樓:網友
2021年,各省市平均工資陸續釋出,陸續出現在平臺上,我所在的省份並不是想象的那麼高,就是山東公公沒有想象的那麼高,山東臨邑長經濟大省,但是實際工資並沒有北上廣深那麼高,也沒有江蘇,浙江,甚至連青海都比不了,不知道是為什麼?
第一,這幾年,山東已經交強的很高了,無論從各個方面,從華東某省一市或者是華東六省一市,山東應該經濟還是可以的,經濟總量還是比較高的,但是他的平均工以後釋出以後沒有想象的那麼高,沒有廣州,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這幾個相比的話,沒有想象的那麼高,甚至連大西北的青海都不如。
第二,陸陸續續報道,陸陸續續的釋出,2021年的平均工資還是廣州,浙江,江蘇,這都是經濟強省,包括青海十萬了,這個數字都是特別驚人的,他們的資料都過十萬。
第三,尤其第三,尤其是浙江和江蘇這個公司,一向是遙遙的領先,而且已經跨度都很大,甚至不次於北上廣深,他們的經濟比較發達,所以他們的收入也比較可觀,這是不爭的事實。
這顏值吧,2021年各省市平均工資陸續釋出,每個省份都不一樣,每個省份有高有低,所以最高的還是東南沿海一帶的城市經濟比較發達,所以他們的工資比較高,但是有的靠沿海經濟上也比較發達,但是是世界上工資沒有想象的那麼高,山東就是工資沒有想象的那麼高,趕不上浙江,江蘇更趕不上青海,裡面有內在的原因。
要我們去發現,需要我們去努力,需要我們去奮鬥,只能趕潮上先進的省份。
7樓:網友
湖南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依次是長株潭地區、大湘西地區、洞庭湖地區、湘南地區,分別為74174元、57215元、55643元和55396元,同比增長分別為。最高和最低區域的平均工資之比為,比上年略有縮小。
平均工資。工資總體水平的指標。
平均工資,是一項反映工資總體水平的指標,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它不同於每乙個人的具體工資水平。
2014年12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說:「適時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等改革」。並透露,全年已有19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
2015年5月27日,國家統計局釋出調查資料,全部調查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9969元。其中,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平均工資最高,是全部就業人員平均水平的2.20倍。
2019年5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8380元,比上年增長。
2020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繼續保持增長比上年增長。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0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7379元。
2022年5月20日,國家統計局釋出2021年平均工資資料,202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6837元[1],年平均工資最高的3個行業分別是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201506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51776元,金融業150843元。
上海市2019 2025年平均工資分別是
1.2008 39502元 2.2009 42789元 3.2010 46757元 4.2011 51972元 擴充套件資料 2019上海市平均工資 1.根據2018年已經公佈的資料來看,今年上海平均工資為 年平均工資78045元,月平均工資為6504元,比上年增長9.5 2.1 年平均工資 780...
如何計算職工月平均工資,公司職工的年平均工資和月平均工資是如何計算的?
職工月平均工資 職工年度工資總額 月平均職工人數 12本單位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就是全年工資總額,除以在崗職工人數,就是年在崗平均工資 職工工資是指,各單位在報告期內 月度 季度 年度 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以及其他根據有關規定支付的工資,不論資金 不論是...
某公司2025年所有職工的年平均工資,為什麼不是序時平均數
公司2019年所有職工的年平均工資,為什麼不是福是平均數?按機器按績效開支每月的平均數,每月的。工資不同。基本上的平均的一個薪資的話,你可以直接去一些統計網上就可以看到這些東西 這個的話就是他們領導從中的一些管理方式的不同了。因為每個月的月業績不一樣,所以平均的工資也不一樣,這個很正常的。我們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