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心貳刺螈
根據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通常情況下,對依法提起的工傷索賠仲裁結果不服的,可在法定期限內提出起訴,不服一審判決的可以上訴起訴、上訴都需要繳納案件受理費。
2樓:別稱我是老師
工傷賠償只要工傷的用人單位上報了工傷,那工傷賠償就不是用人單位的事,用人單位為什麼要上訴,這說明用人單位沒有上報工傷。
3樓:匿名使用者
對傷殘級別不服的,可以要求重新鑑定!
4樓:法律達人
許多在工作中受傷的職工,因不熟悉勞動法律法規,特別是《工傷保險條例》等法規,而使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護的現象時有發生。其中訴訟時效就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乙個方面。一些在工作中受到事故傷害且被認定為工傷的職工,往往因「已過了申訴時效」而只好放棄訴訟的權利。
受傷職工在被認定為工傷後,要及時申請勞動能力鑑定,在拿到傷殘等級鑑定結論通知書後,要及時向所在單位主張工傷保險待遇。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工傷職工可以按傷殘等級的大小向用人單位及工傷保險**要求享受相關待遇。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工傷職工的所有工傷保險待遇應由其所在單位承擔。
工傷怎麼起訴用人單位
5樓:小王**
出現工傷糾紛需要由員工攜帶醫院的診斷證明,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係證明材料,去單位所在地的勞動行政部門進行投訴。工傷糾紛屬於民事糾如悄紛,可以自行協商和解,也可以去仲裁機構申請勞動仲裁來維權。
一、工傷糾紛怎麼投訴用人單位的
1、勞動者攜帶工傷鑑定材料,可以去勞動局投訴工傷糾紛問題。
2、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工傷糾紛,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執法大隊投訴。
3、工傷糾紛並非只有投訴一種處理方式,還可以通過雙方協商、第三方介入調解、勞動仲裁、提起訴訟等方式,正蠢處理工傷糾紛。
4、要求仲裁的,應當在規定時間內提出書面申請,對勞動仲裁委作出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法院提出民事訴訟,勞動爭議未經仲裁程式的,當事人不得直接向法院起訴。
二、工傷的賠償專案有什麼
1、醫療費
**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專案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支付。工傷保險診療專案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
2、**費
賠償時,如當事人身體尚未**,確需繼續**的,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鑑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併予以賠償。
3、伙食補助費
1)受害人確有必要到外地**,由於客觀原因不能住院,對受害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實際發生的住宿費和伙食費的合理部分應予賠償。
2)原則上伙食補助費的賠償期間是住院期間,即根據受害人住院期間這段時間計算伙食補助費,有多少天,再乘以當地國家機構一般工作人員每天的標準,就可以得出具體的舉橡陪伙食補助費。
4、交通食宿費
1)關於醫生出診的交通費。
2)關於受害人或其陪護人員使用私家車的費用。
勞動者準備勞動合同,工傷鑑定所需要的材料,可以去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工傷糾紛問題。出現工傷事故之後要支付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費,這些費用有一定的計算標準,需要由工傷保險**支付,若單位沒有給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賠償的費用是由單位自行支付的。
工傷怎麼起訴用人單位
6樓:謝鵬輝
法律分析:準備起訴狀及相關證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根據相關法律規定,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迅運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九條 勞動爭畝含梁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老餘仲裁。
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工傷發生單位可以起訴員工嗎
7樓:覃永雄
不可以。工傷屬於勞動爭議案件,起訴要先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直接去法院不受理的。
出現工傷要把住院的所有手續留存好,交通費單據等也要留好。出院後要去勞動局工傷科申請工傷,拿到工傷證以後在申請工傷級別鑑定。拿到鑑定結果後在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起訴。
一、工傷出院後護理費怎麼交?
工傷出院後的護理費要去當地的社保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只有認定為工傷以後,按照傷殘鑑定的級別要求用人單位承擔其醫療費、工傷期間的各種賠償、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等,其中醫療費的報銷需要醫院出具的出院證明以及各種發票等。
二、工傷不配合辦理怎麼處理?
如果勞動者屬於在工作時間,因為工作原因受傷的,勞動者應當向當地的社保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如果認定為工傷的,勞動者應當等病情穩定以後,攜帶工傷認定書、病例資料以及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係的證明資料到當地的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申請傷殘鑑定,只有鑑定為傷殘等級的,才可以按照傷殘等級,要求用人單位和社保部門在各自所承擔的比例範圍之內進行應當賠償。發生工傷,由單位按工傷保險標準賠償工傷職工。如果單位不予辦理,職工可憑相關證據直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案件法院受理的前置程式,可以看作是一種準司法程式。若經仲裁不服的,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
三猜肆、工傷保險怎麼賠償。
工傷保險賠償步驟如下:
一)由單位在事故後30天內向勞動局申數雀報工傷,有工傷認定書後申請勞動能力鑑定,然後由工傷保險機構賠償。
二)如果單位在30天內沒有申報,工傷職工個人應在事故後一年內向所在地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
三)拿到工傷認定後申請勞動能力鑑定,有鑑定結果後,按傷殘等級向工傷保險機構賠償。
四)關於申請工傷認定和索要工傷賠償協商不成時,可以提起勞動仲裁解決。
工傷保險條例》第四條職工發穗畢轎生工傷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措施使工傷職工得到及時救治。
工傷認定單位又上訴了的法律依據有什麼?
8樓:姜超
一、工傷保險條例。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的決定不服的;
二)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御纖握傷認定結論不服的;
三)用人單位對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
四)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認為經辦機構未履行有關協議或者規定的;
五)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
第三十一條社會保險豎信行政部門作出認定為工傷的決定後發生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的,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期間不停止支付工傷職工**工傷的醫療費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或提起行政訴訟。◆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期間不停止支付工傷職工**工傷的醫療費用。
二、工傷管理條例規定: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工傷認定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行政職能,認定結果不是用人單位隨便認可或不認可的。用人單位對工傷認定不服的,可申請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
如果申請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的時效已過,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作出的工傷認定已生效,職工直接找單位落實工傷待遇。單位不為職工落實工傷待遇的,職工可申請勞動仲裁。
如果申請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的時效沒過,而且單位已申請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的,則要鎮慶等待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的結果出來,工傷認定書的效力確定後再找單位落實工傷待遇。
我國法律維護勞動者的權益,勞動者在受了工傷以後會獲得賠償,只是需要進行認定。但即使認定為工傷,但單位不服工傷認定結果,工傷認定單位又上訴了這也是可以的。因為法律維護的是社會的公平和工作。
法律工作者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工具來維護社會的工作。經工傷認定單位又上訴了以後單位勝訴的,就不能獲得賠償。
用人單位在外地,怎樣執行工傷賠償
用人單位在外地,應當到用人單位所在地申請工傷認定,並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工傷保險待遇辦理程式如下 工傷認定 勞動能力鑑定或鑑定職業病 確定賠償數額 執行。具體流程如下 1 申請工傷認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 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
用人單位如何處理工傷事故
單位處理工傷事故應及時按照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報時間和資料要求進行申報,辦理工傷認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 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 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
用人單位沒有繳納社保出工傷怎麼辦
如果沒有繳納社保發生了工傷,由用人單位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如果用人單位不承認可以向有關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 相關規定 第十二條 因工負傷 殘廢待遇的規定 甲 工人與職員因工負傷,應在該企業醫療所 醫院或特約醫院醫治。如該企業醫療所 醫院或特約醫院無法醫治時,應由該企業行政方面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