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中的 斜畫緊結 是什麼意思

2025-02-13 09:25:19 字數 1387 閱讀 6686

1樓:網友

<>所謂「斜劃」與「平劃」,主要是針對字形中的橫劃而言的。楷書的橫劃,往往略向上傾斜,傾斜較為明顯的,可謂之「斜劃」;相對偏於水平的,可謂之「平劃」。所謂「緊結」與「寬結」,主要是針對折筆與豎劃的內擫或外拓而言的。

折筆與豎劃內擫,結字偏於緊密,故謂之「緊結」;折筆與豎劃外拓,結字較為寬博,故謂之「寬結」。斜劃緊結與平劃寬結確實是楷書結字的兩種重要型別,不過這種分別未必發源於南北朝,鍾繇小楷《薦季直表》就是平劃寬結的典型,王獻之。

洛神賦十三行》就是斜劃緊結的典型。

沙孟海。先生曾提出「斜劃緊結」與「平劃寬結」兩個型別。

斜劃緊結,以北魏《張猛龍碑。

歐陽詢楷書等為代表。

2樓:楓香樹的思念

字形的輪廓千變萬化,或方或圓,或長或扁,或正或奇,很難詳盡描述。關於楷書的結構,沙孟海先生曾提出「斜劃緊結」與「平劃寬結」兩個型別。

他說:「北碑結體大致可分『斜劃緊結』與『平劃寬結』兩個型別,過去也少人注意。《張猛龍》、《根法師》、龍門各造像是前者的代表。

吊比干文》、《泰山金剛經》、《唐邕寫經頌》是後者的代表。後者是師承隸法,保留隸意。前者由於寫字用右手執筆關係,自然形成。

這樣分系,一直影響到唐、宋以後。褚遂良、顏真卿屬於後者,歐陽詢、黃庭堅屬於前者,南北朝是其起點。」所謂「斜劃」與「平劃」,主要是針對字形中的橫劃而言的。

楷書的橫劃,往往略向上傾斜,傾斜較為明顯的,可謂之「斜劃」;相對偏於水平的,可謂之「平劃」。所謂「緊結」與「寬結」,主要是針對折筆與豎劃的內擫或外拓而言的。折筆與豎劃內擫,結字偏於緊密,故謂之「緊結」;折筆與豎劃外拓,結字較為寬博,故謂之「寬結」。

斜劃緊結與平劃寬結確實是楷書結字的兩種重要型別,不過這種分別未必發源於南北朝,鍾繇小楷《薦季直表》就是平劃寬結的典型,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就是斜劃緊結的典型。

從平劃、斜劃以及寬結、緊結入手考察漢字形體的輪廓,頗能切中問題的要害,因為對於方塊字而言,橫劃、豎劃和折筆的走向對整個字形的輪廓具有關鍵性的作用。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平劃」的字一定要「寬結」,「斜劃」的字一定要「緊結」嗎,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

事實上,橫劃較平,折筆與豎劃未必向外拓展,也完全有可能向內緊收;橫劃較斜,折筆與豎劃未必向內緊收,也完全有可能向外拓展。通過考察歷代書作,我們可以將楷書結字的基本型別擴充套件為四類:

其一,平劃寬結。鍾繇《薦季直表》、顏真卿《顏家廟碑》中的字形多屬此類。

其二,斜劃緊結。以北魏《張猛龍碑》、歐陽詢楷書等為代表。

其三,平劃緊結。褚遂良《伊闕佛龕碑》、鄧石如《泰山嵩嶽》詩軸中的字形多屬此類。

其四,斜劃寬結。以顏真卿《顏勤禮碑》、《自書告身》為代表。

這是四種基本的形態,事實上,碑帖中的很多字形並不具有以上四種典型特徵,而處於某種邊緣地帶。(談書法作品中的字形輪廓——從沙孟海先生提出的「斜劃緊結」與「平劃寬結」說起)

書法中的中鋒,易鋒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書法

指行筆時將毛筆的主鋒保持在點畫的中線,以區別於偏鋒。用中鋒寫出的錢條圓渾而有質感。北宋沈括 夢溪筆談 載 宋徐鉉善小篆,映日觀之。畫之中心有一縷濃墨,正當其中,至於屈折處,亦當其中,無有偏側,乃筆鋒直下不倒側,故鋒常在畫中,此用筆之法也。使筆直立,鋒在正中,左右不偏,叫 中鋒 中鋒運筆,就是讓筆鋒在...

書法上裹筆是什麼意思,書法中的「翻筆」是什麼意思?

裹鋒是指書法用筆的一種技法。起筆呈反方向執行,欲上先下,欲左先右 以回後凡是取圓答勢用筆,筆鋒內斂於點畫中間的稱 裹鋒 如 曹全碑 石門銘 等多用之。裹鋒也就是將筆鋒裹束在一起。裹鋒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捻動筆桿裹鋒 一種是以腕轉筆鋒。裹鋒是執行中的瞬間狀態,鋒還會散開,再重新裹束。所畫的線條有纏捻的感...

書法裡“抗肩”是什麼意思,書法中的“扛肩橫”是什麼意思?

抗肩 專指楷書字型中,橫畫 從左下向橫向右上傾斜的寫法,這是楷書橫畫的一個基本特點。硬筆書法,尤其是硬筆楷書,同樣也是需要注意 抗肩 的寫法,下面兩條口訣中說的 肩稍抬,筆上行 說的就是抗肩寫法。硬筆短橫口訣 寫短橫,不能平,肩稍抬,筆上行。短橫傾斜5 8度。硬筆長橫口訣 寫長橫,要看準,零到五度求...